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茯苓甘草湯方第三十二

茯苓(二兩味甘平),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生薑(三兩切味辛溫),甘草(一兩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衛。桂枝生薑之辛。助陽氣而解表。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發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渴欲飲水。邪傳裡也。裡熱甚。則能消水。水入則不吐。裡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與五苓散。和表裡。散停飲。

婁氏云。既曰裡熱少。不能消水。與五苓。則前治煩躁消渴。益爽然矣。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發汗多。亡陽。胸中陽氣不足者。病人手叉自冒心。師見外證。知陽氣不足也。又試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聾也。知陽氣虛明矣。耳聾者陽氣虛。精氣不得上通於耳故也。

王三陽云。看此病。當常思少陽柴胡證。但強弱自不同耳。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故吐下不止。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謂之虛煩者。熱也。胸中煩熱鬱悶而不得發散者。是也。熱氣伏於裡者則喜睡。今熱氣浮於上。煩擾陽氣。故不得眠。心惡熱。熱甚則必神昏。是以劇者。反覆顛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憤悶。懊憹者。俗謂鶻突是也。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2. 梔子豉湯方第三十三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香豉(四合綿裹寒),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酸苦湧泄為陰。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

成氏云。吐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則謂之實也。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之實邪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湯吐之。此吐胸中虛煩也。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少氣者。熱傷氣也。加甘草以益氣。嘔者。熱煩而氣逆也。加生薑以散氣。少氣則氣為熱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補之可也。嘔則氣為熱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

3. 梔子甘草豉湯方第三十四

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4. 梔子生薑豉湯方第三十五

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故煩熱而胸中窒塞。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邪氣在裡之時。若大下後。身熱去。心胸空者。為欲解。若大下後。身熱去而心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結胸。為熱結胸中為實。是熱氣已收斂於內。則外身熱去。虛煩。為熱客胸中。未結為實散漫為煩。是以身熱不去。六七日。為欲解之時。以熱為虛煩。故云未欲解也。與梔子豉湯以吐除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里。為裡實。但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為虛煩。既煩且滿。則邪氣壅於胸腹之間也。滿則不能坐。煩則不能臥。故臥起不安。與梔子厚朴湯。吐煩泄滿。

5. 梔子厚朴湯方第三十六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厚朴(四兩姜炙苦溫),枳實(四兩水浸去穰炒味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酸苦湧泄。梔子之苦。以湧虛煩。厚朴枳實之苦。以泄腹滿。

傷寒。醫以九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丸藥不能除熱。但損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入深者。則身熱不去而微煩。與梔子乾薑湯。吐煩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