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茯苓甘草湯方第三十二

茯苓(二兩味甘平),桂枝(二兩去皮味辛熱),生薑(三兩切味辛溫),甘草(一兩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衛。桂枝生薑之辛。助陽氣而解表。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發熱。至六七日則當解。若不解。煩者。邪在表也。渴欲飲水。邪傳裡也。裡熱甚。則能消水。水入則不吐。裡熱少。則不能消水。停積不散。飲而吐水也。以其因水而吐。故名水逆。與五苓散。和表裡。散停飲。

婁氏云。既曰裡熱少。不能消水。與五苓。則前治煩躁消渴。益爽然矣。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發汗多。亡陽。胸中陽氣不足者。病人手叉自冒心。師見外證。知陽氣不足也。又試令咳而不即咳者。耳聾也。知陽氣虛明矣。耳聾者陽氣虛。精氣不得上通於耳故也。

王三陽云。看此病。當常思少陽柴胡證。但強弱自不同耳。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喘、肺疾。飲水多。喘者。飲冷傷肺也。以冷水灌洗而喘者。形寒傷肺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之吐逆。發汗亡陽。胃中虛冷也。若更發汗。則愈損陽氣。胃氣大虛。故吐下不止。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謂之虛煩者。熱也。胸中煩熱鬱悶而不得發散者。是也。熱氣伏於裡者則喜睡。今熱氣浮於上。煩擾陽氣。故不得眠。心惡熱。熱甚則必神昏。是以劇者。反覆顛倒而不安。心中懊憹而憤悶。懊憹者。俗謂鶻突是也。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方第三十二

茯苓、甘草能滋養津液,調和衛氣;桂枝、生薑則能溫助陽氣,疏解表邪。

治療中風發熱,持續六七天未愈,且伴隨煩躁、表裡證狀、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就吐的症狀,稱為「水逆」,此情況宜用五苓散治療。

中風發熱,六七天后應退燒,若持續發燒且煩躁,表示邪氣仍在體表;若口渴想喝水,則邪氣已入裡。裡熱較重,能消化水分,喝水就不會吐;裡熱較輕,則無法消化水分,水分停積,喝水就會吐。因喝水而嘔吐,故名「水逆」,需配合五苓散,以調和表裡,排除停積的水分。

婁氏說,既然是裡熱不足以消水,使用五苓散,先前治療煩躁口渴的效果,就能更顯著。

在未診脈時,病人自己用手交叉捂住胸口,醫師便指示病人咳嗽,但病人卻咳不出來,這表示病人雙耳失聰,聽不見聲音。原因是過度發汗傷了陽氣所致。

過度發汗損耗陽氣,胸中陽氣不足,病人會用手交叉捂住胸口。醫師觀察到這個外在症狀,就知道陽氣不足。再試著讓病人咳嗽,如果立刻咳不出來,就表示耳聾,更能證明陽氣虛弱。耳聾是因陽氣虛弱,精氣無法上達耳部所致。

王三陽說,診斷此病,應常考慮少陽柴胡證,只是輕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發汗後,喝水過多就會喘;用水灌溉,也會喘。

喘息、肺病,喝水過多就喘,是因飲用冷水傷了肺;用水灌洗後就喘,是因形寒傷了肺。

發汗後,藥水無法入口,出現嘔逆現象;如果再繼續發汗,必定會不停地嘔吐、腹瀉。

發汗後,藥水無法入口,導致嘔逆,是因為發汗傷了陽氣,胃中虛寒所致。如果再繼續發汗,就會更損傷陽氣,胃氣大虛,所以會不停地嘔吐、腹瀉。

發汗、瀉下後,虛煩難眠,若症狀嚴重,則會輾轉反側,心中煩悶懊惱,此時應以梔子豉湯治療。

發汗瀉下後,邪熱乘虛而入,侵犯胸中,稱為虛煩,這是因為熱邪所致。胸中煩熱鬱悶,無法發散,就是這種情況。裡熱伏於內則嗜睡,現在熱邪浮於上,擾亂陽氣,所以無法入睡,心中煩熱,熱邪嚴重則神志昏迷,因此症狀嚴重者,會輾轉反側不安,心中懊惱煩悶。懊惱,俗稱「鶻突」。《內經》說:「其高者,因而越之。」因此,需用梔子豉湯,以排出胸中邪氣。

2. 梔子豉湯方第三十三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香豉(四合綿裹寒),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酸苦湧泄為陰。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

成氏云。吐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則謂之實也。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之實邪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湯吐之。此吐胸中虛煩也。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少氣者。熱傷氣也。加甘草以益氣。嘔者。熱煩而氣逆也。加生薑以散氣。少氣則氣為熱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補之可也。嘔則氣為熱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

白話文:

梔子豉湯方(第三十三)

取梔子十四枚(掰開,味苦寒),香豉四合(用棉布包好,性寒)。以上兩味藥材,用水四升,先煮梔子,煮到剩二升半時,加入香豉,再煮到剩一升半,濾去藥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不用服用第二劑了。

酸苦之味能引發嘔吐洩瀉,這是陰證。苦味能引發嘔吐,寒性能克服熱邪,梔子豉湯將兩者結合,是很好的催吐藥方。

成氏說:嘔吐的症狀也有不同。如果沒有先經過發汗或瀉下,邪氣鬱結在膈膜(橫膈膜),就是實證,應該用瓜蒂散來催吐,瓜蒂散能吐出胸中積聚的邪氣。如果在發汗、瀉下之後,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胸中,就是虛煩,應該用梔子湯來催吐,這是治療胸中虛煩的嘔吐。

如果病人氣虛,則用梔子甘草豉湯;如果病人嘔吐,則用梔子生薑豉湯。

氣虛是因為熱邪傷了氣,所以加甘草來益氣;嘔吐是因為熱邪導致煩躁、氣逆,所以加生薑來散氣。氣虛是氣被熱邪所困,散而不收,用甘味來補益就可以了;嘔吐是氣被熱邪所困,逆而不散,用辛味來疏散就可以了。

3. 梔子甘草豉湯方第三十四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白話文:

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兩兩甘草,其他步驟與之前相同。如果服藥後嘔吐,吐完之後再繼續服用。

4. 梔子生薑豉湯方第三十五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陽受氣於胸中。發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故煩熱而胸中窒塞。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邪氣在裡之時。若大下後。身熱去。心胸空者。為欲解。若大下後。身熱去而心結痛者。結胸也。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虛煩也。結胸。為熱結胸中為實。是熱氣已收斂於內。則外身熱去。虛煩。為熱客胸中。未結為實散漫為煩。是以身熱不去。六七日。為欲解之時。以熱為虛煩。故云未欲解也。與梔子豉湯以吐除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下後。但腹滿而不心煩。即邪氣入里。為裡實。但心煩而不腹滿。即邪氣在胸中。為虛煩。既煩且滿。則邪氣壅於胸腹之間也。滿則不能坐。煩則不能臥。故臥起不安。與梔子厚朴湯。吐煩泄滿。

白話文:

梔子生薑豉湯方:在原來的梔子豉湯方中,加入生薑五兩,其餘步驟依照之前的做法。能引發嘔吐,嘔吐停止後服用。

發汗或瀉下後,如果仍然煩熱、胸悶,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因為陽氣受困於胸中,發汗或瀉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停留在胸中,凝聚而不散,所以會煩熱胸悶。使用梔子豉湯,可以嘔出胸中的邪氣。

傷寒病五六天,大量瀉下之後,體溫仍然不退,心中絞痛,表示病情尚未好轉,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傷寒五六天,邪氣仍在體內的時候,如果大量瀉下後,體溫退了,心胸感覺空虛,表示病情將要好轉;如果瀉下後,體溫退了,但心中絞痛,這是結胸;體溫不退,心中絞痛,這是虛煩。結胸,是因為熱邪結聚於胸中,屬於實證,熱氣已經收斂於內,所以體表熱症消退;虛煩,是因為熱邪客於胸中,尚未凝聚成實證,散漫而導致煩躁,所以體溫不退。病程六七天,是將要好轉的時候,因熱而導致虛煩,所以說尚未好轉。用梔子豉湯來吐出邪氣。

傷寒瀉下後,心煩、腹脹,臥臥不安,用梔子厚朴湯治療。

瀉下後,只有腹脹沒有心煩,這是邪氣入裡,屬於裡實;只有心煩沒有腹脹,這是邪氣在胸中,屬於虛煩;既煩且脹,則是邪氣壅塞於胸腹之間。脹滿則不能坐,煩躁則不能臥,所以臥臥不安。用梔子厚朴湯,既能吐出煩熱,又能瀉去脹滿。

5. 梔子厚朴湯方第三十六

梔子(十四枚擘味苦寒),厚朴(四兩姜炙苦溫),枳實(四兩水浸去穰炒味苦寒),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酸苦湧泄。梔子之苦。以湧虛煩。厚朴枳實之苦。以泄腹滿。

傷寒。醫以九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丸藥不能除熱。但損正氣。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而未入深者。則身熱不去而微煩。與梔子乾薑湯。吐煩正氣。

白話文:

梔子厚朴湯方,使用十四枚掰開的梔子(味苦寒)、四兩薑炙過的厚朴(味苦溫)、以及四兩水浸泡去瓤後炒制的枳實(味苦寒)。將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半的水煎煮,濃縮至一升半,過濾掉藥渣,分兩次溫服。如果服藥後嘔吐,就停止服用剩下的藥。

此方酸苦湧泄,其中梔子的苦味可以消除虛煩,厚朴和枳實的苦味可以瀉去腹脹。

治療傷寒時,若醫生用九種藥物大量瀉下,但患者發熱不退,且略感煩躁不安,則可用梔子乾薑湯治療。

因為丸藥無法去除體內熱邪,反而損傷正氣,導致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胸中尚未深入,就會出現發熱不退、略感煩躁的症狀。此時,服用梔子乾薑湯,可以通過嘔吐排出邪氣,恢復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