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卷一 (15)
卷一 (15)
1. 平脈法第二
醫以脈證與藥相對。而反變異。為其災可怪。故名災怪。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難經曰。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脈來濡弱而長。故曰弦。是肝之平脈。肝病得此脈者。為肝氣已和也。
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純弦者。為如弦直而不軟。是中無胃氣。為真臟之脈。內經曰。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心王於夏。夏則陽外勝。氣血淖溢。故其脈來洪大而長也。
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裡也。脈來頭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心脈來盛去衰為平。來微去大。是反本脈。內經曰。大則邪至。小則平。微為正氣。大為邪氣。來以候表。來微則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則知里病。內經曰。心脈來不盛。去反盛。此為不及。病在中。頭小本大者。即前小後大也。小為正氣。大為邪氣。則邪氣先在裡。今復還於表。
故名曰覆。不云去而止云來者。是知在表。脈經曰。在上為表。在下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為浮之而微。頭小。為前小。則表中氣虛。故主汗出。下微。為沉之而微。本大。為後大。沉則在裡。大則病進。內經曰。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閉小腸。使正氣不通。
故不得尿。名曰關格。脈經曰。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今關格正氣不通。加之頭有汗者。則陽氣不得下通而上脫也。其無汗者。雖作關格。然陽未衰。而猶可治。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輕虛浮曰毛。肺之平脈也。緩遲者。脾之脈。脾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數者。心之脈。火剋金。為鬼賊相刑。故劇。肺主皮毛。數則為熱。熱客皮膚。留而不去。則為癰瘍。經曰。數脈不時。則生惡瘡。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應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當春時。反見秋脈。為金氣乘木。肺來克肝。奪王脈而見。至秋肺王。肝氣則絕。故知至秋死也。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白話文:
醫生診斷疾病,依靠脈象和證候來對應藥物,如果出現相反的變異,就會產生怪異的結果。所以稱之為「災怪」。
問:東方肝脈,它的形狀是怎樣的? 老師回答說:肝屬木,屬於厥陰,它的脈象微微像弦一樣,柔軟而弱又細長,這就是正常的肝脈。肝病如果脈象呈現這種柔軟而弱的狀態,表示病情好轉。
《難經》說,春天的脈象應該像弦一樣,因為肝屬木,居於東方,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還沒有枝葉,所以脈象呈現柔軟、弱而細長,因此說像弦。這是肝的正常脈象。肝病如果出現這種脈象,表示肝氣已經調和。
假設出現純粹的弦脈,那就會死亡。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種脈像弦一樣又直又硬,表示肝臟已經受損,所以知道會死亡。
所謂的純弦脈,是像弦一樣又直又硬,沒有柔軟的感覺,表示體內沒有胃氣,是臟腑真氣耗盡的脈象。《內經》說:將要死亡的肝脈來得急,而且更加強硬,像新張開的弓弦一樣。
南方心脈,它的形狀是怎樣的? 老師回答說:心屬火,屬於少陰,它的脈象洪大而長,這就是正常的心脈。心病如果出現洪大的脈象,表示病情好轉。
心在夏天當令,夏天陽氣在體外旺盛,氣血充盛,所以脈象來的時候洪大而長。
假設脈象來的時候微弱而去的時候卻變大,這叫做「反」,表示病在體內。脈象來的時候頭小而根部大的,叫做「覆」,表示病在體表。脈象在上面的部分微弱而頭小的,就會出汗;脈象在下面的部分微弱而根部大的,就會出現關格不通,小便無法排出。頭部沒有汗的還可以治療,有汗的就危險了。
心脈來的時候強盛而去的時候衰弱,這是正常的。來的時候微弱而去的時候變大,這是違反本來的脈象。《內經》說,脈來大的表示邪氣入侵,脈來小的表示正常,微弱的表示正氣,脈來大的表示邪氣。脈來可以診斷體表的情況,脈來微弱表示體表調和;脈去可以診斷體內的情況,脈去大的表示體內有病。《內經》說,心脈來的時候不強盛,去的時候反而強盛,這就是不足,病在體內。脈頭小而根部大的,就是前小後大。脈頭小表示正氣,脈根大表示邪氣,這表示邪氣先在體內,現在又跑到體表。
所以稱之為「覆」。這裡只說「來」而不說「去」,是為了說明病在體表。《脈經》說,在上的為體表,在下的為體內。汗是心臟的液體,脈在上部微弱,表示浮而微,頭小,表示脈的前面部分小,說明體表的中氣虛弱,所以會出汗。脈在下部微弱,表示沉而微,根部大,表示脈的後面部分大,脈沉表示病在體內,脈大表示病情加重。《內經》說,心是陽臟,小腸是它的使者。現在邪氣過於旺盛,向下走,阻塞小腸,使正氣不通暢。
所以小便無法排出,叫做「關格」。《脈經》說,陽氣向上走,汗就會在頭上出現。現在出現關格,正氣不通,再加上頭部有汗,表示陽氣無法向下流通而向上脫離。如果沒有汗,即使出現關格,但陽氣尚未衰弱,還可以治療。
西方肺脈,它的形狀是怎樣的?老師回答說:肺屬金,屬於太陰,它的脈象輕虛而浮,是肺的正常脈象。肺病如果出現這種脈象,或出現緩慢遲滯的脈象,都表示病情好轉。如果出現數快的脈象,病情就會加重。為什麼這樣說呢?數快的脈象屬南方火,火剋西方金,按照規律會出現癰腫,很難治癒。
輕虛而浮的脈象叫做「毛」,是肺的正常脈象。緩慢遲滯的脈象,是脾的脈象,脾是肺的母親,根據母子相生的原理,所以說病情會好轉。數快的脈象,是心的脈象,火剋金,就像鬼賊互相殘害一樣,所以病情加重。肺主皮毛,脈數表示有熱,熱邪侵襲皮膚,停留不去,就會形成癰瘍。《經》上說,脈象數快,不合時令,就會產生惡瘡。
問:二月出現毛浮的脈象,為什麼斷定到秋天會死亡?老師回答說:二月的時候,脈象應該柔軟而弱,如果反而出現毛浮的脈象,就知道到秋天會死亡。二月是肝氣當令的時候,肝脈屬木,應該是柔軟而弱的。如果出現毛浮的脈象,這是肺脈。肺屬金,金來剋木,所以知道到秋天會死亡。其他的情況也應該依此類推。
當春天的時候,反而出現秋天的脈象,表示金氣乘木,肺來剋肝,奪取了當令之脈而顯現出來。等到秋天肺氣當令時,肝氣就會斷絕,所以知道到秋天會死亡。
老師說:脈象,肥胖的人應該責求浮脈,瘦弱的人應該責求沉脈。肥胖的人脈象應該沉,現在反而浮;瘦弱的人脈象應該浮,現在反而沉。所以說要責求它(表示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