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赤小豆當歸散

(見狐惑。),治下血。先血後便。此近血也。此主之。

男元犀按。肝為血海。氣通胞中。主宣布之權。虛則失其權矣。曰先血後便者。肝失其統。不能下宣。致胞中之血滲入肛門也。近血者。胃接二腸。胞與腸前後。此之最近也。若胃腸受濕熱。致傷其氣。必通於胞中。而迫血妄行。赤小豆入心清熱。解臟毒。當歸入肝補虛散郁。能宣其血入於經隧也。

白話文:

赤小豆當歸散

治療下血,先出血後腹瀉。這是靠近出血處的症狀,此方主治。

男性元犀(註:指某位醫家)認為:肝臟是血液的庫存地,其氣機通達胞宮(子宮),掌管血液下行的功能。肝氣虛弱,就會失去這個功能。所謂「先出血後腹瀉」,是肝臟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無法將血液下行,導致胞宮的血液滲入肛門。所謂「靠近出血處」,是因為胃部與大小腸相連,胞宮與腸道前後相鄰,所以是最接近的地方。如果胃腸受濕熱侵犯,損傷了其氣機,必定會影響到胞宮,迫使血液妄行。赤小豆能入心經清熱,解毒;當歸能入肝經補虛散瘀,能使血液循經絡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