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金匱方歌括》~ 卷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六 (8)

1.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治產後下利虛極者。此湯主之。

白頭翁,阿膠,甘草(各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入阿膠。更上微火煎膠烊消。取二升。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歌曰,白頭方見傷寒歌。二兩阿膠甘草和。產後利成虛已極。滋(阿膠教其陰。)而且緩(甘草緩其急。)莫輕過。

男元犀按。產後去血過多。又兼下利亡其津液。其為陰虛無疑。茲云虛極。理宜大補。然歸、芎、芍、地則益其滑而下脫。參、朮、桂、耆則動其陽而上逆。皆為禁劑。須知此虛字指陰虛而言。與少陰證陰氣欲絕同義。少陰證與大承氣湯急下以救陰。與此證與白頭翁大苦以救陰同義。

此法非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輩。以甘溫為主苦寒為戒者。所可窺測。尤妙在加甘草之甘。合四味之苦。為苦甘化陰法。且久利膏脂盡脫。脈絡空虛。得阿膠之滋潤。合四味之苦以堅之。則源流俱清而利自止。

白話文: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治療產後腹瀉、虛弱到極點的症狀。此方主治此病。

藥材用量:白頭翁、阿膠、甘草各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至三升,過濾掉藥渣,加入阿膠,用小火繼續煎煮,直到阿膠融化,得到二升藥液,溫服一升,若症狀未癒,再服用一升。

歌訣:「白頭翁見傷寒歌,阿膠甘草二兩和。產後腹瀉虛極了,阿膠滋陰甘草緩和,莫輕忽。」

說明:產後出血過多,又合併腹瀉,導致體液大量流失,屬於陰虛無疑,這裡所說的「虛極」,是指陰虛到了極點。治療應當大補,但是歸脾湯、芎歸膠艾湯等藥方會加重滑瀉,人參、白朮、桂枝、黃耆等藥則會助長陽氣上逆,所以都是禁忌。必須知道,此處的「虛」指的是陰虛,與少陰證的陰氣將盡同義。少陰證用大承氣湯急下通便以救陰,與本方用白頭翁等苦寒藥物救陰,意思相同。

此法不同於薛立齋、張景岳、李士材等醫家以甘溫為主、忌用苦寒的觀點。其精妙之處在於加入甘草的甘味,配合其他四味苦寒藥,運用苦甘化陰的治法。長期腹瀉導致脂肪耗盡,脈絡空虛,阿膠能滋潤,再配合四味苦寒藥收斂,使氣血運行通暢,腹瀉自然停止。

2. 附方

3. 千金三物黃芩湯

治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

黃芩(一兩。),苦參(二兩。),乾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歌曰,婦人發露得風傷。頭不痛兮證可詳。肢苦但煩芩一兩。地黃四兩二(苦)參良。

受業林禮豐按。千金云。婦人在草蓐。是新產時也。新產血虛。厥陰主血。血虛則厥陰之相火動。火動則毛竅開。因自發去衣被。露其身體。風邪遂乘虛而襲焉。夫風為陽邪。四肢為諸陽之本。兩陽相搏。故四肢苦煩熱也。頭痛者。風邪從臟而干於腑。有欲外出之象。故與小柴胡湯達之。

使其從樞以外出也。頭不痛但煩者。風邪內郁。擾動心包之熱。心包火熾。血液必傷。故主以三黃湯。取地黃之甘寒多液者。補陰血之虛。黃芩、苦參之苦寒者。瀉心包之熱。使火平而風熄。陰復而肝寧。何有四肢苦煩熱之病哉。且心包有熱。必挾風木而生蟲。故方下云服後多吐下蟲。

白話文:

千金三物黃芩湯

治療產後婦女因頭髮散亂、衣衫不整受寒邪侵襲,導致四肢煩熱、頭痛的症狀。若頭痛,則服用小柴胡湯;若僅僅煩熱不頭痛,則服用此方。

藥方:黃芩一兩、苦參二兩、乾地黃四兩。以上三味藥,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溫服一升。服用後常會吐出或排出蟲子。

歌訣:產婦頭髮散亂受風寒,頭痛與否症狀可詳察。四肢煩熱不頭痛,黃芩一兩,地黃四兩,苦參二兩是良方。

註釋:古籍記載,產後婦女血虛,厥陰經主血,血虛則厥陰之相火亢盛,毛孔開張,若此時頭髮散亂、衣衫不整,寒邪便乘虛而入。風邪屬陽邪,四肢是諸陽之本,陽邪相搏,故四肢煩熱。若頭痛,則風邪由臟腑侵入,欲外出,故用小柴胡湯疏通之。若僅煩熱不頭痛,則風邪鬱滯於內,擾動心包的熱,心包火旺,血液受損,故用此三黃湯(黃芩、苦參、地黃)。地黃甘寒多汁,滋補陰血;黃芩、苦參苦寒,瀉去心包之熱,使火邪平息,風邪熄滅,陰血恢復,肝臟平和,自然能治癒四肢煩熱。而且心包有熱,必夾雜風木之邪而生蟲,故服用此方後常會吐出或排出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