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六 (9)
卷六 (9)
1. 千金內補當歸建中湯
治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急攣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宜。
白話文:
治療產後身體虛弱,體力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呼吸短促。或者小腹急劇攣縮導致腰背疼痛,無法進食。產後一個月。每天服用四到五劑藥是最好的。使人強壯是合適的。
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納之。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納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藭代之。若無生薑以乾薑代之。
白話文:
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以上六種藥材。加水一斗,煮取三升藥汁。溫熱服用,分三次服用完畢,一天之內服完。如果身體非常虛弱,可以加飴糖六兩。煎煮完成後,將飴糖放入湯汁中,放在火上加熱,直到飴糖融化。如果失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可以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總共八味藥材,煎煮完成後,加入阿膠。如果沒有當歸,可以用芎藭代替。如果沒有生薑,可以用乾薑代替。
歌曰,補中方用建中湯。四兩當歸去瘀良。產後虛羸諸不足。調榮止痛補勞傷。
白話文:
這首藥方名叫「建中湯」,是用來補益中氣的。它含有四兩當歸,具有祛瘀活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產後虛弱、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它能調和氣血,止痛補虛,適用於勞損傷身的患者。
加減歌曰,服湯行瘀變崩傷。二兩阿膠六地黃。若厥生薑宜變換。溫中止血用乾薑。當歸未有川芎代。此法微茫請細詳。
白話文:
加減歌中提到,服用湯藥可以治療瘀血變崩傷。方中使用二兩阿膠和六味地黃。如果出現厥冷,則應將生薑換成乾薑。當歸沒有時,可用川芎代替。這個方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仔細體會。
受業林禮豐按。產後吸吸少氣。不能飲食者。病在太陰也。腹中刺痛不止。或苦少腹急摩痛引腰背者。病在厥陰也。病屬虛羸不足。故用桂枝倍芍以助脾氣之輸。而刺痛牽引乃血瘀滯著。故用當歸以通凝聚之瘀。使脾氣有權而得上輸下轉之力。故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也。
白話文:
林禮豐註解:產後吸氣少、不能飲食,這是太陰病。腹中刺痛不止,或小腹急痛、疼痛牽引到腰背,這是厥陰病。產後病屬於虛弱不足,所以使用桂枝倍芍湯來幫助脾氣輸送。而刺痛牽引是血瘀阻滯所致,所以使用當歸來通瘀。使脾氣有權力,而得上輸下轉的力量。所以產後一個月,每天服用四五劑是好的。
令人強壯宜者。得補益之功也。加飴糖者。以中土大虛。故用稼穡之味以補中焦之氣血。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則血海空虛。陰氣失守。故加地黃、阿膠之重濁味厚者以養陰。名之曰內補者。以產後虛羸。病偏於內也。古聖之方。無微不到。神乎神乎。
白話文:
使產婦強健的方法是,讓她得到滋補的功效。加入飴糖的原因是,中土(脾胃)非常虛弱,所以用稼穡之味來補益中焦的氣血。如果失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則血海空虛,陰氣失守,因此加入地黃、阿膠之類味厚重濁的藥,來滋補陰血。稱之為內補的方法,是因為產後虛弱,病症偏於內臟。古聖人的方劑,沒有不到之處,真是神乎其神啊!
2. 小柴胡湯
(見嘔吐。)治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此湯主之。
白話文:
(看到嘔吐的現象。)治療婦人中風七八天。接著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發作有固定的時間。月經剛好停止的。這是因為熱氣進入到血室引起的。其血一定會凝結。所以才會像瘧疾一樣發作有時。此湯方主治。
3. 半夏厚朴湯
治婦人咽中如有炙臠者。此湯主之。
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蘇葉(二兩。)
白話文:
半夏(1斤),厚朴(3兩),茯苓(4兩),生薑(5兩),蘇葉(2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歌曰,狀如炙臠貼咽中。卻是痰凝氣不通。半夏一升茯四兩。五(兩生)薑三(兩厚)樸二(兩)蘇(葉)攻。
白話文:
上方五種藥材,用水一斗煮,煮至剩四升,分成四次溫服,白天三次晚上一次。
歌訣說,症狀像烤肉片貼在咽喉中,其實是痰凝導致氣不通。半夏一升,茯苓四兩,生薑五兩,厚樸三兩,蘇葉二兩,共同使用。
男元犀按。咽喉者高之極。小腹者下之極。炙臠貼於咽中者病在上。奔豚起於小腹者病在下。俱屬於氣。但其病有上下之分。蓋婦人氣鬱居多。或偶感客邪依痰凝結。窒塞咽中。如有炙臠狀。即千金所謂咽中貼貼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今人名曰梅核氣是也。主以半夏厚朴湯者。
白話文:
男元犀記載:咽喉是人體最上部的部位;小腹是人體最下部的部位。炙肉貼在咽喉中,是疾病在上面;奔豚病從小腹開始,是疾病在下。這兩者都屬於氣的疾病。但它們的病症有上下之分。女性容易氣鬱,有時候偶爾感受外邪,邪氣依附在痰液上凝結,堵塞咽喉,就像炙肉貼在咽喉中。這就叫做金匱要略中所說的「咽中貼貼狀」,吞嚥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現在人稱之為「梅核氣」。治療梅核氣主要用半夏厚朴湯。
方中以半夏降逆氣。厚朴解結氣。茯苓消痰。尤妙以生薑通神明助正祛邪。以紫蘇之辛香散其鬱氣。郁散氣調。而凝結焉有不化者哉。後人以此湯變其分兩。治胸腹滿悶嘔逆等症。名七氣湯。以治七情之病。
白話文:
這個藥方的半夏是用來降低逆氣的。厚朴是來化解結氣的。茯苓是來消除痰的。最妙的是用生薑來通暢神明,幫助正氣祛除邪氣。用紫蘇的辛香來分散鬱氣。鬱氣散開了,氣就調和了,那麼凝結的痰液還能不化開嗎?後人用這個藥方改變了藥物的分量。用來治療胸腹滿悶、嘔吐逆氣等症狀。這個藥方叫做七氣湯,用來治療七情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