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失血脈證第五十二

諸病失血,脈必見芤。緩小可喜,數大可憂。

衛行脈外,榮行脈中。凡失血之病,脈中必空,故見芤象。若緩小不足,與病相宜,是可喜也。脈數而大,邪盛正衰,且為火象,必爍真陰,誠為大可憂者。

2. 瘀血脈證第五十三

瘀血內蓄,卻宜牢大。沉小澀微,反成其害。

血蓄於內,瘀凝不行。瘀凝則脈大,不行則脈牢,亦因病呈象也。逐之使去,巢穴一空,而致新不難矣。(宜桃仁承氣湯或丹皮、紅花之類。)設脈沉小澀微,是病有餘而脈反不足,病有物而脈若無物。雖云瘀血,亦不過著於經絡。如仲景所云:榮衛氣傷,內有乾血之類。似非瘀蓄於一處者,故脈見如斯。

補之有礙,逐之不能,是反成其害也。(宜大黃䗪蟲丸。)

3. 附方

仲景桃核承氣湯(見第二十)

仲景大黃䗪蟲丸,結在內者,手足脈必相失,宜此方。然必兼大補劑瓊玉膏之類服之。

大黃(十分。古以二錢半為一分。當是二兩半,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去皮尖一升),地黃(十兩),芍藥(四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䗪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為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4. 精濁脈證第五十四

遺精白濁,微澀而弱。火盛陰虛,芤濡洪數。

腎主藏精,欲後方為施泄。今或念動即出,或無欲自遺,此皆腎虛不能藏攝故耳。(宜知柏八味丸、河間秘真丸豬肚丸之類。)白濁者,小便色白而濁,亦為腎虛胞冷不能分清所致。(宜清心蓮子飲萆薢分清飲之類。)形屬精液,證屬脫亡,脈安得不微澀而弱也?設見芤濡洪數之脈,芤濡固為陰虛,而洪數實因火盛。火盛則精遺,火盛則便濁,似與腎之虛、胞之寒而不能藏、不能別者,大徑庭矣。

臨診可忽乎故?(宜六味丸、導赤散六一散之類。)

5. 附方

知柏八味丸(即六味丸加知母黃柏

河間秘真丸,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氣不固。或有餘瀝,及夢寐陰人通泄。

龍骨(一兩),大訶子皮(五枚),縮砂仁(半兩),硃砂(一兩,研細、留一分為衣)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溫酒、熱水任下。不可多服。

豬肚丸,治醉飽後遺精,神效。

牡蠣(煅、另研極細),白朮(各四兩),苦參(三兩),豬肚一具(煮極爛、去油膜、搗如泥)

上前三味,搗篩極細。同豬肚搗數百杵,令極勻。燥略增肚汁。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不但治遺滑,即勞瘦者,亦能肥也。

清心蓮子飲(見第四十九)

萆薢分清飲,治真元不固,不時白濁,或小便頻數,凝如膏糊等證。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煎七分。食前溫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六味丸(見第十六)

錢氏導赤散(見第四十九)

六一散(見第四十四)

6. 三消脈證第五十五

三消之脈,浮大者生。細小微澀,形脫可驚。

三消者,上中下也。渴而多飲為上消。《素問》氣厥論謂之膈消。(宜金匱豬苓湯、病機、子和加減三黃丸涼膈散酒煮黃連丸六一散之類。)消穀善飢為中消。《素問》脈要精微論謂之消中。(宜酒煮黃連丸大黃黃連瀉心湯、山梔、黃連之類。)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

《素問》氣厥論謂之肺消。飲一溲二,後人又謂之腎消。(宜六味丸、固本丸、知柏八味丸之類。)婁全善亦云: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消中之傳變。總不外火爍真陰,津液燥竭。自古論之者多矣,惟劉河間、張戴人二論,辭義暢達,最為中綮。茲錄於下。

河間曰:五臟六腑四肢,皆稟氣於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潤養之。然消渴之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治當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和而不澀。則病自已矣。況消渴者,因飲食服餌之失宜,腸胃乾涸,而氣不得宣平;或精神過違其度而耗亂之;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慓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若飲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

若飲食多,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一皆以燥熱太甚,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密壅滯,復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渴不止,小便多出或數溲也。戴人之論,則曰火能消物,燔木則為炭,燔金則為液,燔石則為灰,煎海水則為鹽,鼎水則干。人之心腎為君火,三焦膽為相火。

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而津液耗焉。夫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不已,則消及於筋骨。

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知消渴一證,調之而不下,則小潤小濡,固不能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調,亦旋飲旋消,終不能沃膈膜之干。下之調之,而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則病已而復作。能從此三者,消渴亦不足憂矣。二公此論消渴之因證,可謂既明且悉,不煩再解。

但其脈浮大者,尚屬瀰漫寬散。前河間云: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和而不澀,則病自已矣。然非瀰漫寬散之氣機,不能得此不結、不枯、不澀之病機耳。故云浮大者生。若脈細小浮澀,則氣血之虛衰枯槁,不言可知。再加身體瘦悴,是謂形脫。即戴人所云木為炭、金為液、石為灰、水為鹽、鼎水乾之義。

形氣兩敗,豈直可驚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