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三 (1)
卷三 (1)
1. 數脈主病第十九
數脈主腑,主吐主狂。有力為熱,無力為瘡。
數脈為陽,六腑亦為陽,故主腑。《難經》九難曰:數者府也。又曰:數則為熱。《傷寒論》亦曰:數為在府。此以遲數分陰陽,故即以配臟腑,亦不可言其大概耳。至若錯綜互見,在腑有遲,在臟有數,在表有遲,在裡有數,又安可以臟腑二字拘定也。數脈主吐者,脈始於中焦,吐則胃氣逆,中焦擾亂,氣逆而動,故脈數。
(宜六君子湯、生薑、竹茹、茱連之類。)主狂者,狂則神志昏亂,氣無所御。氣無所御,則奔逸於四肢,而四肢實。四肢實,是以能登高行遠,跳躍異常。夫四肢為諸陽之本,陽邪實之,故力倍也。《難經》二十難曰:重陽者狂。又病能論曰:狂生於陽也。又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蓋言陽明之脈常動,巨陽、少陽之脈不動。今無論常動者,即不動者亦動,動且大疾,是為狂病之候。觀此,則狂病之見數脈明矣。(宜東垣硃砂安神丸、集驗龍腦安神丸之類。)數而有力,聚熱所鼓。(有外感證者宜汗散:仲景有汗者桂枝湯、無汗者麻黃湯之類,無外感者,和劑涼膈散、芩連梔柏之類。)數而無力,雖有熱而虛散。
熱散於外,發瘡之候也。(宜黃連解毒湯、消腫湯、當歸飲子之類。)
白話文:
[數脈主病第十九]
數脈主要反映的是腑部的問題,可能涉及嘔吐或精神失常的病症。如果數脈有力,通常代表有熱症;若數脈無力,則可能預示著膿瘡的形成。
數脈屬陽性,而人體的六腑同樣屬於陽性,因此數脈主要反映腑部的狀況。古籍《難經》中有記載:「數脈反映腑部問題」,並進一步指出:「數脈代表熱症」。《傷寒論》中也有類似說法,認為數脈表示腑部受影響。這是以脈搏的快慢來區分陰陽,再根據此原理與臟腑相對應,但不能過於簡單地將所有情況概括進去。事實上,脈象的表現往往複雜多變,腑部可能出現緩脈,臟部也可能出現數脈,表證可能有緩脈,裏證也可能有數脈,不能僅用臟腑二字就一概而論。
數脈主導嘔吐的情況,因為脈象起源自中焦,嘔吐時胃氣逆流,中焦功能混亂,氣血逆流,因此脈搏會加速。
對於精神失常的病症,患者會出現神智混亂,失去情緒控制。當情緒失控時,能量會迅速流向四肢,導致四肢力量增加。四肢是陽氣的基礎,受到陽性邪氣的侵擾,力量會倍增。《難經》第二十章提到:「過度亢奮的陽氣會引發狂躁」。此外,《病能論》也指出:「狂躁是由陽性因素引起」。又說:「陽明經絡常處於活動狀態,而太陽和少陽經絡則相對靜止。現在,無論是原本活動還是靜止的經絡都開始劇烈活動,這是狂躁症的徵兆」。由此可見,狂躁症出現數脈是明確的。
如果數脈強勁有力,通常是由於熱量聚集所致。如果有外感症狀,宜採用散熱方法治療,如使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等方劑。若無外感,則可考慮清熱解毒,如涼膈散、黃連解毒湯等。如果數脈無力,即使有熱症,也是虛弱分散的,這種情況下,熱能外泄,可能會導致膿瘡的發生。治療上,可以選擇黃連解毒湯、消腫湯、當歸飲子等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