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中醫古代典籍:時病論,作者:雷豐,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外感病專著。八卷。清·雷豐撰於1882年。此書專論時病(指四時感受六氣為病),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的理論,分述春溫、風溫、溫毒、傷風、泄瀉、痢疾、中暑、痎瘧、濕溫、秋燥、咳嗽、傷寒、冬溫等各種時令病的病因、病理、癥狀特點,以及辨證立法的依據,次列作者自擬諸法及選方。有較高的臨床實效,近代醫家頗多採用。附論中以運氣推究病因也值得進一步探討。本書有多種刊本,197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重印時,作了部分刪節。

內容補充:

時病論是清朝醫家雷豐所著的一部外感病專著。全書八卷,分述春溫、風溫、溫毒、傷風、泄瀉、痢疾、中暑、痎瘧、濕溫、秋燥、咳嗽、傷寒、冬溫等各種時令病的病因、病理、癥狀特點,以及辨證立法的依據,次列作者自擬諸法及選方。

時病論的理論基礎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的理論。雷豐認為,時病是由於人體在四時不同氣候條件下,感受六氣而發病的。春溫、風溫、溫毒、傷風、泄瀉、痢疾、中暑、痎瘧、濕溫、秋燥、咳嗽、傷寒、冬溫等各種時令病,其病因、病理、癥狀特點各不相同,因此在辨證立法上也各有不同。

時病論的臨床實效較高,近代醫家頗多採用。附論中以運氣推究病因也值得進一步探討。本書有多種刊本,197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重印時,作了部分刪節。

時病論是一部具有較高臨床實效和學術價值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1)

卷之一 (2)

卷之一 (3)

卷之二 (1)

卷之二 (2)

卷之二 (3)

卷之二 (4)

卷之三 (1)

卷之三 (2)

卷之三 (3)

卷之三 (4)

卷之三 (5)

卷之四 (1)

卷之四 (2)

卷之四 (3)

卷之四 (4)

卷之四 (5)

卷之五 (1)

卷之五 (2)

卷之五 (3)

卷之五 (4)

卷之五 (5)

卷之五 (6)

卷之六 (1)

卷之六 (2)

卷之六 (3)

卷之六 (4)

卷之七 (1)

卷之七 (2)

卷之八 (1)

卷之八 (2)

附論 (1)

附論 (2)

附論 (3)

附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