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

2.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大意

經謂:春傷於風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傷風冒風之證;今謂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氣也。蓋風木之氣,內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氣下陷,日久而成泄瀉。經又云: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此亦言伏氣為病。可見飧泄洞泄,皆由伏氣使然。然有寒瀉、火瀉、暑瀉、濕瀉、痰瀉、食瀉,雖不因乎伏氣,又不得不並詳之。

蓋飧泄則完穀不化,洞泄則直傾於下;寒瀉則脈遲溺白,腹中綿痛;火瀉則脈數溺赤,痛一陣,瀉一陣;又有煩渴面垢為暑瀉;胸痞不渴為濕瀉;或時瀉,或時不瀉為痰瀉;噯氣作酸,瀉下腐臭為食瀉。泄瀉之病,盡於斯矣。《靈樞》又云: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腸澼者,古之痢名也。

痢有風、寒、熱、濕、噤口、水穀、休息、五色之分,均宜辨治。風痢者,似腸風下血而有痛墜;寒痢者,下稀水而清腥,腹中痛甚;熱痢者,如魚腦而稠黏,窘迫而痛;濕痢者,色如豆汁,胸悶腹疼;又有下痢不食,或嘔不能食,名噤口痢;糟粕膿血雜下者,名水穀痢;時發時止者,名休息痢;五色膿血相混而下,名五色痢。痢證多端,治宜分別。

復揣夏生後泄腸澼之訓,是獨指風痢而言,其餘之痢,在夏為少,在秋為多,而吾醫者,又弗可膠於句下耳。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經典裡提到:春天如果受了風邪的侵害,當下就會生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新感冒。然而這裡提到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指的是春天受風邪影響,但當時沒有立即發病,而是潛藏在身體裡,到了夏天才會引發飧泄。因為風邪屬木,與肝臟相通,當肝氣過旺時,就會抑制脾臟功能,久而久之,脾氣下陷,形成泄瀉。經典上又提到:當邪氣在體內逗留不去,就會導致嚴重的泄瀉。這也說明瞭潛藏的風邪是致病的原因。由此可知,飧泄和洞泄,都是因為潛藏的風邪所引起的。然而,除了潛藏的風邪,還有因為寒、火、暑、濕、痰、食等因素引起的泄瀉,這些也需要我們詳細地去了解。

飧泄是指食物未完全消化就排出體外,洞泄是指排泄物直接從肛門傾瀉而出;寒瀉的特徵是脈搏緩慢,尿液清澈,腹部綿綿作痛;火瀉的特徵是脈搏快速,尿液顏色深紅,陣陣疼痛,陣陣泄瀉;煩躁口渴,臉色潮紅是暑瀉的特徵;胸部悶痛,口不渴是濕瀉的特徵;有時瀉,有時不瀉,是痰瀉的特徵;打嗝有酸味,排泄物腐臭是食瀉的特徵。泄瀉的各種症狀,大致上就這些了。《靈樞》又提到:春天受風邪侵害,夏天就可能出現後泄腸澼。腸澼,是古人對痢疾的稱呼。

痢疾可以分為風、寒、熱、濕、噤口、水穀、休息、五色等種類,都需要分別診斷治療。風痢的特徵是像腸風出血,並且伴有下墜感;寒痢的特徵是排出的糞便像稀水一樣,味道腥臭,腹部劇烈疼痛;熱痢的特徵是糞便像魚腦一樣濃稠,且伴有緊迫感和疼痛;濕痢的特徵是糞便顏色像豆汁,胸部悶痛;不能進食,或者嘔吐不能進食,被稱為噤口痢;糞便中夾雜著膿血和食物殘渣,被稱為水穀痢;時發時止,被稱為休息痢;五色膿血混合著排出,被稱為五色痢。痢疾的症狀變化多端,治療方法也應有所區別。

再回到「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的教導,這裡單獨指的是風痢。其他的痢疾,夏天比較少見,秋天比較多見。作為醫生,我們不能死板地拘泥於書本上的描述,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病情。

3. 飧泄

推飧泄致病之因,乃風邪也,木勝也,寒氣也,脾虛也,伏氣也。《內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據此而論,因風邪致病,又云:厥陰之勝,腸鳴飧泄。又云:歲木太過,民病飧泄。據此而論,因木勝致病。又云: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飧泄。據此而論,因寒氣致病。

又云: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據此而論,因脾虛致病。又云: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據此而論,因伏氣致病。總而言之,良由春傷於風,風氣通於肝,肝木之邪,不能條達,鬱伏於脾土之中,中土虛寒,則風木更勝,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為泄也,故經又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所以當春升發之令而不得發,交夏而成斯證矣。

其脈兩關不調,或弦而緩,腸鳴腹痛,完穀不消,宜以培中瀉木法治之;如尺脈沉遲,按之無力,乃屬下焦虛寒,寒則不能消穀而成是病,宜以補火生土法治之;倘脈細小而遲,手足寒者,不易治也,勉以暖培卑監法治之;倘日久穀道不合,或肛門下脫,乃元氣下陷也,急以補中收脫法治之;飧泄之病,屬虛者多,屬實者少,如執治瀉不利小便之偏,必致不起,悲夫!

或問曰:諸賢論飧泄,皆謂濕兼風也,又謂濕多成五瀉,又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今先生論中一無濕字,反謂偏利小便,必致不起,能不違悖古人乎?答曰:是病專論春傷於風之伏氣,所以論風而未及濕,如有濕邪相混,即有濕之見證,辨之明確,始可佐之通利。

蓋飧泄下利清穀,乃屬脾土虛寒,不能運化而下陷,倘執通利趨下之方,豈非落井而又下石哉!通篇皆本《內經》,何違悖之有?又問曰:先生謂飧泄乃屬脾土虛寒,所以下利清穀,殊未見《醫統》又云:胃火,由火性急速,傳化失常,為邪熱不殺穀也。《指掌》亦謂,完穀不化,以火治之。

由是觀之,又與先生之論,不相符節,究竟以前人為火乎?抑亦以先生為寒乎?答曰:豐按《內經》而推,飧泄屬虛者固矣;《醫統》《指掌》皆謂為火者,其實即諸瀉中之火瀉也。須知寒與火,極易明辨,如脈數苔黃,小溲熱赤,即是屬火之瀉,否則便是虛寒。問者首肯而退。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飯後即瀉]

內容翻譯如下:

探討飯後即瀉的病因,可能是風邪入侵,木氣過盛,寒氣侵襲,脾虛,或是潛伏的病氣。《內經》提到:春季若受風邪,夏季就可能產生飯後即瀉的情況。又說:長期遭受風邪也會導致飯後即瀉。根據這些論述,我們可以得知,風邪是導致此病的原因之一。《內經》還提到:厥陰之氣過盛時,會引發腸鳴和飯後即瀉。又說:當木氣過盛時,民衆容易患飯後即瀉。由此看來,木氣過盛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

《內經》還提到:胃部寒冷會導致腹部脹滿,腸道寒冷則可能引發飯後即瀉。由此看來,寒氣是導致疾病的另一個原因。《內經》又說:脾臟疾病患者,如果脾虛,會出現腹部脹滿、腸鳴、飯後即瀉、食物消化不良等症狀。由此可見,脾虛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之一。《內經》還說:如果身體受到虛弱邪氣的侵襲,邪氣滯留不去,影響腸胃功能,過多的寒氣會導致腸鳴、飯後即瀉、食物消化不良,過多的熱氣則可能導致腹瀉。由此可見,潛伏的病氣是導致疾病的又一個原因。

總的來看,春季受風邪侵襲,風氣與肝氣相通,肝木的邪氣無法順暢運行,積聚在脾土之中。如果中土(脾胃)虛寒,那麼風木的力量會更加旺盛,脾土則失去上升的功能,反而向下陷落,引發腹瀉。因此,《內經》又說:如果清氣(正常的氣)位於下方,就會產生飯後即瀉。也就是說,在春季,應該順應自然界的升發之氣,但若未能正常升發,到了夏季就可能形成這種病症。

患者的脈象在兩個關脈處可能出現不協調,或呈現弦而緩的狀態,伴有腸鳴和腹痛,食物消化不良。治療應採用培土製木的方法。如果患者尺脈沉遲,按壓無力,屬於下焦虛寒,寒氣使食物難以消化,從而引發疾病,應採用補火生土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患者脈象細小且遲緩,手足冰冷,治療難度較大,可以嘗試使用溫補中焦的方法。如果病情持續時間較長,穀道(肛門)閉合不全,或出現肛門脫垂,這屬於元氣下陷,應立即採取補中收脫的方法進行治療。飯後即瀉的疾病,多數屬於虛證,少數屬於實證。如果只關注瀉下而不利尿,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令人惋惜!

有人問:許多醫學專家認爲飯後即瀉是由溼氣和風邪共同引起的,又說溼氣過重會引發五種類型的瀉下,還說治療溼氣時不考慮利尿是不正確的。現在您在論述中完全沒有提及溼氣,反而說過度利尿會導致病情惡化,這是否與古人的觀點相違背?回答是:這個病專門討論的是春季受風邪侵襲後潛伏的病氣,所以只討論了風邪而沒有涉及溼氣。如果有溼邪混合,那麼會有溼邪的具體症狀,只有明確辨別,才能適當使用通利方法。

飯後即瀉和清稀的大便,主要是由於脾土虛寒,無法正常運化食物並導致下陷。如果一味使用通利下瀉的治療方法,豈不是在病人已經處於困境時再雪上加霜嗎?整篇文章都基於《內經》的理論,怎麼會與古人觀點相違背呢?又有人問:您認爲飯後即瀉主要是脾土虛寒引起的,所以表現爲清稀的大便。然而,《醫統》又說:胃火,由於火性急躁,消化過程異常,導致邪熱無法消化食物。《指掌》也說,食物消化不良應以火法治療。

從這些觀點看,似乎與您的論述不一致。究竟是應該相信前人關於火的說法,還是應該認同您關於寒的觀點呢?回答是:根據《內經》的理論,飯後即瀉屬於虛證是確定無疑的。《醫統》和《指掌》所說的火,實際上指的是各種瀉下中的一種類型,即火瀉。要知道,寒和火是很容易區分的。如果脈搏快、舌苔黃、小便熱赤,就是火瀉的症狀;否則,就是虛寒的表現。提問者點頭同意後離開了。

4. 洞泄

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邪氣留連,乃為洞泄。蓋因風木之邪,留連既久,木氣剋土,則倉廩不藏而為洞泄,可見是病,亦由伏氣所致也。李士材曰:洞泄一名濡泄,濡泄因於濕勝。此病非但因伏氣內留,中氣失治,亦有濕氣相兼致病也。考其脈象,軟緩乏力,或關脈兼弦,身重神疲,肢體懈怠,下利清穀,小便短赤是也,宜乎培中瀉木法加蒼朮、澤瀉治之。經曰:腎脈小甚為洞泄。

蓋腎為胃關,因腎虛失閉藏之職,伏邪乘虛而深陷也,宜乎補火生土法加煨葛、荷葉治之。總之脾虛以補中為先,腎虛以固下為亟,風勝佐之疏透,濕勝佐之滲利,臨證之頃,神而明之,則旋踵之禍,庶幾免焉。

程曦曰:觀飧泄洞泄之論,總不離乎木氣剋土,故治洞泄,皆仿飧泄之法,然其中之虛實,當細別之。蓋飧泄因脾虛為多,所以完穀不化;洞泄因濕勝為多,所以體重溺紅。屬脾虛者,不宜偏利;屬濕勝者,不宜偏補。斯二者,皆當審其虛實而分治之。

白話文:

[洞泄]

古籍提到:春天如果受到風邪的侵害,到了夏天就可能產生飧泄,也就是食物未能完全消化就排出體外的情況。如果這種邪氣在體內逗留過久,就會導致肝氣過盛,進而剋制脾臟功能,使脾胃運化能力減弱,造成洞泄,也就是嚴重的腹瀉。由此可知,這種疾病往往是由潛伏在體內的邪氣所引發的。

李士材指出:洞泄又稱為濡泄,主要是因為濕氣過重所致。這種疾病不僅因為潛藏在體內的邪氣未能及時排除,脾胃功能失調,也可能同時伴隨濕氣過重,加重病情。從脈象來看,患者可能出現脈象軟弱無力,或者在關脈處有弦脈的現象,並且身體沉重,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大便稀薄如水,小便顏色深紅。對此,治療上應採用調理中焦和疏肝的方法,加入蒼朮、澤瀉等藥物進行治療。

經典提到:腎脈微弱可能是洞泄的原因之一。腎臟是控制腸胃運作的重要器官,若腎虛無法正常執行封閉收藏的功能,潛伏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深入影響身體,此時應該使用溫補腎陽、強化脾胃的方法,加上煨葛、荷葉等藥物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對於脾虛導致的疾病,應優先考慮補益中焦;對於腎虛導致的問題,則應迅速地固攝下焦。若風邪過盛,應輔以疏散透邪的方法;若濕氣過重,則應配合利濕的治療。在臨牀診斷的過程中,需靈活運用這些原則,才能避免病情惡化。

程曦提到:從飧泄和洞泄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疾病的發生,總歸不離肝氣過盛,剋制脾臟功能這一主題。因此,治療洞泄時,通常會參考飧泄的治療方法。然而,對於虛實的不同情況,仍需仔細辨別。一般而言,飧泄多由脾虛引起,所以食物無法完全消化;而洞泄則多由濕氣過重所致,所以身體會感到沉重,尿液顏色偏紅。對於脾虛的患者,不宜單純使用利尿的治療方式;對於濕氣過重的患者,也不宜單純補益。這兩種情況,都應根據實際的虛實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5. 寒瀉

寒瀉者,因寒而致瀉也,不比飧泄洞泄,皆屬春傷於風之伏氣。伏氣之瀉,前二篇已詳晰矣,所有寒、火、暑、濕、痰、食等瀉,雖不因乎伏氣,然又不可不詳。蓋寒瀉致病之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氣內襲於脾,脾胃受寒則陽虛,虛則不司運用,清陽之氣,不主上升,反下陷而為便瀉。

故所下澄沏清冷,儼如鴨糞,腹中綿痛,小便清白,脈來緩怠近遲,此宜暖培卑監法去西潞、益智,加木香、楂炭治之。書又云:寒瀉即鶩瀉,以其瀉出如鴨鶩之糞也。又謂:鴨溏者,濕兼寒也。若有濕證所著,宜佐化濕之藥,隨其證而加減可也。

白話文:

【寒瀉】

寒瀉的情況,是因為受到寒冷所導致的腹瀉,這與一般的因食物未消化或嚴重腹瀉不同,它主要屬於春天時因風邪入侵而埋下的隱患。對於這種由潛藏病氣引起的瀉症,我在前面兩篇文章已經詳細說明過了。除了這類瀉症外,還有因寒、火、暑、濕、痰、食物等因素引起的瀉症,雖然這些並非由潛藏病氣引起,但我們仍需對其有深入的理解。

寒瀉的病因,主要是因為身體遭受了寒氣的侵襲。寒氣進入體內後,首先影響的是脾臟和胃部,使脾胃功能受損,導致體內的陽氣虛弱。當體內的陽氣虛弱時,就無法正常運作,原本應該向上提升的清陽之氣,反而向下沉降,從而導致腹瀉。

因此,寒瀉排出的糞便清澈且冰冷,就像鴨子的糞便一樣,同時伴有腹部綿綿的疼痛,小便呈現清白色,脈搏緩慢且無力。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溫暖脾胃、增強消化功能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可以去除西潞、益智,加入木香、楂炭等草藥。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寒瀉就是鴨瀉,因為其排出的糞便形狀類似鴨子的糞便。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稱之為「鴨溏」,這表示瀉症中同時伴有濕寒。如果患者確實存在濕證,應在治療時輔以化濕的藥物,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調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