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大意
經謂:春傷於風者,乃即病之新感也,即二卷中傷風冒風之證;今謂春傷於風,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氣也。蓋風木之氣,內通乎肝,肝木乘脾,脾氣下陷,日久而成泄瀉。經又云:邪氣留連,乃為洞泄。此亦言伏氣為病。可見飧泄洞泄,皆由伏氣使然。然有寒瀉、火瀉、暑瀉、濕瀉、痰瀉、食瀉,雖不因乎伏氣,又不得不並詳之。
蓋飧泄則完穀不化,洞泄則直傾於下;寒瀉則脈遲溺白,腹中綿痛;火瀉則脈數溺赤,痛一陣,瀉一陣;又有煩渴面垢為暑瀉;胸痞不渴為濕瀉;或時瀉,或時不瀉為痰瀉;噯氣作酸,瀉下腐臭為食瀉。泄瀉之病,盡於斯矣。《靈樞》又云: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腸澼者,古之痢名也。
白話文:
經典上說:春天感受風邪而生病的,這是即時感邪所導致的新病,就如同第二卷中所提到的傷風、冒風的症狀;而現在所說春天感受風邪,到了夏天出現飧泄(即水樣腹瀉),這是指風邪潛伏於體內,並非立即發病的情況。因為風屬木性,與體內的肝臟相通,當肝木克制脾土,造成脾胃功能下降,時間久了就可能形成腹瀉。經典又提到:邪氣滯留不去,會導致嚴重的腹瀉,稱為洞泄。這裡同樣是在談論潛伏邪氣所引起的疾病。可見無論是飧泄還是洞泄,都是由潛伏的邪氣所引起。
然而,腹瀉還可分為寒瀉、火瀉、暑瀉、濕瀉、痰瀉、食瀉等類型,這些雖然不一定是由潛伏邪氣直接導致,但同樣需要詳細說明。
其中,飧泄的特點是食物未經消化完全排出;洞泄則是指腹瀉如注,排泄物直接迅速排出。寒瀉時脈搏緩慢,小便色淡,腹部持續隱痛;火瀉則脈搏快速,小便色紅,疼痛和腹瀉交替出現;若伴有煩躁口渴、面色垢腻,則可能是暑瀉;若是胸部阻塞不舒、但不口渴,則屬於濕瀉;腹瀉時有時無,則可能是痰瀉的表現;噯氣帶酸,腹瀉物腐臭,則歸類為食瀉。以上大致概括了腹瀉的各種情況。
《靈樞》一書中還提到:春天受風邪所傷,到了夏天可能產生後期的腸澼,所謂腸澼,在古代是指痢疾之類的病症。
痢有風、寒、熱、濕、噤口、水穀、休息、五色之分,均宜辨治。風痢者,似腸風下血而有痛墜;寒痢者,下稀水而清腥,腹中痛甚;熱痢者,如魚腦而稠黏,窘迫而痛;濕痢者,色如豆汁,胸悶腹疼;又有下痢不食,或嘔不能食,名噤口痢;糟粕膿血雜下者,名水穀痢;時發時止者,名休息痢;五色膿血相混而下,名五色痢。痢證多端,治宜分別。
復揣夏生後泄腸澼之訓,是獨指風痢而言,其餘之痢,在夏為少,在秋為多,而吾醫者,又弗可膠於句下耳。
白話文:
痢疾有風寒熱濕、噤口、水穀、休息、以及五色等多種類型,都需要仔細辨別並對症治療。風痢類似腸風出血且伴有疼痛感;寒痢則表現為排出稀薄水樣便,味道清而腥,腹部疼痛明顯;熱痢的特點是排泄物像魚腦一樣稠厚黏糊,使人感到窘迫且伴有疼痛;濕痢的排泄物顏色如同豆漿,同時伴有胸悶和腹痛。還有一種情況是病人下痢且無法進食,或者嘔吐不能進食,這被稱為噤口痢;若糞便中混有糟粕、膿和血,則稱為水穀痢;病情時發時止的叫做休息痢;如果排出的膿血搀雜五色,則稱為五色痢。痢疾的表現多種多樣,治療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區分。
再來探討夏季以後易發生的「泄腸澼」這一說法,主要是針對風痢而言,其他類型的痢疾在夏季較少見,在秋季則較常見。作為醫者,在理解這些理論時,不應拘泥於字面意義,而應靈活應用。
2. 飧泄
推飧泄致病之因,乃風邪也,木勝也,寒氣也,脾虛也,伏氣也。《內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據此而論,因風邪致病,又云:厥陰之勝,腸鳴飧泄。又云:歲木太過,民病飧泄。據此而論,因木勝致病。又云: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飧泄。據此而論,因寒氣致病。
又云: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據此而論,因脾虛致病。又云: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據此而論,因伏氣致病。總而言之,良由春傷於風,風氣通於肝,肝木之邪,不能條達,鬱伏於脾土之中,中土虛寒,則風木更勝,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為泄也,故經又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所以當春升發之令而不得發,交夏而成斯證矣。
白話文:
推斷導致飧泄的病因,主要有風邪、木氣過盛、寒氣、脾胃虛弱,以及潛伏的病氣。《內經》中說:春天感受風邪,到了夏天可能產生飧泄。又提到:長期受到風邪侵襲會導致飧泄。因此可見,風邪是導致此病的一個原因。另外,《內經》指出:當厥陰之氣過盛時,會出現腸鳴和飧泄。還提到:若木氣過旺的年份,百姓易患飧泄。由此可知,木氣過盛也是致病因素之一。同時,《內經》裡有這樣的記載:胃中寒會引起腹部脹滿,腸中寒則導致飧泄。因此,寒氣也是造成此病的原因之一。
對於脾胃虛弱,《內經》描述到:脾臟有病時,如果體虛,就會出現腹部脹滿、腸鳴、飧泄且食物不易消化的症狀。這表明脾胃虛弱能引發飧泄。此外,《內經》還提到了潛伏的病氣,它進入人體後停留不去,影響到腸胃,若以寒氣為主則會引起腸鳴、飧泄及食物消化不良;若以熱氣為主則可能導致腹瀉如稀粥。因此,潛伏的病氣也是致病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主要是因為春季感受風邪,風邪與肝木相應,肝木之氣無法疏通調達,鬱結在脾土之中。當中土(脾胃)處於虛寒狀態時,風木之氣更為旺盛,而脾土失去上升的功能,反而下陷而導致腹瀉。因此,《內經》又說:清氣下沉則會產生飧泄。在應該是春季生長發育的時機卻未能正常發散,延續至夏季便形成了這種病症。
其脈兩關不調,或弦而緩,腸鳴腹痛,完穀不消,宜以培中瀉木法治之;如尺脈沉遲,按之無力,乃屬下焦虛寒,寒則不能消穀而成是病,宜以補火生土法治之;倘脈細小而遲,手足寒者,不易治也,勉以暖培卑監法治之;倘日久穀道不合,或肛門下脫,乃元氣下陷也,急以補中收脫法治之;飧泄之病,屬虛者多,屬實者少,如執治瀉不利小便之偏,必致不起,悲夫!
或問曰:諸賢論飧泄,皆謂濕兼風也,又謂濕多成五瀉,又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今先生論中一無濕字,反謂偏利小便,必致不起,能不違悖古人乎?答曰:是病專論春傷於風之伏氣,所以論風而未及濕,如有濕邪相混,即有濕之見證,辨之明確,始可佐之通利。
白話文:
其脈象在左右兩關不協調,有時弦緊而有時緩慢,伴有腸鳴及腹部疼痛,食用的食物未經消化完全即排出,這種情況應當採用強化脾胃與疏導肝木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尺脈沉陷且脈搏遲緩,按壓時感到無力,這是下焦陽氣虛弱及寒氣內盛的表現,寒氣導致無法正常消化食物而引發此病,應該使用溫補腎火以滋生脾土的方式進行治療;倘若脈象細小且緩慢,手腳冰冷,這類病情較難治療,可以嘗試使用溫暖並補益下部機能的療法;假設長期有排便不暢的情況,或是肛門有下墜脫出的症狀,這是元氣下陷所致,需立即採取補益中氣並收斂脫垂的治療方案;飧泄的疾病,大多屬於虛弱型,實證較少,如果一味地使用單純通瀉而不兼顧利小便的方法,很可能導致病情無法好轉,實在可悲!
有人提問:諸位前輩談論飧泄時,都認為與濕邪夾雜風邪有關,又說濕氣過多會形成五種不同類型的瀉泄,並且強調治療濕邪不應忽略利小便的重要性。然而現在您在論述中完全沒有提到濕邪,反而說單純依賴利小便的治療方法必定會使病情無法好轉,這樣不會與古人的看法相矛盾嗎?回答是:此病症主要聚焦於春季感受風邪後潛伏的病氣,因此討論重點放在風邪上,而未直接提及濕邪。當然,若存在濕邪混雜的狀況,就應根據具體的濕邪表現來明確診斷,再適當地輔以疏通利湿的治療手段。
蓋飧泄下利清穀,乃屬脾土虛寒,不能運化而下陷,倘執通利趨下之方,豈非落井而又下石哉!通篇皆本《內經》,何違悖之有?又問曰:先生謂飧泄乃屬脾土虛寒,所以下利清穀,殊未見《醫統》又云:胃火,由火性急速,傳化失常,為邪熱不殺穀也。《指掌》亦謂,完穀不化,以火治之。
由是觀之,又與先生之論,不相符節,究竟以前人為火乎?抑亦以先生為寒乎?答曰:豐按《內經》而推,飧泄屬虛者固矣;《醫統》《指掌》皆謂為火者,其實即諸瀉中之火瀉也。須知寒與火,極易明辨,如脈數苔黃,小溲熱赤,即是屬火之瀉,否則便是虛寒。問者首肯而退。
白話文:
大意如下:
如果出現飧泄(即飯後不久即排泄)、下痢清谷(排泄物中含未消化的食物且質地清稀),這通常是脾胃虛寒的症狀,意味著脾胃無法正常運作而向下陷落。假如此時使用促進通利下行的藥方,無異於對已經落入井中的人再扔石頭,加害無疑!整篇文章都是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何來違背之處呢?
又有人提問:您剛才說飧泄是由於脾胃虛寒導致的下利清穀,然而在《醫統》中提到,胃火旺盛,因為火性急躁,造成消化失常,使得食物不能正常消化。《指掌》一書也認為,完全未消化的食物排出體外,應該用清火的方法治療。
這樣看來,這些說法似乎與您的觀點不一致,難道前人的看法偏於火旺,而您的見解則側重於寒虛嗎?回答是:根據我對《內經》的理解,飧泄確屬虛弱無疑;而《醫統》和《指掌》所述為火,實際上是指各種瀉病中的火瀉情形。必須明白,區分寒性與火性其實很容易,比如脈搏快速、舌苔泛黃、小便短赤灼熱,這些都是火性瀉的特徵,如果不是這樣,那就屬於虛寒性質。聽聞此解後,提問者點頭稱是,滿意離去。
3. 洞泄
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邪氣留連,乃為洞泄。蓋因風木之邪,留連既久,木氣剋土,則倉廩不藏而為洞泄,可見是病,亦由伏氣所致也。李士材曰:洞泄一名濡泄,濡泄因於濕勝。此病非但因伏氣內留,中氣失治,亦有濕氣相兼致病也。考其脈象,軟緩乏力,或關脈兼弦,身重神疲,肢體懈怠,下利清穀,小便短赤是也,宜乎培中瀉木法加蒼朮、澤瀉治之。經曰:腎脈小甚為洞泄。
蓋腎為胃關,因腎虛失閉藏之職,伏邪乘虛而深陷也,宜乎補火生土法加煨葛、荷葉治之。總之脾虛以補中為先,腎虛以固下為亟,風勝佐之疏透,濕勝佐之滲利,臨證之頃,神而明之,則旋踵之禍,庶幾免焉。
白話文:
經典上說:春天受到風邪所傷,到了夏天就會產生飧泄(吃完食物馬上腹瀉),若風邪持續停留,就會成為嚴重的腹瀉,稱為洞泄。這是因為風木之邪氣逗留過久,影響到木氣(與肝臟相關的能量),進而克制土氣(與脾胃相關的能量),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儲存與消化食物,因而出現洞泄的情況。由此可見,這種疾病也是由潛伏在體內的邪氣所引起的。
李士材指出:洞泄又稱為濡泄,濡泄通常是濕氣過盛造成的。這種病不僅由於潛藏在體內的邪氣未被清除,加上中氣(脾胃功能)失調,有時也與濕氣夾雜一起致病。根據其脈象特徵,脈搏柔軟緩慢且無力,或者關脈部位伴有弦象,患者感到身體沉重、精神疲憊,四肢懶散不適,排泄物為未成形的稀便,小便色淡而少,這樣的情況下,應該使用強壯中氣並疏導木氣的方法治療,加入藥材如蒼朮和澤瀉。
經典還提到:如果腎脈細微而明顯,可能導致洞泄。因為腎是控制胃氣的閘門,一旦腎虛無法發揮封藏的作用,潛伏的邪氣就會趁虛深入。這種情況下,應採取補火生土的治療策略,使用如煨葛根和荷葉等藥物來治療。
總的來說,對於脾虛的患者,首要的是補充中氣;腎虛的患者,則急需固守下元。風邪偏重的要輔以疏通透達的藥物,濕氣偏重的則需用具有滲濕利水功效的藥物。面對具體病情時,醫師需靈活應用這些原則,精確辨證施治,如此一來,就能避免病情迅速惡化的危險。
程曦曰:觀飧泄洞泄之論,總不離乎木氣剋土,故治洞泄,皆仿飧泄之法,然其中之虛實,當細別之。蓋飧泄因脾虛為多,所以完穀不化;洞泄因濕勝為多,所以體重溺紅。屬脾虛者,不宜偏利;屬濕勝者,不宜偏補。斯二者,皆當審其虛實而分治之。
白話文:
程曦說:探討飧泄與洞泄的理論時,總是离不开木氣克制土氣的原理,因此治療洞泄時,大都參考飧泄的治療方法,但在實際應用中,對於病情的虛實狀況,必須要仔細區分。一般來說,飧泄多因為脾胃虛弱所致,特徵是食物未經消化就排出體外;而洞泄則多半由於濕氣過盛引起,特徵是身體感到沉重且小便帶紅。屬於脾胃虛弱的患者,治療時不宜單純使用瀉下藥物;屬於濕氣過盛的患者,則不宜專門使用補益藥物。這兩種情況,在治療時都應當根據患者虛實的具體情況來加以辨別,從而採取相應的治療策略。
4. 寒瀉
寒瀉者,因寒而致瀉也,不比飧泄洞泄,皆屬春傷於風之伏氣。伏氣之瀉,前二篇已詳晰矣,所有寒、火、暑、濕、痰、食等瀉,雖不因乎伏氣,然又不可不詳。蓋寒瀉致病之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氣內襲於脾,脾胃受寒則陽虛,虛則不司運用,清陽之氣,不主上升,反下陷而為便瀉。
故所下澄沏清冷,儼如鴨糞,腹中綿痛,小便清白,脈來緩怠近遲,此宜暖培卑監法去西潞、益智,加木香、楂炭治之。書又云:寒瀉即鶩瀉,以其瀉出如鴨鶩之糞也。又謂:鴨溏者,濕兼寒也。若有濕證所著,宜佐化濕之藥,隨其證而加減可也。
白話文:
寒性腹泻的情况,是由于寒气导致的腹泻,并不类似于飧泻或洞泻,这些通常都属于春季受风邪而潜伏的病气所致。关于潜伏病气引起的腹泻,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已经详细阐述了。而对于寒、火、暑、湿、痰、食等因素引起的腹泻,虽然它们并非直接由潜伏病气引起,但也绝不能忽视。寒性腹泻的致病根源,主要是因为身体感受到了寒气,寒气侵入到脾脏内部,导致脾胃阳气虚弱。虚弱则无法正常运化,使得原本应上升的清阳之气反而下陷,从而引起腹泻。
因此,患者排出的大便清澈冰冷,形似鸭粪,腹部会有持续轻微的疼痛感,小便清澈无色,脉搏跳动缓慢近乎迟滞。这种情况下,适宜采用温补脾肾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去掉西潞和益智这两味药材,加入木香和炒山楂来调理。古书上还提到,寒性腹泻也称为鹜泻,因为排泄物的样子像鸭子或鹜的粪便。另外,所谓的“鸭溏”,则是湿气夹杂寒气的表现。如果伴有湿气症状,应当适当配合使用化湿药物,根据具体症状灵活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