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9)

1. 臨證治案

午前服下,至薄暮腹內微疼,先得矢氣數下,交子夜始得更衣,有堅燥黑屎十數枚,繼下溏糞,色如敗醬,臭不可近,少頃遂熟寐矣,鼾聲如昔,膚熱漸平,至次日辰牌方醒,醒來腹內覺飢,啜薄粥一碗。復脈轉為小軟,舌苔已化,津液亦生。豐曰:病全愈矣,當進清養胃陰之藥。

服數劑,精神日復耳。

程曦曰:斯二症皆是溫病,見證似乎相仿,一得人參之力,一得承氣之勳,可見學醫宜參脈證。一加呃逆,脈轉洪形,便知其為胃氣之虛;一加譫語,脈轉實大,便知其為胃氣之實。論其常證,相去不遠,見其變證,虛實攸分,臨證之秋,苟不審其孰虛孰實,焉能迎刃而解耶!

有孕發斑

建德孫某之妻,懷胎五月,忽發溫毒之病,延豐診之,已發斑矣。前醫有用辛溫發散,有用補養安胎,不知溫毒得辛溫愈熾,得補養彌盛,是以毒勢益張,壅滯肌肉而發為斑,其色紫者,胃熱盛也,脈數身熱,苔黃而焦,此宜解毒清斑,不宜專用安補。遂以石膏、蘆根,透陽明之熱;黃芩、鮮地,清受灼之胎;佐連翹、甘草以解毒,荷葉以升提。

服一帖,身熱稍清,斑色退淡、惟脈象依然數至,舌苔未見津回,仍守舊章,重入麥冬,少增參葉。繼服二帖,諸恙盡退。後用清補之法,母子俱安。

溫毒發疹

古越胡某之郎,年方舞象,忽患熱渴咳閉,已半月矣,前醫罔效,病勢日加沉重。遣人延豐診治,詣其寓所,先看服過三方,皆是沙參、麥冬、桑皮、地骨,清金止咳等藥。審其得病之時,始則發熱咳嗽,今更加之胸閉矣。

診其脈,兩寸俱盛,此明系溫熱之毒,盤踞於上,初失宣氣透邪之法,頓使心火內熾,肺金受刑,蓋肺主皮毛,恐溫毒外聚膚腠而發為疹,遂令解衣閱之,果見淡紅隱隱,乘此將發未透之際,恰好輕清透劑以治之,宜以辛涼解表法,去蔞殼,加荷葉、綠豆衣、西河柳葉。服下遂鮮紅起粒,再服漸淡漸疏,而熱亦減,咳亦平。

繼以清肅肺金之方,未及一旬,遂全瘥耳。

喉痹急證

城東陳某之室,偶沾溫毒而成喉痹,來邀診治,見其頸腫牙閉,不能納食,惟湯水略為可咽,脈象浮中不著,沉分極數。豐曰:此溫毒之證,過服寒涼,則溫毒被壓,益不能化,索前方一閱果然,據愚意理當先用溫宣,解其寒涼藥氣,俟牙松腫減,而後以涼劑收功。滿座皆曰:然。

遂以穀精、紫菀開其喉痹;薄荷、荊芥宣散風邪;橘紅快膈化痰;甘草瀉火解毒;桔梗載諸藥之性在上,仍能開暢咽喉;細辛治喉痹有功,且足少陰本藥,以少陰之脈,循喉嚨也。速令煎嘗,另用玉鑰匙,即馬牙硝錢半,蓬砂五分,殭蠶三分,大泥冰片一分,擂細吹喉,令涎多出。自日晡進藥,至二更時候,牙關略展,忽作咳嗽連聲。

白話文:

臨證治案

上午服藥後,傍晚腹部輕微疼痛,先排出幾聲氣體,到半夜才得以更衣,排出十幾枚堅硬乾燥的黑便,接著排出稀軟的糞便,顏色像腐敗的醬汁,臭不可聞,不久便熟睡了,鼾聲如常,皮膚發熱也漸漸消退。第二天辰時才醒來,醒來後感覺飢餓,喝了一碗稀粥。脈象由強轉弱,舌苔已轉化,津液也已生成。豐醫師說:病已痊癒,應該服用滋陰清胃的藥物。

服用幾劑藥後,精神一天天恢復。

程曦醫師說:這兩個病例都是溫病,症狀看似相似,一個靠人參之力痊癒,一個靠承氣湯的功效,可見學醫應當參照脈象和證候。一個加重呃逆,脈象轉為洪大,就知道是胃氣虛;一個加重譫語,脈象轉為實大,就知道是胃氣實。從常見的症狀來看,相差不大,但從變證來看,虛實就有所區分了。臨證診斷時,如果不仔細辨別虛實,怎能迎刃而解呢!

有孕發斑

建德孫某的妻子,懷孕五月,突然患上溫毒,請豐醫師診治,已經出現斑疹。之前的醫生有的用辛溫發散的方法治療,有的用補養安胎的方法,不知道溫毒遇到辛溫藥會更加熾盛,遇到補養藥會更加旺盛,所以毒勢更加擴張,阻塞肌肉而發為斑疹,斑疹顏色發紫,是胃熱盛的表現,脈象數,身體發熱,舌苔黃而乾燥,這就應該解毒清斑,不應該單用安胎補益的藥物。於是用石膏、蘆根瀉去陽明之熱;黃芩、鮮生地清解胎兒受灼之熱;輔以連翹、甘草解毒,荷葉升提。

服用一劑藥後,身體發熱略微減輕,斑疹顏色變淡,但是脈象仍然數,舌苔未見津液恢復,仍然沿用之前的藥方,加重麥冬,少量增加人參葉。繼續服用兩劑藥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之後用清補的方法調理,母子平安。

溫毒發疹

古越胡某的兒子,年方十六,突然患上發熱、口渴、咳嗽、胸悶,已經半個月了,之前的醫生治療無效,病情日益加重。派人請豐醫師診治,豐醫師到他家後,先查看了他之前服用的三個方劑,都是沙參、麥冬、桑皮、地骨皮等清肺止咳的藥物。審視他的病情,開始是發熱咳嗽,現在又加重了胸悶。

診脈,兩寸脈都洪大,這明顯是溫熱之毒,盤踞在上焦,一開始沒有用宣通氣機透邪的方法,反而使心火內熾,肺金受損,因為肺主皮毛,擔心溫毒外聚肌膚而發為疹子,於是讓病人脫衣檢查,果然看到隱約的淡紅色疹子,趁著疹子將發未發之際,正好用輕清透邪的藥物治療,應該用辛涼解表的方劑,用蔞殼,加荷葉、綠豆衣、西河柳葉。服用藥物後疹子鮮紅突出,再次服用藥物後疹子顏色逐漸變淡變少,發熱和咳嗽也減輕了。

接著用清肅肺金的方劑治療,不到十天,就痊癒了。

喉痹急證

城東陳某的妻子,偶然感染溫毒導致喉痹,邀請豐醫師診治,見到她頸部腫脹,牙關緊閉,不能進食,只能少量吞咽湯水,脈象浮而中空,沉取則脈數。豐醫師說:這是溫毒的症狀,過度服用寒涼藥物,溫毒就會被壓制,更加不能化解,於是查看之前的藥方,果然如此。依我看,應該先用溫和宣通的藥物,解開寒涼藥的藥氣,等到牙關鬆動腫脹減輕後,再用涼藥收功。大家都說:對。

於是用穀精、紫菀治療喉痹;薄荷、荊芥宣散風邪;橘紅理氣化痰;甘草瀉火解毒;桔梗載藥向上,又能開暢咽喉;細辛治療喉痹有效,而且是足少陰藥物,足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立刻煎藥服用,另外用玉鑰匙(即硝石)半錢,蓬砂五分,殭蠶三分,冰片一分,研磨成細末吹喉,令其涎液排出。從下午開始服藥,到半夜,牙關略微鬆動,突然劇烈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