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附論 (6)

回本書目錄

附論 (6)

1. 胎前產後慎藥論

胎前之病,如惡阻、胞阻、胎漏、墮胎等證是也,產後之病,如血塊、血暈等證是也,婦科書中已詳,可毋備述。而其最要述者,惟胎前產後用藥宜慎。凡治胎前之病,必須保護其胎,古人雖有「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之訓,奈今人膠執「有故無殞」之句,一遇里積之證,恣意用攻,往往非傷其子,即傷其母,蓋緣忽略衰其大半之文耳。

竊揣胎在腹中,一旦被邪盤踞,攻其邪則胎必損,安其胎必礙乎邪,靜而籌之,莫若攻下方中,兼以護胎為妥,此非違悖《內經》,實今人之氣體,不及古人萬一也。且不但重病宜慎其藥,即尋常小恙,亦要留心。

如化痰之半夏,消食之神麯,寬脹之厚朴,清腸之槐花,涼血之丹皮、茅根,去寒之乾薑、桂、附,利濕之米仁、通、滑,截瘧之草果、常山,皆為犯胎之品,最易誤投,醫者可不儆懼乎!至於產後之病,嘗見醫家不分虛實,必用生化成方,感時邪者,重投古拜,體實者未嘗不可,虛者攻之而里益虛,散之而表益虛,虛虛之禍,即旋踵矣!又有一等病人信虛,醫人信補,不分虛實,開口便說丹溪治產後之法,每每大補氣血,體虛者未嘗不可,倘外有時邪者,得補益劇,內有惡露者,得補彌留,雙證迭加,不自知其用補之咎耳。要之胎前必須步步護胎,產後當分虛實而治,毫釐差謬,性命攸關。

惟望同志者,凡遇胎前產後之疴,用藥勿宜孟浪,慎之慎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孕婦和產後婦女在用藥上的小心謹慎。對於孕期的疾病,像是妊娠反應、子宮出血、流產等,以及產後的問題,例如血塊、產後出血等,雖然這些在婦科書籍中都有詳細的描述,但最重要的還是孕期和產後的用藥安全。

在治療孕期疾病時,必須首要考慮保護胎兒。古人有言:「有原因而無損失,就不會有損失,即使病情嚴重,也要在病情減輕到一定程度時停止治療」。然而,現在的人們過於依賴「有原因而無損失」這句話,一旦遇到需要清除體內積累的情況,就毫不顧忌地使用強烈的藥物,這往往導致傷害胎兒或母親的結果,這是因為忽視了「病情減輕到一定程度時停止治療」的教誨。

懷孕期間,一旦被疾病纏身,清除病源可能傷害胎兒,保護胎兒可能妨礙疾病的治療。經過深思熟慮,最妥善的做法應是在治療的同時,兼顧保護胎兒,這並不是違背醫學原則,而是現代人的體質遠不如古人。不僅嚴重疾病需要小心用藥,即使是小病小痛,也要謹慎。

像化痰的半夏、助消化的神麯、消除脹氣的厚朴、清腸的槐花、冷卻血液的牡丹皮和茅根、祛寒的乾薑、肉桂和附子、利尿的薏仁、通草和滑石、抑制瘧疾的草果和常山,這些都是可能影響胎兒的藥物,最容易被誤用,醫生豈能不警惕!

至於產後的疾病,常常看到醫生不問虛實,一律使用生化湯。對於感染風寒的,大量使用古方,對於體質實的人或許可以接受,但對於體虛的人,攻伐反而使體內更虛弱,散發反而使體表更虛弱,這種虛上加虛的災難,很快就會發生!還有一些病人相信自己虛弱,醫生也盲目進補,不問虛實,一開口就說丹溪治療產後的方法,總是大力補充氣血。對於體虛的人或許可以接受,但如果體內有風寒,補益過度,或者體內有瘀血,補益反而加重病情,兩種症狀疊加,他們並不知道,正是補益帶來的罪過。總之,在孕期必須時刻保護胎兒,產後應根據虛實情況來治療,一點點的差錯,都可能危及生命。

希望同行者,面對孕期和產後的疾病,用藥絕不能草率,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