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虛瘧
元氣本虛,感邪患瘧,名虛瘧也。其證寒熱交作,自汗倦臥,飲食並減,四肢乏力,脈象舉按俱弦,尋之則弱,宜以補氣升陽法治之。又有久患瘧疾,脾胃累虛,亦名虛瘧也。蓋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寒則洒洒,熱則烘烘,脈象浮之則濡,按之則弱,此宜營衛雙調法,則瘧疾不截而自罷矣。倘有肢涼便瀉者,均加附子、乾薑。
或吐涎不食者,並加砂仁、半夏。治虛瘧之法,盡於斯矣。
白話文:
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出現,自汗、倦怠嗜睡,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脈象按之弦緊,但輕輕探之則又微弱。
這種情況應該用補氣升陽的方法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是久患瘧疾,導致脾胃虛弱,也稱為虛瘧。
這是因為胃虛則容易怕冷,脾虛則容易發熱。寒邪入侵時會感到冷颼颼,熱邪入侵時會感到燥熱烘烘。脈象浮按時都感到濡弱,這種情況需要調和營衛之氣,瘧疾就會自然消失。
2. 勞瘧
勞瘧者,因瘧疾日久延為癆也。或因久病勞損,氣血兩虛而病瘧也。或因勞役過度,營衛空虛而患瘧也。脈象或軟或弱,或小滑,或細數,發熱惡寒,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或發於晝,或發於夜,每遇小勞即發。氣虛者多汗,飲食少進。血虛者,午後發熱,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瘧非瘧也,若誤為瘧治,而投剝削之劑,未有不成瘵疾者也。
擬用營衛雙調法,氣虛者倍加參、耆,血虛者倍加歸、芍。倘寒熱分清,按時而至,脈兼弦象,顯出少陽兼證,始可佐柴胡、青蒿,否則不可耳。
白話文:
勞瘧的脈象,可能是軟弱無力,或者稍微滑,或者細而快。患者會發熱畏寒,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有時白天發熱,有時晚上發熱,甚至輕微勞累就會發病。氣虛的人容易出汗,食慾不振;血虛的人,下午發熱,到晚上出微汗才退燒。這種病症看似瘧疾,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瘧疾。如果誤認為瘧疾而使用寒涼的藥物,就很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最終變成瘵疾(類似肺結核)。
擬用營衛雙調法,氣虛者倍加參、耆,血虛者倍加歸、芍。倘寒熱分清,按時而至,脈兼弦象,顯出少陽兼證,始可佐柴胡、青蒿,否則不可耳。
治療勞瘧應該採用營衛雙調的方法。氣虛的人,要加重人參和黃芪的用量;血虛的人,要加重當歸和白芍的用量。如果寒熱症狀分明,按時發作,脈象又兼有弦象,說明是少陽經兼證,這時才能輔以柴胡和青蒿,否則就不能使用。
說明
- 勞瘧:一種因勞損導致的類似瘧疾的疾病,但病因和病機與瘧疾不同。
- 營衛:中醫認為人體氣血運行於經絡之中,營氣滋養身體,衛氣抵禦外邪,營氣和衛氣的不足,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 瘵疾:類似肺結核的疾病,因肺氣虛弱,痰飲停滯而引起。
- 參、耆:人參和黃芪,皆是補氣之藥。
- 歸、芍:當歸和白芍,皆是補血之藥。
- 柴胡、青蒿:皆是疏肝解鬱,清熱解毒之藥。
現代醫學觀點
勞瘧可能是現代醫學中的某些慢性疾病,例如慢性疲勞綜合徵、慢性呼吸道感染等。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3. 瘧母
凡瘧經年不愈者,謂之老瘧。或食積,或痰涎,或瘀血,皆能結成痞塊,藏於腹脅,作脹而痛,令人多汗,謂之瘧母。亦有因調治失宜,營衛俱虛,或截瘧太早,邪伏肝經脅下,而成痞塊者。豐歷見之,其痞居左脅者為多。蓋左脅屬肝,當補虛之中,兼以疏肝為治。宜用調中暢氣法去耆、朮、甘、荷,加青皮、鱉甲、牡蠣、半夏治之。
如形氣未衰,塊痛甚者,蓬、稜、肉桂,並可加入。倘偏用攻破剝削,以治其塊,而不顧其正者,延為中滿,遂不可醫,可不謹歟!
白話文:
凡是瘧疾經年不愈的,稱為「老瘧」。
可能是因為飲食積滯、痰涎積聚、瘀血凝結,這些都會在腹脅部位形成痞塊,導致脹痛,並且容易出汗,稱為「瘧母」。也有一些情況是因治療失當,導致營氣和衛氣都虛弱,或者過早地截斷瘧疾,導致邪氣潛伏在肝經脅下,形成痞塊。我臨牀經驗豐富,發現這種痞塊多位於左脅。
這是因為左脅屬於肝,治療時要兼顧補虛和疏肝。
宜採用調中暢氣的方法,用黨參、白朮、甘草、荷葉,再加入青皮、鱉甲、牡蠣、半夏來治療。
如果患者形氣未衰,痞塊疼痛明顯,可以加入蓬莪茂、稜角、肉桂。
切忌單純使用攻破剝削的方法來治療痞塊,而不顧及患者的正氣,這樣會導致中滿,最終難以醫治,實在不可不謹慎!
4. 三日瘧
三日瘧,又名三陰瘧,間兩日而發者是也。丹溪曰:發於子午卯酉日者為少陰瘧,寅申巳亥日者為厥陰瘧,辰戌丑未日者為太陰瘧。其說似乎近理,然介賓、路玉皆駁為非,悉以軒岐之訓為準則也。經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而發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李念莪釋云:客,猶言會也。
邪在六腑,則氣遠會稀,故間二日,或休數日也。由是觀之,丹溪之言,不足為訓。蓋間二日而作者,以邪氣深客於腑,是與衛氣相失而然,宜以雙甲搜邪法治之。如陰虛之體,益以首烏、當歸;陽虛之體,益以鹿霜、潞黨。至間數日而作者,其邪愈深,不待言矣。凡邪深陷者,必因正氣空虛,當用補氣升陽法,助其既虛之正,提其已陷之邪,使正氣復旺,邪氣自出,則瘧不驅自遁矣。
白話文:
三天的瘧疾,又稱三陰瘧,是指隔兩天發作的瘧疾。丹溪說,在子、午、卯、酉日發病的屬於少陰瘧,在寅、申、巳、亥日發病的屬於厥陰瘧,在辰、戌、丑、未日發病的屬於太陰瘧。他的說法看似有道理,但介賓和路玉都反駁認為不正確,都以軒岐的說法為準則。經書說,有時隔兩天,或隔幾天發作,是因為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腑,而時間上錯開了,不能相遇,所以休息幾天才會發作。李念莪解釋說,「客」的意思就是「聚合」。
邪氣在六腑,則氣聚合得稀疏,所以會隔兩天或休息幾天。由此可見,丹溪的說法不足為訓。隔兩天發作的,是因為邪氣深入六腑,與衛氣失衡而造成的,應該用雙甲搜邪法治療。如果體質陰虛,就應該用首烏、當歸來滋補;如果體質陽虛,就應該用鹿霜、潞黨來滋補。至於隔幾天發作的,邪氣更深,不用多說。凡是邪氣深入的,一定是因為正氣虛弱,應該用補氣升陽法,幫助虛弱的正氣,提升已經深入的邪氣,使正氣恢復旺盛,邪氣自然會消散,瘧疾就會不治而愈。
或問:先生論瘧,既及三陰,而不及三陽者何也?答曰:丹溪分別三陰,前賢已駁之矣。今既問及三陽,不得不略言之。大概瘧在太陽則寒重,法當汗之。在陽明則熱重,法當清之。在少陽則寒熱往來,法當和之。又問:諸瘧悉詳,何獨遺胎瘧一證?究竟何如?曰:胎瘧今之俗名也。
有謂襁褓小兒患瘧為胎瘧,有謂從未患瘧為胎瘧,又以母年之多寡,與瘧期相應,此未盡然。總之,無論其襁褓壯年,而未曾患瘧者,悉稱為胎瘧也。仍當分暑、風、寒、濕等瘧而治。歷嘗見之,較諸瘧逾格纏綿,最難速愈,必俟其勢衰微,方可斷截耳。
白話文:
有人問道:先生您論述瘧疾,只談及三陰,為何不提及三陽?我回答說:丹溪先生將瘧疾分為三陰,前輩們已經反駁過他了。既然您問及三陽,我也不能不簡單說一下。總的來說,瘧疾在太陽經則寒症嚴重,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在陽明經則熱症嚴重,應該用清熱的方法治療。在少陽經則寒熱交替出現,應該用調和的方法治療。
又有人問:您講述了各種瘧疾,為何獨獨遺漏了胎瘧這一種?究竟胎瘧是怎麼回事?我回答說:胎瘧是現在的俗稱。
有人說襁褓中的嬰兒患瘧疾叫胎瘧,有人說從未患過瘧疾就叫胎瘧,還有人說母親生育的次數多寡,與瘧疾發病的時間相應,這些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總之,無論是襁褓中的嬰兒還是成年人,只要從未患過瘧疾,都叫做胎瘧。治療胎瘧仍然要根據是暑熱、風寒、濕氣等不同原因引起的瘧疾來分別治療。我經常用藥治療胎瘧,發現它比其他瘧疾更難纏,不容易快速治癒,必須等到病情減輕,才能夠徹底治療。
5. 伏暑
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時賢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病也。是時涼風颯颯,侵襲肌膚,新邪欲入,伏氣欲出,以致寒熱如瘧,或微寒,或微熱,不能如瘧分清。其脈必滯,其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至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外,方得全解。
倘調理非法,不治者甚多。不比風寒之邪,一汗而解,溫熱之氣,投涼則安。擬用清宣溫化法,使其氣分開,則新邪先解,而伏氣亦隨解也。然是證變易為多,其初起如瘧,先服清宣溫化法。倘畏寒已解,獨發熱淹綿,可加蘆、竹、連翹,本法內之半夏、陳皮,乃可刪去,恐其溫燥之品,傷津液也。
白話文:
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時賢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病也。
夏天酷暑所受的暑邪,如果邪氣很盛,就會馬上發病;如果邪氣較微弱,則會在秋天之後才發病。時下賢達之人稱之為「秋時晚發」,也就是伏暑病。
是時涼風颯颯,侵襲肌膚,新邪欲入,伏氣欲出,以致寒熱如瘧,或微寒,或微熱,不能如瘧分清。其脈必滯,其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至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外,方得全解。
這時節涼風陣陣,侵襲肌膚,新的邪氣想要侵入,伏暑的暑氣又想要出來,導致寒熱交替,就像瘧疾一樣,有時微寒,有時微熱,卻不像瘧疾那樣分明。脈象必然沉滯,舌苔必然膩滑,胸口堵塞,氣息不暢,口渴心煩,每到下午症狀加重,入夜更甚,發熱到天亮出汗後,各種症狀才會稍緩。日復一日,必須要經過兩三天才會完全痊癒。
倘調理非法,不治者甚多。不比風寒之邪,一汗而解,溫熱之氣,投涼則安。擬用清宣溫化法,使其氣分開,則新邪先解,而伏氣亦隨解也。
如果調理方法不當,沒有治療,很多患者會病情加重。這和風寒之邪不同,風寒之邪只要出一身汗就能解,溫熱之氣只要投以清涼藥物就能安穩。應當採用清宣溫化的方法,使暑氣散開,那麼新的邪氣就會先解,伏暑的暑氣也隨之消散。
然是證變易為多,其初起如瘧,先服清宣溫化法。倘畏寒已解,獨發熱淹綿,可加蘆、竹、連翹,本法內之半夏、陳皮,乃可刪去,恐其溫燥之品,傷津液也。
但是這種病症變化多端,初期像瘧疾一樣,可以先服用清宣溫化的方法。如果畏寒已經消除,只剩下發熱綿綿不斷,可以加入蘆根、竹葉、連翹,而原本方劑中的半夏、陳皮就應該去掉,因為它們偏溫燥,會損傷津液。
其舌苔本膩,倘漸黃、漸燥、漸黑、漸焦,是伏暑之熱,已傷其陰,於本法內可加洋參、麥冬、元參、細地治之。倘神識昏蒙者,是邪逼近心包,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證之輕重而用。倘壯熱舌焦,神昏譫語,脈實不虛,是邪熱歸併陽明,宜用潤下救津法治之。如年壯體強,以生軍易熟軍,更為有力。
種種變證,務在臨證之時,細審病之新久,體之虛實,按法用之,庶無差忒耳。
或問曰:曾見禹載書中論伏暑,謂三伏之時,以書曬曝烈日之中,隨即收藏於笥,火氣未散,冬時啟笥,觸之遂病。今是論中全未言及,得毋遺漏乎?答曰:子誠刻舟求劍也,此不過偶一有之之證。若此論之,則伏暑之證,專病曬書之家,而無書曬者則不病;專病在冬,而三秋則不病,可發一笑。
白話文:
患者舌苔原本油膩,若逐漸轉黃、乾燥、發黑、焦黑,這表示伏暑的暑熱已經傷及陰氣,在原有治療方法中,可以加入人參、麥冬、元參、生地等藥物治療。若患者神志昏蒙,表示邪氣逼近心包,可用益元散和紫雪丹,根據病情輕重來用藥。若患者出現高燒、舌頭乾燥、神志昏迷、胡言亂語,脈象有力不虛,這表示邪熱已經進入陽明經,應採用潤下救津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年輕力壯的患者,可以選擇生藥代替熟藥,效果會更好。
各種不同的病症,關鍵在於臨牀診治時,要仔細辨別病情的時間長短、患者體質的虛實,再根據醫理進行治療,這樣才能避免錯誤。
有人問道:我曾經在禹載書中看到關於伏暑的論述,說三伏天將書籍曝曬在烈日下,隨即放入箱子,火氣尚未散去,到了冬天打開箱子,觸碰就會生病。為什麼這篇論述中完全沒有提到這個情況,難道遺漏了嗎?
我回答道:你這是刻舟求劍,這只是偶爾會出現的情況而已。如果按照你的說法,伏暑的病症就只會發生在曬書的人身上,而沒有曬書的人就不會得病;而且這個病只會發生在冬天,秋季就沒有,這真是可笑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