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一 (3)
卷之一 (3)
1. 備用成方
海藏神朮散,:治外感風寒,發熱無汗。
蒼朮,防風,甘草
加生薑、蔥白,煎服。
香蘇飲,:治四時感冒風寒,頭痛發熱,或兼內傷,胸悶咳逆。
香附,紫蘇,陳皮,甘草
加薑、蔥煎。傷食加砂、曲,咳嗽加桑、杏,有痰加苓、夏,頭痛加芎、芷,有汗加桂枝,無汗加麻黃。
參蘇飲,:治外感內傷,發熱咳嗽,傷風泄瀉等證。
人參,紫蘇,茯苓,陳皮,半夏,甘草,枳殼,桔梗,前胡,乾葛,木香
加薑、棗煎。外感多者,去棗加蔥白;肺中有火,去人參,加杏仁、桑皮。
金沸草湯,: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
金沸草(即旋覆花,用絹包煎),製半夏,茯苓,前胡,荊芥,細辛,甘草
加薑、棗煎。如胸悶加枳殼、桔梗,有熱加柴胡、黃芩,頭痛加川芎。
桂枝湯,:治風傷衛,陽浮而陰弱,發熱頭痛,自汗惡風,鼻鳴乾嘔等證。
藥味見解肌散表法:
豐按:神朮散,香蘇散,皆治風寒之輕證也,重則不可恃耳。參蘇飲,乃治氣虛之外感,稍壯者減參可也。金沸草湯,治肺經之傷風;桂枝湯,治衛分之傷風。此皆疏散之方,施治有別,弗宜混用。
通關散,:治中風不省人事。
南星,皂角,細辛,薄荷,生半夏
共為細末。吹入鼻中,有嚏可治,無嚏難治。
開關散,:治中風口噤。
烏梅肉,上冰片,生南星
為末,擦牙,其噤可開。
此二方乃救暴中之急,預當備之。
小續命湯,:治中風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蹇澀,及剛柔二痙。
防風,桂枝,麻黃,杏仁,川芎,白芍,人參,甘草,黃芩,防己,附子
加薑、棗、煎服。
三化湯,:治中風邪氣作實,二便不通。
羌活,大黃,厚朴,枳實
水煎,溫服。
大秦艽湯,:治中風手足不能運掉,舌強不能言語,風邪散見,不拘一經者。
秦艽,石膏,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白朮,茯苓,甘草,黃芩,防風,羌活,獨活,白芷,細辛
水煎,溫服。
烏藥順氣散,:治中風遍身頑麻,骨節疼痛,步履艱難,語言蹇澀,口眼喎斜,喉中氣急有痰。
烏藥,橘紅,麻黃,川芎,白芷,殭蠶,枳殼,桔梗,薑炭,炙草
加薑、蔥煎。
順風勻氣散,: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烏藥,沉香,青皮,木瓜,白芷,天麻,蘇葉,人參,白朮,甘草
加生薑,煎服。
牽正散,:治中風口眼喎斜,無他證者。
白附子,殭蠶,全蠍
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豐按:以上諸方,皆治真中之病。若東垣所謂:煩勞過度,清氣不升而中者,丹溪所謂:濕熱生痰,痰氣上冒而中者,河間所謂: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而中者,此皆為類中之病,慎毋誤投。
白話文:
備用成方
海藏神朮散:治療外感風寒,發燒無汗。藥物:蒼朮、防風、甘草,加生薑、蔥白煎服。
香蘇飲:治療四季感冒風寒,頭痛發燒,或兼有內傷、胸悶咳嗽。藥物:香附、紫蘇、陳皮、甘草,加薑、蔥煎服。若傷食則加砂仁、麥芽;咳嗽則加桑白皮、杏仁;有痰則加茯苓、半夏;頭痛則加川芎、白芷;出汗則加桂枝;不出汗則加麻黃。
參蘇飲:治療外感內傷,發燒咳嗽,傷風腹瀉等症狀。藥物:人參、紫蘇、茯苓、陳皮、半夏、甘草、枳殼、桔梗、前胡、葛根、木香,加薑、大棗煎服。外感症狀較多者,去掉大棗加蔥白;肺中有熱者,去掉人參,加杏仁、桑白皮。
金沸草湯:治療肺經受風,頭昏眼痛,咳嗽多痰。藥物:金沸草(旋覆花,用絹布包裹煎煮)、製半夏、茯苓、前胡、荊芥、細辛、甘草,加薑、大棗煎服。若胸悶則加枳殼、桔梗;有熱則加柴胡、黃芩;頭痛則加川芎。
桂枝湯:治療風邪侵犯肌表,陽氣浮散而陰氣虛弱,發燒頭痛,自汗怕風,鼻塞乾嘔等症狀。藥物詳見解肌散表法(原文未列出藥物)。
豐氏按語:神朮散、香蘇散都治療風寒輕症,病情嚴重則不可依靠。參蘇飲治療氣虛引起的外感,體質較強者可以減少人參用量。金沸草湯治療肺經受風;桂枝湯治療肌表受風。這些都是疏散風寒的方劑,用法不同,不宜混用。
通關散:治療中風不省人事。藥物:南星、皂角、細辛、薄荷、生半夏,研成細末,吹入鼻中。如有噴嚏則有效,無噴嚏則難治。
開關散:治療中風口噤(嘴巴緊閉)。藥物:烏梅肉、冰片、生南星,研成細末,擦牙齒,即可使嘴巴張開。
以上兩個方劑是用於急救中風的,應該預先準備好。
小續命湯:治療中風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障礙,以及痙攣。藥物:防風、桂枝、麻黃、杏仁、川芎、白芍、人參、甘草、黃芩、防己、附子,加薑、大棗煎服。
三化湯:治療中風邪氣壅盛,大小便不通。藥物:羌活、大黃、厚朴、枳實,水煎溫服。
大秦艽湯:治療中風手足不能活動,舌頭僵硬不能說話,風邪散佈全身,不限於某一經絡者。藥物:秦艽、石膏、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熟地黃、白朮、茯苓、甘草、黃芩、防風、羌活、獨活、白芷、細辛,水煎溫服。
烏藥順氣散:治療中風全身麻木,骨節疼痛,行走困難,語言障礙,口眼歪斜,喉嚨氣急有痰。藥物:烏藥、橘紅、麻黃、川芎、白芷、殭蠶、枳殼、桔梗、薑炭、炙甘草,加薑、蔥煎服。
順風勻氣散:治療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藥物:烏藥、沉香、青皮、木瓜、白芷、天麻、紫蘇葉、人參、白朮、甘草,加生薑煎服。
牽正散:治療中風口眼歪斜,無其他症狀者。藥物:白附子、殭蠶、全蠍,等量研末,每次服用二錢,酒送服。
豐氏按語:以上各方都治療真正中風的疾病。但如果是東垣(張仲景)所說的勞累過度,清氣不升而中風;或丹溪(葉桂)所說的濕熱生痰,痰氣上逆而中風;或河間(張子和)所說的七情過度,五志之火內發而中風,這些都是類似中風的疾病,要小心謹慎,不可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