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四 (3)
卷之四 (3)
1. 穢濁
穢濁者,即俗稱為齷齪也。是證多發於夏秋之間,良由天暑下逼,地濕上騰,暑濕交蒸,更兼穢濁之氣,交混於內,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初起頭痛而脹,胸脘痞悶,膚熱有汗,頻欲噁心,右脈滯鈍者是也。然有暑濕之分,不可以不察也。如偏於暑者,舌苔黃色,口渴心煩,為暑穢也。
偏於濕者,苔白而膩,口不作渴,為濕穢也。均宜芳香化濁法治之,暑穢加滑石、甘草,濕穢加神麯、茅、蒼。吾衢見穢濁之證,便禁藥餌,惟以揪刮當先,殊不知禁滋膩呆滯之藥,如地、歸、沙參等味是也,芳香氣分之品、又何害乎?倘執禁藥之說,每見其輕證轉重,重證轉危,誤人性命,不可勝數,悲哉悲哉!
白話文:
穢濁,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骯髒污穢。這種病症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之間,主要原因是天氣炎熱向下壓迫,地面濕氣向上蒸騰,暑氣和濕氣相互交織,再加上穢濁之氣混雜其中,人接觸到這些穢氣後,通過口鼻進入體內,直接侵犯到半表半裡的膜原部位。疾病初發時,症狀包括頭痛且脹,胸口與胃部感到鬱悶不適,皮膚發熱且有汗,經常想嘔吐,右邊脈象遲滯不明的是此病特徵。然而,這種病症還需區分是暑邪為主還是濕邪為主,這點不容忽視。
如果偏向暑邪,舌苔呈黃色,口渴心煩,這就是暑穢的表現。如果是偏向濕邪,舌苔則是白色且黏膩,口中不覺渴,這就屬於濕穢。對於這兩種情況,都適合使用芳香化濁的方法治療,暑穢可以加上滑石和甘草,濕穢則建議加入神麯、茅根和蒼朮。我見過有些人在面對穢濁病症時,一開始就禁止使用任何藥物和食物,而僅僅強調清理腸胃,卻忽略了其實應該禁止的是那些滋補油膩、容易導致氣機阻滯的藥物,比如地黃、當歸、沙參之類,而非芳香開竅、能調理氣機的藥物,這些芳香類藥物對病情有何害處呢?如果固執於全面禁藥的說法,我常見到輕微的病症變得嚴重,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誤導了無數人的健康,真是可悲之極啊!
2. 疰夏
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長暴暖,忽然眩暈、頭疼、身倦、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緣三月屬辰土,四月屬巳火,五月屬午火,火土交旺之候,金水未有不衰,夫金衰不能制木,木動則生內風,故有眩暈頭疼。金為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
又水衰者,不能上濟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證。此皆時令之火為患,非春夏溫熱之為病也。蔓延失治,必成癆怯之根,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菊花、桑葉;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川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加減得法,奏效更捷耳。
白話文:
患疰夏之人,在春末夏初之際,隨著日照增長、天氣驟然變暖,會猛然感到眩晕、頭痛、身體疲憊、腿腳乏力,體內發熱且食慾不振,經常想打哈欠,心情煩躁並伴有自發性出汗,這些就是疰夏的症狀。此病症大抵源於季節的轉換:三月屬土(辰),四月和五月分別屬火(巳、午),這時火土的能量旺盛,而金水元素相對衰弱。由於金元素衰退無法克制木元素,木氣過盛則引發內風,進而導致眩晕和頭痛。金又是土的衍生,若金氣虛弱,就會耗損母體(土)的氣力,使得脾胃功能受損,因此會感到身體疲憊、腿腳無力且食量減少。
再者,水元素衰退則無法上行滋潤心臟,因而會頻繁打哈欠、心緒不寧並伴有出汗等症狀。這些問題實際上是由季節性的火氣過盛所引起,而非簡單的春夏溫熱天氣直接導致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成為癆病或體質孱弱的根本原因。治療上,宜採用補益金水、促進二者相生的原則。具體來說,對於眩晕嚴重者,可加入菊花和桑葉;頭痛明顯者,可添加佩蘭和荷葉;感到特別疲憊且身體發熱者,可使用潞黨參和川芎;心煩多汗者,則可加入浮小麥和蓮子。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藥方,能更有效地迅速見效。
3. 熱病
《金鑑》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病也。倪氏謂:交立夏以來,久伏之氣,隨時令之熱而觸發,故初病即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來洪大之象,是為熱病也。《醫通》曰:邪非外來,故但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多引飲,其邪既郁為熱,不得復言為寒。合而觀之,熱病因伏氣者瞭然,然較晚發更發於晚,比諸溫更伏於深。
初起之時,宜用清涼透邪法。熱勢不衰,繼用清涼蕩熱法。倘有惡寒相兼,脈象舉取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裡,先用辛溫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以蕩其裡熱也。設無浮緊之脈,又無惡寒之證,誤用辛溫之方,耗傷津液者,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
白話文:
《金鑑》提到:古籍有云,冬天感受寒氣,到了春天便容易生病變溫熱,而到夏天則可能轉化為熱性疾病。所謂的熱病,乃是因為冬天時受了正當時節的微寒,只是未立即發病。倪氏認為:從立夏開始,長期潛藏於體內的病氣,隨著季節轉暖而被觸發,因此病初就表現為發熱、出汗、口渴、心煩,不畏寒反而怕熱,脈搏呈現洪大的跡象,這就是熱病的特徵。《醫通》說:此邪氣並非由外侵入,所以只會有熱而不畏寒;熱源於體內發作,因而口乾舌燥,頻頻想喝水,既然邪氣已鬱積而化熱,就不能再視為寒症了。綜合這些觀點來看,因潛伏之氣而致的熱病因由就很明確了,而且這種熱病比起晚發的病例更易在晚間發作,相比於溫病,其潛伏更深。
在疾病的初期,應該採用清涼解表、透散邪氣的方法治療。如果熱勢不減,隨後應使用清涼藥物以清除體內熱毒。倘若伴有畏寒的症狀,且脈象浮緊,這是由於夏季突遭寒氣侵襲,形成寒邪在表、熱在裡的情況,起初應用辛溫解表的藥方,使外邪得以散發,待外邪解除後,再用清涼藥物以清除內部的熱氣。如果沒有浮緊的脈象,也無畏寒的表現,錯誤使用了辛溫方劑導致體液耗損的,就應該採取清熱保津的療法,並加入[西洋參]、[石膏]來治療。
倘或兼之惡風,微微汗出,脈象舉取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裡,當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外也。至於舌苔化燥,譫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發斑者,加黃連、梔子;發疹者,加荷葉、牛蒡。須知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辛溫劫液之劑,勿浪用也。
白話文:
如果同時伴有惡風,稍微出汗,脈搏跳動呈現浮緩的特徵,這是表示體表受到風邪侵襲,風邪在體表而熱邪在體內,應該使用辛凉解表的治療方法,首先解除外表的風邪。至於舌苔變得乾燥,伴有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的症狀,應立即使用清涼袪熱的療法,並加入[紫雪丹]進行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斑點,治療時應添加[黃連]、[梔子];如果出現皮疹,則需加入[荷葉]、[牛蒡子]。必須清楚的是,熱性疾病最容易損傷體內的陰液,因此保護陰液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那些辛溫而可能耗損體液的藥物,切勿隨意使用。
4. 黴濕
黴濕之為病,在乎五月也。芒種之後,逢丙入黴,黴與梅通,其時梅熟黃落,乍雨乍晴,天之日下逼,地之濕上蒸,萬物感其氣則黴,人感其氣則病。以其氣從口鼻而入,即犯上中二焦,以致胸痞腹悶,身熱有汗,時欲噁心,右脈極鈍之象,舌苔白滑。以上皆黴濕之濁氣,壅遏上中氣分之證,非香燥之劑,不能破也。
擬以芳香化濁法,俾其氣機開暢,則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或連朝風雨,人冒之者,即患身痛腰疼,惡寒發熱,此邪由太陽之表,而入於少陰之裡,即《內經》所謂雨氣通於腎也,宜乎表裡兩解,擬以二活同祛法。倘兼腹痛泄瀉,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白話文:
黴濕造成的病症,主要發生在五月。芒種節氣過後,遇到丙日便進入黴季,黴與梅子成熟期相通,這個時候梅子變得黃熟而落地,天氣時而下雨,時而放晴,天上炎熱的陽氣向下逼近,地面的濕氣向上蒸騰,萬物受到這種氣候影響就會產生黴變,人體感受到這樣的氣候就會生病。因為這種氣候條件通過口鼻進入人體,就會侵犯到上焦和中焦,導致胸部憋悶、腹部脹滿、身體發熱且出汗,時常感到想嘔吐,右手脈搏表現出極為遲鈍的特徵,舌頭上的舌苔呈現白色且滑腻。以上這些症狀都是由於黴濕的污濁氣體阻塞了上中兩焦氣機所導致的,非使用具有芳香和燥性的藥物,無法破解這種情況。
治療上,計劃採用芳香化濁的方法,使氣機得以暢通,這樣上中兩焦的病邪就能夠不經散佈而自然得到解除。如果遇到連續幾天的風雨天氣,人們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身體疼痛、腰疼、怕冷以及發燒的症狀,這是邪氣從太陽經的表面深入到少陰經的內部,正如《內經》所說的雨水之氣與腎相通,治療上應該採取既能解表又能治裡的雙向治療策略,考慮使用羌活、独活等藥物配合治療。如果伴有腹痛和腹瀉的症狀,還可以再加入煨葛根和木香來進行治療。
或問曰:濕土之令,始於大暑,終於白露。今論黴濕在乎芒種之後,夏至節中,斯時相火司令,不論火而論濕,得非矛盾乎?答曰:濕土之令,在於夏末秋前,蓋按《內經》六氣之主政也。然而土寄於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濕病,總當因時制宜,不必拘於常例。即如春日陽和,夏日炎熱,秋日燥烈,冬日溫暖,何濕之有?惟其春雨瀟瀟,夏雨淋淋,秋雨霏霏,冬雨紛紛,人感之者,皆為濕病。
今專論黴濕在乎五月,以其乍雨乍晴,濕中有熱,熱中有濕,與諸濕之病頗異,故列黴濕為一門。
白話文:
有人提問說:濕土的季節掌控,開始於大暑,終結於白露。現在討論的霉濕現象出現在芒種節氣之後,夏至期間,這個時候是相火主導季節變化,不談論火的影響而去談濕氣,難道不是自相矛盾嗎?回答是這樣的:濕土的季節掌控,確實是在夏末秋初的時候,這是根據《內經》中六氣主導天氣變化的理論。然而,土氣寄寓在四季的最後一個月,每個季節都可能有濕病發生,總應該根據具體的時令來應對,不必完全拘泥於常規。就好像春天陽光和煦,夏天炎熱熾烈,秋天乾燥強烈,冬天溫暖,這些時候怎麼會有濕病呢?但正因為春天下雨綿綿,夏天下雨連綿,秋天下雨細密,冬天雨水紛飛,人們感受到這些氣候變化,就可能引發濕病。
現在特別提到霉濕主要集中在五月,因為這個時期天氣時雨時晴,濕中帶熱,熱中夾濕,和其它類型的濕病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把霉濕作為一個特殊的門類來探討。
5.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見前)
清涼滌暑法,:(見前)
祛暑解毒法,:治暑毒煩熱赤腫,身如針刺。
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滑石(三錢,水飛),粉甘草(五分),參葉(六分),黃連(八分),銀花(三錢),連翹(三錢,去心)
加綠豆衣三錢,煎服。
凡暑熱成毒者,此法最宜。苓、夏偕甘,即海藏消暑方也。滑石偕甘,即河間清暑方也。更佐參葉以卻暑,黃連以清心,銀翹、綠豆以解毒也。
白話文:
辛溫解表法,指的是使用性味辛香且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外感風寒的療法。這些藥物能夠發散體表的寒邪,促進出汗,從而解除因風寒入侵所導致的表證(如發冷、頭痛、身體痠痛等)。
清涼滌暑法,這種療法專門針對暑熱所引起的各種不適,如高熱、煩躁不安、皮膚發紅腫脹等暑熱症狀。通過使用具有清熱、解暑功效的藥物,清除體內的暑熱濕毒,達到涼爽身體、消除暑氣的目的。
祛暑解毒法,適用於治療因暑熱毒素積聚所引起的煩躁高熱、皮膚紅腫如針刺般的症狀。其處方包括:
- 茯苓三錢(有助利水渗湿)
- 制半夏一錢五分(化痰止呕)
- 滑石三錢(水飞处理,增强清热利湿效果)
- 粉甘草五分(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參葉六分(益氣生津,驅暑)
- 黃連八分(清熱燥濕,清心火)
- 銀花三錢(清熱解毒)
- 連翹三錢(去心,增強清熱解毒作用)
另外,加入綠豆衣三錢同煎服用。對於那些因暑熱而形成毒素的情況,這個處方尤其合適。茯苓與半夏配合甘草,類似於古代海藏的消暑方;滑石與甘草相配,則源於河間學派的清暑方。此外,人参葉可以驅除暑氣,黃連清心火,銀花與連翹及綠豆衣共同作用以解毒。
增損胃苓法,:治暑濕內襲,腹痛水瀉,小便熱赤。
蒼朮(一錢,米泔炒),厚朴(一錢,薑汁炒),廣陳皮(一錢五分),豬苓(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滑石(三錢,水飛),藿香(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
蒼樸、陳皮以化濕,即平胃散損甘草也。二苓、澤瀉以利濕,即五苓散損桂、術也。增滑石清暑滲濕,增藿香止瀉和中。凡因暑濕而致瀉者,是法最為拍合耳。
白話文:
调整胃苓方剂:用于治疗夏季湿热之气侵入体内,引起的腹痛、腹泻,以及小便发热、颜色深红的症状。
药物组成包括:苍术(一钱,先用米泔水炒过),厚朴(一钱,用生姜汁炒制),广陈皮(一钱五分),猪苓(一钱五分),白茯苓(三钱),泽泻(一钱五分),滑石(三钱,需先用水研磨悬浮后使用),藿香(一钱五分)。
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后,温热服用。
方中苍术、厚朴与陈皮配合,能够化解湿气,这一配伍实质上是减去了平胃散中的甘草。猪苓与白茯苓、泽泻则共同作用,有利湿的效果,这相当于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去除了肉桂和白术。另外,增加了滑石以清除暑热并利湿,以及加入藿香以止泻并调和中焦。对于因暑湿引发的腹泻而言,此方剂尤为对症适宜。
清暑開痰法,: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證。
黃連(一錢二分),香薷(一錢),扁豆衣(三錢),厚朴(一錢,薑汁炒),杏仁(二錢,去皮尖研),陳皮(一錢五分),制夏(一錢五分),益元散(三錢,入煎)
加荷葉梗七寸為引。汗多除去香薷。
連、薷、扁、樸,清熱祛暑;杏仁、陳、夏,順氣開痰;益元散,清暑寧心;荷葉梗,透邪宣竅。
卻暑調元法,:治暑熱盛極,元氣受傷。
白話文:
清暑開痰法,其目的是治療中暑所引起的神志昏迷、無法言語,身體發熱但出汗較少,以及氣喘等症狀。
藥方組成為:黃連(一分十二釐),香薷(一分),扁豆衣(三分),厚朴(一分,先用薑汁炒過),杏仁(二分,去皮尖後細磨),陳皮(一分五釐),制半夏(一分五釐),以及益元散(三分,需要煎煮)。
另外,加入荷葉柄七寸長作為藥引。如果出汗較多,則去掉香薷。
此方中,黃連、香薷、扁豆衣和厚朴能清除暑熱;杏仁、陳皮和半夏則可以調理氣機,消除痰涎;益元散能夠清熱解暑,安定心神;荷葉柄則可以疏通被暑邪阻滯的孔竅。
卻暑調元法,適用於治療暑熱極盛,導致根本體力(元氣)受損的情況。
石膏(四錢,煨),滑石(三錢,飛),白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東洋人參(二錢,或用西洋人參),麥門冬(二錢,去心),粉甘草(六分)
加粳米一撮為引。
石膏、滑石,卻暑瀉火為君;茯苓、半夏,消暑調中為臣;暑熱刑金,故以人參、麥冬保肺為佐,暑熱傷氣,故以甘草、粳米調元為使。
清離定巽法,:治昏倒抽搐,熱極生風之證。
連翹(三錢,去心),竹葉(一錢五分),細生地(四錢),元參(三錢),甘菊花(一錢),冬桑葉(三錢),鉤藤鉤(四錢),宣木瓜(一錢)
白話文:
石膏(12克,用火煨過),滑石(9克,細磨成粉),白茯苓(9克),炮製半夏(3克),東洋人參(6克,或可使用西洋人參替代),麥門冬(6克,去除心部),粉末狀甘草(1.8克)
另外加入少量粳米作為藥引。
在這裡,石膏和滑石負責清除暑熱、降火,扮演主要角色(君藥);白茯苓與炮製半夏則用來消除暑濕、調理中焦,作為輔助角色(臣藥)。由於暑熱可能損傷肺部(金),故使用人參和麥冬來滋養肺部,作為輔佐(佐藥)。而暑熱亦會傷害氣機,因此甘草與粳米被用來調和根本(使藥)。
至于“清離定巽法”,此療法主要治療因高熱導致的昏迷、抽搐以及熱極生風的症狀。
處方包括:連翹(9克,去心),竹葉(4.5克),細生地(12克),玄參(9克),甘菊花(3克),冬桑葉(9克),鉤藤的鉤狀部分(12克),宣木瓜(3克)。
井華水煎服。
此法治熱極生風之證,故用連翹、竹葉,以清其熱;熱甚必傷陰,故用細地、元參,以保其陰;菊花、桑葉,平其木而定肝風;鉤藤、木瓜,舒其筋而寧抽搐。大易以離為火,以巽為風,今曰清離定巽,即清火定風之謂也。
涼解裡熱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清宣金臟法,:治熱爍肺金,咳逆胸悶,身體發熱。
牛蒡子(一錢五分),川貝母(二錢,去心),馬兜鈴(一錢),杏仁(二錢,去皮尖,研),陳栝蔞殼(三錢),桔梗(一錢五分),冬桑葉(三錢)
白話文:
井華水煎煮後服用。
此療法針對極度熱盛引發的風動症狀,因此使用連翹和竹葉來清熱;熱勢過旺必定損傷體內的陰液,故而加入細生地和玄參以滋養陰液、保護體質;菊花與桑葉能調和肝木之氣,穩定肝風;鉤藤與木瓜則能舒緩筋脈,使抽搐得以安宁。《易經》中离卦象征火,巽卦象征風,這裡所謂的「清離定巽」,即是清除火毒、安定風動的意思。
涼解裡熱法,(詳見前文)
清熱保津法,(詳見前文)
清宣金臟法,適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損及肺部(肺金),症見咳嗽、胸悶、全身發熱的情況。
處方包括:牛蒡子(一分半)、川貝母(二錢,需去除中心部分)、馬兜鈴(一錢)、杏仁(二錢,去皮去尖並研磨)、陳舊的栝樓殼(三錢)、桔梗(一分半)、冬桑葉(三錢)。
加枇杷葉三錢去毛蜜炙為引。
夏日炎暑,火旺剋金,宜乎清熱宣氣,保其金臟。法中蒡、貝、兜鈴,清其肺熱;杏、蔞、桔梗,宣其肺氣。夫人身之氣,肝從左升,肺從右降,今肺被暑熱所爍,而無降氣之能,反上逆而為咳矣。故佐桑葉以平其肝,弗令左升太過;杷葉以降其肺,俾其右降自然。升降如常,則咳逆自安謐矣。
加味二陳法,:(見後)
甘鹹養陰法,:治熱傷血絡,損及陰分,潮熱咳嗽。
大幹地(四錢),龜版(三錢,炙),阿膠(二錢,另燉沖),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加入枇杷葉三錢,需去除其毛並以蜂蜜炮製作為藥引。
在炎熱的夏日,心火旺盛克制了屬於金性的肺臟,適宜使用清熱宣氣的方法來保護肺部。於此方中,使用的牛蒡、貝母、兜鈴能清潔肺部的熱氣;杏仁、蘿卜子(應該是蘿卜的種子,這裡可能是指瓜蒌仁)、桔梗則可以疏通肺部的氣機。人體中的氣機運行,肝氣從左側上升,肺氣從右側下降。現在肺部受到暑熱的侵擾,失去了下降氣機的能力,反而上逆引發咳嗽。因此輔以桑葉來調和肝氣,防止左側上升過度;用枇杷葉來幫助肺氣下降,使其自然地下降。當升降機能恢復正常時,咳嗽就會自然而然地緩解安定。
加味二陳法:(詳見後述)
甘鹹養陰法:治療因熱邪損傷血脉及陰液,導致的潮熱和咳嗽。
處方如下: 大生地(四錢)、炙龜板(三錢)、阿胶(二錢,需另外炖煮後沖服)、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這些藥物共同作用,滋養陰液,調理因熱傷所致的不適。
加淡菜三錢,井水煎服。
法中乾地甘寒,龜版鹹寒,皆養陰之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並治血之佳珍。旱蓮甘寒,汁黑屬腎,女貞甘涼,隆冬不凋,僉能補益腎陰。佐以丹皮之苦,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靜,則潮熱咳血均愈矣。
治亂保安法,:治夏秋之間,霍亂吐瀉,腹中絞痛。
廣藿香(一錢五分),臺烏藥(一錢),廣木香(五分),製半夏(一錢),白茯苓(三錢),茅蒼朮(八分,米泔浸炒),陽春砂仁(八分,研沖)
白話文:
加入淡菜三錢,使用井水煎煮後服用。
方中乾地黃性甘且寒,龜板味道鹹且寒,都是滋養陰液的重要藥物。阿膠性甘且平,淡菜味鹹性溫,都是調理血液的優良選擇。旱蓮草性甘且寒,其汁液色黑與腎相應,女貞子性甘而涼,即使在嚴寒的冬季也不凋謝,都能夠補充腎臟的陰分。輔以牡丹皮的苦味,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潛藏火氣,火氣得以平息,那麼因火旺引起的潮熱和咳血自然就會痊癒。
《治亂保安法》適用於治療夏秋交替時節的霍亂,症狀包括嘔吐、腹瀉以及腹部絞痛。
處方如下:廣藿香一錢五分,台烏藥一錢,廣木香五分,製半夏一錢,白茯苓三錢,茅苍术八分(先用米泔水浸泡後炒制),陽春砂仁八分(研磨後沖服)。
加伏龍肝三錢,水煎服。
邪擾中州,揮霍擾亂,宜此法也。首用藿香、烏、木,行氣分以治其亂。夏、苓、蒼朮,祛暑濕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其脾,伏龍安其胃,此猶兵法剿撫兼施之意也。
挽正回陽法,:治中寒腹痛,吐瀉肢冷,或昏不知人,脈微欲絕。
東洋參(三錢,米炒),白茯苓(三錢),於潛術(一錢,土炒),粉甘草(五分,炙),安桂(八分,細銼分沖),淡附片(八分),炮薑炭(六分),吳茱萸(八分,泡淡)
頭服略煎,次服濃煎。
白話文:
加入伏龍肝三錢,以水煎煮後服用。
當邪氣干擾中焦,導致身體機能混亂不安時,此療法正適宜。首先使用藿香、烏藥、木香,調整氣機以治療混亂狀況。再配合夏枯草、茯苓、蒼朮,用以清除暑濕,保護中焦機能。此外,還輔以砂仁調和脾胃,伏龍肝安定胃部,這就如同兵法中的「剿撫兼施」策略。
挽正回陽法:適用於治療中寒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四肢冰冷,甚至昏迷不醒、脈搏微弱接近無力的症狀。
藥方包括:東洋參三錢(先以米炒過),白茯苓三錢,於潛白朮一錢(以土炒過),炙甘草五分,細碎的安桂八分(需單獨磨碎後沖服),淡附片八分,以及炮製過的薑炭六分,吳茱萸八分(需先浸泡至淡味)。
首次煎煮應稍淺,第二次則煎煮得更濃後服用。
是法即陶節菴回陽救急湯,除陳、夏、五味也。蓋以參、苓、朮、草挽其正,炮薑、桂、附回其陽,更佐吳茱萸,破中下之陰寒,陰寒一破,有若撥開雲霧,而見天與日也。
芳香化濁法,:治五月黴濕,並治穢濁之氣。
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廣皮(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朴(八分,薑汁炒)
加鮮荷葉三錢為引。
此法因穢濁黴濕而立也。君藿、蘭之芳香,以化其濁;臣陳、夏之溫燥,以化其濕;佐腹皮寬其胸腹,厚朴暢其脾胃,上中氣機,一得寬暢,則濕濁不克凝留;使荷葉之升清,清升則濁自降。
白話文:
此法源自陶節菴所創的回陽救急湯,但去除了陳皮、半夏以及五味子。其用意在於,透過人參、茯苓、白朮、甘草來挽回正氣,使用炮製過的乾薑、肉桂、附子來恢復陽氣,再輔以吳茱萸以破解中下焦的陰寒之氣。一旦陰寒得以破除,就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重现阳光普照。
芳香化濁法,主要治療五月間的霉濕病癥,以及因環境穢濁導致的不適。
藥方組成為: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皮(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需用酒洗凈)、厚朴(八分,以薑汁炒制)。
另外加入新鮮荷葉三錢作為藥引。
此療法基於穢濁與霉濕的病理特點而設立。方中以藿香和佩蘭的芳香特性為君藥,用以化解穢濁之氣;以陳皮和製半夏的溫燥性質為臣藥,促進濕氣的化解;大腹皮和薑汁炒厚朴作為佐藥,用以寬胸利膈、暢通脾胃的功能,使得胸腹部的氣機得以疏浚,濕濁就不易積聚;最後,荷葉的升清作用作為使藥,促使清氣上升,隨之濕濁自然下降。這樣一來,整個身體的氣機得到調理,濕濁得以清除。
金水相生法,:治疰夏眩暈神倦,呵欠煩汗,及久咳肺腎並虧。
東洋參(三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子(三分),知母(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法內人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斂肺,此千金生脈飲也。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汗多等證。今以此方治疰夏,真為合拍。加色白之知母,以清其肺,復清其腎;色黑之元參,以滋其腎,兼滋其肺;更以甘草協和諸藥,俾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耳。
白話文:
金水相生法的治療原理是:用以治療因為暑熱導致的夏季疲憊、頭暈、精神不振、頻打哈欠、煩躁出汗,以及長期咳嗽引起的肺腎兩虛病症。
處方如下:
- 東洋參(三錢)
- 麥門冬(三錢,需去除心部)
- 五味子(三分)
- 知母(一錢五分)
- 元參(玄參,一錢五分)
- 炙甘草(五分)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此方中,東洋參用以補益肺氣,麥門冬則可以清潤肺部,五味子有收斂肺氣的功效,這部分組合實際上源自於著名的生脈飲方,能有效治療因熱傷而致的元氣耗損、氣短乏力、口乾舌燥及多汗等症狀。應用此方來治療疰夏(夏季疲憊病),非常對症。方中特別加入色白的知母,既能清熱潤肺,也能清熱滋腎;而色黑的元參(玄參)則用以滋養腎水,同時也有助於滋潤肺部。最後,使用甘草調和各藥,促進肺金生腎水、腎水反哺肺金的相互滋生作用,達到了陰陽平衡的治療效果。
二活同祛法,:治表裡受濕,寒熱身疼,腰痛等證。
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獨活(一錢五分),細辛(五分),茅蒼朮(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煎服。
兩感表裡之濕證,此法堪施。其中羌活、防風,散太陽之表濕;獨活、細辛,搜少陰之裡濕;蒼朮燥濕氣,生薑消水氣;蓋恐諸藥辛溫苦燥,故佐甘草以緩之。
白話文:
二活同祛法主要用於治療表裡受濕、寒熱身疼、腰痛等症狀。藥方包括羌活、防風、獨活、細辛、茅蒼朮、甘草,以及生薑三片。羌活和防風散解太陽經的表濕,獨活和細辛疏通少陰經的裡濕,蒼朮燥濕,生薑消水氣,最後以甘草緩解藥性辛溫苦燥。此法適用於感受表裡濕氣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