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穢濁

穢濁者,即俗稱為齷齪也。是證多發於夏秋之間,良由天暑下逼,地濕上騰,暑濕交蒸,更兼穢濁之氣,交混於內,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初起頭痛而脹,胸脘痞悶,膚熱有汗,頻欲噁心,右脈滯鈍者是也。然有暑濕之分,不可以不察也。如偏於暑者,舌苔黃色,口渴心煩,為暑穢也。

偏於濕者,苔白而膩,口不作渴,為濕穢也。均宜芳香化濁法治之,暑穢加滑石、甘草,濕穢加神麯、茅、蒼。吾衢見穢濁之證,便禁藥餌,惟以揪刮當先,殊不知禁滋膩呆滯之藥,如地、歸、沙參等味是也,芳香氣分之品、又何害乎?倘執禁藥之說,每見其輕證轉重,重證轉危,誤人性命,不可勝數,悲哉悲哉!

白話文:

[污濁症狀]

污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骯髒不潔。這種病多在夏季和秋季發生,主要是因為天氣炎熱向下壓迫,地面的濕氣向上蒸騰,暑熱與濕氣交纏,再加上污濁的空氣,在人體內交混。人一旦受到影響,污濁之氣會從口鼻進入,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內臟。初期症狀可能是頭痛且脹痛,胸口和胃部感到悶熱,皮膚有熱感且出汗,頻繁想要噁心,右側脈搏遲鈍,這都是污濁症狀的特徵。然而,還需分辨暑熱和濕氣的差異,不能忽略這一點。

如果偏向暑熱,舌苔會呈現黃色,會感到口渴且心情煩躁,這是暑熱污濁。如果偏向濕氣,舌苔會呈現白色且有粘膩感,不會感到口渴,這是濕氣污濁。兩種情況都應採用芳香化濁的療法來治療,暑熱污濁可加入滑石和甘草,濕氣污濁可加入神麴、茅根和蒼朮。

在我們這裡,一旦看到有污濁的症狀,就禁止使用藥物,只用揪刮的方式來治療,卻不知道應該禁止的是那些滋補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的藥物,例如熟地、當歸、沙參等,對於那些具有芳香氣味能調節氣機的藥物,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堅持不使用藥物,常常會看到原本輕微的症狀變得嚴重,嚴重的症狀變得危急,誤人性命的情況數不勝數,真是令人悲嘆!

2. 疰夏

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長暴暖,忽然眩暈、頭疼、身倦、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緣三月屬辰土,四月屬巳火,五月屬午火,火土交旺之候,金水未有不衰,夫金衰不能制木,木動則生內風,故有眩暈頭疼。金為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

又水衰者,不能上濟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證。此皆時令之火為患,非春夏溫熱之為病也。蔓延失治,必成癆怯之根,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菊花、桑葉;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川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加減得法,奏效更捷耳。

白話文:

【疰夏】指的是每年春夏交接之際,因白天時間變長及天氣驟然炎熱,突然出現頭暈目眩、頭痛、身體疲倦、腳部無力、全身發熱且食慾減退,頻繁打哈欠,心情煩躁並且容易自發性出汗的症狀。這主要是因為三月屬辰土,四月屬巳火,五月屬午火,在火與土旺盛的季節,金與水的力量往往會衰退。金氣衰弱無法抑制木氣,木氣活躍便產生內風,因此會有頭暈和頭痛的情況。金氣是土氣的子孫,當子孫虛弱時就會吸取母親的能量,導致脾臟功能下降,所以會感到身體疲憊,腳部無力以及食慾不佳。

另外,當水氣衰弱時,無法向上滋潤心臟,因此會有頻繁打哈欠,心煩意亂及自發性出汗的現象。這些都是由於季節性的火氣過盛所致,並不是春夏季節常見的溫熱疾病。如果延誤治療,可能發展成慢性消耗性疾病,應以調理金水相互生成的方法來治療。例如,頭暈目眩嚴重者,可加入菊花和桑葉;頭痛劇烈者,可加入佩蘭和荷錢;疲倦乏力和身體發熱者,可加入潞黨和川斛;心煩多汗者,可加入浮麥和蓮子。只要恰當地增減藥材,療效會更快顯現。

3. 熱病

《金鑑》云: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至夏為熱病。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病也。倪氏謂:交立夏以來,久伏之氣,隨時令之熱而觸發,故初病即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來洪大之象,是為熱病也。《醫通》曰:邪非外來,故但熱而不惡寒,熱自內發,故口燥渴而多引飲,其邪既郁為熱,不得復言為寒。合而觀之,熱病因伏氣者瞭然,然較晚發更發於晚,比諸溫更伏於深。

初起之時,宜用清涼透邪法。熱勢不衰,繼用清涼蕩熱法。倘有惡寒相兼,脈象舉取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裡,先用辛溫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以蕩其裡熱也。設無浮緊之脈,又無惡寒之證,誤用辛溫之方,耗傷津液者,宜用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

倘或兼之惡風,微微汗出,脈象舉取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裡,當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外也。至於舌苔化燥,譫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發斑者,加黃連、梔子;發疹者,加荷葉、牛蒡。須知熱病最易傷陰,當刻刻保陰為要,辛溫劫液之劑,勿浪用也。

白話文:

【熱病】

根據《金鑑》的記載:古經典中提到,冬天若受了寒氣侵襲,到了春天很可能會患上溫病,到了夏天則可能發展成為熱病。所謂熱病,指的是冬天受了微寒,當時並沒有立即發病。倪氏認為:從立夏開始,長期潛伏的寒氣,隨著夏季高溫的來臨被觸發,所以一開始就會出現發燒、出汗、口渴、心煩等症狀,不會感到冷卻反而怕熱,脈象呈現洪大的特徵,這就是所謂的熱病。

《醫通》指出:病源並非來自外界,因此只會發燒而不會感到寒冷,熱是由內而生的,所以會口乾舌燥,大量喝水,一旦寒氣轉化為熱,就不能再稱之為寒。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熱病是由於潛伏的寒氣所引起的,但是它比晚發性的疾病更晚發作,比溫病更深藏不露。

剛開始時,應使用清涼透邪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熱勢沒有減退,應繼續使用清涼蕩熱的療法。假如有怕冷的情況,且脈象浮緊,這可能是因為夏季突然的寒冷所致,外面有寒氣,裡面有熱氣,應先使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把外在的寒氣散去,寒氣消散後,再使用清涼藥物來清除體內的熱氣。

假如沒有浮緊的脈象,也沒有怕冷的症狀,誤用了辛溫的藥方,導致體內津液耗損,應使用清熱保津的方法,加入西洋參和石膏來治療。

如果有怕風的現象,輕微出汗,脈象浮緩,這表示外面有風邪影響,外面有風,裡面有熱,應該使用辛涼解表的方法,先解決外面的問題。若舌苔乾燥,出現胡言亂語、精神錯亂的情況,應立即使用清涼蕩熱的方法,加入紫雪丹來治療。若出現斑疹,可加入黃連、梔子;若是疹子,可加入荷葉、牛蒡。

需要注意的是,熱病最容易傷害陰分,必須時刻保護陰分,對於辛溫類消耗體液的藥物,不要隨意使用。

4. 黴濕

黴濕之為病,在乎五月也。芒種之後,逢丙入黴,黴與梅通,其時梅熟黃落,乍雨乍晴,天之日下逼,地之濕上蒸,萬物感其氣則黴,人感其氣則病。以其氣從口鼻而入,即犯上中二焦,以致胸痞腹悶,身熱有汗,時欲噁心,右脈極鈍之象,舌苔白滑。以上皆黴濕之濁氣,壅遏上中氣分之證,非香燥之劑,不能破也。

擬以芳香化濁法,俾其氣機開暢,則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或連朝風雨,人冒之者,即患身痛腰疼,惡寒發熱,此邪由太陽之表,而入於少陰之裡,即《內經》所謂雨氣通於腎也,宜乎表裡兩解,擬以二活同祛法。倘兼腹痛泄瀉,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或問曰:濕土之令,始於大暑,終於白露。今論黴濕在乎芒種之後,夏至節中,斯時相火司令,不論火而論濕,得非矛盾乎?答曰:濕土之令,在於夏末秋前,蓋按《內經》六氣之主政也。然而土寄於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濕病,總當因時制宜,不必拘於常例。即如春日陽和,夏日炎熱,秋日燥烈,冬日溫暖,何濕之有?惟其春雨瀟瀟,夏雨淋淋,秋雨霏霏,冬雨紛紛,人感之者,皆為濕病。

今專論黴濕在乎五月,以其乍雨乍晴,濕中有熱,熱中有濕,與諸濕之病頗異,故列黴濕為一門。

白話文:

【黴濕病症】

黴濕這種疾病,通常在五月左右發生。具體來說,是在芒種節氣後,當逢丙日進入黴季,「黴」字與「梅」相通,這段時間正是梅子成熟落地的季節,天氣時雨時晴,陽光強烈,地面的濕氣上升,萬物接觸到這種氣候就會產生黴變,人若受到同樣影響,就會生病。

由於這種氣候是從口鼻進入身體,主要影響上焦和中焦部位,導致胸悶、腹部不適,身上發熱且多汗,偶爾會感到噁心,右手脈搏感覺遲緩,舌苔呈現白色且滑潤。這些都是黴濕濁氣堵塞上中焦部位的症狀,唯有使用香燥的藥材纔能有效破除。

我們建議使用芳香化濁的療法,讓氣機順暢,這樣一來,上中焦的邪氣自然會消散。但如果遇上連日風雨,人體受其影響,可能出現身體疼痛、腰痛、畏寒發燒等症狀,這是因為邪氣從太陽經表層進入到少陰經內部,也就是《內經》所說的雨氣通向腎臟。對此,應該同時治療表裡,我們建議使用二活同祛法。如果併有腹痛、腹瀉的狀況,可再加入煨葛和木香來治療。

有人可能會問:濕土的季節,應該從大暑開始,到白露結束。但為什麼現在討論黴濕問題,卻是在芒種後、夏至節中,這段時間應該是相火作主,不談火卻談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我的回答是:濕土的季節確實是在夏末秋初,這是根據《內經》六氣的主政來看的。然而,土性藏於四季之尾,四時都有可能出現濕病,應當根據季節來調整療法,不必完全遵照固定模式。比如春天陽光和煦,夏天酷熱,秋天乾燥,冬天溫暖,哪來的濕氣呢?然而,春天連綿細雨,夏日暴雨,秋雨綿綿,冬雨紛飛,人接觸到這樣的環境,都可能患上濕病。

現在特別討論五月的黴濕問題,是因為這個時期時雨時晴,濕氣中夾帶熱度,熱度中又帶有濕氣,與其他濕病有所區別,因此我們將黴濕單獨列為一類。

5.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見前)

清涼滌暑法,:(見前)

祛暑解毒法,:治暑毒煩熱赤腫,身如針刺。

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滑石(三錢,水飛),粉甘草(五分),參葉(六分),黃連(八分),銀花(三錢),連翹(三錢,去心)

加綠豆衣三錢,煎服。

凡暑熱成毒者,此法最宜。苓、夏偕甘,即海藏消暑方也。滑石偕甘,即河間清暑方也。更佐參葉以卻暑,黃連以清心,銀翹、綠豆以解毒也。

增損胃苓法,:治暑濕內襲,腹痛水瀉,小便熱赤。

蒼朮(一錢,米泔炒),厚朴(一錢,薑汁炒),廣陳皮(一錢五分),豬苓(一錢五分),白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滑石(三錢,水飛),藿香(一錢五分)

水煎,溫服。

蒼樸、陳皮以化濕,即平胃散損甘草也。二苓、澤瀉以利濕,即五苓散損桂、術也。增滑石清暑滲濕,增藿香止瀉和中。凡因暑濕而致瀉者,是法最為拍合耳。

清暑開痰法,: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證。

黃連(一錢二分),香薷(一錢),扁豆衣(三錢),厚朴(一錢,薑汁炒),杏仁(二錢,去皮尖研),陳皮(一錢五分),制夏(一錢五分),益元散(三錢,入煎)

加荷葉梗七寸為引。汗多除去香薷。

連、薷、扁、樸,清熱祛暑;杏仁、陳、夏,順氣開痰;益元散,清暑寧心;荷葉梗,透邪宣竅。

卻暑調元法,:治暑熱盛極,元氣受傷。

石膏(四錢,煨),滑石(三錢,飛),白茯苓(三錢),製半夏(一錢),東洋人參(二錢,或用西洋人參),麥門冬(二錢,去心),粉甘草(六分)

加粳米一撮為引。

石膏、滑石,卻暑瀉火為君;茯苓、半夏,消暑調中為臣;暑熱刑金,故以人參、麥冬保肺為佐,暑熱傷氣,故以甘草、粳米調元為使。

清離定巽法,:治昏倒抽搐,熱極生風之證。

連翹(三錢,去心),竹葉(一錢五分),細生地(四錢),元參(三錢),甘菊花(一錢),冬桑葉(三錢),鉤藤鉤(四錢),宣木瓜(一錢)

井華水煎服。

此法治熱極生風之證,故用連翹、竹葉,以清其熱;熱甚必傷陰,故用細地、元參,以保其陰;菊花、桑葉,平其木而定肝風;鉤藤、木瓜,舒其筋而寧抽搐。大易以離為火,以巽為風,今曰清離定巽,即清火定風之謂也。

涼解裡熱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清宣金臟法,:治熱爍肺金,咳逆胸悶,身體發熱。

牛蒡子(一錢五分),川貝母(二錢,去心),馬兜鈴(一錢),杏仁(二錢,去皮尖,研),陳栝蔞殼(三錢),桔梗(一錢五分),冬桑葉(三錢)

加枇杷葉三錢去毛蜜炙為引。

夏日炎暑,火旺剋金,宜乎清熱宣氣,保其金臟。法中蒡、貝、兜鈴,清其肺熱;杏、蔞、桔梗,宣其肺氣。夫人身之氣,肝從左升,肺從右降,今肺被暑熱所爍,而無降氣之能,反上逆而為咳矣。故佐桑葉以平其肝,弗令左升太過;杷葉以降其肺,俾其右降自然。升降如常,則咳逆自安謐矣。

加味二陳法,:(見後)

甘鹹養陰法,:治熱傷血絡,損及陰分,潮熱咳嗽。

大幹地(四錢),龜版(三錢,炙),阿膠(二錢,另燉沖),旱蓮草(三錢),女貞子(二錢),牡丹皮(一錢五分)

加淡菜三錢,井水煎服。

法中乾地甘寒,龜版鹹寒,皆養陰之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並治血之佳珍。旱蓮甘寒,汁黑屬腎,女貞甘涼,隆冬不凋,僉能補益腎陰。佐以丹皮之苦,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靜,則潮熱咳血均愈矣。

治亂保安法,:治夏秋之間,霍亂吐瀉,腹中絞痛。

廣藿香(一錢五分),臺烏藥(一錢),廣木香(五分),製半夏(一錢),白茯苓(三錢),茅蒼朮(八分,米泔浸炒),陽春砂仁(八分,研沖)

加伏龍肝三錢,水煎服。

邪擾中州,揮霍擾亂,宜此法也。首用藿香、烏、木,行氣分以治其亂。夏、苓、蒼朮,祛暑濕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其脾,伏龍安其胃,此猶兵法剿撫兼施之意也。

挽正回陽法,:治中寒腹痛,吐瀉肢冷,或昏不知人,脈微欲絕。

東洋參(三錢,米炒),白茯苓(三錢),於潛術(一錢,土炒),粉甘草(五分,炙),安桂(八分,細銼分沖),淡附片(八分),炮薑炭(六分),吳茱萸(八分,泡淡)

頭服略煎,次服濃煎。

是法即陶節菴回陽救急湯,除陳、夏、五味也。蓋以參、苓、朮、草挽其正,炮薑、桂、附回其陽,更佐吳茱萸,破中下之陰寒,陰寒一破,有若撥開雲霧,而見天與日也。

芳香化濁法,:治五月黴濕,並治穢濁之氣。

藿香葉(一錢),佩蘭葉(一錢),陳廣皮(一錢五分),製半夏(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酒洗),厚朴(八分,薑汁炒)

加鮮荷葉三錢為引。

此法因穢濁黴濕而立也。君藿、蘭之芳香,以化其濁;臣陳、夏之溫燥,以化其濕;佐腹皮寬其胸腹,厚朴暢其脾胃,上中氣機,一得寬暢,則濕濁不克凝留;使荷葉之升清,清升則濁自降。

金水相生法,:治疰夏眩暈神倦,呵欠煩汗,及久咳肺腎並虧。

東洋參(三錢),麥冬(三錢,去心),五味子(三分),知母(一錢五分),元參(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法內人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斂肺,此千金生脈飲也。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汗多等證。今以此方治疰夏,真為合拍。加色白之知母,以清其肺,復清其腎;色黑之元參,以滋其腎,兼滋其肺;更以甘草協和諸藥,俾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耳。

二活同祛法,:治表裡受濕,寒熱身疼,腰痛等證。

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獨活(一錢五分),細辛(五分),茅蒼朮(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加生薑三片,煎服。

兩感表裡之濕證,此法堪施。其中羌活、防風,散太陽之表濕;獨活、細辛,搜少陰之裡濕;蒼朮燥濕氣,生薑消水氣;蓋恐諸藥辛溫苦燥,故佐甘草以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