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見前)
辛涼解表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兩解太陽法,:治風濕之證,頭痛身重,骨節煩疼,小便欠利。
桂枝(一錢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生米仁(四錢),苦桔梗(一錢五分)
流水煎服。
斯法也,乃兩解太陽風濕之邪。風邪無形而居外,所以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陽之表,俾風從汗而出;濕邪有形而居內,所以用苓、澤、米仁,滲其膀胱之裡,俾濕從溺而出,更以桔梗通天氣於地道,能宣上覆能下行,可使風濕之邪,分表裡而解也。嘉言雖謂風濕之病,固宜從汗而解,然風勝於濕者,則濕可隨風去,倘濕勝於風者,則宜此法治之。
白話文: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辛涼解表法、清熱保津法:(詳見前面說明)
兩解太陽法:治療風濕引起的頭痛、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小便不利。
處方:桂枝1.5克,羌活1.5克,防風1.5克,茯苓3克,澤瀉1.5克,生苡仁4克,苦桔梗1.5克。
用法:水煎服。
這個方法,是同時治療太陽經的風和濕邪。風邪無形,停留在體表,所以用桂枝、羌活、防風來解表,讓風邪隨著汗液排出;濕邪有形,停留在體內,所以用茯苓、澤瀉、苡仁,利於膀胱,讓濕邪隨著小便排出;再用桔梗來疏通氣機,上達於肺,下達於腎,能使風濕邪氣從表裡分開而消除。雖然古人說風濕病應該從發汗來治療,但如果風邪重於濕邪,則濕邪可以隨著風邪一起排出;如果濕邪重於風邪,就應該用這個方法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