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寒濕
傷濕又兼寒,名曰寒濕。蓋因先傷於濕,又傷生冷也。夫寒濕之證,頭有汗而身無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轉側,近之則痛劇,脈緩近遲,小便清白,宜以辛熱燥濕法治之。毋使其醞釀成溫,而成濕溫之病,溫甚成熱,而成濕熱之病;又毋使其變為痰飲,伏而不發,交冬發為咳嗽之病。
由是觀之,可不速罄其濕乎!須知寒濕之病,患於陽虛寒體者為多,辛熱燥濕之法,未嘗不為吻合。濕熱之證,患於陰虛火體者為多,此法又宜酌用耳。貿貿者,不別病之寒濕熱濕,體之陰虛陽虛,一遇濕病,概投通利之方,若此魯莽,未有不誤人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寒濕」這種病情。意思就是當身體受了濕氣,同時又受寒,就叫做寒濕。通常這種情況是因為先受了濕氣,之後再受到寒冷或是食用生冷食物導致的。
寒濕的症狀通常是頭部會出汗,但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全身感覺緊繃且疼痛,甚至無法自由轉動身體,如果有人觸碰會讓疼痛感加劇,脈搏緩慢接近遲緩,小便顏色清澈。對於這種病情,應該使用辛辣和熱性的藥物來治療,去除體內的濕氣。
如果不盡快處理,可能會讓病情發展成濕溫,嚴重的話會變成濕熱,或是轉變成潛藏在體內的痰飲,等到冬天時引發咳嗽。由此可見,我們必須盡快排除體內的濕氣!
要知道,寒濕這種病,大多出現在陽氣不足、體質偏寒的人身上,使用辛辣熱性、能去濕的藥物來治療,是挺合適的。但如果是濕熱的病情,通常發生在陰氣不足、體質偏火的人身上,這種情況下就要謹慎使用這種療法了。
總而言之,醫生在面對濕氣相關的病情時,必須分辨清楚患者是寒濕還是熱濕,以及他們的體質是陰虛還是陽虛。如果一看到濕氣相關的病情,就隨便開些通利的藥方,這種粗心大意的態度,肯定會誤診害人的。
2. 濕溫
濕溫之病,議論紛紛,後學幾無成法可遵。有言溫病復感乎濕,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乃在乎春。有言素傷於濕,因而中暑,暑濕相搏,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又在乎夏。有言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名曰濕溫,據此而論,是病又在乎夏末秋初。
細揆三論,論濕溫在夏末秋初者,與《內經》秋傷於濕之訓,頗不齟齬;又與四之氣大暑至白露,濕土主氣,亦屬符節;當宗夏末秋初為界限也。所有前言溫病復感於濕,蓋溫病在春,當云溫病夾濕;言素傷於濕,因而中暑,暑病在夏,當雲中暑夾濕;皆不可以濕溫名之。
考其致病之因,良由濕邪踞於氣分,醞釀成溫,尚未化熱,不比寒濕之病,辛散可瘳,濕熱之病,清利乃解耳。是病之脈,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故難以一定之脈,印定眼目也。其證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苔白,或黃,口渴不引飲。宜用清宣溫化法去連翹,加厚朴、豆卷治之。
倘頭痛無汗,惡寒身重,有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濕法,加葛、羌、神麯治之。倘口渴自利,是濕流下焦,宜本法內去半夏,加生米仁、澤瀉治之。倘有脛冷腹滿,是濕邪抑遏陽氣,宜用宣陽透伏法去草果、蜀漆,加陳皮、腹皮治之。如果寒熱似瘧,舌苔白滑,是為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
如或失治,變為神昏譫語,或笑或痙,是為邪逼心包,營分被擾,宜用祛熱宣竅法,加羚羊、鉤藤、元參、生地治之。如撮空理線,苔黃起刺,或轉黑色,大便不通,此濕熱化燥,閉結胃腑,宜用潤下救津法,以生軍易熟軍,更加枳殼,庶幾攻下有力耳。倘苔不起刺,不焦黃,此法不可亂投。
濕溫之病,變證最多,殊難罄述,宜臨證時活法可也。
白話文:
關於濕溫這種疾病,歷來爭論不休,後世學者幾乎找不到一套固定的治療原則。有人認為,這是溫病再感染濕邪所導致,命名為濕溫,按這種觀點,該病應發生在春季。另有人指出,這是由於長期受濕影響,繼而中暑,暑與濕相互作用而造成,稱之為濕溫,根據這個觀點,該病則發生在夏季。還有人認為,在初秋和長夏期間,濕氣中產生熱度,也就是暑病中偏向濕的一類,命名為濕溫,按照這種說法,該病則發生在夏末秋初。
仔細分析以上三種理論,認為濕溫發生在夏末秋初的觀點,與《內經》中秋季受濕的教導相符;同時,與四季中的大暑至白露,濕土主氣的節令相吻合。因此,我們應將夏末秋初視為濕溫的關鍵時期。前面提到的溫病再次感染濕邪,既然溫病通常發生在春季,應稱為溫病夾濕;說到長期受濕影響再中暑,既然暑病發生在夏季,應稱為中暑夾濕;都不應稱為濕溫。
探討導致該病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濕邪佔據氣分,醞釀生成溫熱,但尚未轉化為熱,與寒濕病不同,不能通過辛辣散寒來治療,濕熱病需要清熱利濕才能解決。該病的脈象並無固定形態,可能是洪脈,緩脈,伏脈或細脈,因此,無法用一種固定的脈象來判斷病情。症狀開始時會感覺惡寒,之後只發熱不惡寒,出汗胸悶,舌苔白色或黃色,口渴但不想喝水。應該使用清熱宣肺溫化法,去掉連翹,加入厚朴、豆卷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頭痛無汗,惡寒身重的情況,說明邪氣在表面,應使用宣通疏散表濕法,加入葛根、羌活、神麴進行治療。如果口渴且自行排泄,這表明濕邪流向下焦,應該去掉半夏,加入生薏苡仁、澤瀉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小腿冰冷腹部脹滿,這表明濕邪抑制了陽氣,應使用宣通陽氣透邪法,去掉草果、蜀漆,加入陳皮、腹皮進行治療。如果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交替,舌苔白滑,這表明邪氣阻礙了臟腑運行,應使用宣通臟腑法進行治療。
若治療不及時,病情可能演變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或者狂笑或抽搐,這表明邪氣侵入心包,營分受到幹擾,應使用清熱開竅法,加入羚羊角、鉤藤、玄參、生地進行治療。如果出現手足亂動,像在理線,舌苔黃色帶刺,或者轉為黑色,大便不通,這表明濕熱轉化為燥熱,胃腑閉塞,應使用滋潤通便救津法,以生軍代替熟軍,再加上枳殼,這樣纔能有效地攻下。但如果舌苔沒有帶刺,沒有焦黃,此法不能隨意使用。
濕溫這種病,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非常多,難以一一列舉,治療時應靈活運用各種方法。
3. 秋燥
推六氣之中:燥金主氣,自秋分而至立冬。喻嘉言以燥令行於秋分之後,所以謂秋不遽燥,確與氣運相合也。沈目南云:《性理大全》謂燥屬次寒,奈後賢悉謂屬熱,大相徑庭。如盛夏暑熱炎蒸,汗出濈濈,肌肉潮潤而不燥也。深秋燥令氣行,人體肺金應之,肌膚乾槁而燥,乃火令無權,故燥屬涼,謂屬熱者非矣。
豐細玩之,誠非謬也。凡治初患之燥氣,當宗屬涼擬法。夫秋燥之氣,始客於表,頭微痛,畏寒咳嗽,無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溫平燥法治之。若熱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涼氣,已化為火,宜本法內除去蘇、荊、桂,芍,加元參、麥冬、牛蒡、象貝治之。如咳嗽胸疼,痰中兼血,是肺絡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東參、五味,加西洋參、旱蓮草治之。如諸證一無,惟腹作脹,大便不行,此燥結盤踞於裡,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
總而言之,燥氣侵表,病在乎肺,入里病在腸胃,其餘肝燥腎燥,血枯虛燥,皆屬內傷之病,茲不立論。
或問曰:先生遵喻氏《秋燥論》中秋不遽燥,燥氣行於秋分以後之說,殊未見《醫醇賸義》中,論之最詳,又明出喻氏之謬,既謂燥氣行於秋分以後,而秋分以前四十五日,全不關於秋燥矣,故云初秋尚熱,則燥而熱,深秋既涼,則燥而涼,此誠是振聾發瞶之語,先生曷不遵之為龜鑑耶?答曰:子不知六氣循環,亦疑喻氏之謬,不察大寒至驚蟄,主氣風木;春分至立夏,主氣君火;小滿至小暑,主氣相火;大暑至白露,主氣濕土;秋分至立冬,主氣燥金;小雪至小寒,主氣寒水。此年年之主氣,千古不易。
由是而推,則燥金之令,確在乎秋分而至立冬,而秋分以前之白露、處暑、立秋四十五日,猶是濕土主氣,豈可誤為燥氣乎?子以為然否?或唯唯而退。
程曦曰:論燥氣者,首推嘉言,其次目南與鞠通也。嘉言論燥,引大易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乃論燥之復氣也。目南所論燥病屬涼,謂之次寒,乃論燥之勝氣也。至鞠通論燥,有勝氣復氣,與正化對化,從本從標之說,可為定論,乃曰:如仲景用麻、桂、薑、附,治寒之勝氣也,治寒之正化也,治寒之本病也。白虎、承氣,治寒之復氣也,治寒之對化也,治塞之標病也。
能於此理悟通,則燥氣之勝復正對本標,亦皆瞭然於胸中矣。
江誠曰:人皆知溫為熱,而不知燥為涼。以燥為熱者,蓋因燥字從火之弊耳。試問既以燥為熱,曷不以溫字從水而為寒乎?不知四時之令,由春溫而後夏熱,由秋涼而後冬寒,目南先生引《性理大全》之說,謂燥屬涼,真所謂千載迷津,一朝點破耳。
白話文:
標題:[秋季乾燥]
內容: 在六氣之中,燥金是秋天的主要氣候,從秋分開始直至立冬。喻嘉言認爲,燥氣在秋分之後纔開始盛行,所以秋天並非一開始就乾燥,這確實與自然氣候運行規律相符。沈目南說,《性理大全》認爲燥屬於次寒,但後來的學者都認爲它屬於熱,兩者觀點大相徑庭。比如在酷夏,暑熱蒸騰,人們汗水淋漓,肌膚溼潤並不感到乾燥。然而到了深秋,燥氣盛行,人體肺部受燥氣影響,皮膚變得乾涸,這是因爲火氣減弱,所以燥應屬於涼性,那些認爲燥屬熱的觀點是不對的。
經過深入研究,我認爲這確實不是錯誤的看法。治療初期的燥氣疾病時,應該按照涼性來擬定治療方法。秋燥之氣首先影響人體表面,症狀包括輕微頭痛、怕冷、咳嗽、無汗、鼻塞,舌苔白薄等,這時應採用苦溫平燥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出現口渴發熱、有汗、喉嚨疼痛的症狀,說明燥的涼氣已經轉化爲火,此時應去除蘇葉、荊芥、肉桂和芍藥,加入元參、麥冬、牛蒡、象貝等藥材來治療。如果咳嗽伴隨胸痛,痰中帶血,說明肺部血管受到燥火侵害,此時應使用金水相生法,去掉東參、五味子,加入西洋參、旱蓮草來治療。如果沒有任何上述症狀,只是腹部脹滿,大便不通,這表明燥氣凝結在體內,應採用松柏通幽法來治療。
總的來說,燥氣侵襲體表,主要影響肺部,深入體內則影響腸胃。至於肝燥、腎燥、血枯虛燥等病症,則都屬於內傷疾病,這裏不再詳細討論。
有人問:你遵循了喻氏《秋燥論》中的觀點,即秋天並非一開始就乾燥,燥氣在秋分之後纔開始盛行,但在《醫醇賸義》中,對此有更詳細的論述,並明確指出了喻氏的謬誤。既然認爲燥氣在秋分之後纔開始盛行,那麼在秋分之前的四十五天,就完全與秋燥無關了。因此,書中提到初秋仍然炎熱,所以燥氣是熱的;深秋天氣轉涼,所以燥氣是涼的。這確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話語,你爲何不將其作爲參考呢?回答是:你沒有理解到六氣循環的規律,也懷疑喻氏的觀點有誤,但你沒有注意到從大寒到驚蟄,主要氣候是風木;從春分到立夏,主要氣候是君火;從小滿到小暑,主要氣候是相火;從大暑到白露,主要氣候是溼土;從秋分到立冬,主要氣候是燥金;從小雪到小寒,主要氣候是寒水。這些是每年的主要氣候,千古不變。
由此推斷,燥金的命令確實在秋分至立冬之間,而在秋分之前的白露、處暑、立秋這四十五天,還是溼土主氣,怎能誤認爲是燥氣呢?你覺得這樣對嗎?問者點頭稱是,然後離開了。
程曦說:談論燥氣,首推嘉言,其次是目南和鞠通。嘉言談論燥氣,引用了《易經》中“水流溼,火就燥,各從其類”的說法,這是關於燥氣的復氣理論。目南談到燥病屬於涼性,認爲它是次寒,這是關於燥氣的勝氣理論。至於鞠通談論燥氣,既有勝氣和復氣,又有正化和對化的理論,以及從本和從標的學說,可以作爲確定的結論。他說:如張仲景使用麻黃、桂枝、生薑、附子等藥物,是治療寒的勝氣,治療寒的正化,治療寒的根本疾病。白虎湯、承氣湯則是治療寒的復氣,治療寒的對化,治療塞的標病。
如果能夠理解這個道理,那麼燥氣的勝復、正對、本標,也都會在心中清晰明瞭。
江誠說:人們都知道溫爲熱,卻不知道燥爲涼。之所以把燥當作熱,可能是因爲燥字中有火的緣故。試問既然把燥當作熱,爲什麼不因爲溫字中有水就認爲它是寒呢?其實四季的氣候,是由春溫而後夏熱,由秋涼而後冬寒。目南先生引用《性理大全》的說法,認爲燥屬於涼,真是讓人恍然大悟,千年迷惑終於被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