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溫毒
溫毒者,由於冬令過暖,人感乖戾之氣,至春夏之交,更感溫熱,伏毒自內而出,表裡皆熱。又有風溫、溫病、冬溫,誤用辛溫之劑,以火濟火,亦能成是病也。其脈浮沉俱盛,其證心煩熱渴,咳嗽喉痛,舌絳苔黃,宜用清熱解毒法,加甘草、桔梗治之。然有因溫毒而發斑、發疹、發頤、喉腫等證,不可不知。
蓋溫熱之毒,抵於陽明,發於肌肉而成斑,其色紅為胃熱者輕也,紫為熱甚者重也,黑為熱極者危也,鮮紅為邪透者吉也。當其欲發未發之際,宜用清涼透斑法治之;如斑發出,神氣昏蒙,加犀角、元參治之。《心法》云:疹發營分,營主血,故色紅。《棒喝》云:邪郁不解,熱入血絡而成疹。
白話文:
溫毒的病因、症狀和治療
溫毒,指的是因冬季過於溫暖,人體感受了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到了春夏交替時,更容易感受溫熱之氣,體內潛伏的毒素從內而外發作,導致表裡皆熱的病症。另外,如果在風溫、溫病、冬溫等疾病中誤用辛溫藥物,用火來治火,也可能造成溫毒。
溫毒的脈象:浮沉俱盛,也就是脈搏既浮且沉,而且有力。
溫毒的症狀:心煩、口渴、發熱、咳嗽、喉嚨痛、舌頭紅、舌苔黃。
溫毒的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並輔以甘草、桔梗等藥物。
溫毒的併發症:溫毒可能會導致發斑、發疹、發頤(下巴腫)、喉腫等症狀,不可忽視。
斑疹的顏色和預後:
- 溫熱之毒抵達陽明經,發於肌肉,就會出現斑疹。
- 斑疹的顏色可以反映病情的輕重:
- 紅色:胃熱較輕。
- 紫色:熱度較重。
- 黑色:熱度極重,危及生命。
- 鮮紅色:邪氣已透,預後良好。
斑疹的治療:
- 斑疹未發時:應以清涼透斑法治療。
- 斑疹已發,神志昏蒙時:應加用犀角、元參等藥物治療。
古籍記載:
- 《心法》中說:「疹發營分,營主血,故色紅。」說明斑疹是因熱毒入血而引起的。
- 《棒喝》中說:「邪鬱不解,熱入血絡而成疹。」說明斑疹是由於邪氣鬱結不散,熱毒進入血脈所致。
疹亦紅輕紫重黑危也。雖然邪郁未解,熱在營分,但其溫毒已發皮毛,與斑在肌肉為大異。蓋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所以古人謂斑屬足陽明胃病,疹屬手太陰肺病,疆界攸分,不容混論,鞠通混而未別,虛谷已駁其非,洵非謬也。當其欲發未發之時,速用辛涼解表法,加細生地、綠豆衣治之,甚者加青黛、連翹治之。
又有溫熱之毒,協少陽相火上攻,耳下硬腫而痛,此為發頤之病,頤雖屬於陽明,然耳前耳後,皆少陽經脈所過之地,速當消散,緩則成膿為害,宜內服清熱解毒法,去洋參、麥冬,加馬勃、青黛、荷葉治之;連面皆腫,加白芷、漏蘆;腫硬不消,加山甲、皂刺;外用水仙花根,剝去赤皮與根鬚,入臼搗爛,敷於腫處,干則易之,俟膚生黍米黃瘡為度。又有溫熱之毒,發越於上,盤結於喉,而成腫痹。
白話文:
疹子的顏色呈現由紅到紫再到黑的變化,代表著病情由輕到重,甚至危急。即便邪氣鬱結未解,熱毒已滲入血營層次,但因其已通過皮膚散發出來,這與斑點停留在肌肉深層有明顯區別。肺臟主管皮毛,胃主宰肌肉,因此古人認為斑點與足陽明胃經的病變相關,而疹子則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問題,兩者的界限分明,不能混淆。吳鞠通在區分上有所混同,而虛谷已經指出了這種錯誤,確實並非無根據的批評。在疹子即將發作而未全發之際,應迅速使用辛涼解表的治療方法,並加入細生地及綠豆衣來治療;症狀嚴重者,還需添加青黛和連翘。
此外,如果溫熱毒邪伴隨著少陽相火上竄,導致耳下部位硬腫且疼痛,這是所謂的「發頤」病症。雖然頤部屬於陽明經範疇,但耳前耳後均是少陽經絡所經之處。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使用能消散熱毒的藥物進行治療,避免藥方中的人參和麥冬,改而加入馬勃、青黛以及荷葉等藥物;如果面部都出現腫脹,則需再添白芷和漏蘆;倘若腫塊堅硬不消,則應考慮使用穿山甲和皂角刺。在外治方面,可以取水仙花的根部,去除紅皮和根鬚後,搗爛敷於患處,待敷料幹涸後更換,直至皮膚上生成如黍米般大小、呈黃色的膿瘡為止。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溫熱毒邪向上蔓延,在咽喉部位聚積形成腫塊阻塞,造成吞咽困難。
《內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一陰者,手少陰君火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也。二經之脈,並絡於喉,今溫毒聚於此間,則君相之火併起。蓋火動則生痰,痰壅則腫,腫甚則痹,痹甚則不通而死矣。急用玉鑰匙以開其喉,繼以清熱解毒法,去洋參、麥冬,加殭蠶、桔梗、牛蒡、射干治之。
溫毒之病,變證極多,至於斑、疹、頤、喉,時恆所有,故特表而出之。
白話文:
《內經》提到:“當陰陽兩氣交結在一起時,這就稱為喉痹。”這裡的一陰是指手少陰心經,其屬君火;一陽則是指手少陽三焦經,屬於相火。這兩條經脈都連繫到喉部,如果溫熱毒邪聚集在這個位置,就會導致君火與相火一同興盛。火勢一旦旺盛,就容易產生痰涎,痰涎堆積就會引起腫脹,腫脹嚴重時就會造成氣道阻塞,也就是所謂的痹,若痹癥嚴重到氣道完全不通就會危及生命。因此,應立即使用[玉鑰匙]這種治療方法來打通喉嚨,接著採用清熱解毒的療法,去掉方中的洋參和麥冬,加入殭蠶、桔梗、[牛蒡子]和[射干]來治療。
溫熱毒邪所引起的疾病,其病情變化非常多樣,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出現斑點、疹子、腮腺腫大以及喉部問題,這些都是常見的表現,因此特別提出來說明。
2. 晚發
晚發者,亦由冬令受寒,當時未發,發於來年清明之後,夏至以前,較之溫病晚發一節,故名晚發病也。其證頭痛發熱,或惡風惡寒,或有汗無汗,或煩躁,或口渴,脈來洪數者是也。亦當先辨其因寒因風而觸發者,始可定辛溫辛涼之法治之。但其曩受之伏寒,必較溫熱之伏氣稍輕,峻劑不宜孟浪。
如無風寒所觸者,仍歸溫病論治。此宜清涼透邪法,加蟬衣、梔、殼、治之。如有變證,可仿諸溫門中及熱病之法治之。但是病與秋時之晚發,相去雲泥,彼則夏令之伏暑而發於秋,此則冬時之伏氣而發於春,慎勿以晚發同名,而誤同一治耳。
或問曰:細考風溫、春溫,發於大寒至驚蟄;溫病、溫毒,發於春分至立夏,界限雖分,然與《內經》先夏至日為病溫,不相符節。何獨晚發一病,發於清明之後,夏至以前,偏與《內經》拍合何也?答曰:大寒至驚蟄,乃厥陰風木司權,風邪觸之發為風溫;初春尚有餘寒,寒邪觸之發為春溫;春分至立夏,少陰君火司令,陽氣正升之時,伏氣自內而出,發為溫病、溫毒;晚發仍是溫病,不過較諸溫晚發一節也。以上五證,總在乎夏至之先,誠與《內經》先夏至日為病溫,皆不枘鑿矣。
白話文:
遲發的病症,也是由於冬季感受寒氣,當時並未立即發作,而是在次年的清明之後、夏至之前發病,比一般溫病的發病時間晚了一個階段,因此稱之為晚發病。這種病的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可能伴有厭風、畏寒,有的病人出汗,有的不出汗,或者感到煩躁不安、口渴,脈象呈現洪大且數快的特點。治療前必須先辨明是由寒邪還是風邪所引發,才能決定使用辛溫或辛涼的治療方法。然而,由於這種情況下先前潛藏的寒氣通常比溫熱之氣稍微輕微,因此不應貿然使用峻烈的藥方。
如果沒有風寒外感的情況,治療上仍應按照溫病的方法處理,適用清涼解表的療法,並加入蝉蜕、梔子、枳殼等藥物。若出現其他變化,可以參考各種溫病及熱病的治療原則來處置。但需注意的是,這種春末發病的情況與秋季的晚發病截然不同,後者是夏季潛藏的暑熱在秋季發作,而前者則是冬季潛藏的寒氣在春季發作,千萬不能因為都稱為晚發病就誤以為治療方法相同。
有人問道:仔細研究風溫、春溫在大寒到驚蟄期間發病,溫病、溫毒則在春分到立夏之間發病,這些病雖然有各自的發病時段,但似乎與《黃帝內經》中提到「先夏至日為病溫」的說法不太吻合。為什麼唯獨晚發病偏偏在清明之後、夏至之前發作,與《內經》的記載如此契合呢?回答是:大寒到驚蟄期間,屬於厥陰風木主令,風邪易於引發風溫;初春時節仍有殘餘寒氣,寒邪可能引發春溫;春分到立夏期間,少陰君火當令,正是陽氣上升的時候,先前潛藏的暑熱之氣會從內部發出,形成溫病、溫毒;而晚發病同樣屬於溫病範疇,只是發病時間相對其他溫病更晚。總的來說,上述五種病症都在夏至之前發作,確實符合《內經》中「先夏至日為病溫」的描述,沒有矛盾之處。
3. 擬用諸法
辛溫解表法,:治春溫初起,風寒寒疫,及陰暑秋涼等證。
防風(一錢五分),桔梗(一錢五分),杏仁(一錢五分,去皮尖,研),廣陳皮(一錢),淡豆豉(三錢)
加蔥白五寸煎。
是法也,以防風、桔梗,祛其在表之寒邪;杏子、陳皮,開其上中之氣分;淡豉、蔥白,即蔥豉湯,乃《肘後》之良方,用代麻黃,通治寒傷於表。表邪得解,即有伏氣,亦冀其隨解耳。
白話文:
辛溫解表法:此法用於治療春季溫病初發,遭受風寒或寒疫的情況,以及因為秋季涼爽或陰暑所引起的病症。
藥物組成為:
- 防風(一錢五分)
- 桔梗(一錢五分)
- 杏仁(一錢五分,需去除皮尖並研碎)
- 廣陳皮(一錢)
- 淡豆豉(三錢)
煎煮時加入蔥白五寸長。
此療法中,防風與桔梗能驅散停留在肌表的風寒邪氣;杏仁和陳皮則可以疏通上焦與中焦的氣機;淡豆豉與蔥白合用即為蔥豉湯,此方出自《肘後備急方》,是一種優秀的古老方劑,這裡用它來替代麻黃,廣泛用於治療寒邪侵犯肌表的病症。一旦表層的邪氣得以解除,即便體內潛藏有舊病邪氣,也有望隨著表邪的解除而得到緩解。
涼解裡熱法,:治溫熱內熾,外無風寒,及暑溫冬溫之證。
鮮蘆根(五錢),大豆卷(三錢),天花粉(二錢),生石膏(四錢),生甘草(六分)
新汲水煎服。
溫熱之邪,初入於胃者,宜此法也。蓋胃為陽土,得涼則安。故以蘆根為君,其味甘,其性涼,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熱,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誠涼而不滯之妙品,大勝尋常寒藥;佐豆卷之甘平,花粉之甘涼,並能清胃除熱;更佐石膏,涼而不苦,甘草瀉而能和,景岳名為玉泉飲,以其治陽明胃熱有功。凡寒涼之藥,每多敗胃,惟此法則不然。
白話文:
"清解內熱方法":用於治療體內溫熱熾盛,而外表無風寒症狀,以及夏季濕熱或冬季異常溫熱的病症。
藥方組成為:新鮮蘆根(五錢)、大豆捲(三錢)、天花粉(二錢)、生石膏(四錢)、生甘草(六分)。
用新汲取的清水煎煮後服用。
當溫熱邪氣剛刚开始侵犯到胃部時,此方法非常適用。因為胃屬於陽性的臟器,適度的寒涼能夠使其保持穩定狀態。因此,以蘆根作為主藥,其味道甘甜,性質寒涼,且中間是空心的,不僅能夠清除胃中的熱氣,還能夠穿透肌膚表面驅除邪氣,可謂是既能清涼又不至於阻滯氣機的絕佳藥材,比一般的寒性藥物更為優良;輔以大豆捲的甘平特性和天花粉的甘涼效果,兩者都能夠幫助清潔胃部並消除熱氣;再配合生石膏的寒涼但不苦澀,以及甘草的疏通與調和作用,此方被景岳稱為玉泉飲,對於治療陽明胃熱有很好的療效。一般來說,寒涼類藥物往往可能損害胃部,但這個療法則不會產生這樣的副作用。
清熱解毒法,:治溫毒深入陽明,劫傷津液,舌絳齒燥。
西洋參(三錢),大麥冬(三錢,去心),細生地(三錢),元參(一錢五分),金銀花(二錢),連翹(二錢,去心)
加綠豆三錢,煎服。
此法治溫熱成毒,毒即火邪也。溫熱既化為火,火未有不傷津液者,故用銀、翹、綠豆,以清其火而解其毒;洋參、麥冬,以保其津;元參、細地,以保其液也。
卻熱息風法,:治溫熱不解,劫液動風,手足瘛瘲。
白話文:
清熱解毒法,適用於治療溫毒深入陽明經,導致津液受損,症狀表現為舌質深紅且口腔乾燥。
藥方包含:西洋參(9克),大麥冬(去心,9克),細生地(9克),元參(4.5克),金銀花(6克),連翹(去心,6克)。
另外添加綠豆 9克一同煎煮服用。
此療法針對已轉化為火毒的溫熱病,所謂毒即指火邪。當溫熱轉化成火時,必然會耗損體內的津液,因此使用金銀花、連翹與綠豆來清熱並解除毒素;而西洋參和麥冬則用以滋養並保護體內的津液;元參和細生地則是為了滋陰保液。
卻熱息風法,用於治療溫熱病未能解除,進而損耗津液引發風動,出現手腳抽搐的症狀。
大麥冬(五錢,去心),細生地(四錢),甘菊花(一錢),羚羊角(二錢),鉤藤鉤(五錢)
先將羚羊角煎一炷香,再入諸藥煎。
凡溫熱之病,動肝風者,惟此法最宜。首用麥冬、細地,清其熱以滋津液;菊花、羚角,定其風而寧抽搐;佐鉤藤者,取其舒筋之用也。
祛熱宣竅法,:治溫熱、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讝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
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
白話文:
大麥(五錢,去除中心部分),細生地(四錢),甘菊花朵(一錢),羚羊角(二錢),鉤藤的鉤狀部位(五錢)。
首先,將羚羊角煎煮一炷香的時間,接著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
凡是屬於溫熱性質的疾病,且引起肝風內動的情況,此方法最為合適。首先使用麥冬和細生地,以清除熱氣並滋潤體內津液;菊花與羚羊角能安定風氣,減緩抽搐症狀;輔以鉤藤,則是為了其舒緩筋脈的功效。
祛熱宣竅法:治療因溫熱、濕熱或冬季溫病之邪氣侵入心包,導致神志昏迷、胡言亂語或沉默不語,舌苔呈現焦黑,以及時而發笑或肌肉痉攣的症狀。
所需藥材包括: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新鮮的石菖蒲(一錢)。
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
是法治邪入心包之證也。連翹苦寒,苦入心,寒勝熱,故瀉心經之火邪;經曰:「火淫於內,治以鹹寒,」故兼犀角鹹寒之品,亦能瀉心經之火邪;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隨火升,蒙其清竅,故用貝母清心化痰,菖蒲入心開竅:更用牛黃至寶之大力,以期救急扶危於俄頃耳。
辛涼解表法,:治風溫初起,風熱新感,冬溫襲肺咳嗽。
薄荷(一錢五分),蟬蛻(一錢,去足翅),前胡(一錢五分),淡豆豉(四錢),栝蔞殼(二錢),牛蒡子(一錢五分)
白話文:
加入一粒牛黃至寶丹,去除其蠟質外殼後溶化服用。
此法用以治療邪氣入侵心包的病症。連翹味苦性寒,苦能深入心經,寒能抑制熱邪,因此能夠清除心經中的火邪;古籍記載:“火氣在內肆虐,宜用咸寒之藥治療”,因此輔以犀角的咸寒特性,也能夠泄除心經的火毒;凡是邪氣侵犯心包的情況,不僅涉及心火,而且常伴有痰隨火勢上揚,蒙蔽了心神清明的孔竅,所以使用貝母來清心化痰,菖蒲則能滲入心臟開通閉塞的孔竅;更加上珍貴的牛黃,以其卓越的功效,期望在瞬間挽救危急情況,扶持病體。
辛涼解表法:適用於風溫初發、新感風熱,或是冬季溫病侵襲肺部引致的咳嗽。
處方包括:薄荷一分半(約4.5克),蟬蛻一分(約3克),去除足翅,前胡一分半(約4.5克),淡豆豉四分(約12克),栝樓殼二分(約6克),以及牛蒡子一分半(約4.5克)。
煎服。如有口渴,再加花粉。
此法取乎辛涼,以治風溫初起,無論有無伏氣,皆可先施。用薄荷、蟬蛻,輕透其表;前胡、淡豉,宣解其風;葉香岩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佐蔞殼、牛蒡開其肺氣,氣分舒暢,則新邪伏氣,均透達矣。
清涼透邪法,:治溫病無汗,溫瘧渴飲,冬溫之邪內陷。
鮮蘆根(五錢),石膏(六錢,煨),連翹(三錢,去心),竹葉(一錢五分),淡豆豉(三錢),綠豆衣(三錢)
水煎服。
此治溫病無汗之主方,其伏氣雖不因風寒所觸而發,然亦有有汗無汗之分。無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一定之理也。凡清涼之劑,涼而不透者居多,惟此法清涼且透。蘆根中空透藥也,石膏氣輕透藥也,連翹之性升浮,竹葉生於枝上,淡豆豉之宣解,綠豆衣之輕清,皆透熱也。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溫熱自然達解耳。
白話文:
煎煮後服用。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再加入花粉。
這個方法採用了辛涼的特質,用來治療風熱病初起時,不論是否有潛伏的病氣,都可以先行使用。使用薄荷和蟬蜕輕輕疏通表層;前胡和淡豆豉則用來疏散風邪;葉香岩說:溫熱之邪首先影響到的是肺部。因此輔以桔梗和牛蒡子來打開肺氣,使得氣機暢通,這樣新感的邪氣和潛伏的病氣就能夠一同透發出去。
清涼透邪法:適用於治療溫病無汗、溫疟症狀中的口渴想喝水,以及冬季溫病邪氣內陷的情況。
藥方包含:新鮮蘆根(15克)、煨石膏(18克)、連翹(9克,去心)、竹葉(4.5克)、淡豆豉(9克)、綠豆皮(9克)。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是治療溫病無汗的主要方劑,即便潛伏的病氣不是因為感受風寒而引發,但仍有有汗和無汗的區別。無汗的情況適合使用透邪的治療方式,而有汗則應當保護體液,這是基本原則。一般的清涼藥物多數只能清涼而不能透邪,唯獨此法既能清涼又能透邪。蘆根中空有助藥力穿透,石膏質輕也能助藥力透發,連翹性質上升浮動,竹葉生長在枝梢,淡豆豉有助宣散,綠豆皮質地輕清,這些都能夠幫助透熱。潛伏的邪氣得以透出,伴隨著微微出汗,溫熱之症自然就能得到緩解了。
清熱保津法,:治溫熱有汗,風熱化火,熱病傷津,溫瘧舌苔變黑。
連翹(三錢,去心),天花粉(二錢),鮮石斛(三錢),鮮生地(四錢),麥冬(四錢,去心),參葉(八分)
水煎服。
此治溫熱有汗之主方。汗多者,因於裡熱熏蒸,恐其傷津損液,故用連翹、花粉,清其上中之熱;鮮斛、鮮地,保其中下之陰;麥冬退熱除煩;參葉生津降火。
清涼蕩熱法,:治三焦溫熱,脈洪大而數,熱渴譫妄。
連翹(四錢,去心),西洋參(二錢),石膏(五錢,煨),生甘草(八分),知母(二錢,鹽水炒),細生地(五錢)
白話文:
清熱保津法:適用於治療因感受溫熱邪氣而導致出汗,風熱轉化為火熱,熱性疾病過程中損傷了體內津液,以及溫疟病中舌苔變黑的情況。
處方包括:連翹(9克,去除心部),天花粉(6克),新鮮石斛(9克),新鮮生地黃(12克),麦冬(12克,去心),人参葉(2.4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這是針對感受溫熱邪氣且伴有出汗的主方。對於出汗較多的患者,由於體內熱邪熾盛蒸騰,可能導致津液耗傷,因此使用連翹和天花粉來清除上中焦的熱邪;新鮮石斛和新鮮生地黃用以滋養中下焦的陰液;麦冬可退熱並消除心煩;人参葉則能滋生津液並降伏火氣。
清涼蕩熱法:適用於治療三焦範圍內的溫熱病邪,脈象洪大且快速,症見高熱口渴及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谵妄表現。
處方包括:連翹(12克,去除心部),西洋参(6克),煅石膏(15克),生甘草(2.4克),鹽水炒知母(6克),細切的生地黃(15克)。
此法用以清除三焦的熱毒,滋陰降火,適用於病情涉及全身且熱象明顯的情況。
加粳米一撮,煎服。
是法也,以仲聖白虎湯為主,治其三焦之溫熱也。連翹、洋參,清上焦之熱以保津;膏、甘、粳米,清中焦之熱以養胃;知母、細地,瀉下焦之熱以養陰。
潤下救津法,:治熱在胃腑,脈沉實有力,壯熱口渴,舌苔黃燥。
熟大黃(四錢),元明粉(二錢),粉甘草(八分),元參(三錢),麥冬(四錢,去心),細生地(五錢)
流水煎服。
陽明實熱之證,當用大小承氣,急下以存津液,但受溫熱之病,弱體居多,雖有是證,不能遽用是藥,故以仲聖調胃承氣為穩,且芒硝改為元明粉,取其性稍緩耳,合用鞠通增液湯方,更在存陰養液之意。
白話文:
加入少量粳米,煎煮後服用。
此方法主要基於張仲景的白虎湯,用以治療身體上、中、下三焦的溫熱病症。使用連翹和花旗參清除上焦的熱氣以保護體液;石膏、甘草和粳米則用來清除中焦的熱氣以滋養胃部;知母與細生地則能清泄下焦的熱氣以滋陰。
潤下救津法:適用於熱邪位於胃部,脈象沉實而有力,伴有高燒、口渴,舌面黃色且乾燥的情況。
藥方包含:熟大黃(四錢)、元明粉(二錢)、粉甘草(八分)、玄參(三錢)、去心麥冬(四錢)、細生地(五錢)。
以上藥材以流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陽明經的實熱證狀,理論上應使用大承氣湯或小承氣湯,迅速通下以保存體內津液。然而,遭受溫熱病困擾的患者多數體質較弱,即便出現這些症狀,也不宜立即使用上述峻烈藥物。因此,選用張仲景的調胃承氣湯作為較為稳妥的方案,並且將芒硝換成元明粉,因其藥性相對緩和。此處配合吳鞠通的增液湯方劑,更加注重於滋養陰液、保存體內津液的目的。
清涼透斑法,:治陽明溫毒發斑。
石膏(五錢,煨用),生甘草(五分),銀花(三錢),連翹(三錢,去心),鮮蘆根(四錢),豆卷(三錢,井水發)
加新荷錢一枚,煎服,如無,用乾荷葉三錢亦可。
凡溫熱發斑者,治宜清胃解毒為主。膏、甘治之以清胃,銀、翹治之以解毒。更以蘆根、豆卷,透發陽明之熱;荷錢者即初發之小荷葉也,亦取其輕升透發之意。熱勢一透,則斑自得化矣。
白話文:
清涼透斑法,旨在治療陽明溫毒所引起的皮膚斑點。
藥方包括:石膏(五錢,需先煨烤使用),生甘草(五分),銀花(三錢),連翹(去芯後三錢),新鮮蘆根(四錢),以及豆卷(井水浸泡後三錢)。
服用時,可加入新鮮荷葉一枚,如果沒有新鮮荷葉,也可用乾燥荷葉三錢替代。
凡是因溫熱之邪引發的皮膚斑點,治療上應以清熱胃腑及解毒為主要原則。這裡,石膏與生甘草能清熱胃,銀花與連翹則能解熱毒。另外,蘆根與豆卷能幫助疏通陽明經的熱氣;新荷葉,即剛長出的小荷葉,用於提升與透發熱毒。一旦熱勢得以疏通散發,皮膚上的斑點自然就會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