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春傷於風大意

《內經》云:春傷於風。謂當春厥陰行令,風木司權之候,傷乎風也。夫風邪之為病,有輕重之分焉,輕則曰冒,重則曰傷,又重則曰中。如寒熱有汗,是風傷衛分,名曰傷風病也;鼻塞咳嗽,是風冒於表,名曰冒風病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風中於里,名曰中風病也,當分輕重淺深而治之。

且風為六氣之領袖,能統諸氣,如當春尚有餘寒,則風中遂夾寒氣,有感之者是為風寒;其或天氣暴熱,則風中遂夾熱氣,有感之者是為風熱;其或春雨連綿,地中潮濕上泛,則風中遂夾濕氣,有感之者是為風濕;倘春應溫而反寒,非其時而有其氣,有患寒熱如傷寒者,是為寒疫。此七者皆春令所傷之新邪,感之即病,與不即病之伏氣,相去天淵,當細辨之。

白話文:

《內經》說:在春季如果受到風的侵襲。這是因為在春季,屬於厥陰風木當令的時節,正是風木主宰氣候的時期,人們可能會受到風的影響。風邪作為致病的因素,有不同的程度之分:較輕的稱為「冒」,再重一些稱為「傷」,最嚴重的則稱為「中」。比如,如果出現發冷發熱並且有出汗的情況,這是風邪侵犯了卫气的層面,稱為「傷風病」;若是鼻子不通、咳嗽,這表示風邪停留於身體表面,稱為「冒風病」;假若突然昏迷不醒,失去意識,這是風邪深入內裡的表現,稱為「中風病」,治療時需要根據病情的輕重及深淺來區別對待。

風是六種自然氣候(風、寒、暑、濕、燥、火)中的領導者,能夠帶動其他氣候變化。例如,在春季還殘留有冬季的寒氣時,風中就會夾帶寒氣,感受到這種情況的就是「風寒」;倘若天氣猛然變得炎熱,風中就可能夾帶熱氣,感受到這種情況的稱為「風熱」;如果春天下雨連綿,地面潮濕之氣上升,風中就會夾帶濕氣,感受到這種情況的稱為「風濕」;假如春季應該溫暖卻反常寒冷,這種不合時宜的寒氣,如果使人出現類似傷寒的寒熱症狀,就是「寒疫」。以上這七種情況,都是在春季可能遭受的新穎邪氣,一旦感受到就會立即致病,與那些感受邪氣後並未立即發病,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後才發作的「伏氣」相比,兩者的差異極大,因此在診斷治療時必須仔細分辨。

2. 傷風

傷風之病,即仲景書中風傷衛之證也,諸家已詳,可毋細論耳。然其初起之大概,亦當述之。夫風邪初客於衛,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象浮緩者,此宜解肌散表法治之。經曰:傷於風者,頭先受之,故有頭痛之證;風並於衛,營弱衛強,故有發熱汗出之證;汗出則腠疏,故有惡風之證;脈浮主表,緩主風,故用解肌散表之法,以祛衛外之風。倘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若誤用之,必生他變,然則當按仲景法治之。世俗每見鼻塞咳嗽,遂謂傷風,而不知其為冒風也。冒風之病,詳在下篇。

白話文:

感冒這種病,就是張仲景書中所說的「風傷衛」的症狀,許多學者已經詳細討論過,因此不需要再詳細解釋。然而,對於其初起時的大致情況,還是應該說明一下。當風邪最初侵襲到衛氣層時,會出現頭痛、發熱、出汗以及怕風的症狀,脈象呈現浮而緩的特徵,這種情況適合使用《解肌散》來治療,以疏解表面病邪。經典上說:受到風邪侵襲,頭部是最先感受到的,因此會有頭痛的症狀;風邪與衛氣相合,導致营气相对较弱而卫气偏强,因而會發熱並出汗;出汗後皮膚腠理變得疏鬆,所以會感到畏風;脈象浮表示病在表層,緩則表明是風邪所致,因此使用解肌散來疏解表層的風邪,以驅除在衛氣層外的風邪。

如果脈象呈現浮而緊,並且有發熱但不出汗的情況,就不應使用此方,必須清楚這一點,以免用藥錯誤。倘若誤用,可能會引發其他變化,這時就應按照張仲景的方法來治療。一般來說,人們常見到鼻塞、咳嗽的症狀,就以為是感冒,卻不知道這實際上是受到了風寒的侵襲,關於「冒風」的病症,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說明。

3. 冒風

冒風者,風邪冒於皮毛,而未傳經入里也。汪訒庵曰:輕為冒,重為傷,又重則為中。可見冒風之病,較傷風為輕淺耳。近世每以冒風之病,指為傷風,不知傷風之病,即仲景書中風傷衛之證也。今謂冒風,乃因風邪覆冒皮毛,皮毛為肺之合,故見惡風、微熱、鼻塞、聲重、頭痛、咳嗽,脈來濡滑而不浮緩,此皆春時冒風之證據,與風傷衛之有別也,宜乎微辛輕解法治之。

倘或口渴喜飲,是有伏氣內潛,如脈數有汗為風溫,脈緊無汗為春溫,務宜區別而治,庶幾無誤。

或問曰:曾見靈胎書中有頭痛、發熱、咳嗽、涕出,俗語所謂傷風,非仲聖《傷寒論》中之傷風也。今先生竟以風傷衛分為傷風,與靈胎相悖,究竟誰是誰非?曰:靈胎所論之傷風,即是書之冒風;是書之傷風,即仲聖書中風傷衛分之傷風。據理而論,當遵聖訓為是,俗語為非。

白話文:

所謂冒風的情況,是指風邪侵犯到皮膚和毛髮表面,還未進一步滲透到經絡深層內部。汪訒庵說過:症狀輕微時稱為「冒」,較重時稱為「傷」,再重則可稱為「中」。由此可見,冒風這種病相對於傷風來說,症狀較為輕微且表淺。近代常有人將冒風的病症誤以為是傷風,卻不明白在張仲景的著作中所指的傷風,實際上是指風邪侵襲到衛氣的症狀。現在所說的冒風,是因為風邪覆蓋在皮毛之上,而皮毛與肺相聯繫,因此患者會出現怕風、輕微發燒、鼻塞、聲音嘶啞、頭痛、咳嗽等症狀,脈象通常表現為濡滑而不太浮緩,這些都是春季時節冒風的典型特徵,與風邪僅傷及衛氣的狀況有所區別,治療上應該採用輕微辛味、緩解表邪的方法。

如果患者感到口渴且喜歡飲水,這可能是有潛藏的病邪在體內,如脈搏快速且伴有出汗,則為風溫病;若脈搏緊繃且無汗,則為春溫病,治療上必須根據這些差異做出正確的區分,才能避免誤治。

有人提問:我曾在靈胎的書中讀到,頭痛、發熱、咳嗽、流鼻涕,這些被俗稱為傷風的症狀,並非張仲景《傷寒論》中所指的傷風。如今您卻將風邪傷及衛分稱為傷風,似乎與靈胎的觀點相矛盾,那麼到底誰對誰錯呢?回答是:靈胎所述的傷風,其實就是這裡所說的冒風;而這裡所說的傷風,正是張仲景書中提到的風邪侵襲衛分的傷風。按照道理來講,應當遵循張仲景的教誨為準,而俗語中的理解則存在誤解。

曰:觀先生所論之冒風,較傷風為輕,靈胎所論之傷風,為至難治之疾,一輕一重,何其相反?曰:豐謂風邪初冒皮毛,其證輕而且淺,不難數服而瘥,故曰輕也;彼謂邪由皮毛而入於肺,經年累月,病機日深,變成癆怯,故曰至難治之疾也。一論初起,一論病成,何相反之有。

白話文:

說:看先生所討論的冒風,比傷風病情輕微,而靈胎所論述的傷風,則是最難治療的疾病,一個說輕,一個說重,怎麼會如此相反呢?回應說:豐認為風邪剛開始侵犯皮毛時,其症狀輕微且表淺,不難通過幾次服藥就可痊癒,因此稱之為輕;而他認為邪氣從皮毛侵入到肺部,隨著時間積累,疾病的機制日益加深,最後演變成虛弱的癆病,所以說是最難治療的疾病。一個是論述病情初發時的狀況,一個是論及病情已成後的狀態,這兩者並無矛盾之處。

4. 中風

中風之病,如矢石之中人,驟然而至也。古人謂類中為多,真中極少,是書專為六氣而設,故論真中為亟耳。觀夫卒中之病,在春中風為多,在夏中暑為多,在秋中濕為多,在冬中寒為多,是以中風之病,詳於春令。蓋風之中於人也,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喎斜舌強,痰響喉間等證。

當其昏倒之時,急以通關散取嚏,有則可治,無則多死;口噤者,用開關散擦牙軟之;痰涎壅盛,用諸吐法湧之;此乃急則治標之法。再考諸賢論治,惟《金匱》分為四中,最為確當,堪為後學準繩,一曰中經,一曰中絡,一曰中腑,一曰中臟。

白話文:

中風這種疾病,就像箭石突然射中人一樣,急速而至。古人說類似中風的情況較多,而真正中風的情況极少。這本書專門針對六氣(風、寒、暑、濕、燥、火)設定,因此特別著重討論真正的中風情況。觀察突然發作的疾病,在春天中風的情況較多,在夏天中暑的情況較多,在秋天中濕的情況較多,在冬天中寒的情況較多,因此對於中風的詳細描述集中在春季的篇章。

當風邪侵襲人體時,病人會猛然昏迷,失去意識,或者出現口眼歪斜、舌頭僵硬、喉間有痰鳴等症狀。

在病人昏迷的緊急時刻,應迅速使用[通關散]诱发打噴嚏,如果能夠打出喷嚏表示還有治療的可能,否則多數情況危險;如果病人牙关紧闭,可以使用[開關散]擦拭牙齒使其鬆動;如果痰涎壅塞嚴重,就採用各種催吐方法使之排出;這些都是應對危急狀況、先治標的處理方式。

再進一步參考前人的治療理論,唯有《金匮要略》將中風分為四種情形,最為精確適當,可以作為後學者的治療標準:第一是中經,第二是中絡,第三是中腑,第四是中臟。

如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經也,當用順氣搜風法治之;口眼喎斜,肌膚不仁,邪在絡也,當用活血祛風法治之;昏不識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當用宣竅導痰法,益以百順丸治之;神昏不語,唇緩涎流,邪在臟也,亦宜此法,佐以補氣治之。如口開則心絕,目合則肝絕,手撒則脾絕,鼾睡則肺絕,遺溺則腎絕;又有搖頭上竄,汗出如油,脈大無倫,或小如纖,皆不可治。

或問:古人治中風,每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分,中腑以小續命湯,中臟以三化湯,中血脈以大秦艽湯。今既曰遵《金匱》之四中,然與原文不符合者何?曰:此遵《金鑑》訂正之文,諒無有誤耳。曰:論中又謂真中極少,類中為多,究竟真類,何以別耶?曰:忽然昏倒,真類皆有之證,然類中者,但無口眼喎斜,不仁不用等證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身體左右側活動不便,筋骨功能失常的情況,這是病邪影響到經脈的表現,應該使用調和氣機、疏浚風邪的治療方法;若是口眼歪斜,皮膚感覺麻木,這是病邪滯留在络脉的跡象,治療上應採用活血化瘀、驅風的方法;假如病人昏迷不認人,大小便失禁,這表示病邪已經影響到腑,此時應用开通窍絡、化痰的療法,並輔以[百順丸]來治療;對於昏迷不能說話,嘴唇弛緩流涎,這是病邪侵犯臟腑的表現,同樣適用上述療法,並且配合補氣藥物來增強治療效果。假使病人嘴張而不閉是心臟衰竭的徵兆,眼睛閉合無法開啟代表肝臟衰竭,手腳鬆弛脫落意味著脾胃機能喪失,鼾聲大作顯示肺部功能異常,小便失禁則是腎臟衰竭的表現;另外,若出現頭部搖晃、出汗如油,脈搏過於洪大或細微無力,這些都是病情危重,難以救治的跡象。

有人提問:古人治療中風時,常根據病邪侵犯的部位區分為中腑、中臟、中血脉等不同情況,中腑常用[小續命湯],中臟則用[三化湯],中血脉則用[大秦艽湯]。現在既然說遵循《金匱要略》的四種分類,為什麼又和原著的內容不符呢?回答是:這裡遵循的是《金匮要略》經過《金鑒》修訂後的內容,應該是沒有錯誤的。又問:理論中提到真正由外邪引起的「真中風」較少,而由內因導致的「類中風」較多,那麼如何區分真中風和類中風呢?回答是:無論是真中風還是類中風,突然昏迷都是兩者共有的症狀,但是類中風通常不會出現口眼歪斜、麻木無力等症狀。

曰:真類既分,不知類中有幾?曰:類中之病有八也:一因氣虛之體,煩勞過度,清氣不升,忽然昏冒為虛中也,治宜補氣;一因氣實之人,暴怒氣逆,忽然昏倒為氣中也,治宜順氣;一因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卒然昏倒無知為火中也,治宜涼膈;一因過飽感受風寒,或因惱怒氣鬱食阻,忽然昏厥為食中也,治宜宣消;一因登塚入廟,冷屋棲遲,邪氣相侵,卒然妄語,頭面青黑,昏不知人為惡中也,治宜辟邪;所有暑中論在卷四,濕中論在卷六,寒中論在卷八。此八者,皆稱為類中也。

程曦曰:是書以《金匱》之四中為準繩,而不以《內經》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四者為綱領何?思之良久,恍然有會。蓋偏枯者,半身不遂也;風痱者,四肢不舉也;風懿者,卒然不語也;風痹者,遍身疼痛也。竊謂偏枯、風痱、風懿,皆屬中風,而風痹一病,斷斷不能混入,恐後學者,以痹為中,所以宗後聖而未宗先聖,職是故耳。

白話文:

說:已經區分了病症的種類,但不清楚每一類中包含多少種情況?回答:每一類中的病症有八種:一種是體質氣虛的人,因勞累過度,使得清氣不上升,突然間感到頭昏眼花,這叫作「虛中」,治療應該以補氣為主;另一種是氣實體質的人,因突發暴怒導致氣血逆行,忽然昏倒,這叫作「氣中」,治療應該以調順氣機為主;再有一種是由於七情過度,五臟之中的火氣內生,猛然昏倒失去意識,這叫作「火中」,治療應該以清熱降火、涼膈為主;還有一種是因為飲食過飽後受風寒影響,或是因惱怒導致氣機鬱結、食物阻滯,突然昏厥,這叫作「食中」,治療應該以疏通消導為主;又或者是在參觀墓地、進入廟宇、逗留於陰冷房屋時,受到邪氣侵襲,忽然胡言亂語,頭面部呈現青黑色,昏迷不醒,這叫作「惡中」,治療應該以驅邪為主;至於中暑的情況在第四卷中有論述,濕氣所引起的在第六卷,寒氣所導致的在第八卷中說明。以上這八種,都統稱為「類中」。

程曦解釋道:本書以《金匱要略》中的四種中風類型作為標準,而沒有直接採用《黃帝內經》中偏枯、風痱、風懿、風痹四種作為主要框架,這是為什麼呢?經過深思,終於有所領悟。所謂偏枯,指的是半身不遂;風痱,則是四肢無法自如活動;風懿,是指突然之間不能說話;風痹,則是全身疼痛。我私下認為偏枯、風痱、風懿這些都屬於中風範疇,但風痹這種病症,絕對不能混為一談,恐怕後學者會誤將風痹當作中風,因此本書遵循後世聖賢的論述而未直接依循《內經》先聖之說,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江誠曰:諸書以半身不遂,分出左癱、右瘓,不用、不仁。蓋謂癱者坦也,筋脈弛縱,坦然不收;瘓者渙也,氣血渙散,筋骨不用。又謂右為不用,左為不仁,其實癱與不仁,即論中之邪中乎絡也;瘓與不用,即論中之邪中乎經也。今以此四中括之,真所謂要言不煩矣。

白話文:

江誠說:各書籍中提到半身不遂,分別歸納為左側癱瘓和右側癱瘓,以及肢體無力和感覺麻木。這裡所谓的“癱”,即是弛緩的意思,指的是筋脈鬆弛伸展,無法收縮自如;而“瘓”則意味著涣散,指氣血分散不聚,導致筋骨失去功能。另外,又將右側的症狀稱為無力,左側的症狀稱為麻木,實際上,無論是癱瘓還是麻木,都是指病邪侵襲了肌肉和筋脈之間的絡脉;而無力和癱瘓,則是指病邪影響到了主幹的經脈。如今將這四種情況總結起來說明,確實是簡明扼要,沒有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