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風寒

經云:風為百病之長也,以其能統諸氣耳。夫春令之風,多兼溫氣;夏令之風,多兼暑氣;秋令之風,多兼濕氣;冬令之風,多兼寒氣。今風寒之病,不論於冬,而論於春令者,蓋以風為重也,如冬令之風寒,以寒為重可知,若此別之,在春令辛溫不宜過劑,在冬令辛熱亦可施之,所以前人用藥宜分四時,洵非謬也。

是論風寒者,緣於初春尚有餘寒,所至之風,風中夾寒,人感之者,即寒熱頭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體痠,脈來浮大,或兼弦緊是也,宜以辛溫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較當春之寒疫稍輕,較冬令之傷寒則更輕矣,治之得法,不難一、二劑而瘳,但當審其兼證為要,如兼痰者,益以苓、夏,兼食者,加入神、楂,隨證減增,庶幾有效。

白話文:

經典上說:風是各種疾病之首,因為它能夠影響各種氣機的運行。春天的風,多半伴随著溫暖的氣息;夏天的風,則常带有暑熱之氣;秋天的風,往往夹杂著濕氣;冬天的風,則多與寒氣相伴。現在談到風寒之病,雖然這種病可能發生於冬季,但在春季討論它,是因為這個時候風的因素更為重要。正如我們知道,在冬季遭遇風寒時,寒氣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區分這兩種情況下,春季治療使用辛溫藥物不宜過量,而在冬季則可以適當地使用辛熱的藥物,這就是為什麼前人強調用藥需根據四季變化,確實是有道理的。

這裡討論的風寒病,由於初春時節仍有殘留的寒氣,這時的風往往帶有寒意,人們感受此風後,可能會出現寒熱交作、頭痛、微汗、咳嗽、身體酸痛等症狀,脈象通常浮大,有時還會兼有弦緊的特徵。治療上,應該採用辛溫解表的方法。不過,這種病症相比春初的寒疫要輕一些,比冬季的傷寒更是輕微,只要治療得當,通常一、兩副藥就能見效。但關鍵在於詳細辨析兼有的其他症狀,比如如果伴有痰多,就應增加茯苓、半夏;若是飲食積滯,則可加入神曲、山楂,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物,這樣才能確保療效。

2. 風熱

春應溫而過熱,是為非時之氣,所感之風,風中必夾熱氣,故名風熱病耳。此不但與風溫為兩途,抑且與熱病為各異。蓋風溫、熱病,皆伏氣也;風熱之邪,是新感也。其初起寒微熱甚,頭痛而昏,或汗多,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黃,舌起黃苔,脈來浮數是也,當用辛涼解表法為先;倘惡寒頭痛得瘥,轉為口渴喜飲,苔色黃焦,此風熱之邪,已化為火,宜改清熱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發斑發疹,當仿熱病門中之法治之。

或問曰:嘗見昔賢所謂春應溫而反寒,是為非時之氣;今先生謂春應溫而過熱,亦為非時之氣。昔今之論,何其相反?請詳悉之。答曰:昔賢之論,固非有謬;豐之鄙論,亦有所本。今謂春應溫而過熱,即《金匱》所謂至而太過,《禮記》所謂春行夏令也;昔賢謂春應溫而反寒,即《金匱》所謂至而不去,《禮記》所謂春行秋令也。

白話文:

春季應該是溫和的天氣,如果過於炎熱,這就被稱為非正常的天氣狀況。在這樣的天氣裡感受的風,風中往往攜帶著熱氣,因此這種病症被稱為風熱病。它不僅與風溫病不同,而且與一般所說的熱病也有區別。風溫、熱病通常源於體內潛藏的病氣;而風熱之邪則是新近感染的外邪。這種病初起時會有輕微的畏寒但高熱明顯,伴有頭痛頭暈,可能多汗,或咳嗽,眼睛發紅,鼻涕黃稠,舌頭上有黃色舌苔,脈象浮且快。治療上應首先使用辛涼解表的方劑;如果之後畏寒和頭痛減輕,轉而口渴想喝水,舌苔變得乾黃,這表示風熱之邪已經轉化為火,治療上就應調整為清除熱毒和滋養津液的方法;倘若出現舌頭乾燥、意識混亂或皮膚出疹的情況,就應參考熱病的治療原則來處理。

有人問:常見到古代賢者的說法是春季應該溫暖卻反常寒冷,這是非正常天氣;現在您說春季應該溫暖卻過分炎熱,也是非正常天氣。古人和您的觀點,為什麼恰好相反呢?請詳細解釋一下。回答是:古代賢者的觀點當然沒有錯誤;我這裡的淺見也是有所依據的。我所說的春季應該溫暖卻過分炎熱,就是《金匱要略》中所提到的「至而太過」,以及《禮記》中所述的「春行夏令」;而古代賢者所說的春季應該溫暖卻反常寒冷,對應的是《金匱要略》中的「至而不去」,以及《禮記》中的「春行秋令」。兩種說法分別指出了春季天氣異常的兩個不同面向。

3. 風濕

風濕之病,其證頭痛、發熱,微汗、惡風,骨節煩疼,體重微腫,小便欠利,脈來浮緩是也。羅謙甫云: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為風濕證也,宜用五苓散自愈。由是觀之,風濕之邪,多傷於太陽者,不待言矣!宜用兩解太陽法疏其膀胱之經,複利其膀胱之腑也。如風勝者,多用羌、防;濕勝者,多加苓、澤;陰虛之體,脈中兼數,宜加黃柏、車前;陽虛之體,脈內兼遲,宜入戟天、附片。醫者總宜分其風勝濕勝,辨其陰虛陽虛,庶無貽誤。

喻嘉言曰:風濕之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俱從太陽膀胱而入。風傷其衛,濕留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顯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證,此固宜從汗解。第汗法與常法不同,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風濕病症狀

風濕病的症狀包括頭痛、發熱、微微出汗、怕風、骨節痠痛、身體略微腫脹、小便排泄不順暢,脈象浮緩。

羅謙甫觀點

羅謙甫說:春夏之交,人若患病類似傷寒,就是風濕病,可以用五苓散自癒。由此可見,風濕邪氣大多侵犯太陽經,這是無需多言的。因此,應採用兩解太陽法,疏通膀胱經,並利其膀胱腑。

治療方法

如果風邪較盛,就多用羌活、防風;如果濕邪較盛,就多加茯苓、澤瀉。對於陰虛體質,脈象兼有數脈,應該加入黃柏、車前;對於陽虛體質,脈象兼有遲脈,應該加入附子、天雄。醫師應當區分風邪盛或濕邪盛,辨別陰虛或陽虛,以免誤治。

喻嘉言觀點

喻嘉言說:風濕病的患者,風邪先從上而入,濕邪先從下而入,都從太陽膀胱經而入。風邪傷及衛氣,濕邪留於關節。風邪無形,從陽氣而上,濕邪有形,從陰氣而下。風邪在外,濕邪在內,上下內外之間,邪氣相互搏鬥,所以表現出汗出、怕風、氣短、發熱、頭痛、骨節痠痛、身體略微腫脹等症狀。因此,應該採用汗法治療。但是,汗法與常規汗法不同,貴在緩慢,不可急於求成。急則風邪去除,濕邪仍存;緩則風濕邪氣皆能去除。

豐按:論風濕,惟嘉言先生為白眉,明出上下表里,可謂批卻導竅矣,更妙論汗之法,貴徐不貴驟,此五字誠為治風濕之金針,學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提到的是關於風濕病的看法。作者認為只有嘉言先生在討論風濕方面是其中最優秀的一位,他能夠清楚地指出風濕病症的位置和症狀,可以說是揭示了治療風濕的重要途徑。此外,嘉言先生還提出了非常巧妙的出汗療法治療方法,強調緩慢而不急躁的重要性,這五個字確實成為了治療風濕疾病的指導原則。學習的人不能因為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就輕視它。

4. 寒疫

叔和《序例》曰: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氣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考之《金鑑》,又謂:春應溫而反寒,名曰寒疫。據此而論,春有是病,而夏秋無是病也,其實夏令之寒,是為陰暑之病,秋月之寒,是為秋涼燥氣,此分明夏秋不病寒疫,當宗《金鑑》之訓,寒疫在乎春令也。蓋疫者役也,若役使然,大概眾人之病相似者,皆可以疫名之。

此又與瘟疫之疫,相懸霄壤,須知瘟疫乃天地之厲氣,寒疫乃反常之變氣也。其初起頭痛、身疼,寒熱無汗,或作嘔逆,人迎之脈浮緊者,宜用辛溫解表法治之。觀此見證,與冬令傷寒初客太陽無異,因在春令,所以不名傷寒,又因眾人之病相同,所以名為寒疫,然其治法,又與傷寒相去不遠矣。如有變證,可仿傷寒法治之。

白話文:

叔和在《序例》中說:從春分之後到秋分之前,如果天氣突然變得非常寒冷,這就被稱為時行寒疫。查閱《醫宗金鑑》又有這樣的記載:春天應該是溫暖的季節,但如果反常地變得寒冷,這就稱為寒疫。根據這些描述來看,春季可能會有這種病症,但夏天和秋天則不會有這種病。實際上,夏天的寒是因為陰暑病所引起,秋天的寒則是秋燥之氣的表現,這清楚地表明夏季和秋季並不會有寒疫,應遵循《醫宗金鑑》的教導,認為寒疫主要發生在春季。疫,意味著像被指派任務一樣,凡是大眾患的病狀相似的情況,都可以用「疫」來命名它。

這裡所說的寒疫與一般所謂的瘟疫,兩者有極大的差別,必須知道瘟疫是天地間的毒性氣候所造成,而寒疫則是由於氣候的反常變化所導致。寒疫初發時,症狀包括頭痛、身體疼痛、同時有寒熱但不出汗,或者伴有噁心嘔吐,人迎脈(頸部的大動脈)脈象浮緊的,適合使用辛溫性的藥物來解表治療。從這些症狀來看,與冬季傷寒剛開始侵犯太陽經時的表現相似,但由於它發生在春季,所以不稱之為傷寒,又因為很多人同時出現類似的病狀,所以稱之為寒疫。然而,治療的方法與傷寒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病情有所變化,也可參考傷寒的治療方法來處理。

或問曰:先生謂夏令之寒,是為陰暑之病,倘未交小暑、大暑之令,而受立夏、小滿、芒種、夏至之寒,可以名寒疫否?答曰:可也。昔賢謂夏應熱而反涼,是為非時之氣,若果見證與寒疫相合,不妨用寒疫之方,此所謂超乎規矩之外,仍不離乎規矩之中也。

白話文:

有人提問說:先生講到夏天時節所感受到的寒氣,會導致陰暑之病,倘若在小暑、大暑這些節氣來臨之前,就已經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些時候受到寒氣侵襲,這樣的情況能稱之為寒疫嗎?回答是:可以的。過去的醫學前輩認為夏天應該是炎熱的,但卻出現了反常的涼爽天氣,這就被視為非正常的气候变化。如果患者的症狀確實與寒疫的特徵相符,那麽使用治療寒疫的方劑也是合適的。這就是所謂的雖超越了常規的界限,但仍不偏離醫學原理的範疇。

5. 擬用諸法

解肌散表法,:治風邪傷衛,頭痛畏風,發熱有汗等證。

嫩桂枝,白芍藥,粉甘草,生薑,大棗

水煎服。

此仲景之桂枝,治風傷衛之證也。舒馳遠曰:桂枝走太陽之表,專驅衛分之風;白芍和陰護營,甘草調中解熱,姜辛能散,棗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調和營衛者也。

微辛輕解法,:治冒風之證,頭微痛,鼻塞,咳嗽。

紫蘇梗(一錢五分),薄荷梗(一錢),牛蒡子(一錢五分),苦桔梗(一錢五分),栝蔞殼(二錢),廣橘紅(一錢,去白)

白話文:

【解肌散】為一種治療方式,適用於風邪侵襲體表防禦系統(衛氣),導致頭痛、懼風、發燒且伴有出汗等症狀的情況。

藥方組成為:

  • 嫩桂枝:調和身體表面的陽氣,助於發散風寒。
  • 白芍藥:滋養陰血,保護身體內的營養系統(營氣),維持平衡。
  • 粉甘草:調節中焦,有助於解除熱毒。
  • 生薑:性辛,能夠促進身體發散風寒。
  • 大棗:味甘,可調和諸藥,同時促進脾胃的津液生成,以協調身體的防禦機制。

服用方法是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飲用。

這是張仲景所創的桂枝湯,專門針對風邪影響體表防禦系統的病症。舒馳遠曾說:桂枝能到達太陽經的表層,專門驅除停留在衛氣中的風邪;白芍則能調和陰液,保護身體的營養狀態,甘草負責調理中焦並緩解熱度,生薑的辛味促進發散,大棗的甘味有助和諧,二者還能促動脾胃的津液流通,從而達到調和營衛的效果。

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微辛輕解法】的治療策略,適用於感受風寒較輕的情況,症狀如頭部略微疼痛、鼻塞、咳嗽。

其藥方包括:

  • 紫蘇梗(一錢五分):用以發散風寒,寬胸利膈。
  • 薄荷梗(一錢):清涼解表,緩解頭痛、鼻塞。
  • 牛蒡子(一錢五分):疏散風熱,消腫排痰。
  • 苦桔梗(一錢五分):提升肺氣,治療咳嗽、咽喉不適。
  • 栝樓殼(二錢):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 廣橘紅(一錢,需去白):理氣化痰,尤其適用於胸膈痰壅的情況。

以上兩種方法分別對應不同輕重程度的風邪外感症狀,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達到解表散邪、調和身體機能的目的。

水煎服。

凡新感之風邪,惟冒為輕,只可以微辛輕劑治之。夫風冒於皮毛,皮毛為肺之合,故用紫蘇、薄荷以宣其肺,皆用梗而不用葉,取其微辛力薄也。蓋風為陽邪,極易化火,辛溫之藥,不宜過用,所以佐牛蒡之辛涼,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陰之表,及蔞殼之輕鬆,橘紅之輕透,以暢肺經之氣,氣分一舒,則冒自解矣。

順氣搜風法,:治風邪中經,左右不遂,筋骨不用。

臺烏藥(一錢),陳橘皮(一錢五分),天麻(一錢),紫蘇(一錢五分),甘菊花(一錢),參條(二錢),炙甘草(五分),宣木瓜(一錢)

白話文:

水煎服的意思是將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對於新感的風寒邪氣,如果症狀較輕,僅表現為頭痛鼻塞等,治療上應選用性味輕微辛散的藥物。風寒之邪首先影響到皮膚和毛髮,而皮毛與肺相聯繫,因此使用紫蘇和薄荷(梗部而非葉子),目的是為了輕微地宣發肺氣,因為它們性味微辛且作用柔和。風為屬陽的病邪,容易轉化為熱,所以辛溫類藥物不應過量使用。在這裡配合牛蒡子的辛涼特性和桔梗的辛平作用,以解除太陰經表層的病邪,再輔以杏仁殼的輕盈和橘紅的輕揚特性,來疏通肺經的氣機。一旦氣機暢通,風寒引起的頭痛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順氣搜風法:這種治療方法適用於風邪侵入經絡,導致身體左右不協調,筋骨活動不便的情況。

處方如下: 烏藥 一錢、陳皮 一錢五分、天麻 一錢、紫蘇 一錢五分、甘菊花 一錢、參條(可能是指人參的細枝或類似人參作用的藥材)二錢、炙甘草 五分、宣木瓜 一錢。

以上藥材,按照傳統煎煮方式,加水浸泡約半小時至四十分鐘,水量需超過藥材三到五厘米,然後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續煎約二十分鐘,濾出藥液後即可服用。

加桑枝三錢為引,水煎服。

此師古人順風勻氣散之法,以治風邪中經之病也。香岩曰:經屬氣。所以進烏藥、陳皮以順其氣,天麻、蘇、菊以搜其風。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佐參、草輔其正氣;更佐木瓜利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活血祛風法,:治風邪中絡,口眼喎斜,肌膚不仁。

全當歸(三錢,酒炒),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酒炒),秦艽(一錢五分),冬桑葉(三錢),雞血藤膠(一錢)

白話文:

加入桑枝三錢作為引導藥物,用水煎煮後服用。

此處師承古人的順風匀氣散方劑之法,用以治療風邪侵犯經絡所導致的疾病。香岩大師有云:經絡與氣息息相關。因此選用烏藥與陳皮來調和氣機,天麻、蘇葉、菊花則用以搜尋並驅除風邪。經典中說:邪氣之所以能聚集,往往是因為正氣虛弱。因此辅以人參和甘草來增強體內的正氣;更輔以木瓜來疏通筋骨,桑枝則促進肢體的灵动,發揮其調和作用。

活血祛風法:此法針對風邪侵襲經絡,導致口眼歪斜、皮膚麻木等症狀進行治療。

使用全當歸三錢(需用酒炒),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亦用酒炒),秦艽一錢五分,冬季收穫的桑葉三錢,以及雞血藤胶一錢。

加橘絡二錢,煎服。

此治風邪中絡之法也。香岩云:絡屬血。故用雞藤、川芎以活其血,即古人所謂治風須養血,血行風自滅也。經曰:營虛則不仁。故用當歸、白芍補益營血,而治不仁也。秦艽為風藥中之潤品,散藥中之補品,且能活血榮筋;桑葉乃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於肝,最能滋血去風,斯二者,誠為風中於絡之要劑。更佐橘絡以達其絡,絡舒血活,則風邪自解,而喎斜自愈矣。

宣竅導痰法,:治風邪中臟中腑,及瘧發昏倒等證。

遠志(一錢,去心),石菖蒲(五分),天竺黃(二錢),杏仁(三錢,去皮尖研),栝蔞實(三錢,研),殭蠶(三錢,炒),皂角炭(五分)

白話文:

加入橘絡二錢,以煎煮的方式服用。

這是治療風邪侵襲經絡的方法。香岩大師曾說:經絡與血液息息相關。因此使用雞血藤和川芎來活化血液,這正符合古人所說的「治療風病必須滋養血液,血液流通,風自然就會消散」的理論。經典上記載:如果营气虚弱,則會出現麻木無感的情況。因此,使用當歸和白芍來補充和增強营血,從而治療麻木的症狀。秦艽在風藥之中屬於滋潤性質,同時在散風藥中又具有補益效果,並且能夠促進血液流通、滋養筋脈;桑葉被視為箕宿星的精華,箕宿與風氣相通,風氣又與肝相聯,最能滋養血液並祛除風邪,這兩味藥,確實是風邪侵犯經絡的重要治療藥材。再輔以橘絡以疏通經絡,一旦經絡得以舒暢、血液循環活絡,風邪自然就會解除,而面部歪斜的問題也會隨之康復。

至於「宣窍導痰法」,適用於治療風邪侵犯臟腑,以及因瘧疾發作導致昏迷倒地等症狀。

使用藥材包括:遠志(一錢,需去除心部),石菖蒲(五分),天竺黃(二錢),杏仁(三錢,去皮去尖後研磨),栝樓子(三錢,研磨),殭蠶(三錢,炒過),皂角炭(五分)。

水煎,溫服。

風邪中於臟腑者,宜施此法。其中乎經,可以順氣搜風;其中乎絡,可以活血祛風;今中臟腑,無風藥可以施之,可見中臟之神昏不語,唇緩涎流,中腑之昏不識人,便溺阻隔等證,確宜宣竅導痰。方中天竺、遠、菖,宣其竅而解其語;杏仁、蔞實,導其痰且潤其腸;殭蠶化中風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竅,此一法而兩用也。尤恐其力之不及,中腑更佐以百順,中臟更佐以牛黃,按法用之,庶無差忒。

辛溫解表法,:(見前)

辛涼解表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兩解太陽法,:治風濕之證,頭痛身重,骨節煩疼,小便欠利。

白話文:

水煎後,溫熱狀態下服用。

當風邪侵入臟腑時,應採用此方法治療。風邪滲透經絡時,能夠調暢氣機並驅散風邪;若滲透於絡脈,則能夠促進血液流通並消除風邪。如今風邪已影響到臟腑,無法直接使用風藥進行治療,可見此類病情特徵為意識模糊、不能言語、唇部弛緩、唾液流出,以及影響到腑時會出現昏迷不識人、大小便不通等症狀,確實適合使用開竅化痰的方法。方劑中,天竺黃、遠志、菖蒲能開通窍竅並解除語言障礙;杏仁、蘿卜子能疏导痰涎且滋潤腸道;僵蚕能化解風痰,皂角能疏通上下竅道,此一方具有雙重功效。為了確保療效,對腑部病症更輔以百順草,對臟部病症則額外添加牛黃,按照正確方法使用,才不易出錯。

辛溫解表法,(詳見前文)

辛涼解表法,(詳見前文)

清熱保津法,(詳見前文)

兩解太陽法,適用於治療風濕之症,症狀包括頭痛身重、骨節疼痛、小便不暢。

桂枝(一錢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生米仁(四錢),苦桔梗(一錢五分)

流水煎服。

斯法也,乃兩解太陽風濕之邪。風邪無形而居外,所以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陽之表,俾風從汗而出;濕邪有形而居內,所以用苓、澤、米仁,滲其膀胱之裡,俾濕從溺而出,更以桔梗通天氣於地道,能宣上覆能下行,可使風濕之邪,分表裡而解也。嘉言雖謂風濕之病,固宜從汗而解,然風勝於濕者,則濕可隨風去,倘濕勝於風者,則宜此法治之。

白話文:

桂枝(1.5錢),羌活(1.5錢),防風(1.5錢),茯苓(3錢),澤瀉(1.5錢),生薏苡仁(4錢),苦桔梗(1.5錢)。

用流動的水煎煮後服用。

此方法旨在雙向解除太陽經中的風濕邪氣。風邪為無形之邪,停留於身體表面,因此使用桂枝、羌活、防風來解開太陽經的表層,使風邪隨著發汗排出;濕邪為有形之邪,積聚在體內,故而採用茯苓、澤瀉、薏苡仁來滲透膀胱之內,促使濕邪通過小便排出。再輔以桔梗,其性質能疏通天上之氣至地下,既能向上宣發也能向下疏通,可幫助風濕邪氣分別從表與裡兩途徑得到解除。嘉言雖說風濕之症,通常應透過出汗來解決,但若風邪較濕邪偏重時,濕邪可以隨風邪一同消散;如果濕邪超過風邪成為主要問題,那麼就應當採用此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