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風寒
經云:風為百病之長也,以其能統諸氣耳。夫春令之風,多兼溫氣;夏令之風,多兼暑氣;秋令之風,多兼濕氣;冬令之風,多兼寒氣。今風寒之病,不論於冬,而論於春令者,蓋以風為重也,如冬令之風寒,以寒為重可知,若此別之,在春令辛溫不宜過劑,在冬令辛熱亦可施之,所以前人用藥宜分四時,洵非謬也。
是論風寒者,緣於初春尚有餘寒,所至之風,風中夾寒,人感之者,即寒熱頭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體痠,脈來浮大,或兼弦緊是也,宜以辛溫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較當春之寒疫稍輕,較冬令之傷寒則更輕矣,治之得法,不難一、二劑而瘳,但當審其兼證為要,如兼痰者,益以苓、夏,兼食者,加入神、楂,隨證減增,庶幾有效。
白話文:
根據古籍記載,風邪可以誘發各種疾病,因為它可以結合其他各種病氣。春季的風,常帶有溫暖的特性;夏季的風,常夾雜著暑熱;秋季的風,通常會帶著濕氣;冬季的風,則多半含有寒氣。而風寒這類病症,我們不單只在冬天討論,而是在春天就開始談論,這是因為風邪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例如冬天的風寒,則是以寒氣為主。我們應區別看待,對於春天的風寒,使用辛溫的藥物時不宜過量,而在冬天,辛熱的藥物則可以使用。由此可見,前人用藥需考慮四季變化的觀點,確實有其道理。
我們在討論風寒時,主要是因為初春時節仍有殘留的寒意,此時的風,往往夾雜著寒氣。人一旦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寒熱交錯、頭痛、出汗不多、咳嗽、身體痠痛等症狀,脈搏可能呈現浮大或帶有弦緊的特徵,這種情況下,適合採用辛溫的解表法來治療。然而,這種病相較於春天的寒疫要輕微一些,比起冬天的傷寒更是輕微。只要治療得法,通常一到兩劑就能見效。但重要的是,必須細心辨識病人是否同時有其他併發症,例如有痰,可以在藥方中加入茯苓和半夏;若是消化不良,則可以加入山楂和神曲,根據病情調整藥物,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
2. 風熱
春應溫而過熱,是為非時之氣,所感之風,風中必夾熱氣,故名風熱病耳。此不但與風溫為兩途,抑且與熱病為各異。蓋風溫、熱病,皆伏氣也;風熱之邪,是新感也。其初起寒微熱甚,頭痛而昏,或汗多,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黃,舌起黃苔,脈來浮數是也,當用辛涼解表法為先;倘惡寒頭痛得瘥,轉為口渴喜飲,苔色黃焦,此風熱之邪,已化為火,宜改清熱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發斑發疹,當仿熱病門中之法治之。
或問曰:嘗見昔賢所謂春應溫而反寒,是為非時之氣;今先生謂春應溫而過熱,亦為非時之氣。昔今之論,何其相反?請詳悉之。答曰:昔賢之論,固非有謬;豐之鄙論,亦有所本。今謂春應溫而過熱,即《金匱》所謂至而太過,《禮記》所謂春行夏令也;昔賢謂春應溫而反寒,即《金匱》所謂至而不去,《禮記》所謂春行秋令也。
白話文:
[風熱]
春天本應溫暖,但如果過於炎熱,這就屬於不合時宜的氣候現象,所感受到的風中必然夾帶著熱氣,因此被稱作風熱病。這種病症不僅和風溫病不同,而且也與一般的熱病有所區別。風溫、熱病都是由潛伏的病毒引起的;而風熱則是由新近感染的病毒導致的。初期症狀可能輕微發冷但高燒,伴有頭痛、頭暈,可能會大量出汗,也可能會咳嗽、眼睛紅、鼻涕黃,舌頭上有黃色舌苔,脈搏呈現浮數的特徵,應當首先採用辛涼解表的方法治療;如果惡寒頭痛的情況得到改善,轉而出現口渴想喝水,舌苔呈黃色乾燥,這表示風熱病毒已經轉變為火熱,應該改用清熱保津的治療方法;如果出現舌頭乾燥、神志不清、或者皮膚出現斑點、疹子,應當參考熱病的治療方式。
有人問:曾經聽聞前輩說,春天本應溫暖卻反而寒冷,這是不合時宜的氣候;現在你卻說,春天本應溫暖卻過於炎熱,也是不合時宜的氣候。過去和現在的觀點,為什麼會如此相左呢?請詳細解釋。我回答說:前輩的觀點,固然沒有錯誤;我的淺見,也是有根據的。我認為春天過於炎熱,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的“至而太過”,也就是《禮記》所說的“春行夏令”;而前輩認為春天應溫暖卻反而寒冷,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的“至而不去”,也就是《禮記》所說的“春行秋令”。
3. 風濕
風濕之病,其證頭痛、發熱,微汗、惡風,骨節煩疼,體重微腫,小便欠利,脈來浮緩是也。羅謙甫云: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為風濕證也,宜用五苓散自愈。由是觀之,風濕之邪,多傷於太陽者,不待言矣!宜用兩解太陽法疏其膀胱之經,複利其膀胱之腑也。如風勝者,多用羌、防;濕勝者,多加苓、澤;陰虛之體,脈中兼數,宜加黃柏、車前;陽虛之體,脈內兼遲,宜入戟天、附片。醫者總宜分其風勝濕勝,辨其陰虛陽虛,庶無貽誤。
喻嘉言曰:風濕之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俱從太陽膀胱而入。風傷其衛,濕留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顯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證,此固宜從汗解。第汗法與常法不同,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
豐按:論風濕,惟嘉言先生為白眉,明出上下表里,可謂批卻導竅矣,更妙論汗之法,貴徐不貴驟,此五字誠為治風濕之金針,學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白話文:
【風濕】
風濕這種疾病,其症狀包含頭痛、發燒,輕微出汗、畏風,骨頭關節疼痛,身體沉重且有輕微浮腫,小便不通暢,脈象呈現浮緩的特徵。羅謙甫曾說,在春夏交替之際,人們若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這是風濕的表現,適合服用五苓散,病癥便可自然痊癒。由此可知,風濕這種邪氣,大多影響的是太陽經,這點無需多言!應採用治療太陽經的雙管齊下方法,疏通膀胱經絡,並清理膀胱的機能。如果風邪較強,可以多用羌活、防風;濕邪較強,可以多加茯苓、澤瀉;若是陰虛體質,脈象中夾雜快速的現象,宜加入黃柏、車前子;陽虛體質,脈象中夾雜遲緩的現象,則宜加入戟天、附片。醫生在治療時,應分辨風和濕的主次,判斷陰虛或陽虛的情況,以免造成誤診。
喻嘉言表示:風濕侵襲人體時,風邪首先影響上半身,濕邪則首先影響下半身,都從太陽膀胱進入。風邪損傷體表的防禦系統,濕邪滯留在關節,風邪遵循陽性原理,影響上半身,濕邪遵循陰性原理,影響下半身,風邪無形但影響外部,濕邪有形且影響內部。在上、下、內、外之間,邪氣互相衝擊,因此出現出汗、畏風、呼吸短促、發燒、頭痛、骨頭關節疼痛、身體沉重且輕微浮腫等症狀,這些情況通常適合透過出汗的方式來治療。然而,出汗的治療方式與一般方式不同,貴在緩慢而非急躁,急躁會讓風邪離開但濕邪仍存在,緩慢則能讓風邪和濕邪一同消散。
豐按:討論風濕問題,只有喻嘉言先生的見解最為精闢,他清楚地指出上、下、表、裏的關係,可以說是開創了新的理解角度。更妙的是他對於出汗治療方式的論述,強調緩慢而非急躁的重要性,這五個字確實是治療風濕的關鍵,學者不能因為其看似簡單而忽視它。
4. 寒疫
叔和《序例》曰: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氣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考之《金鑑》,又謂:春應溫而反寒,名曰寒疫。據此而論,春有是病,而夏秋無是病也,其實夏令之寒,是為陰暑之病,秋月之寒,是為秋涼燥氣,此分明夏秋不病寒疫,當宗《金鑑》之訓,寒疫在乎春令也。蓋疫者役也,若役使然,大概眾人之病相似者,皆可以疫名之。
此又與瘟疫之疫,相懸霄壤,須知瘟疫乃天地之厲氣,寒疫乃反常之變氣也。其初起頭痛、身疼,寒熱無汗,或作嘔逆,人迎之脈浮緊者,宜用辛溫解表法治之。觀此見證,與冬令傷寒初客太陽無異,因在春令,所以不名傷寒,又因眾人之病相同,所以名為寒疫,然其治法,又與傷寒相去不遠矣。如有變證,可仿傷寒法治之。
或問曰:先生謂夏令之寒,是為陰暑之病,倘未交小暑、大暑之令,而受立夏、小滿、芒種、夏至之寒,可以名寒疫否?答曰:可也。昔賢謂夏應熱而反涼,是為非時之氣,若果見證與寒疫相合,不妨用寒疫之方,此所謂超乎規矩之外,仍不離乎規矩之中也。
白話文:
叔和在《序例》中提到,自春分後到秋分前,如果天氣突然轉寒,這都可稱為季節性的寒疫。根據《金鑑》的記載,春天本應溫暖卻變得寒冷,這種情況被命名為寒疫。由此推論,這種疾病在春季出現,但夏季和秋季並不會發生。事實上,夏天的寒冷屬於陰暑,秋天的寒意則是由於秋涼和空氣乾燥,因此可以明確地說,夏季和秋季不會發生寒疫,應該遵從《金鑑》的教導,寒疫主要發生在春季。疫,就是役,像役使一樣,大多數人病情相似的情況下,都可以稱之為疫。
然而,這與瘟疫的疫是截然不同的,瘟疫是天地間的惡劣氣候所導致,而寒疫則是氣候反常的結果。患者初期會出現頭痛、身體疼痛,發冷發熱且不出汗,或伴有嘔吐,人迎脈搏跳動緊繃,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辛溫解表的治療方法。觀察這些症狀,與冬天的感冒初期感染太陽經的症狀相似,只是因為發生在春季,所以不叫傷寒,又因為多數人的病徵相同,所以稱之為寒疫。然而,其治療方法與傷寒相差不大。如果出現其他併發症,可以參考傷寒的治療方式。
有人問:先生認為夏季的寒冷是陰暑,但如果在未進入小暑、大暑前,如立夏、小滿、芒種、夏至時受到寒冷,是否也能稱之為寒疫呢?我的回答是,可以的。古人說,夏天本應熱卻涼,這是不合時節的氣候,如果病情與寒疫相符,不妨使用寒疫的療法。這就是所謂的超出規範,但仍在規範中的意思。
5. 擬用諸法
解肌散表法,:治風邪傷衛,頭痛畏風,發熱有汗等證。
嫩桂枝,白芍藥,粉甘草,生薑,大棗
水煎服。
此仲景之桂枝湯,治風傷衛之證也。舒馳遠曰:桂枝走太陽之表,專驅衛分之風;白芍和陰護營,甘草調中解熱,姜辛能散,棗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調和營衛者也。
微辛輕解法,:治冒風之證,頭微痛,鼻塞,咳嗽。
紫蘇梗(一錢五分),薄荷梗(一錢),牛蒡子(一錢五分),苦桔梗(一錢五分),栝蔞殼(二錢),廣橘紅(一錢,去白)
水煎服。
凡新感之風邪,惟冒為輕,只可以微辛輕劑治之。夫風冒於皮毛,皮毛為肺之合,故用紫蘇、薄荷以宣其肺,皆用梗而不用葉,取其微辛力薄也。蓋風為陽邪,極易化火,辛溫之藥,不宜過用,所以佐牛蒡之辛涼,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陰之表,及蔞殼之輕鬆,橘紅之輕透,以暢肺經之氣,氣分一舒,則冒自解矣。
順氣搜風法,:治風邪中經,左右不遂,筋骨不用。
臺烏藥(一錢),陳橘皮(一錢五分),天麻(一錢),紫蘇(一錢五分),甘菊花(一錢),參條(二錢),炙甘草(五分),宣木瓜(一錢)
加桑枝三錢為引,水煎服。
此師古人順風勻氣散之法,以治風邪中經之病也。香岩曰:經屬氣。所以進烏藥、陳皮以順其氣,天麻、蘇、菊以搜其風。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佐參、草輔其正氣;更佐木瓜利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活血祛風法,:治風邪中絡,口眼喎斜,肌膚不仁。
全當歸(三錢,酒炒),川芎(一錢五分),白芍(一錢,酒炒),秦艽(一錢五分),冬桑葉(三錢),雞血藤膠(一錢)
加橘絡二錢,煎服。
此治風邪中絡之法也。香岩云:絡屬血。故用雞藤、川芎以活其血,即古人所謂治風須養血,血行風自滅也。經曰:營虛則不仁。故用當歸、白芍補益營血,而治不仁也。秦艽為風藥中之潤品,散藥中之補品,且能活血榮筋;桑葉乃箕星之精,箕好風,風氣通於肝,最能滋血去風,斯二者,誠為風中於絡之要劑。更佐橘絡以達其絡,絡舒血活,則風邪自解,而喎斜自愈矣。
宣竅導痰法,:治風邪中臟中腑,及瘧發昏倒等證。
遠志(一錢,去心),石菖蒲(五分),天竺黃(二錢),杏仁(三錢,去皮尖研),栝蔞實(三錢,研),殭蠶(三錢,炒),皂角炭(五分)
水煎,溫服。
風邪中於臟腑者,宜施此法。其中乎經,可以順氣搜風;其中乎絡,可以活血祛風;今中臟腑,無風藥可以施之,可見中臟之神昏不語,唇緩涎流,中腑之昏不識人,便溺阻隔等證,確宜宣竅導痰。方中天竺、遠、菖,宣其竅而解其語;杏仁、蔞實,導其痰且潤其腸;殭蠶化中風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竅,此一法而兩用也。尤恐其力之不及,中腑更佐以百順,中臟更佐以牛黃,按法用之,庶無差忒。
辛溫解表法,:(見前)
辛涼解表法,:(見前)
清熱保津法,:(見前)
兩解太陽法,:治風濕之證,頭痛身重,骨節煩疼,小便欠利。
桂枝(一錢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一錢五分),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生米仁(四錢),苦桔梗(一錢五分)
流水煎服。
斯法也,乃兩解太陽風濕之邪。風邪無形而居外,所以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陽之表,俾風從汗而出;濕邪有形而居內,所以用苓、澤、米仁,滲其膀胱之裡,俾濕從溺而出,更以桔梗通天氣於地道,能宣上覆能下行,可使風濕之邪,分表裡而解也。嘉言雖謂風濕之病,固宜從汗而解,然風勝於濕者,則濕可隨風去,倘濕勝於風者,則宜此法治之。
白話文:
[使用各種療法的建議]
解肌散表法: 用於治療因風邪侵襲防禦系統,導致頭痛怕風,發燒有汗等症狀。 藥物包含嫩桂枝、白芍藥、粉甘草、生薑、大棗,用水煎煮服用。 這是張仲景的桂枝湯,用於風邪侵襲防禦系統的症狀。舒馳遠指出:桂枝專門針對太陽經脈的表面,驅逐防禦系統中的風邪;白芍藥平衡陰氣保護營運系統,甘草調理中焦解除熱氣,薑的辛辣能散寒,棗的甘甜能調和,有助於脾臟運轉津液,調和營運與防禦系統。
微辛輕解法: 用於治療輕微的風邪感染,如頭微痛,鼻塞,咳嗽。 藥物包括紫蘇梗、薄荷梗、牛蒡子、苦桔梗、栝蔞殼、廣橘紅,用水煎煮服用。 對於新感染的風邪,只有輕微的感染,可以用這種微辛輕劑來治療。風邪在皮膚表面,皮膚是肺部的聯繫,因此使用紫蘇、薄荷來宣發肺部,都使用梗而不使用葉,因為它們的微辛力較弱。風邪是陽性的邪氣,非常容易轉化為火,溫暖的辛藥不應過度使用,所以輔以牛蒡的辛涼,桔梗的辛平,來解太陰經脈的表面,以及栝蔞殼的輕鬆,橘紅的輕透,以暢通肺部的氣,一旦氣分得到舒緩,感染自然會解除。
順氣搜風法: 用於治療風邪侵入經絡,導致身體左右側活動不靈,筋骨無力。 藥物包括臺烏藥、陳橘皮、天麻、紫蘇、甘菊花、參條、炙甘草、宣木瓜,加上桑枝三錢作為引導,用水煎煮服用。 這是沿用古人的順風勻氣散的方法,來治療風邪侵入經絡的疾病。香巖表示:經絡屬於氣。所以使用烏藥、陳皮來順暢氣息,天麻、紫蘇、菊花來搜尋風邪。經絡上寫著:邪氣聚集的地方,那裡的氣必定虛弱。因此輔以人參、甘草來強化正氣;再輔以木瓜來利筋骨,桑枝幫助左右側的活動。
活血祛風法: 用於治療風邪侵入經絡,導致口眼歪斜,肌膚失去知覺。 藥物包括全當歸、川芎、白芍、秦艽、冬桑葉、雞血藤膠,加上橘絡二錢,用水煎煮服用。 這是治療風邪侵入經絡的方法。香巖說:經絡屬於血液。因此使用雞藤、川芎來活血,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治風需養血,血行風自滅」。經絡上寫著:營養虛弱就會失去知覺。因此使用當歸、白芍來補充營養血液,來治療失去知覺。秦艽是風藥中滋潤的成分,散藥中的補品,並且能活血榮筋;桑葉是箕星的精華,箕喜風,風氣與肝相連,最能滋血去風,這兩種成分確實是風邪侵入經絡的重要配方。再輔以橘絡來通經絡,經絡舒暢血液活躍,風邪自然會消失,歪斜也會自愈。
宣竅導痰法: 用於治療風邪侵入臟腑,以及瘧疾發作昏迷等症狀。 藥物包括遠志、石菖蒲、天竺黃、杏仁、栝蔞實、殭蠶、皁角炭,用水煎煮,溫服。 風邪侵入臟腑,應採用這種方法。如果風邪侵入經絡,可以順暢氣息搜尋風邪;如果風邪侵入經絡,可以活血祛風;現在風邪侵入臟腑,沒有風藥可以使用,可以看出侵入臟腑的神智不清、不能說話、嘴脣鬆弛、唾液流下,以及侵入腑的昏迷、認不出人、排尿受阻等症狀,確實需要宣竅導痰。方中天竺、遠志、石菖蒲,宣通竅道解開語言障礙;杏仁、栝蔞實,導出痰液且滋潤腸道;殭蠶化解中風的痰,皁角通上下竅道,這是一種方法的兩種用途。更擔心力量不足,侵入腑的更輔以百順,侵入臟的更輔以牛黃,按照方法使用,幾乎不會出差錯。
辛溫解表法: (詳情請見前文)
辛涼解表法: (詳情請見前文)
清熱保津法: (詳情請見前文)
兩解太陽法: 用於治療風濕的症狀,如頭痛、身體沉重、骨節疼痛、小便不暢。 藥物包括桂枝、羌活、防風、茯苓、澤瀉、生米仁、苦桔梗,用流水煎煮服用。 這個方法,是同時解決太陽風濕的邪氣。風邪無形而存在於外部,因此使用桂枝、羌活、防風,解太陽經脈的表面,讓風邪從汗液排出;濕邪有形而存在於內部,因此使用茯苓、澤瀉、生米仁,滲透膀胱的內部,讓濕邪從尿液排出,再加上桔梗將天氣引至地底,能宣發上方覆蓋的,能下行下方的,可以使風濕邪氣分別從表裡解除。雖然嘉言認為風濕的疾病,確實應該從汗液解除,但風勝過濕的時候,濕可以隨風而去,倘若濕勝過風的時候,就應該使用這種方法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