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豐

《時病論》~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五

2.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大意

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謂夏令傷於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則舍於營,復感秋氣涼風,與衛並居,則暑與風涼合邪,遂成痎瘧矣。景岳云:痎者皆也,總瘧之稱也;瘧者虐也,凌虐之義也。瘧之為病,非止一端,當分晰而冶之。考古有暑瘧、風瘧、寒瘧、濕瘧、溫瘧、瘴瘧、癉瘧、牝瘧、痰瘧、食瘧、疫瘧、鬼瘧、虛瘧、勞瘧、瘧母、三日瘧之名,臨證之時,不可不辨治也。暑瘧者,惡寒壯熱,煩渴引飲也。

風瘧者,寒少熱多,頭疼自汗也。寒瘧者,寒長熱短,頭疼無汗也。濕瘧者,寒重熱輕,一身盡痛也。溫瘧則先熱後寒,因於冬令伏氣。瘴瘧則發時昏悶,因感山嵐瘴氣。癉瘧則獨熱天寒。牝瘧則寒多熱少。又有頭痛而眩,瘧發昏迷為痰瘧。寒熱交併,噫氣惡食為食瘧。沿門合境,證皆相似為疫瘧。

寒熱日作,多生恐怖為鬼瘧。元氣本虛,感邪患瘧為虛瘧。瘧疾患久,遇勞即發為勞瘧。經年不愈,結成痞塊,藏於脅腹為瘧母。正氣本虛,邪客於腑,間兩日而作者為三日瘧。更有似瘧非瘧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發於秋,最難速愈。倘秋時炎蒸於夏,而內並無伏氣,其見證與陽暑相似者,名曰秋暑。

此二證皆在乎秋,今附論於斯,蓋恐誤為瘧治耳。

白話文:

經典上說,如果在夏天受到暑熱的侵害,到了秋天就可能會得到痎瘧。這是說在夏季被暑熱侵擾,嚴重的當時就會生病,輕微的會讓暑氣潛伏在身體裡,等到秋天來臨,涼風吹起,暑氣和涼風在人體內結合,就會形成痎瘧。

景嶽先生解釋,痎表示普遍,是所有瘧疾的統稱;瘧表示殘酷,指的是疾病對人體的殘酷折磨。瘧疾的種類繁多,應詳細區分來治療。從古至今,有暑瘧、風瘧、寒瘧、濕瘧、溫瘧、瘴瘧、癉瘧、牝瘧、痰瘧、食瘧、疫瘧、鬼瘧、虛瘧、勞瘧、瘧母、三日瘧等種類,在診斷時必須清楚分辨。

暑瘧的特徵是怕冷且高燒,口渴想喝水。風瘧則是輕微的冷感加上較多的熱感,伴有頭痛和自汗。寒瘧是冷感持續時間長,熱感短暫,頭痛且不出汗。濕瘧是冷感重熱感輕,全身疼痛。溫瘧是先熱後冷,因冬季潛伏的氣候因素造成。瘴瘧在發作時會感到昏沉,因吸入山區的瘴氣所致。癉瘧在天氣轉冷時只感到熱。牝瘧則是冷感多於熱感。頭痛伴隨眩暈,瘧疾發作時會陷入昏迷的稱為痰瘧。冷熱交替,噁心不想吃東西的為食瘧。同一地區內,大家症狀相似的為疫瘧。

每天都會發作的冷熱交替,讓人產生恐懼的為鬼瘧。體質本來就虛弱,受到感染而得瘧疾的為虛瘧。長期患有瘧疾,一勞累就會發作的為勞瘧。久病不癒,形成硬塊藏於腹部的為瘧母。體質虛弱,邪氣進入腑臟,每兩天才發作一次的為三日瘧。還有一種類似瘧疾但又不是的伏暑,也是因為在夏天受到暑熱影響,到了秋天才發病,這種情況很難快速痊癒。若秋天像夏天一樣炎熱,體內又沒有潛伏的暑氣,症狀和陽暑相似的,我們稱之為秋暑。

這兩種情況都發生在秋季,因此我們在此附帶討論,以免誤以為是瘧疾來治療。

3. 暑瘧

暑瘧者多因長夏納涼,感受陰暑,暑汗不出,則邪遂伏於內,直待秋來,加冒涼氣而發。先賢云:暑氣內伏者,陰氣也;秋涼外束者,陰邪也;新邪與衛氣並居,則內合伏暑,故陰陽相搏而瘧作矣。其證惡寒壯熱,口渴引飲,脈來弦象,或洪或軟,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凜,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治宜清營捍瘧法治之,如渴甚者,麥冬、花粉佐之。

凡瘧連日而發者則病淺,間日而發者則病深,間二日而發者則愈深矣。漸早為輕,因正氣勝而外出;漸晚為重,因邪氣勝而內入。初起多實,宜以祛邪為先;患久多虛,宜以養正為主。醫者須分淺深輕重虛實新久而治之,則庶幾投劑有效耳。

張景岳曰:傷暑為瘧,何謂陰邪?蓋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陰暑耳,以其無汗也。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蓄於營衛,則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寒者多為痢,使能慎此二者,則瘧痢何由來也。

白話文:

【暑瘧】 患有暑瘧的人大多是因爲在長夏時節貪涼,感受了陰寒的暑氣,因爲暑天的汗沒有正常排出,邪氣因此潛伏在體內,直到秋天來臨時,加上再次受涼,病情才發作。古時的醫者說:潛伏在體內的暑氣,是陰性的;秋季的涼氣從外部束縛,也是陰邪;新的邪氣與人體的防禦氣同存,與體內的伏暑相互作用,陰陽兩氣相爭鬥,於是就引發了瘧疾。患者會出現惡寒和高熱交替,口渴想喝水,脈象呈弦狀,或大或軟,有時穿衣則煩躁,脫衣則寒冷,皮膚無汗,必須等到汗流浹背,熱度纔會退去。治療上應採用清營抗瘧法,如果口渴嚴重,可以加入麥冬、花粉等藥物輔助治療。

一般來說,連續幾天發作的瘧疾病情較輕,隔一天發作一次的病情較深,隔兩天發作一次的病情更深。發病時間越早病情越輕,因爲正氣強而能抵抗邪氣;發病時間越晚病情越重,因爲邪氣勝過正氣。初期病情多實,應該先驅除邪氣;長期患病的人多虛,應該以增強體質爲主。醫生必須根據病情的深淺、輕重、虛實以及病程的新舊來進行治療,這樣纔有可能讓藥效發揮出來。

張景嶽曾說:被暑氣傷害而引發瘧疾,爲何說是陰邪呢?這是因爲陽暑傷的是氣,症狀多爲出汗,感染後立即發作,邪氣不會留在體內。只有陰暑,因爲沒有正常的排汗,邪氣纔會潛伏下來。所以,凡是得瘧疾的人,都是因爲在酷熱的夏天,爲了貪圖涼快,不顧風寒,或者用冷水洗澡,或者在河裏游泳,或者吃太多生冷食物。身體強壯的人可能不會留下病根,不一定生病,但體弱的人邪氣會積聚在體內,就難以避免了。但是,多數因外感寒邪而得瘧疾,內傷寒邪多導致痢疾,如果能在這兩點上謹慎一些,那麼瘧疾和痢疾就不會那麼容易找上門來了。

4. 風瘧

經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金鑑》謂:風瘧:先傷於寒,後傷於風。據此二說而論,是證之因,亦由長夏先受陰暑,至秋感風而發也。然而有暑無風惟病暑,有風無暑惟病風,必風暑合邪,始成瘧病。此雖與暑瘧得病之因無異,發病之時亦同,但其見證,自有攸分,不可以不辨也。

蓋風瘧之為病,寒少熱多,不似暑瘧惡寒壯熱,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凜。風瘧則頭疼自汗出,不似暑瘧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風瘧之脈,弦而兼浮,不似暑瘧,脈象純弦,或洪或軟,若此分別,投劑自合拍耳。初宜辛散太陽法去羌活,加秦艽治之,必俟寒熱分清,始可進和解之法。

總當細審其因,可散則散,可和則和,可補則補,可截則截,全在臨時活法耳。

江誠曰:細觀暑瘧、風瘧,皆由長夏感受陰暑,併發於秋,但暑瘧因秋涼所觸,風瘧因秋風所觸,以此別之,毫釐無謬。

白話文:

【風瘧】

古文提到:夏天酷熱而出不了汗的人,到了秋天就可能成為風瘧患者。《金鑑》中指出:風瘧的病因,首先是受了寒氣,之後又被風邪侵襲。根據這兩種說法來看,風瘧的形成,是由於長夏時節先受到了陰暑的影響,到了秋天再被風邪所感而發病。

然而,只有暑氣而沒有風邪,人會單純地患上暑病;只有風邪而沒有暑氣,人會單純地患上風病。必須風邪和暑氣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瘧病。這和暑瘧的病因並無不同,發病時間也一樣,但症狀上卻有所區別,不可不分辨清楚。

風瘧這種疾病,寒象較輕,熱象較重,和暑瘧的畏寒高熱不同,或者穿上衣服就感到煩躁,脫掉衣服又覺得寒冷。風瘧的症狀是頭痛且自汗,不像暑瘧皮膚無汗,必須等到汗流浹背熱度才會消退。風瘧的脈象,弦而且帶有浮象,和暑瘧的純弦脈或者洪脈、軟脈不同。如果能這樣分辨,治療時選藥就能更精準。

初次治療應採用辛散太陽法,去掉羌活,加入秦艽來治療,必須等到寒熱症狀明確,才能進一步使用調和的療法。

總之,應詳細審視病因,可以散的就散,可以和的就和,可以補的就補,可以截的就截,關鍵在於臨牀時的靈活運用。

江誠說:仔細觀察,不管是暑瘧還是風瘧,都是由於長夏時節受到陰暑的影響,在秋季發病。只是暑瘧因為秋涼的刺激而發,風瘧因為秋風的刺激而發,由此可以區分,毫無誤差。

5. 寒瘧

寒瘧者,緣於先受陰寒,或沐浴之水寒,寒氣伏於肌腠之中,復因外感邪風觸之而發。正合經云: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蓋寒瘧之脈證,弦緊有力,寒長熱短,連日而發,或間日而發,發時頭痛微汗,或無汗乾熱。此當遵古訓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擬用辛散太陽法治之。

如寒熱按時而至,方可繼進和解,今人不別何經,動手概用小柴胡湯,則誤甚矣。

白話文:

【寒瘧】 患有寒瘧的人,通常是由於先前遭受了寒涼,或是沐浴時水溫過低,導致寒氣滲入肌膚腠理之間,之後再受到外界風邪侵襲所引發的。這正好符合醫經所說:寒是陰性氣質,風是陽性氣質,先被寒氣傷害,然後又被風邪傷害,所以會先出現寒涼症狀,然後才轉為發熱。

寒瘧的脈象特徵為弦緊且有力,患者感覺到的寒涼時間比發熱時間長,病症可能每天發作,也可能隔天發作一次,發病時會有頭痛及輕微出汗,或者完全不出汗而感到燥熱。對於這種情況,應遵循古訓的「身體如燒炭般灼熱,透過出汗來散去」的原則,打算使用辛香散發的藥物,對抗太陽經的風寒。

如果寒熱的發作有固定的時間節律,那就可以考慮進一步調和體內陰陽,但現在許多人不辨別是哪條經絡出了問題,一概使用小柴胡湯,這樣很容易造成誤診誤治。

6. 濕瘧

濕瘧之證,因於久受陰濕,濕氣伏於太陰,偶有所觸而發。發則惡寒而不甚熱,脈象緩鈍而不弦,一身盡痛而有汗,手足沉重,嘔逆脹滿者是也。俗謂脾寒,大概指是證耳。此宜宣透膜原法,使其邪化瘧除,但辛燥之劑,於陰虧熱體者,須酌用之。陽虛寒體者,更可加老蔻、乾薑。

所有斷截之法,不宜早用,用之非變膨鼓,即成瘧母之疴。瘧證殊多,總宜分別而治。

江誠曰:寒瘧因寒水伏於肌腠,濕瘧因濕氣伏於太陰,斯二瘧夏秋皆有,非比暑瘧、風瘧,受於夏天,發於秋令也。

白話文:

【濕性瘧疾】

濕性瘧疾的症狀,源於長期處於陰冷潮濕環境,導致濕氣積聚在脾胃之中,偶爾因外界刺激而爆發。發作時會感到寒冷,但不會非常發燒,脈搏緩慢且無力,不見緊繃,全身疼痛且易出汗,四肢感覺沉重,伴有噁心嘔吐及脹氣的現象。這常被誤認為是脾臟虛寒,大概就是指這種病狀。對此應採用透散濕氣的治療方式,讓病邪消散,瘧疾自然去除,但若使用辛燥藥物,對於陰虛或體質偏熱的人,必須謹慎使用。對於陽虛體寒的人,可以適量加入豆蔻和乾薑。

切記,所有急躁的治療方式都不宜過早使用,否則可能導致病情轉為浮腫,或是演變成更嚴重的瘧疾母病。瘧疾的種類很多,必須針對不同類型分別治療。

江誠表示:寒性瘧疾是由於寒水滯留在皮膚肌肉間,濕性瘧疾則是由於濕氣積聚在脾胃之中,這兩種瘧疾夏季和秋季都有可能發生,並不像暑性瘧疾和風性瘧疾,只在夏季感染,秋季才發病。

7. 溫瘧

經謂:溫瘧由冬令感受風寒,伏藏於骨髓之中,至春不發,交夏陽氣大泄,腠理不致,或有所用力,伏邪與汗並出,此邪藏於腎,自內而達於外。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其氣復入,入則陽虛,陽虛生外寒矣。又謂:先傷於風,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溫瘧之證,先熱後寒,其脈陽浮陰弱,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涼,宜清涼透邪法治之。如汗多者去淡豉,加麥冬、花粉。如舌苔化為焦黑者,宜清熱保津法治之。嘉言云:治溫瘧,當知壯水以救其陰,恐十數發而陰精盡,盡則真火自焚,頃之死矣。此與香岩論溫病,當刻刻護陰之說,不相悖也。

凡有變證,仿春溫、風溫、溫病、溫毒門中之法可也。

或問:溫瘧得之於冬,發之於夏,何不列於溫病之門,或附於熱病之後,今列如斯,其意何也?答曰:就溫字而言,當列於彼,就瘧字而論,當附於此,欲使學者,知諸瘧有先熱後寒,有先寒後熱,有寒多熱少,有寒少熱多,有獨熱不寒之各異也。又問:《金匱》論溫瘧,謂身無寒但熱,今先生論中謂先熱後寒,得毋有違仲景乎?曰:先熱後寒者,遵《內經》之訓也。《金匱》謂無寒但熱,定系傳寫之訛。

殊不知但熱無寒,乃癉瘧也,不可不為分辨。

白話文:

[溫熱型瘧疾]

古人認為:溫熱型瘧疾是由冬天受風寒侵襲,風寒隱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沒有發作,進入夏季,人體的陽氣大量消耗,肌膚毛孔無法閉合,若此時過度用力,潛藏的邪氣會隨著汗水一同排出,這種邪氣藏在腎臟,從內部影響到外部。這樣的情況下,體內陰氣不足,陽氣過剩,陽氣過剩就會產生熱感。當陽氣衰弱,邪氣再次侵入體內,陽氣更顯不足,陽氣不足就會感到外在寒冷。另外,如果先受風後再受寒,就會先感覺熱,然後才感到冷,且會定期發作,這種情況被稱為溫熱型瘧疾。

溫熱型瘧疾的特徵是先熱後冷,脈象上表現為陽部浮起而陰部偏弱,可能會大量出汗或少量出汗,口渴想喝涼水,應使用清涼透邪的方法來治療。若患者大量出汗,可去掉淡豆豉,加入麥冬和花粉。如果舌苔變成焦黑色,應該用清熱保津的方法來治療。嘉言曾說:治療溫熱型瘧疾,要懂得滋養腎水以補充陰氣,否則可能因多次發作導致陰精耗盡,陰精耗盡後,體內的真火就會自行燃燒,很快會導致死亡。這與香巖對於溫病應時刻保護陰氣的觀點並不矛盾。

對於出現的其他症狀,可以參考春溫、風溫、溫病、溫毒等類別的治療方法。

有人問:溫熱型瘧疾在冬天感染,夏天發病,為什麼不將其歸類在溫病類別,或是附在熱病之後,現在這樣歸類,是基於什麼考量呢?回答是:從「溫」字的角度看,應該歸類在溫病類別,但是從「瘧」字的角度來看,應該附在熱病類別。目的是讓學習者瞭解,各種瘧疾有先熱後冷的,有先冷後熱的,有冷多熱少的,有熱多冷少的,也有隻熱不冷的,種類繁多。再問:《金匱》中提到溫熱型瘧疾只有熱感而無寒感,而您所說的先熱後冷,是否與張仲景的觀點相衝突呢?回答是:先熱後冷的說法,是遵循《內經》的教導。《金匱》中提到的無寒只有熱,可能是抄寫錯誤。

必須明白,只有熱感而無寒感的情況,其實是癉瘧,必須區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