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病論》~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大意
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謂夏令傷於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則舍於營,復感秋氣涼風,與衛並居,則暑與風涼合邪,遂成痎瘧矣。景岳云:痎者皆也,總瘧之稱也;瘧者虐也,凌虐之義也。瘧之為病,非止一端,當分晰而冶之。考古有暑瘧、風瘧、寒瘧、濕瘧、溫瘧、瘴瘧、癉瘧、牝瘧、痰瘧、食瘧、疫瘧、鬼瘧、虛瘧、勞瘧、瘧母、三日瘧之名,臨證之時,不可不辨治也。暑瘧者,惡寒壯熱,煩渴引飲也。
風瘧者,寒少熱多,頭疼自汗也。寒瘧者,寒長熱短,頭疼無汗也。濕瘧者,寒重熱輕,一身盡痛也。溫瘧則先熱後寒,因於冬令伏氣。瘴瘧則發時昏悶,因感山嵐瘴氣。癉瘧則獨熱天寒。牝瘧則寒多熱少。又有頭痛而眩,瘧發昏迷為痰瘧。寒熱交併,噫氣惡食為食瘧。沿門合境,證皆相似為疫瘧。
白話文:
經典上說:如果在夏天受了暑熱的傷害,到了秋天就必定會得到痎瘧病。這是因為在夏季受到暑邪侵襲,嚴重的當時就會發作暑病,較輕的則暑邪潛藏在身體裡,等到秋季時遇到涼風,與體表的防禦系統(衛氣)共同作用,暑邪與秋涼之氣結合成為邪氣,從而形成痎瘧。
景岳先生指出:「痎」泛指各種瘧疾,是瘧疾的統稱;而「瘧」意味著虐待、殘酷,反映這種病對人體的侵害性。瘧疾表現形式多樣,治療時必須具體分析不同情況。回顧古籍,有暑瘧、風瘧、寒瘧、濕瘧、溫瘧、瘴瘧、癉瘧、牝瘧、痰瘧、食瘧、疫瘧、鬼瘧、虛瘧、勞瘧、瘧母、三日瘧等多種分類,在診療過程中,不能不仔細區分並施以對應的治療。
暑瘧的特點是怕冷且高燒,感到煩躁口渴,頻頻想喝水。風瘧則表現為寒冷感較輕、發熱較重,伴有頭痛和自發性出汗。寒瘧的特徵是寒冷感持續時間長,發熱時間短,頭痛且無汗。濕瘧則是寒冷感明顯,發熱輕微,全身酸痛。溫瘧是先感到熱後轉寒,這是由冬季潛伏的病氣所引起。瘴瘧發作時會感到昏沉,源於接觸了山林中的穢濁濕氣。癉瘧則是在寒冷天氣中唯獨感到身體發熱。牝瘧則是寒冷感比發熱更為顯著。此外,還有頭痛且頭暈,瘧疾發作時陷入昏迷狀態的,稱為痰瘧;寒熱交替出現,伴有打嗝、厭食的,稱為食瘧;若一戶接一戶,整個社區的症狀相似,則為疫瘧。
寒熱日作,多生恐怖為鬼瘧。元氣本虛,感邪患瘧為虛瘧。瘧疾患久,遇勞即發為勞瘧。經年不愈,結成痞塊,藏於脅腹為瘧母。正氣本虛,邪客於腑,間兩日而作者為三日瘧。更有似瘧非瘧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發於秋,最難速愈。倘秋時炎蒸於夏,而內並無伏氣,其見證與陽暑相似者,名曰秋暑。
此二證皆在乎秋,今附論於斯,蓋恐誤為瘧治耳。
白話文:
每日交替出現寒熱症狀,常會引發患者極大的恐慌,這被稱為鬼虐。當人體原本的元氣就已虚弱,再受到外邪侵襲而患上虐疾,這就是虛虐。倘若虐疾長期未能康復,一旦勞累就會發作,這稱為勞虐。如果经过多年仍未痊癒,病氣積聚形成硬塊,藏在肋骨下或腹部,這就稱為虐母。當人體正氣根本虛弱,外邪滲入臟腑,每隔兩天發作一次的,便是所謂的三日虐。另外還有所謂類似虐疾卻非真正虐疾的伏暑,通常是因夏季酷熱時受暑氣侵襲,而在秋季發病,這種情況最難迅速痊癒。假如秋天時節猶如夏日般炎熱,但體內並無潛藏的暑氣,其表現的症狀與陽暑相似,這就稱為秋暑。
這兩種病症都發生在秋季,現在此一併論述,主要是擔心可能被誤診為虐疾來治療。
2. 暑瘧
暑瘧者多因長夏納涼,感受陰暑,暑汗不出,則邪遂伏於內,直待秋來,加冒涼氣而發。先賢云:暑氣內伏者,陰氣也;秋涼外束者,陰邪也;新邪與衛氣並居,則內合伏暑,故陰陽相搏而瘧作矣。其證惡寒壯熱,口渴引飲,脈來弦象,或洪或軟,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凜,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治宜清營捍瘧法治之,如渴甚者,麥冬、花粉佐之。
凡瘧連日而發者則病淺,間日而發者則病深,間二日而發者則愈深矣。漸早為輕,因正氣勝而外出;漸晚為重,因邪氣勝而內入。初起多實,宜以祛邪為先;患久多虛,宜以養正為主。醫者須分淺深輕重虛實新久而治之,則庶幾投劑有效耳。
白話文:
暑瘧的情況多是因為在夏季長時間貪涼,感受了陰冷的暑氣,導致暑熱之汗無法正常排出,於是邪氣潛伏在體內。一直等到秋季來臨,再接觸到涼爽的氣候時,便誘發了病症。先前的醫學前輩說過:潛伏在體內的暑氣屬於陰性;秋天外界的涼氣束縛體表,這也是屬於陰性的邪氣。新進侵入的邪氣與人體的衛氣共存,這樣就會在內部結合原先潜藏的暑氣,因此陰陽兩股力量相互搏鬥,就引發了瘧疾的發作。這種病症的特徵是怕冷且高燒,口渴想喝水,脈搏呈現弦狀,有時強烈有時弱,或者穿衣會感到不適,脫衣又觉得寒冷,皮膚不出汗,必須等到大量出汗後,高燒才會減退。治療應該使用清熱滋陰、驅瘧的方法,如果口渴非常嚴重,可以加入麥冬和天花粉輔助治療。
一般來說,每天都發作的瘧疾表示病情較輕,隔天發作一次的病情較重,隔兩天發作一次的則更為嚴重。發作時間逐漸提早代表病情較輕,因為這是正氣逐漸佔上風,向外排斥邪氣的表現;如果發作時間逐漸推遲,則表示病情加重,因為邪氣變得更強而深入體內。疾病初期多屬實證,治療上應先以袪除邪氣為主;患病時間久了則多轉為虛證,治療上應該注重調理正氣。醫生在治療時,必須根據病情的深淺、輕重、虛實以及病程的新舊來制定治療方案,這樣才能確保藥方能發揮效果。
張景岳曰:傷暑為瘧,何謂陰邪?蓋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陰暑耳,以其無汗也。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於河流,或過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蓄於營衛,則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寒者多為痢,使能慎此二者,則瘧痢何由來也。
白話文:
張景岳說:因為受暑熱而引發的疟疾,怎麼會被稱作陰邪所致的病呢?通常陽性的暑熱會損傷人的氣,這種情況下的症狀多半伴隨著多汗,感受到暑熱後很快就發病,並且邪氣不易停留於體內。而那種會滯留在體內不肯離去的,只有陰性的暑濕(陰暑)了,這是因為陰暑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出汗症狀。所以,凡是得到疟疾的人,必定是在酷熱的季節裡,為了贪圖涼快而不顧風寒,可能用冷水洗澡,或在河水中沐浴,又或是過度食用寒凉的食物。身體壯實的人,邪氣難以在他們體內停留,或許不會導致生病;但體質較弱的人,邪氣就會蓄積在他們的营气与卫气之中,這樣就難免會患病。一般來說,外感風寒的情況多導致疟疾,而內臟受寒則多引起痢疾。如果能謹慎避免這兩種情況,那麼疟疾和痢疾又從何而來呢?
3. 風瘧
經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金鑑》謂:風瘧:先傷於寒,後傷於風。據此二說而論,是證之因,亦由長夏先受陰暑,至秋感風而發也。然而有暑無風惟病暑,有風無暑惟病風,必風暑合邪,始成瘧病。此雖與暑瘧得病之因無異,發病之時亦同,但其見證,自有攸分,不可以不辨也。
蓋風瘧之為病,寒少熱多,不似暑瘧惡寒壯熱,或著衣則煩,去衣則凜。風瘧則頭疼自汗出,不似暑瘧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風瘧之脈,弦而兼浮,不似暑瘧,脈象純弦,或洪或軟,若此分別,投劑自合拍耳。初宜辛散太陽法去羌活,加秦艽治之,必俟寒熱分清,始可進和解之法。
白話文:
古籍記載道:在夏天遭受暑熱卻無法出汗的人,到了秋天可能會引發風瘧。《金鑒》一書中提到,風瘧的成因是先受到寒氣侵襲,之後再受到風邪影響。根據這兩種說法,這種疾病的起因似乎是因為在長夏時期首先感受了陰暑,而到了秋季又遭遇到風邪從而發病。然而,只有暑熱而無風邪僅會導致暑病,單有風邪而無暑熱則只會引發風病,必須是風邪與暑熱兩者邪氣交織在一起,才會形成瘧疾。雖然這與暑瘧的致病原因及發病時間相似,但兩者的臨床表現卻有明確區別,不能不加以分辨。
風瘧的特點是寒的症狀較輕而熱的症狀較重,不像暑瘧那樣畏寒且高燒,或者穿衣時感到煩躁,脫衣後又感到寒冷。風瘧時會有頭痛及自發性出汗的症狀,不像暑瘧時患者的皮膚沒有汗水,必須等到大汗淋漓後體溫才會下降。風瘧的脈象是弦中帶浮,而不像暑瘧那樣脈象純粹弦緊,或是洪大或柔軟。有了這些區分,對症下藥自然能更為恰當。初期治療應該使用能疏散太陽經邪氣的方法,去掉羌活,加上秦艽來治療,必須等到寒熱分明後,才能進一步使用和解的療法。
總當細審其因,可散則散,可和則和,可補則補,可截則截,全在臨時活法耳。
江誠曰:細觀暑瘧、風瘧,皆由長夏感受陰暑,併發於秋,但暑瘧因秋涼所觸,風瘧因秋風所觸,以此別之,毫釐無謬。
白話文:
要仔細查明病因,可以疏散就疏散,可以調和就調和,可以滋補就滋補,可以切斷就切斷,全都取決於當時的情況。江誠說:仔細觀察暑瘧和風瘧,都是因為長夏天氣悶熱感染了陰寒引起的,在秋天一起爆發出來,只是暑瘧是因為秋季天氣轉冷而引發,風瘧是因為秋季吹起大風而引起,用這些來區分它們,毫釐之間沒有錯誤。
4. 寒瘧
寒瘧者,緣於先受陰寒,或沐浴之水寒,寒氣伏於肌腠之中,復因外感邪風觸之而發。正合經云: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蓋寒瘧之脈證,弦緊有力,寒長熱短,連日而發,或間日而發,發時頭痛微汗,或無汗乾熱。此當遵古訓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擬用辛散太陽法治之。
如寒熱按時而至,方可繼進和解,今人不別何經,動手概用小柴胡湯,則誤甚矣。
白話文:
寒瘧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先前接觸了陰寒之氣,或是洗澡時水溫過冷,導致寒氣潛藏在肌肉與皮膚之間,然後再受到外界風邪的触动而發病。這正符合古籍所說:寒屬於陰氣,風則屬陽氣,先是被寒氣所傷,接著又被風邪所侵,因此症狀先是感到寒冷,之後轉為發熱。寒瘧的脈象特徵是弦緊且有力,寒冷的感覺持續時間較長,而發熱時間較短,可能每天都發作,或是隔天發作一次,發作時會有頭痛、微汗,或是無汗而身體燥熱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病情,應該遵循古人的教誨,即身體如同燒紅的木炭,需要通過出汗來散去病邪,因此建議採用能夠辛散風寒的太陽經治療法則來處理。
如果寒熱癥狀按照固定的時間出現,那可以考慮進一步使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但現在的人往往不辨明是哪條經絡受影響,一開始就盲目使用小柴胡湯,這樣做誤差就很大了。
5. 濕瘧
濕瘧之證,因於久受陰濕,濕氣伏於太陰,偶有所觸而發。發則惡寒而不甚熱,脈象緩鈍而不弦,一身盡痛而有汗,手足沉重,嘔逆脹滿者是也。俗謂脾寒,大概指是證耳。此宜宣透膜原法,使其邪化瘧除,但辛燥之劑,於陰虧熱體者,須酌用之。陽虛寒體者,更可加老蔻、乾薑。
所有斷截之法,不宜早用,用之非變膨鼓,即成瘧母之疴。瘧證殊多,總宜分別而治。
江誠曰:寒瘧因寒水伏於肌腠,濕瘧因濕氣伏於太陰,斯二瘧夏秋皆有,非比暑瘧、風瘧,受於夏天,發於秋令也。
白話文:
濕瘧的症狀,是因為長期處於陰暗潮濕環境,導致濕氣潛藏在太陰經絡之中,偶爾遇到某些誘因就會發作。發作時會感到怕冷但不太會發燒,脈搏跳動緩慢遲鈍而非弦緊,全身疼痛並且伴有出汗,手腳感到沉重,還可能有噁心、腹部脹滿等情況。一般人所說的「脾寒」,大致上就是指這種症狀。治療這種病應當使用能宣發透達膜原的方法,使邪氣化解,瘧疾隨之消除。不過,使用辛溫燥烈的藥物時,對於陰液虧損或體內有熱的人必須謹慎斟酌使用。如果是陽氣虛弱、體寒的人,可以再加入老蔻和乾薑。
各種切斷病邪的峻烈治療方法,不宜過早使用,否則不是導致腹部脹大如鼓,就是可能形成難治的「瘧母」病狀。瘧疾病況多樣,總之應該根據具體病情來區別治療。
江誠說:寒瘧是由於寒水之氣潛藏在肌肉表面,濕瘧則是濕氣隱藏在太陰經,這兩種瘧疾在夏季和秋季都可能發生,不像暑瘧和風瘧那樣,雖在夏天受到感染,但通常在秋季才發病。
6. 溫瘧
經謂:溫瘧由冬令感受風寒,伏藏於骨髓之中,至春不發,交夏陽氣大泄,腠理不致,或有所用力,伏邪與汗並出,此邪藏於腎,自內而達於外。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其氣復入,入則陽虛,陽虛生外寒矣。又謂:先傷於風,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
溫瘧之證,先熱後寒,其脈陽浮陰弱,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涼,宜清涼透邪法治之。如汗多者去淡豉,加麥冬、花粉。如舌苔化為焦黑者,宜清熱保津法治之。嘉言云:治溫瘧,當知壯水以救其陰,恐十數發而陰精盡,盡則真火自焚,頃之死矣。此與香岩論溫病,當刻刻護陰之說,不相悖也。
白話文:
經典上說:溫瘧這種病是因為在冬天感受到風寒之邪,潛伏在骨髓深處,到了春天並未發作,而到了夏天,隨著體內陽氣大量散發,肌表的防禦功能減弱,或是在用力之後,潛伏的病邪與汗一同排出體外。這種情況下,病邪隱藏在腎中,由內部向外擴散。如此一來,就會形成陰分虧虛而陽氣偏盛,陽氣過盛就會導致身體發熱。而當陽氣衰退時,病邪之氣又會重新潛入體內,進而造成陽氣虛弱,陽虛則會產生外在的寒象。
又提到,先是受到風邪侵襲,然後又是寒邪侵害,因此先出現熱象而後轉為寒象,並且呈現出周期性的發作特徵,這就稱為溫瘧。
溫瘧的症狀特點是先熱後寒,脈象上表現為脈搏浮動在表面且屬陽的部分強盛,而屬於陰的部分較弱。有的病人出汗多,有的則出汗少,還會感到口渴喜歡喝涼的東西。治療上適合採用清涼解表、透散病邪的方法。如果出汗很多,可以去掉淡豆豉,加入麥冬和花粉。如果舌頭上的舌苔變得焦黑,則應該使用清熱並保護體液(津液)的療法。有賢者指出:治療溫瘧時,必須知道要滋養陰液以救助陰分,因為如果反覆發作十幾次,可能會導致陰精耗盡,一旦陰精完全耗竭,體內的真陽之火就會失控自焚,很快就可能導致死亡。這個觀點與香岩在討論溫病治療時強調要隨時保護陰分的說法,是不矛盾的。
凡有變證,仿春溫、風溫、溫病、溫毒門中之法可也。
或問:溫瘧得之於冬,發之於夏,何不列於溫病之門,或附於熱病之後,今列如斯,其意何也?答曰:就溫字而言,當列於彼,就瘧字而論,當附於此,欲使學者,知諸瘧有先熱後寒,有先寒後熱,有寒多熱少,有寒少熱多,有獨熱不寒之各異也。又問:《金匱》論溫瘧,謂身無寒但熱,今先生論中謂先熱後寒,得毋有違仲景乎?曰:先熱後寒者,遵《內經》之訓也。《金匱》謂無寒但熱,定系傳寫之訛。
殊不知但熱無寒,乃癉瘧也,不可不為分辨。
白話文:
凡是遇到病情變化的情況,可以參考春季溫病、風溫、一般溫病、以及溫毒等類別中的治療方法來處理。
有人可能會問:溫瘧這種病雖然在冬天感染,卻在夏天發作,為什麼不把它歸類在溫病的範疇內,或是附在熱病的後面呢?現在這樣排列是什麼用意呢?回答是:如果單從「溫」這個字來看,確實應該列在那邊;但考慮到「瘧」這個字,則應當放在這裡。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學習的人能夠明白,各種瘧疾有先熱後寒的,有先寒後熱的,有寒多熱少的,有寒少熱多的,甚至有只熱不寒等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再有人問:《金匱要略》中討論溫瘧時,說患者身體沒有寒的症狀只有熱,而您在解釋中提到的是先熱後寒,這是否與張仲景的觀點相违背呢?回答是:所提的先熱後寒,是遵循《黃帝內經》的教導。《金匱要略》中所述無寒僅熱,很可能是傳抄過程中的錯誤。
實際上,只有熱而無寒的症狀,那屬於癉瘧,這是需要明確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