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粹

《證治匯補》~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濕症

濕症大意

諸痙強直。積飲痞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濕土之氣。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經文)

濕病內因

天之濕。雨霧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肌表榮衛。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飲食之濕。酒飲乳酪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乎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化也。止感乎外。人氣之濕。太陰濕土所化也。乃動於中。(準繩)大抵居濕涉水。汗雨沾衣。皆濕從外受者也。若嗜飲酒面。多食瓜果。皆濕從內傷者也。(醫鑑)

中濕外候

有脾胃素弱。內蓄痰飲。外觸水濕。相搏而上衝。重者令人涎潮壅塞。頸強喎斜。半身不遂。與中風相似。但脈沉緩沉細沉澀之不同。(準繩)且濕氣傷人。在上則頭重目黃。鼻塞聲重。在中則痞悶不舒。在下則足脛跗腫。在經絡則日晡發熱。在肌肉則腫滿如泥。在肢節則屈伸強硬。

在隧道則重著不移。在皮膚則頑麻。在氣血則倦怠。在肺為喘滿咳嗽。在脾為痰涎腫脹。在肝為脅滿㿗疝。在腎為腰疼陰汗。入腑則泄瀉腸鳴。嘔吐淋濁。入臟則昏迷不省。直視鄭聲。又濕家為病。一身盡痛。身如熏黃。身重如板夾為異耳。(匯補)

濕挾寒熱

濕症之發。必挾寒挾熱。大概溺赤口渴。為濕熱。多患於黑瘦膏粱之人。溺清不渴。為寒濕。多患於肥白淡薄之軀。(匯補)

濕分內外

東南卑下。山澤蒸氣。濕從外入。自下而上。初宜汗散。久宜滲泄。西北地高。外燥內濕。不得宣越。從內發外。初宜利便。久宜健脾。然南北方土雖異。其內外所感相似者有之。不可執一施治。(匯補)

濕症脈法

脈浮而緩。濡而小者。皆外濕。沉而緩。細而微者。皆內濕。又遲緩為寒濕。洪緩為濕熱。弦緩為風濕。(匯補)

濕症總治

勢輕者。宜燥濕。勢重者。宜利便。在外宜微汗。在內宜滲泄。所貴乎上下分消其濕。(入門)凡風藥可以勝濕。泄小便可以引濕。通大便可以逐濕。吐痰涎可以祛濕。濕而有熱。苦寒之劑燥之。濕而有寒。辛熱之劑除之。(時珍)

濕宜健脾

脾虛多中濕。(陳無擇)脾本喜燥惡濕者也。惟脾土衰弱。失健運之堤防。濕氣停聚不化。使䐜脹四肢。漬透皮肉。喘滿上逆。昏不知人。故治濕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匯補)

濕宜利水

濕乃津液之屬。隨氣化而出者也。清濁不分。則濕氣內聚。故治濕以利小便為上。(匯補)

濕宜風藥

濕淫所勝。助風以平之。(經文)有陽氣不升。濕邪內陷者。當用升陽風藥以輔佐之。不可過服淡滲。重竭其氣。(東垣)

治濕禁戒

凡濕家。不可大下。下之。額汗出。微喘或噦。小便利者。死。不利不止者。亦死。(傷寒論)

用藥總法

主以四苓散。在上。加紫蘇、防風微汗之。在中。加蒼朮半夏厚朴燥之。在下。加防己木通利之。挾風。加羌活獨活藁本防己散之。挾寒。加乾薑肉桂、椒目、附子溫之。挾熱。加黃連黃芩、山梔、黃柏清之。(景明)病氣實。元氣虛者。蒼白朮同用之。病氣元氣俱實者。

宜通利之。五子五皮飲導水丸舟車丸是也。病氣元氣俱虛者。培補之。六君子湯、金匱腎氣丸是也。

【附風濕】

傷濕又兼風。名曰風濕。因汗出當風。久坐濕地所致。其症頭汗面黃。遍身重著。骨節煩疼發熱。至日晡轉劇。不嘔不渴。惡風不欲近衣。身有微汗。小便不利。大便亦難。脈浮虛而澀。症與傷寒相似。但脈不同耳。宜微解之。不可大汗。當用羌活勝濕湯。若解表後。自汗多而身仍疼重者。防己黃耆湯。(傷寒書)

【附寒濕】

傷濕又兼寒。名曰寒濕。因先受濕氣。又傷生冷。其症頭汗身痛。遍身拘急。不能轉側。近之則痛劇。遍身無汗。小便不利。症與風濕相似。但大便轉泄耳。宜滲濕湯主之。帶表。五積交加散。裡寒。附子理中湯。寒多浮腫者。朮附湯。(傷寒書)

【附濕痹】

傷濕而兼風寒。名曰濕痹。其症頭痛脊強。惡寒發熱。關節疼痛而煩。皮膚麻木。重著不移。脈沉而細。(仲景)宜新制蠲痹湯主之。

【附濕熱】

濕者土之氣。土者火之子。濕病多自熱生。蓋火熱能生濕土也。(良方)故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丹溪)凡為疸為黃。為腫為脹。為痞為瀉。為淋為濁。為帶下。體重腫痛。為膿瘡。痢疾後重。皆濕熱所致也。當分治之。如濕勝者。宜清其濕。熱勝者。宜清其熱。

夫濕勝其熱。不可以熱治而用寒藥。使濕愈重。熱勝濕者。不可以濕治而用燥藥。使熱愈甚也。然則初受濕者。當以利水為要。使濕不致成熱也。久而濕化為熱者。當以清熱為要。使熱不致蒸濕也。(匯補)

濕症選方

四苓散,治濕氣在中。清濁混亂。小便短少。大便溏瀉。

白朮(一錢),茯苓澤瀉(各一錢半),豬苓(一錢)

水煎服。

平胃散,治不服水土。脾胃脹瀉。(方見暑症)

除濕湯,治脾虛停濕。腰腳重腫。大便瀉。小便澀。

半夏,厚朴,蒼朮(炒各二兩),藿香陳皮,茯苓(各一兩),甘草(七錢),白朮(生用一兩)

為末。每服四錢。薑湯下。

清熱滲濕湯,治濕病兼熱。口渴。小便少而黃濁。

黃連,赤茯苓,澤瀉,黃柏(各一錢),蒼朮,白朮(各一錢半),甘草(五分)

水煎服。

和劑滲濕湯,治濕病兼寒。口不渴。小便短少而不黃。胸腹滿。食不化。

蒼朮,白朮,甘草(炙各一兩),茯苓,乾薑(炮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二錢半)

每服四錢。生薑一片。煎服。

君子湯,治濕症脾虛。病氣元氣俱虛者。(方見中風)

金匱腎氣丸,治脾腎虛而濕不化者。

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附子,桂枝

導水丸(河間),治濕熱。通二便。必高燥之地。濕熱之病。強實之人。若柔弱之軀。淡素之家。寒濕之病。必不可服。

大黃(二兩),黃芩(一兩),滑石,牽牛(各四兩)

水丸。綠豆大。溫湯下二十丸。

舟車丸(河間),治濕勝氣實。內脹外腫。大便後重。小便赤澀。

牽牛(頭末四兩),大戟甘遂芫花,大黃(各二兩),青皮,陳皮,木香檳榔(各半兩),輕粉(一錢)

取蠱。加蕪荑半兩為末。水丸麻子大。空心服三丸。如不行。加二丸。至快利為度。

羌活勝濕湯(東垣),治外感濕氣。頭身重痛。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蔓荊子(三分)

水煎。

防己黃耆湯(仲景),治風濕自汗。身疼而重。脈浮。

防已(一錢),白朮(七分半),黃耆(一錢二分),甘草(五分)

姜四片。棗一枚。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