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湯

CHU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三

熱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4%
肺經 18%
心經 7%
大腸經 6%
腎經 4%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肝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除濕湯

組成:白朮、茯苓、蒼朮、藿香、甘草、橘紅、厚朴、半夏、附子、生薑。

整體功效:除濕化痰健脾利水。

主治: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風濕,風溫,表實裏虛,表虛裏實,腠理開疏,氣道壅塞,虛汗,盜汗,目黃身腫,胸膈溢滿,腰疼體痛,嘔吐涎沫。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中濕,傷濕,瘧。

:除濕湯是一首中醫方劑,由白朮、茯苓、蒼朮、藿香、甘草、橘紅、厚朴、半夏、附子、生薑等中藥組成。它具有除濕化痰、健脾利水的功效,主治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風濕、風溫、表實裏虛、表虛裏實、腠理開疏、氣道壅塞、虛汗、盜汗、目黃身腫、胸膈溢滿、腰疼體痛、嘔吐涎沫。此外,它還可以治療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中濕,傷濕,瘧。

文獻參考

  1. 《傷寒論》
  2. 《金匱要略》
  3. 《中醫學大辭典》
  4. 《中藥學》
  5. 《中藥學手冊》

傳統服藥法


檳榔、甘遂、威靈仙、赤芍藥、葶藶、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白茯苓、白朮。
每服5錢,加生薑5片,大棗1枚,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除濕湯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除湿化痰、健脾利水的功效,主治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風濕、風溫、表實裏虛、表虛裏實、腠理開疏、氣道壅塞、虛汗、盜汗、目黃身腫、胸膈溢滿、腰疼體痛、嘔吐涎沫。此外,它還可以治療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中濕,傷濕,瘧。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除濕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白疕鼻子癢皮膚皸裂皮膚脫屑頭脹痛大腿內側疼痛指縫濕爛嘴唇紅腫皮膚糜爛口唇濕爛掌跖發疱鼻竅紅腫肛周瘡毒大便溏(稀薄)痤瘡坐骨神經痛疥癬腳氣病瘧疾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除濕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人言2兩。 主治:風濕凝住,腳氣疼痛。

除濕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組成:茯苓1錢,桔梗8分,枳殼(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主治:諸咳嗽。

除濕湯,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檳榔、甘遂、威靈仙、赤芍藥、葶藶、半夏、厚朴、蒼朮、藿香、陳皮、白茯苓、白朮。 主治:諸濕,腰膝腫疼,項頸浮腫,筋骨緊急,精液凝滯。

除濕湯, 出處:《明醫指掌》卷四。 組成:厚朴(薑汁拌,炒)1錢,蒼朮(米泔浸,炒)1錢,半夏1錢,藿香葉3分,陳皮5分,茯苓5分,白朮5分。 主治: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凍膠,脈遲弱,形體虛怯,四肢倦怠。

除濕湯, 出處:《片玉痘疹》卷十。 組成:羌活、蒼朮、防風、木通、豬苓、澤瀉、白朮、赤芍、官桂。 主治:內滲其濕,外燥其表,令好收靨.主治:痘瘡,如初飲冷水,浸濕脾胃以致收靨不齊者。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濕盛而不得收斂者,其現證輕則有孔漏漿,重則遍體潰爛,肚腹脹、小便短。

除濕湯, 出處:《百一》卷三。 組成:白朮1兩,白茯苓1兩,蒼朮(米泔浸)1兩,藿香葉(去土)1兩,甘草1兩,橘紅1兩,厚朴1兩,半夏1兩,附子6錢(炮),生薑2兩。 主治:一切中濕,自汗,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陽虛自汗,呼吸少氣,風濕,風溫,表實裏虛,表虛裏實,腠理開疏,氣道壅塞,虛汗,盜汗,目黃身腫,胸膈溢滿,腰疼體痛,嘔吐涎沫。治寒濕所傷,身體重著,腰腳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澀或利,中濕,傷濕,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