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半胃苓湯

JU BAN WEI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2%
肺經 19%
心經 11%
膀胱經 7%
腎經 5%
大腸經 4%
肝經 2%
小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橘半胃苓湯」,主要成分:橘紅、半夏、蒼朮、白朮、厚朴、甘草、茯苓、人參、澤瀉、白茅根、生薑,主治功效是:患有癰疽,伴有嘔吐,不願意進食,食物吃起來沒有味道。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橘半胃苓湯,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清熱解毒、補氣健脾、化痰止嘔、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癰疽、嘔吐、納呆、口淡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橘紅1錢,半夏(薑制)1錢,蒼朮(米泔浸,炒)2錢,白朮(炒)2錢,厚朴(薑制)2錢,甘草(炙)2錢,茯苓2錢,人參2錢,澤瀉2錢,茅根2錢,薑汁數匙。
作1劑。水2鐘,煎1鐘,入薑汁煎一二沸,作十餘次飲之。

方劑組成解釋


橘紅、半夏、蒼朮、白朮、厚朴、甘草、茯苓、人參、澤瀉、白茅根、生薑都是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化痰作用的中藥,可以用於治療癰疽嘔吐,不下食,不知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橘半胃苓湯具有和胃降逆,消食化痰的作用,但是如果有脾胃虛寒、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狀,則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嘔吐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癤和癰細菌性食物中毒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橘半胃苓湯, 出處:《癰疽神秘驗方》。 組成:橘紅1錢,半夏(薑制)1錢,蒼朮(米泔浸,炒)2錢,白朮(炒)2錢,厚朴(薑制)2錢,甘草(炙)2錢,茯苓2錢,人參2錢,澤瀉2錢,茅根2錢,薑汁數匙。 主治:癰疽嘔吐,不下食,不知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