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湯以「黃耆」為君藥,其原因主要在於:
-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入侵。
- 扶正祛邪: 黃耆能扶持正氣,提升免疫力,抵抗病邪,對於氣虛、表虛、氣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黃耆作為君藥,其補氣固表作用貫穿整個方劑,是治療諸多疾病的根本所在。
黃耆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
1. 補脾健脾:黃耆補氣,但氣虛常伴脾虛,而白朮健脾燥濕,能補脾氣、助運化,與黃耆相輔相成,使補氣效果更佳,避免氣虛久而化熱。
2. 固表止汗:黃耆補氣固表,白朮健脾燥濕,可減少汗液分泌,共同提升機體抵抗力,對於氣虛自汗、脾虛泄瀉等症狀效果顯著。
白朮與黃耆配合使用,可增強補氣固表的作用,並兼顧脾胃運化,使治療效果更為全面。
黃耆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因為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黃耆湯以補氣為主,但若患者體內有風邪寒邪,則補氣效果會受阻。
防風能驅散體表風寒,使氣血流通,促進黃耆補氣的作用,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此外,防風還能止癢,可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提高患者整體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黃耆湯 中藥方劑
黃耆湯,由黃耆、白朮、防風三味藥組成,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補氣固表、散風邪之功效,主治傷寒太陽證候,在春夏季節發病,有出汗的症狀,脈搏微弱而無力,畏懼風寒。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黃耆、白朮、防風三味藥合用,相輔相成,具有補氣固表、散風邪之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三味藥材合用,相輔相成,具有補氣、固表、散風邪之功效,用於治療傷寒太陽證候。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兩,黃芩2兩,遠志2兩,麥門冬(去心)2兩,乾地黃1兩,人參1兩,芎藭1兩,甘草1兩(炙),芍藥1兩,當歸1兩,大棗20枚,生薑5兩,雞膍胵2具(勿去皮),桑螵蛸14枚(炙)。
上(口父)咀。以水1鬥,先煮取4升5合,1服9合,日3服,夜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風寒表證未解之前服用,若表證已解,則不宜再服。
- 本方有升陽舉陷的作用,陰虛陽亢者慎用。
- 本方有補氣固表的作用,氣虛下陷者宜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黃耆湯, 出處:《保命集》卷中。 組成:黃耆、白朮、防風各等分。 主治:止汗。主治:傷寒太陽證,春夏有汗,脈微而弱,惡習風惡習寒。
黃耆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組成:黃耆1兩,川歸(酒洗)1兩,大黃5錢,芍藥5錢,陳皮5錢,炙甘草5錢。 主治:一切瘡腫、癰疽。
黃耆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 組成:黃耆5兩,橘紅2兩,甘草1兩,白茯苓1兩半,防風4兩。 主治:風濕相搏,脈沉而弦,客在皮膚,四肢少力,關節疼痛。
黃耆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四。 組成:黃耆(蜜炙)2錢,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白芍(炒)1錢,甘草(炙)8分,桂枝5分。 主治:汗多氣虛發痓。
黃耆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五。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茯苓1錢,白朮1錢,芍藥1錢,乾薑5分,陳皮5分,藿香5分。 主治:小兒感冒風邪,咳嗽喘逆,不時咬牙,右腮色赤。
黃耆湯, 出處:《本事》卷五。 組成:黃耆3分(蜜炙),熟乾地黃3分(酒灑,9蒸9曬,焙乾稱),白芍藥3分,五味子3分(揀),麥門冬3分(水浥,去心),白茯苓1分(去皮),甘草(炙)半兩。 主治:生津液,專補五臟之陰。主治:口乾煩躁,不思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