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攣急」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攣急,又稱急症,是指由於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導致臟腑經絡氣血失調,出現肌肉痙攣、抽搐、角弓反張等症狀的一種急性病證。

臨床表現主要有:

  • 肌肉痙攣、抽搐:多見於四肢、面部、頸部等部位,可呈現強直、陣攣、角弓反張等形式。
  • 意識障礙:可表現為昏迷、譫妄、煩躁不安等。
  • 其他:如發熱、寒戰、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等。

治療原則以解痙鎮靜通絡為主。常用方藥有:

  • 羚羊角鉤藤湯:主要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急症,症見高熱、頭痛、煩躁不安、肌肉抽搐等。
  • 天麻鉤藤飲:主要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急症,症見頭痛眩暈、肢體抽搐、舌紅苔黃等。
  • 礞石滾痰丸:主要用於痰熱壅盛引起的急症,症見高熱、痰多、咳嗽、胸悶、嘔吐等。

急症病情危重,應及時就醫治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少商

少商

  • 1.《針灸大全》:「指痛攣急少商好,依法施之無不靈。此是桑君真口訣,時常莫作等閒輕。
  • 2.《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 3.《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4.《針灸大成》:「**指痛攣急少商好,依法施之無不靈。此是桑君真口訣,時醫莫作等閑輕。**
  • 5.《楊敬齋針灸全書》:「指痛攣急少商好,依法施之無不靈。此是桑君真口訣,時常莫作等閒輕。
  • 6.《凌門傳授銅人指穴》:「指痛攣急少商好,依法施之無不靈。

承山

承山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 2.《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3.《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 4.《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 5.《黃帝明堂灸經》:「_承山_,二穴,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者中。灸五壯。主寒熱癲疾,腳踹痠痛,不能久立,腰膝重,行坐難,筋攣急,不可屈伸。
  • 6.《普濟方·針灸》:「療腳腨痠疼。不能久立。腰膝重起坐難。筋攣急不可屈伸。穴承山

肩井

肩井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條口

條口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間使

間使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 2.《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 3.《普濟方·針灸》:「間使所居)。入掌中(勞宮所在也)。循中指出其端(中衝在此中指之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心主。自此交入手少陽)。是動則病(手厥陰常多血少氣。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手心中熱。肘臂攣急(肘臂變急。蓋謂屈而不伸也)。腋腫。甚則胸脅支滿。

陽陵泉

陽陵泉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 2.《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 3.《針灸資生經》:「腹脹轉筋。臍上一寸二七壯。人有身屈不可行。亦有膝上腫疼動不得。予為灸陽陵泉皆愈。已救百餘人矣。神效無比。(有吐瀉轉筋者。予教灸水分即止。)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灸腳外踝骨上七壯。(余見千金。)
  • 4.《針灸資生經》:「)肩髃、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明云。手不得向頭。)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曲池、療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陽陵泉、環跳、(並見膝痛。

衝陽

衝陽

  • 1.《針灸易學》:「,指痛攣急:少商。腳氣痠疼:肩井、三里、陽陵泉。轉筋眼花:承山、內踝。鬼邪:間使。足緩難行:絕骨、條口、衝陽。

大杼

大杼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甲乙經》:「筋癲疾者,身卷攣急,脈大,刺項大經之大杼,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治。狂之始生,先自悲也,善忘善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先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陰、太陽。

大都

大都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中渚

中渚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太衝

太衝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尺澤

尺澤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 3.《針灸大成》:「**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 4.《針灸問答》:「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列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 5.《針方六集》:「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曲池

曲池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 3.《針灸資生經》:「)肩髃、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明云。手不得向頭。)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曲池、療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陽陵泉、環跳、(並見膝痛。

曲泉

曲泉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委中

委中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風府

風府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 2.《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 3.《針灸大成》:「**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 4.《針灸問答》:「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列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陰包

陰包

  • 1.《針灸易學》:「,臍病:曲泉。剛柔二痙,口噤目合面紅:少商針出血,陰包。膝腫痛:尺澤、曲池、風府。破傷風:患處多灸。風痹痿厥:大杼、曲泉。肩背病:中渚。腰腿痛:大都。腰背攣急:曲池寸五。膝股腫:太衝瀉。五痔,血熱也:承山。腰軟:委中。

豐隆

豐隆

  • 1.《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靈道

靈道

  • 1.《針灸聚英》:「其患若要便安愈。加以風府可用針。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分深。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便下針。骨寒髓冷火來燒。靈道妙穴分明記。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太乙

太乙

  • 1.《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聽會

聽會

  • 1.《針灸聚英》:「腳膝疼痛委中宜。更兼攣急鋒針施。陰陵泉穴如尋得。輕行健步疾如飛。腰腹脹滿治何難。三里腨肚針承山。更向太衝行補瀉。指頭麻木一時安。頭痛轉筋魚腹肚。又治背疽及便毒。再有妙穴陽陵泉。腿轉筋急如神取。腸中疼痛陰陵沃。耳內蟬鳴聽會招。更尋妙穴太谿是。醫門行瀉實為高。

風市

風市

  • 1.《針灸聚英》:「冷痹腳筋又攣急。如此復兼難屈伸。兩腳曲瞅兩紋頭。四處三壯一同灸。兩人兩邊用同次。待至火滅效可候。午時若灸挨至曉。聽得臟腑或鳴吼。不鳴或行一二次。此病痊愈時可守。腰痛不能舉僕參。二穴跟骨下陷尋。拱足取之三壯灸。指日可保病不侵。膝以上病灸環跳。再兼一穴風市療。

僕參

僕參

  • 1.《針灸聚英》:「冷痹腳筋又攣急。如此復兼難屈伸。兩腳曲瞅兩紋頭。四處三壯一同灸。兩人兩邊用同次。待至火滅效可候。午時若灸挨至曉。聽得臟腑或鳴吼。不鳴或行一二次。此病痊愈時可守。腰痛不能舉僕參。二穴跟骨下陷尋。拱足取之三壯灸。指日可保病不侵。膝以上病灸環跳。再兼一穴風市療。

環跳

環跳

  • 1.《針灸聚英》:「冷痹腳筋又攣急。如此復兼難屈伸。兩腳曲瞅兩紋頭。四處三壯一同灸。兩人兩邊用同次。待至火滅效可候。午時若灸挨至曉。聽得臟腑或鳴吼。不鳴或行一二次。此病痊愈時可守。腰痛不能舉僕參。二穴跟骨下陷尋。拱足取之三壯灸。指日可保病不侵。膝以上病灸環跳。再兼一穴風市療。
  • 2.《針灸資生經》:「)肩髃、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明云。手不得向頭。)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曲池、療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陽陵泉、環跳、(並見膝痛。

大陵

大陵

  • 1.《針灸大成》:「**包絡為病手攣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脅滿腋腫平,心中淡淡面色赤,目黃善笑不肯休,心煩心痛掌熱極,良醫達士細推詳,大陵、外關病消釋。**

外關

外關

  • 1.《針灸大成》:「**包絡為病手攣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脅滿腋腫平,心中淡淡面色赤,目黃善笑不肯休,心煩心痛掌熱極,良醫達士細推詳,大陵、外關病消釋。**

風門

風門

  • 1.《針灸逢源》:「背反張,風氣乘虛入於諸陽之經。則腰脊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一名角弓反張也。

完骨

完骨

  • 1.《針灸甲乙經》:「其下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於鼽。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膕攣急,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仲春痹。

肩髃

肩髃

  • 1.《針灸甲乙經》:「其下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於鼽。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膕攣急,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仲春痹。
  • 2.《金針秘傳》:「5.肩髃:二穴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手陽明、蹺脈之會。療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可灸七壯至二七壯,以瘥為度。若灸偏風不遂,七七壯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當灸,不畏細也。
  • 3.《針灸資生經》:「)肩髃、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明云。手不得向頭。)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疼。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曲池、療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陽陵泉、環跳、(並見膝痛。
  • 4.《普濟方·針灸》:「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痠痛。又治手不得向頭。穴肩髃(若灸偏風。可七七壯。不宜多)。

缺盆

缺盆

  • 1.《針灸甲乙經》:「其下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入於鼽。其病小指支踵跟痛(一作小指支踵痛),膕攣急,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仲春痹。

人迎

人迎

  • 1.《針灸集成》:「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肢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戌時自腧府交與天池,從手臂下行至中衝穴止(入門)。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中衝

中衝

  • 1.《針灸集成》:「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肢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戌時自腧府交與天池,從手臂下行至中衝穴止(入門)。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 2.《普濟方·針灸》:「間使所居)。入掌中(勞宮所在也)。循中指出其端(中衝在此中指之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心主。自此交入手少陽)。是動則病(手厥陰常多血少氣。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手心中熱。肘臂攣急(肘臂變急。蓋謂屈而不伸也)。腋腫。甚則胸脅支滿。

天池

天池

  • 1.《針灸集成》:「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肢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靈樞)。○戌時自腧府交與天池,從手臂下行至中衝穴止(入門)。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水分

水分

  • 1.《針灸資生經》:「腹脹轉筋。臍上一寸二七壯。人有身屈不可行。亦有膝上腫疼動不得。予為灸陽陵泉皆愈。已救百餘人矣。神效無比。(有吐瀉轉筋者。予教灸水分即止。)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灸腳外踝骨上七壯。(余見千金。)

懸鐘

懸鐘

  • 1.《黃帝明堂灸經》:「_懸鐘_,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灸三壯。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 2.《普濟方·針灸》:「療腿膝連膝脛麻痹。屈伸難。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穴懸鐘

勞宮

勞宮

  • 1.《普濟方·針灸》:「間使所居)。入掌中(勞宮所在也)。循中指出其端(中衝在此中指之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心主。自此交入手少陽)。是動則病(手厥陰常多血少氣。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手心中熱。肘臂攣急(肘臂變急。蓋謂屈而不伸也)。腋腫。甚則胸脅支滿。

居髎

居髎

  • 1.《普濟方·針灸》:「_居髎_(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者中。陽蹺足少陽之會。灸三壯。主腰引痛少腹。在腹前兩筋間。主肩前痛。與胸相引痛。臂里攣急。手不得上舉至肩)。
  • 2.《普濟方·針灸》:「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不得舉至肩背。穴居髎
  • 3.《針灸問答》:「答:居髎章下八三分,三壯八分監骨尋,主治腰引小腹痛,胸臂攣急肩臂疼。(注:居髎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下陷中。三壯,八分。主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背攣急,手臂不得舉等症。)

章門

章門

  • 1.《普濟方·針灸》:「_居髎_(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者中。陽蹺足少陽之會。灸三壯。主腰引痛少腹。在腹前兩筋間。主肩前痛。與胸相引痛。臂里攣急。手不得上舉至肩)。
  • 2.《針灸問答》:「答:居髎章下八三分,三壯八分監骨尋,主治腰引小腹痛,胸臂攣急肩臂疼。(注:居髎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下陷中。三壯,八分。主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背攣急,手臂不得舉等症。)

少府

少府

  • 1.《普濟方·針灸》:「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掌熱腹腋攣急。胸痛。手倦。不伸。穴少府
  • 2.《普濟方·針灸》:「治股腋攣急。穴少府

肘髎

肘髎

  • 1.《普濟方·針灸》:「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屈伸。攣急。肘臂酸重。麻痹不仁。穴肘髎

伏兔

伏兔

  • 1.《針灸問答》:「答:伏兔市上三寸取,膝上六寸針用三,主治膝冷肢攣急,癮疹腹脹頭腳良。(注: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肉處。正跪坐取之,其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三分,禁灸。主治膝冷不得溫,風勞痹逆,狂邪手攣,身癮疹,腹脹,腳氣,婦人帶下等症。)

內關

內關

  • 1.《針灸學綱要》:「內關,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主治手中風熱。臂里攣急。

天泉

天泉

  • 1.《針方六集》:「天泉二穴,主咳逆,心胸煩滿,脅下支痛,臂內廉痛,肘中攣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