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七 (6)
卷七 (6)
1. 督脈經穴歌
督脈中行二十七,長強腰俞陽關密,命門懸樞接脊中,筋縮至陽靈臺逸,神道身柱陶道長,大椎平肩二十一,啞門風府腦戶深,強間後頂百會率,前頂顖會上星圓,神庭素髎水溝窟,兌端開口唇中央,齦交唇內任督畢(二十七穴)。
此經不取井滎俞合也。
白話文:
督脈沿著脊柱行進,共有27個穴位:
-
長強:位於腰部,與腎俞穴相鄰
-
腰俞:位於腰部,與陽關穴相鄰
-
陽關:位於腰部,與命門穴相鄰
-
命門:位於腰椎後方,與懸樞穴相鄰
-
懸樞:位於脊椎正中,與脊中穴相鄰
-
筋縮:位於脊椎兩側,與至陽穴相鄰
-
至陽:位於脊椎後方,與靈臺穴相鄰
-
靈臺:位於脊椎後方,與神道穴相鄰
-
神道:位於脊椎後方,與身柱穴相鄰
-
身柱:位於脊椎正中,與陶道穴相鄰
-
陶道:位於脊椎兩側,與大椎穴相鄰
-
大椎:位於頸椎與胸椎交接處,共有21個穴位
-
啞門:位於頸椎後方,與風府穴相鄰
-
風府:位於後腦勺,與腦戶穴相鄰
-
腦戶:位於後腦勺,與強間穴相鄰
-
強間:位於後腦勺,與後頂穴相鄰
-
後頂:位於後腦勺,與百會穴相鄰
-
百會:位於頭頂正中,與前頂穴相鄰
-
前頂:位於額頭正中,與顖會穴相鄰
-
顖會:位於額頭正中,與上星穴相鄰
-
上星:位於額頭正中,與神庭穴相鄰
-
神庭:位於額頭正中,與素髎穴相鄰
-
素髎:位於鼻樑兩側,與水溝穴相鄰
-
水溝:位於鼻樑兩側,與兌端穴相鄰
-
兌端:位於鼻孔下方,與開口穴相鄰
-
開口:位於嘴脣中央,與脣中央穴相鄰
-
齦交:位於嘴脣內側,與任脈督脈相交(共27個穴位)
此經不可取用井穴、滎穴、俞穴。
脈起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以人之脈絡,周流於諸陽之分,譬猶水也,而督脈則為之都綱,故名曰海焉。用藥難拘定法,針灸貴察病源。
白話文:
督脈的起始穴位在腳底湧泉穴,沿著脊椎內側向上,經過風府穴,進入頭顱,再沿額頭走到鼻樑,屬於陽脈的匯集處。人體脈絡運行於陽脈的分支,就像水一樣,而督脈就像一條總綱領,所以稱為「海」。用藥治療時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法則,針灸時要仔細診察病情的源頭。
要知任督二脈一功,先將四門外閉,兩目內觀。默想黍米之珠,權作黃庭之主。卻乃徐徐咽氣一口,緩緩納入丹田。衝起命門,引督脈過尾閭,而上升泥丸;追動性元,引任脈降重樓,而下返氣海。二脈上下,旋轉如圓;前降後升,絡繹不絕。心如止水,身似空壺,即將穀道輕提,鼻息漸閉。
白話文:
要了解任督二脈的功效,首先要閉合四肢百骸,兩眼內視。想像一顆黍米小珠,當作黃庭穴的主人。然後慢慢嚥一口氣,緩緩納入丹田。衝破命門穴,引導督脈經過尾骨,上升到泥丸宮;牽動元氣,引導任脈下降到關元穴,回到氣海穴。二脈上下旋轉,像車輪一樣;前降後升,連綿不絕。心境平穩如止水,身體空靈如空壺,然後輕提肛門,鼻息漸漸閉合。
倘或氣急,徐徐咽之;若仍神昏,勤加注想。意倦放參。久而行之,關竅自開,脈絡流通,百病不作。廣成子曰:『丹灶河車休矻矻。』此之謂也。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經設作許多言,余今指出玄機理,但願人人壽萬年!
白話文:
如果氣息急促,就慢慢地嚥下去;如果神志不清醒,就要勤加集中意念。心神疲乏時,就放下人參。長期這樣做下去,氣脈自然暢通,所有的疾病都不會發生。廣成子說:「煉丹和行氣,不要操之過急。」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督脈和任脈本來是溝通真氣的道路,丹經上卻說了許多話,我現在把其中的玄妙道理指出來,只希望大家都能長命百歲!
2. 督脈經考正穴法
◎長強(一名氣之陰邪,一名橛骨):
白話文:
◎長強(別名:氣之陰邪,橛骨):
脊骶骨端計三分,伏地取之。足少陰、少陽之會。督脈絡,別走任脈。《銅人》針三分,轉針以大痛為度。灸不及針,日灸三十壯,止二百壯,此痔根本。《甲乙》針二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壯。
白話文:
從脊柱尾骨端量起三分之一處,伏地取穴。這是足少陰(腎經)和足少陽(膽經)交會的地方,督脈絡屬此穴,別通任脈。《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刺入三分,轉動針尖至產生劇烈疼痛。灸法效果不及針灸,每日灸三十壯,共灸二百壯,可以根治痔瘡。《針灸甲乙經》記載:刺入二分,留針七呼。《明堂灸法》記載:灸五壯。
主腸風下血,久痔瘻,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難,頭重,洞泄,五淋,疳蝕下部,小兒囟陷,驚癇瘛瘲,嘔血,驚恐失精,瞻視不正。慎冷食,房勞。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戶):
白話文:
主要治療腸胃脹氣導致便血、久治不癒的痔瘡和瘻管、腰背疼痛、精神異常、大小便困難、頭重腳輕、腹瀉不止、五種淋證(尿血、尿黃、尿赤、尿白、尿刺痛)、下部潰爛、小兒囟門凹陷、受到驚嚇引起的抽搐、嘔血、驚恐後喪失精氣、視線不正等症狀。注意避免過度攝入生冷食物和房事勞累。
◎腰俞穴(又名背解穴、髓孔穴、腰柱穴、腰戶穴):
二十一椎下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後,乃取其穴。《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七壯,至七七壯。慎房勞、舉重強力。《明堂》灸三壯。
白話文:
在脊椎骨下第二十一塊椎骨旁的肌肉中,趴在地上抬頭挺胸,雙手交疊支撐額頭,平躺,伸展四肢,就可以找到這個穴位。《銅人針灸圖》記載用針刺入八分深,留針三口氣時間,出針後再讓氣吸五口。艾灸七壯,至七七四十九壯。注意避免房事、搬重物或用力過度。《明堂》記載艾灸三壯。
主腰髖腰脊痛,不得俯仰,溫瘧汗不出,足痺不仁,傷寒四肢熱不已,婦人月水閉,溺赤。
◎陽關:
十六椎下,坐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膝外不可屈伸,風痺不仁,筋攣不行。
◎命門(一名屬累):
十四椎下,伏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寒熱痎瘧,腰脊相引痛,骨蒸五臟熱,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角弓。
◎懸樞:
十三椎下,伏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腰脊強不得屈伸,積氣上下行,水穀不化,下利,腹中留積。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
十一椎下,俯而取之。《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禁灸,灸之令人腰傴僂。
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嗜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
◎筋縮:
九椎下,俯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明下》灸七壯。
主癲疾狂走,脊急強,目轉反戴,上視,目瞪,癇病多言,心痛。
◎至陽:
七椎下,俯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明下》灸七壯。
白話文:
陽關穴:
位於第十六節脊椎下方,坐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
主治:膝蓋外側無法彎曲伸展,風濕痺痛、麻木不仁,筋脈攣縮無法活動。
命門穴(又稱屬累):
位於第十四節脊椎下方,趴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
主治:頭痛劇烈如頭破,身體發熱如火,汗水不出,寒熱交替發作的瘧疾,腰脊相互牽引疼痛,骨蒸五臟發熱,小兒發作癲癇,張口搖頭,身體反覆折曲似弓形。
懸樞穴:
位於第十三節脊椎下方,趴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主治:腰脊僵硬無法彎曲伸展,氣滯上行下行,水穀食物無法消化,導致腹瀉,腹中有宿食停滯。
脊中穴(又稱神宗、脊俞):
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趴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得氣後即瀉針。禁止灸,灸之會導致腰部彎曲駝背。
主治:風癇癲狂邪氣,黃疸,腹脹,不思飲食,五種痔瘡便血,溫熱性疾病,積聚,腹瀉,小兒脫肛。
筋縮穴:
位於第九節脊椎下方,趴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明堂針灸圖經》中記載,灸七壯。
主治:癲癇發作狂奔,脊椎急迫僵硬,眼球轉動翻白眼,向上看,眼睛瞪大,癲癇發作多言,心痛。
至陽穴:
位於第七節脊椎下方,趴著取穴。《銅人針灸圖經》中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三壯。《明堂針灸圖經》中記載,灸七壯。
主腰脊痛,胃中寒氣,不能食,胸脅支滿,身羸瘦,背中氣上下行,腹中鳴,寒熱解㑊,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卒疰忤,攻心胸。
白話文:
此病症主要表現為腰椎疼痛、胃部寒氣鬱結、食慾不振、胸肋脹滿、身體消瘦、背部氣息上下遊走、腹部鳴響、寒熱交替、陰液代謝失調、小腿痠痛、四肢疼痛難忍、氣短言語困難、突發暈眩、心胸受阻。
◎靈臺:
六椎下,俯而取之。《銅人》缺治病。見《素問》。今俗灸之,以治氣喘不能臥,火到便愈。禁針。
◎神道:
五椎下,俯而取之。《銅人》灸七七壯,止百壯,禁針。《明下》灸三壯,針五分。《千金》灸五壯。
白話文:
◎靈臺穴:
位於第六椎骨下方,俯臥時取穴。此穴不適用於針灸治療疾病,見《素問》記載。現代多用艾灸此穴,治療氣喘無法入睡的症狀,艾灸至患處灼熱即可痊癒。禁止針刺。
◎神道穴:
位於第五椎骨下方,俯臥時取穴。此穴可用艾灸治療,灸七至七七壯,最多灸一百壯,禁止針刺。另《明下》記載,灸三壯,針刺深度五分。《千金方》記載,灸五壯。
主傷寒發熱,頭痛,進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失欠、牙車蹉,張口不合。小兒風瘑,瘛瘲,可灸七壯。
白話文:
主要醫治傷寒導致發燒、頭痛、來回走動不安、瘧疾、精神恍惚、悲傷健忘、驚悸。喪失財物、上下牙齒摩擦、嘴巴張不開。小孩的抽搐癲癇、小兒驚風,可以用艾灸治療七壯。
◎身柱:
三椎下,俯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七七壯,止百壯,《明堂》灸五壯。《下經》灸三壯。
主腰脊痛,癲病狂走,瘛瘲,怒欲殺人。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
《難經》云:『治洪長伏三脈。風癇發狂,惡人與火,灸三椎,九椎。』
◎陶道:
一椎下,俯而取之。足太陽、督脈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五分。
主痎瘧寒熱,洒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目瞑,瘛瘲,恍惚不樂。
◎大椎:
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銅人》針五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以年為壯。
白話文:
◎身柱:
在第三根椎骨下方,俯身尋找取穴。將針刺入五分深,灸七七壯,直到一百壯。或者,可以用《明堂》法灸五壯,也可以根據《下經》法灸三壯。
此穴位主要治療腰脊疼痛、癲癇狂奔、癲癇、瘋狂想殺人。此外,還可治療身體發熱、胡言亂語、見到鬼、小兒驚風抽搐。
《難經》中說:「治療洪長伏三脈。如果癲癇發作狂躁,害怕人與火,可灸身柱、九椎。」
◎陶道:
在第一根椎骨下方,俯身尋找取穴。此穴位為足太陽經、督脈交會之處。《銅人》法灸五壯,刺針五分深。
此穴位主要治療瘧疾寒熱、脊椎強硬痠痛、煩悶脹滿、汗不出、頭重、眼睛昏花、癲癇、恍惚不樂。
◎大椎:
在第一根椎骨上方,凹陷處的中央。此穴位為手足三陽經、督脈交會之處。《銅人》法刺針五分深,留針三吸氣,瀉針五呼氣,灸以年歲為壯數。
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痎瘧,氣注背膊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骨熱,前板齒燥。
白話文:
主治:肺部脹滿、肋骨以下部位飽脹,嘔吐、上氣不接下氣,過度勞累和受傷導致的各種疾病,身體虛弱乏力,溫瘧、痎瘧(一種發熱疾病),氣血不通導致背部和胳膊疼痛拘急,頸部僵硬無法轉動,風勞病、食氣(一種虛弱疾病)、骨熱,上牙齒板周圍乾燥。
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頸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啞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一名喑門):
白話文:
仲景說:「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頸項僵硬疼痛,或者頭暈目眩,有時感覺像胸口有東西堵著,心窩部位堅硬,應該針刺大椎穴第一個間隙。」
◎啞門(又名舌厭、舌橫、喑門):
項後入髮際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二分,可繞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瀉盡更留針取之。禁灸,灸之令人啞。
白話文:
在後腦勺髮際線往上五分處,正中央微微凹陷的地方,仰頭取穴。這是督脈和陽維脈會合的地方,扎針深入舌根。
《素注》裡記載針刺深度為四分,《銅人》裡記載為二分,可以繞針八分,保留三口氣的時間,瀉五口氣的時間。氣瀉盡後,繼續保留針具取穴。
禁止灸此穴,灸之會導致失聲。
主舌急不語,重舌,諸陽熱氣盛,衄血不止,寒熱風啞,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重風汗不出。
◎風府(一名舌本):
白話文:
◎風府穴(又稱舌根穴):
- 舌頭僵硬,說不出話。
- 舌頭腫大。
- 體內陽氣過盛。
- 鼻血不止。
- 感冒風寒導致聲音沙啞。
- 脊椎強直,無法彎曲。
- 抽搐、癲癇發作。
- 頭重、出汗困難。
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銅人》針三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明堂》針四分,留三呼。《素注》針四分。
白話文:
後腦勺頭髮開始的地方裡一寸,靠近中間的大筋裡,如果快速說話,那塊肉就會豎起來,說話停止後它就會平復下去。屬於足太陽經、督脈、陽維經交會的穴位。《銅人》書中記載針灸這個穴位須針刺三分,禁止灸,灸這個穴位會造成失聲。《明堂》書中記載針刺這個穴位須針入四分,留針三口氣的時間。《素注》書中記載針刺這個穴位須針入四分。
主中風,舌緩不語,振寒汗出,身重惡寒,頭痛,項急不得回顧,偏風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腫痛,傷寒狂走欲自殺,目妄視。頭中百病,馬黃黃疸。
白話文:
專治中風,舌頭麻痺不能言語,發冷出汗,身體沉重畏寒,頭痛,脖子僵硬無法回頭,半身不遂,流鼻血,咽喉腫痛,傷寒發作時瘋狂亂跑欲自殺,眼睛亂看。各種頭部疾病,馬黃黃疸。
瘧論曰:『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夜大會於風府,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晏。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故日作益晏也。』
昔魏武帝患傷風項急,華佗治此穴得效。
◎腦戶(一名合顱):
白話文:
關於瘧疾的理論中提到:「邪氣侵犯風府,沿著脊柱往下走。人體的衛氣在風府每天晚上集中一次,第二天早晨會下降一段,所以瘧疾發作得較晚。每次邪氣到達風府,人體的毛孔就會打開;毛孔一打開,邪氣就會入侵;邪氣入侵,疾病就會發作,因此發作時間每天都會稍晚一點。邪氣從風府出來後,每天下降一段,到第25天到達骨頭,第26天進入脊椎內,所以發作時間會越來越晚。」
昔日魏武帝曹操患上風寒,頸部僵硬,華佗治療這個穴位後,症狀得到改善。
◎腦戶(又名合顱):
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足太陽、督脈之會。《銅人》禁灸,灸之令人啞。《明堂》針三分。《素注》針四分。《素問》刺腦戶,入腦立死。
白話文:
枕骨上方,後方一寸半的地方。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的交會處。《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禁止在此處施灸,因為施灸會導致失聲。《明堂孔穴針灸圖經》建議在這裡針刺三分深。《素問注釋》建議針刺四分深。《素問》中記載,針刺腦戶穴,針頭進入腦內會立刻死亡。
主面赤目黃,面痛,頭重腫痛,癭瘤。此穴針灸俱不宜。
◎強間(一名大羽):
後頂後一寸半。《銅人》針二分,灸七壯。《明堂》灸五壯。
主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涎沫。項強左右不得回顧,狂走不臥。
◎後頂(一名交衝):
百會後一寸半,枕骨上。《銅人》灸五壯,針二分,《明堂》針四分。《素注》針三分。
主頭項強急,惡風寒,風眩,目䀮䀮,額顱上痛,歷節汗出,狂走癲疾不臥,癇發瘛瘲,頭偏痛。
◎百會(一名三陽,一名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
白話文:
◎強間(又名大羽):
後腦勺後方一寸半處。《銅人》針灸深度二分,灸七壯。《明堂》灸五壯。
主治頭痛目眩,腦中煩悶,嘔吐痰涎,脖子僵硬左右不能轉動,狂奔不睡。
◎後頂(又名交衝):
百會穴後方一寸半處,枕骨上。《銅人》灸五壯,針灸深度二分,《明堂》針灸深度四分。《素注》針灸深度三分。
主治頭頸部僵硬疼痛,怕風寒,眩暈,眼睛模糊,額頭和頭頂疼痛,全身出汗,狂奔癲癇不睡,抽搐痙攣,偏頭痛。
◎百會(又名三陽、五會、巔上、天滿):
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兩耳尖。性理北溪陳氏曰:『略退些子,猶天之極星居北。』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素注》針二分。《銅人》灸七壯,止七七壯。凡灸頭頂,不得過七壯,緣頭頂皮薄,灸不宜多。針二分,得氣即瀉。又《素注》針四分。
白話文:
在前額發際後一寸五分,頭頂正中央的旋毛中,可以容下一顆豆子,直達兩耳尖。陳氏表示:「稍微往後一點,就像天上的北極星位於北方。」此處彙集了手足三陽經和督脈。《黃帝內經素問注》中記錄,針灸深度為二分。《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記載,艾灸七壯,最多不超過七七壯(四十九壯)。凡是用於頭頂的艾灸,不可超過七壯,因為頭頂皮膚較薄,不宜過度施灸。針灸深度為二分,得氣後即可瀉針。此外,《黃帝內經素問注》中還記載了另一種針灸深度為四分。
主頭風中風,言語謇澀,口噤不開,偏風半身不遂,心煩悶,驚悸健忘,忘前失後,心神恍惚,無心力,痎瘧,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語言不擇,發時即死,吐沫,汗出而嘔,飲酒麵赤,腦重鼻塞,頭痛目眩,食無味,百病皆治。
白話文:
對於治療頭風、中風、言語不清、口不能張、偏癱半身不遂、心煩悶、驚悸、記憶力減退、健忘、心神恍惚、意志消沉、瘧疾、脫肛、癲癇、青風症、心悸、角弓反張、羊鳴哭聲、語言失常、發病時立即死亡、吐口水、出汗而嘔吐、飲酒後臉紅、頭重鼻塞、頭痛目眩、食慾不振等各種疾病,都有療效。
虢太子尸厥,扁鵲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唐高宗頭痛,秦鳴鶴曰:『宜刺百會出血。』武后曰:『豈有至尊頭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立愈。』
白話文:
虢國太子因中暑神志昏迷,扁鵲針刺三個陽經與五個會穴,一會兒太子就甦醒了。
唐高宗患有頭痛,秦鳴鶴說:「應刺百會穴出血。」武后說:「至尊之身,豈能額頭出血。」後來還是刺了百會穴,微微出血,高宗立刻痊癒。
◎前頂:
顖會後一寸半,骨間陷中。《銅人》針一分,灸三壯,止七七壯。《素注》針四分。
主頭風目眩,面赤腫,水腫,小兒驚癇,瘛瘲,發即無時,鼻多清涕,頂腫痛。
◎顖會:
白話文:
◎前頂:
頭頂正中後方一寸半處,骨頭相連處的凹陷。
《銅人經》針灸法:針刺一分深,艾灸三壯,最多七七壯。《素問注》針刺四分深。
主治:頭痛、眩暈,臉部發紅腫脹,水腫,小兒驚風、癲癇,發作時間不定,鼻涕清稀,頭頂腫痛。
◎顖會:
上星後一寸陷中。《銅人》灸二七壯,至七七壯。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漸退,七日頓愈。針二分,留三呼,得氣即瀉。八歲以下不可針,緣囟門未合,刺之恐傷其骨,令人夭。《素注》針四分。
白話文:
在頭頂上穴道後一寸凹陷處灸27壯,直到77壯。剛開始灸不會痛,但病邪散去後就會痛,疼痛停止後再灸。如果是鼻塞,灸到第四天會逐漸好轉,第七天完全痊癒。針灸針刺入兩分深,停留三口氣的時間,感覺到氣後就洩針。八歲以下不能針灸,因為囟門尚未閉合,針刺可能會傷到骨頭,導致孩子夭折。《素注》記載針刺四分深。
主腦虛冷,或飲酒過多,腦疼如破,衄血,面赤暴腫,頭皮腫。生白屑風,頭眩,顏青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驚悸目戴上不識人。
◎上星(一名神堂):
白話文:
腦中虛寒,或因過度飲酒,導致腦部疼痛劇烈,如裂開一般,且有流鼻血、臉色潮紅腫脹、頭皮腫脹的症狀。
會引發白屑風、頭暈、臉色青黑、眼前發黑,以及鼻子不通聞不到香臭,驚悸不安,眼睛向上翻白認不出人的情況。
◎上星(又名神堂):
神庭後,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素注》針三分,留六呼,灸五壯。《銅人》灸七壯。以細三稜針,宣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
白話文:
神庭穴後方,進入髮際線一寸的凹陷中,可以容納一顆豆子。《素問》記載用針刺入三分,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灸五壯。《銅人》記載灸七壯。用細小的三稜針,宣洩所有陽熱之氣,防止它們上衝頭部和眼睛。
主面赤腫,頭風,頭皮腫,面虛,鼻中息肉,鼻塞頭痛,痎瘧振寒,熱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遠視。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氣上,令人目不明。
◎神庭:
白話文:
本穴主治臉部紅腫、頭痛、頭皮腫脹、臉色蒼白、鼻中息肉、鼻塞頭痛、瘧疾發作時的發冷、熱病不出汗。眼睛眩暈、眼睛疼痛,看不清遠處的事物。鼻血、鼻涕出血不止。不宜多灸,因為擔心把氣灸上來,導致視力不清。
◎神庭穴:
直鼻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督脈之會。《素注》灸三壯。《銅人》灸二七壯,止七七壯。禁針,針則發狂,目失睛。
白話文:
直挺的鼻子,髮際線往上退了五分。屬於足太陽經和督脈交會的地方。《素問》說要灸三壯。《銅人經》說要灸二到七壯,最多不超過七七壯。禁止針灸,針灸可能會造成發狂、失明。
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吐舌,癲疾風癇,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嘔吐煩滿。寒熱頭痛,喘渴。
白話文:
爬上高處歌唱,脫掉衣服亂跑。弓箭彎曲反彈,吐出舌頭,癲狂發作,目光向上看,不認識人。頭部疼痛,頭暈目眩,鼻子不停流清鼻涕,眼睛流淚。精神受驚嚇,無法安睡。嘔吐,胸悶。忽冷忽熱,頭痛,氣喘口渴。
歧伯曰:『凡欲療風,勿令灸多。緣風性輕,多即傷,惟宜灸七壯,至三七壯止。』張子和曰:『目腫、目翳,針神庭,上星,顖會,前頂,翳者可使立退,腫者可使立消。』
白話文:
歧伯說:「凡是想治療風病,不要施灸太多。因為風的性質輕浮,施灸過多反而會造成損傷。只適宜施灸七壯,最多不超過三十七壯。」
張子和說:「眼睛腫脹、有眼翳(眼睛上長膜),針灸神庭、上星、顖會、前頂穴。有眼翳的,可以讓眼翳馬上退去;眼睛腫脹的,可以讓腫脹馬上消退。」
◎素髎(一名面正):
鼻柱上端準頭。此穴諸方闕治。《外臺》不宜灸,針一分。《素注》針三分。
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瘡鼻窒,喘息不利,鼻喎噼,鼽衄。
◎水溝(一名人中):
白話文:
◎素髎(又名面正):
鼻樑上方,鼻頭的頂端。此穴在各方醫書中都未曾記載過如何治療。《外臺祕要》記載不宜使用艾灸,針刺深度為一寸。《素問註》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
主治鼻中息肉不消,鼻涕過多,鼻腔長瘡堵塞,呼吸不暢,鼻子歪斜,鼻出血。
◎水溝(又名人中):
鼻柱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素注》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針四分,留五呼,得氣即瀉,灸不及針,日灸三壯。《明堂》日灸三壯,至二百壯。《下經》灸五壯。
白話文:
鼻樑下方中間溝槽,靠近鼻孔凹陷處。是督脈、手陽明經、足陽明經的交會點。《素問註解》針灸深度三分,留針六呼,灸艾三壯。《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針灸深度四分,留針五呼,得氣後立即出針,灸艾壯數少於針灸,每日灸艾三壯。《明堂》每日灸艾三壯,持續灸艾二百壯。《甲乙經》灸艾五壯。
主消渴,飲水無度,水氣遍身腫。失笑無時,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哭乍喜,中風口噤,牙關不開。面腫唇動,狀如蟲行。卒中惡,鬼擊,喘喝,目不可視,黃疸馬黃,瘟疫,通身黃,口喎噼。灸不及針,艾炷小雀糞大。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愈。
◎兌端:
唇上端。《銅人》針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主要是治療口渴難耐,喝水喝到身體浮腫。常常莫名其妙笑個不停,癲癇發作,說話不分尊卑。時而哭時而笑,中風後嘴巴緊閉,牙關緊咬打不開。面部浮腫,嘴脣顫動,看起來像蟲子在爬一樣。突然暈厥,好像被鬼附身,喘息困難,目瞪口呆看不見東西。黃疸病,全身發黃,嘴巴歪斜。針灸不如刺血有效,艾灸柱要像雀糞那麼小。臉上浮腫,扎一針這個穴位,水全部排出就會痊癒。
◎人中上端:
嘴脣上端的部位。《銅人》經穴取穴深度為二分,灸法取三壯。
主癲疾吐沫,小便黃,舌乾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強,齒齦痛,鼻塞,痰涎,口噤鼓頷。炷如大麥。
◎齦交:
唇內齒上齦縫中。任、督、足陽明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主要症狀包括癲癇、流口水、小便黃、口乾舌燥、鼻子出血不止、嘴脣和顴骨僵硬、牙齦疼痛、鼻子不通氣、痰多、嘴巴無法張開、下巴鼓起。膿包像大麥一樣大。
◎牙齦的交會處:
嘴脣內側、牙齒上方的牙齦縫隙中。任脈、督脈、足陽明胃經的交會處。《銅人經》中記載,鍼灸此處,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主鼻中息肉,蝕瘡,鼻塞不利,額頞中痛,頸項強,目淚眵汁,牙疳腫痛,內眥赤癢痛,生白翳,面赤心煩,馬黃,黃疸,寒暑瘟疫,小兒面瘡癬,久不除,點烙亦佳。
白話文:
治療鼻中息肉、鼻中腐爛,鼻子不通氣,額頭和後腦勺疼痛,脖子發僵,眼睛流淚分泌物,牙齦腫痛,眼角發紅發癢疼痛,長出白翳,臉色發紅心煩,瘧疾、黃疸、寒暑疫病,小孩子的臉上長瘡、癬,久治不愈,點藥和烙灸也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