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三 (6)
卷三 (6)
1. 玉龍歌(楊氏注解)
液門沿皮針向後,透陽池。
中風之症症非輕,中衝二穴可安寧,先補後瀉如無應,再刺人中立便輕。
中衝禁灸,驚風灸之。
膽寒心虛病如何?少衝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著艾,金針用後自平和。
時行瘧疾最難禁,穴法由來未審明,若把後谿穴尋得,多加艾火即時輕。
熱瀉寒補。
牙疼陣陣苦相煎,穴在二間要得傳,若患翻胃並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蛾之症少人醫,必用金針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後,即時安穩免災危。
三稜針刺之。
如今癮疹疾多般,好手醫人治亦難,天井二穴多著艾,縱生瘰癧灸皆安。
宜瀉七壯。
寒痰咳嗽更兼風,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淵一穴瀉,多加艾火即收功。
列缺刺透太淵,擔穴也。
痴呆之症不堪親,不識尊卑枉罵人,神門獨治痴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
宜瀉灸。
連日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里穴尋得,一用金針體便康。
驚恐補,虛煩瀉,針五分,不灸。
風眩目爛最堪憐,淚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應痊。
大、小骨空不針,俱灸七壯,吹之。
婦人吹乳痛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能調。
刺沿皮向後三分。
滿身發熱痛為虛,盜汗淋淋漸損軀,須得百勞椎骨穴,金針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來灸便輕,至陽亦治黃疸病,先補後瀉效分明。
針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壯。
腎敗腰虛小便頻,夜間起止苦勞神,命門若得金針助,腎俞艾灸起邅迍。
多灸不瀉。
九般痔漏最傷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長強一穴是,呻吟大痛穴為真。
傷風不解嗽頻頻,久不醫時勞便成,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宜向豐隆尋。
灸方效。
膏肓二穴治病強,此穴原來難度量,斯穴禁針多著艾,二十一壯亦無妨。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須知噴嚏風門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針沿皮向外。
膽寒由是怕驚心,遺精白濁實難禁,夜夢鬼交心俞治,白環俞治一般針。
更加臍下氣海兩旁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補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頻瀉動,還光益血自無瘥。
多補少瀉,灸。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難,黃疸亦須尋腕骨,金針必定奪中脘。
無汗傷寒瀉復溜,汗多宜將合谷收,若然六脈皆微細,金針一補脈還浮。
針復溜入三分,沿皮向骨下一寸。
大便閉結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要先針,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方能病不侵。
白話文:
玉龍歌(楊氏注解)
液門穴沿著皮膚針刺向後,透刺陽池穴。
中風症狀很嚴重,中衝穴二穴能使病情穩定,先補後瀉,如果沒有效果,再刺人中穴,症狀就能減輕。中衝穴禁止灸法,驚風則可以用灸法。
膽寒心虛的病症該怎麼辦呢?少衝穴二穴效果最好,針刺入三分,不用艾灸,用金針治療後,就能自行恢復平和。
流行性瘧疾最難控制,穴位療法以前沒有明確記載,如果找到後谿穴,多灸艾火,症狀就能很快減輕。熱症瀉血,寒症補氣。
牙痛陣陣發作非常痛苦,穴位在二間穴,需要找到這個穴位,如果患有胃反酸嘔吐的症狀,中魁穴不可忽略。
乳蛾(乳腺炎)這種病症少有人能治好,必須用金針才能迅速治癒,如果少商穴出血後,就能立即平安無事,免除危險。用三稜針刺。
現在癮疹(蕁麻疹)的病症有很多種,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很難治療,天井穴多灸艾火,即使長了瘰癧(淋巴結腫大),灸法也能使病情穩定。宜瀉七壯。
寒痰咳嗽合併風寒,列缺穴最有效,先瀉太淵穴,多灸艾火,就能見效。列缺穴刺透太淵穴,也是擔穴。
痴呆症狀讓人難以忍受,不認識尊卑長幼,胡亂辱罵他人,神門穴單獨治療痴呆病,找到轉手骨處的穴位即可。宜瀉灸。
連日虛煩,臉色發紅,心驚悸,難以承受,如果找到內關穴,用金針治療,身體就能恢復健康。驚恐補氣,虛煩瀉氣,針刺五分,不用灸法。
風眩(眩暈)、目爛(眼疾)令人憐憫,眼淚汪汪不止,大、小骨空穴都是有效的穴位,多灸艾火,病症就能痊癒。大、小骨空穴不針刺,都灸七壯,並用嘴吹。
婦女乳房脹痛難以消除,吐血,痰稠如膠,少澤穴內可以補瀉,根據時間和病情,調整治療方法,效果神奇,氣血就能調和。針刺沿著皮膚向後三分。
全身發熱疼痛是虛症,盜汗淋漓,日漸損傷身體,必須尋找百勞穴(椎骨穴),用金針一刺,病症就能消除。
突然咳嗽,腰背疼痛,身柱穴灸法就能減輕症狀,至陽穴也能治療黃疸病,先補後瀉,效果明顯。針刺都沿著皮膚三分,灸二七壯。
腎臟衰敗,腰部虛弱,小便頻繁,夜間多次起夜,非常辛苦,命門穴用金針治療,腎俞穴灸法就能改善症狀。多灸不瀉。
九種痔漏最傷人,必須刺承山穴,效果如同神明,還有長強穴,疼痛難忍時,就是這個穴位。
傷風感冒,咳嗽不止,久治不癒,就會導致身體勞損,咳嗽需要針刺肺俞穴,痰多宜尋找豐隆穴。灸法有效。
膏肓穴治療效果強,這個穴位位置難以確定,這個穴位禁止針刺,多灸艾火,灸二十一壯也沒關係。
腠理(皮膚)不密,咳嗽頻繁,鼻涕清稀,氣息昏沉,需要知道噴嚏穴(風門穴),咳嗽應多灸艾火。針刺沿著皮膚向外。
膽寒導致害怕驚恐,遺精白濁難以控制,夜裡夢交鬼,心俞穴治療,白環俞穴治療方法一樣。加上臍下氣海穴兩旁治療效果更好。
肝臟血少,眼睛昏花,宜補肝俞穴,就能增強體力,再經常瀉三里穴,恢復視力,滋養血液,自然就能痊癒。多補少瀉,灸法。
脾臟的病症有很多種,導致胃反酸嘔吐,黃疸也需要尋找腕骨穴,金針必定要治療中脘穴。
無汗傷寒瀉復溜穴,多汗宜用合谷穴治療,如果六脈都微弱,用金針一補,脈象就能恢復。針刺復溜穴入三分,沿著皮膚向骨頭下刺一寸。
大便不通,照海穴明顯位於足部,再瀉支溝穴,就知道這個穴位有神奇的功效。
小腹脹滿,氣血攻心,內庭穴需要先針刺,兩足有水腫,就瀉臨泣穴,沒有水腫,病症就不會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