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內外傷辨惑論》~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飲食勞倦論

古之至人,窮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

故脾胃之證,始得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身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大;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

《難經》云: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2. 補中益氣湯

黃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甘草(炙以上各五分),人參(去蘆),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酒洗),白朮(以上各三分)

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3. 立方本指

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耆最多,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上喘氣短,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經云:「急者緩之。」白朮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

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耆、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甘辛為用,口乾咽乾加乾葛。

脾胃氣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不營,陰火熾盛,是血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氣日減,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陽生則陰長。或曰:甘溫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

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能瀉陰中之伏火。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4. 硃砂安神丸

硃砂(五錢,另研水飛為衣),甘草(五錢五分),黃連(去須淨,酒洗,六錢),當歸(去蘆,二錢五分),生地黃(一錢五分)

《內經》曰: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其血不足。硃砂納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

上件除硃砂外,四味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唾嚥下,食後,或溫水、涼水少許送下亦得。此近而奇偶,制之緩也。

5. 四時用藥加減法

《內經》曰:胃為水穀之海。又云:腸胃為市,無物不包,無物不入,寒熱溫涼皆有之。其為病也不一,故隨時證於補中益氣湯中,權立四時加減法於後。

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表證也。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

若更煩亂,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或一錢)。

如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十個。

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細辛(三分)。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

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生薑(三分)。

耳鳴,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藁本(以上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以上各三分)消其腫;人參(五分),黃耆(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嗌痛頷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甘草(以上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乾咽乾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如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個),麥門冬(去心五分)。

如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麻黃(五分)。

如秋涼亦加。

如春月天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以上各五分)。

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木香(以上各三分),陳皮(五分)。此三味為定法。

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以上各五分)。

如夏月,少加黃芩、黃連(以上各五分)。

如秋月,加檳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以上各五分)。

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

心下痞,夯悶者,加芍藥、黃連(以上各一錢)。

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仁(以上各三分),厚朴(七分)。如天寒,少加乾薑或中桂(桂心也)。

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以上各一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薑、陳皮(以上各一錢)。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以上各一錢)。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分),甘草(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五分)。

如夏月腹中痛,不惡寒,不惡熱者,加黃芩、甘草(以上各五分),芍藥(一錢),以治時熱也。

腹痛在寒涼時,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

如腹中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剋土也,小建中湯主之;蓋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如脈沉細,腹中痛,是水來侮土,以理中湯主之;乾薑辛熱,於土中瀉水,以為主也。如脈緩,體重節痛,腹脹自利,米穀不化,是濕勝,以平胃散主之,蒼朮苦辛溫,瀉濕為主也。

脅下痛,或脅下縮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甘草(三分)。

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如不已者,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遍閱《內經》中悉言小腹痛皆寒,非傷寒厥陰之證也,乃下焦血結膀胱,仲景以抵當湯抵當丸主之。

小便遺失,肺金虛也,宜安臥養氣,以黃耆人參之類補之。不愈,則是有熱也,黃柏生地黃(以上各五分),切禁勞役。如臥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宜太陽經所加之藥,更添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此下焦風寒合病也。經云,腎肝之病同一治,為俱在下焦,非風藥行經則不可,乃受客邪之濕熱也,宜升舉發散以除之。

大便秘澀,加當歸(一錢),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如大便行則止。此病不宜大下之,必變凶證也。

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五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己(五分)。脈緩,顯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朮、人參、澤瀉、白朮茯苓、五味子(以上各五分)。

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以除風濕羌活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