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風濕羌活湯

CHU FENG SHI QIANG HU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肺經 15%
膀胱經 11%
肝經 10%
腎經 9%
胃經 7%
大腸經 7%
心經 7%
三焦經 5%
膽經 4%
心包經 4%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除風濕羌活湯」方名中包含「羌活」,這是因為羌活具有祛風濕的功效,是方劑中主要的藥物之一。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散寒解表、祛風濕、止痛等功效,尤其擅長治療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骨麻木等症狀。方劑中以羌活為主藥,正是利用其祛風濕的功效來治療風濕痹痛,故方名中包含「羌活」。

除風濕羌活湯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散寒: 防風性溫,善於祛風散寒,可驅散外邪,尤其對風寒濕邪所致的風濕痺痛有良好效果。羌活亦具祛風散寒之效,二者合用,相輔相成,更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
  2. 止痛止癢: 防風兼具止痛止癢作用,可緩解風濕痺痛所致的疼痛,並改善皮膚瘙癢等症狀。

因此,防風在除風濕羌活湯中發揮著重要的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作用,有助於治療風濕痺痛。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燥濕祛風: 蒼朮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燥濕祛風之效。風濕痺痛多因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蒼朮可燥濕化濁,祛除風濕之邪,改善氣血循環,緩解疼痛。

二、 健脾利濕: 蒼朮還能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減少濕邪的產生。濕邪是風濕痺痛的重要致病因素,健脾利濕可以從根源上減少濕邪的侵襲,預防病情復發。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扶正祛邪的功效。風濕病常伴有氣虛表弱,易受風寒濕邪侵襲。黃耆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有助於緩解風濕症狀。

2. 協調藥性:方中羌活、獨活等藥性偏寒,易傷陽氣。黃耆性溫,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度,使藥物更平和有效,減少副作用。

除風濕羌活湯中包含獨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協同作用:獨活與羌活皆為祛風濕藥,但獨活偏於 通經絡、止痺痛,而羌活則更擅長 散寒解表。兩者配伍,可以 相輔相成更有效地祛風除濕緩解筋骨疼痛

2. 藥性互補:獨活性溫,偏於 散寒止痛,而羌活性微寒,偏於 清熱解表。兩者配合,可以 中和藥性避免燥熱,更適合 寒濕兼重的風濕病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柴胡,是基於其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疏風散寒、祛濕止痛的功效相輔相成。

柴胡可疏解肝氣鬱結,肝氣通暢則氣血運行順利,有助於藥物有效地到達病竈,增強其祛風濕、止痛的效果。同時,柴胡升陽舉陷,可提振氣血,改善因風濕所致的肢體沉重、倦怠乏力等症狀,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寒濕邪: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解表散寒、升發陽氣之效,能疏散風寒濕邪,解除表邪,使腠理開泄,促進濕邪外達。
  2. 升舉陽氣: 升麻可升舉陽氣,使陽氣上升,驅散寒濕,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風濕邪氣的去除。

總而言之,升麻在除風濕羌活湯中起到疏散風寒濕邪、升舉陽氣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除風濕、止痛、利關節的作用。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方劑中包含多味辛溫燥烈藥物,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能防止燥烈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解毒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能增強祛風濕、止疼痛的療效,並減少藥物毒副作用。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散寒止痛: 川芎性溫,具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之功效。風濕病症常伴隨經絡不通、寒邪阻滯,川芎可有效疏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輔佐羌活,增強療效: 羌活善於祛風濕、止痛,而川芎則能輔佐羌活,提升藥效,使藥力更深入經絡,更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除濕止痛: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痛的功效。風濕病常伴隨濕熱內蘊,黃柏可以清熱祛濕,並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
  2. 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黃柏亦有抗菌作用,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生長,有助於預防因風濕病引起的皮膚感染,維持藥效。

總之,黃柏在除風濕羌活湯中起到清熱瀉火、除濕止痛及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全面治療風濕病。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量:

  1. 理氣止痛: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化痰、止痛的作用。風濕痹痛常伴有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橘皮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降逆止嘔:除風濕羌活湯中常含有較多辛溫燥烈的藥材,易於耗傷津液,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橘皮能降逆止嘔,協調藥性,避免副作用。

因此,橘皮在除風濕羌活湯中起到理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除風濕羌活湯中加入藁本,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疏風散寒止痛: 藁本性溫,入肝經,具有疏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腫脹等症狀,與羌活、獨活等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除風濕、止疼痛的目的。
  2. 活血通絡: 藁本亦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阻滯,進一步消除疼痛,達到治療風濕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除風濕羌活湯 」

除風濕羌活湯是由羌活、防風、蒼朮、黃耆、獨活、柴胡、升麻、甘草、川芎、黃柏、橘皮、藁本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補氣補血的功效,主治腰部疼痛,不能向前或向後彎曲,而且四肢麻木。

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2.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3.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口苦口乾等症狀,久瀉脫肛,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4.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5.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6.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血經閉、痛經等,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7.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巔頂頭痛、風濕痹痛、肢節疼痛等症狀。

  8.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適用於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9.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氣短乏力、食慾不振、泄瀉、脫肛、自汗、盜汗、水腫、尿少、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狀。

  10.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適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11.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12.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適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嘔吐、腹脹、泄瀉、消化不良、咳嗽、痰多、胸悶、魚蟹中毒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除風濕羌活湯 」由羌活、防風、蒼朮、黃耆、獨活、柴胡、升麻、甘草、川芎、黃柏、橘皮、藁本等中藥材組成,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補氣補血的功效,主治腰部疼痛,不能向前或向後彎曲,而且四肢麻木。

傳統服藥法


羌活7分,防風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錢,蒼朮1錢。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
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大溫服之。
除濕羌活湯(《回春》卷二)、除濕湯(《金鑒》卷三十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本方有出汗、口乾、便秘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下肢腫脹疼痛腰骶痛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霍亂麻痺心內膜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痛風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梅尼爾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風濕羌活湯, 出處:《保命歌括》卷五。 組成:羌活5分,防風1錢,蒼朮(酒洗)1錢,黃耆1錢,獨活5分,柴胡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黃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 主治: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

除風濕羌活湯, 出處:《脾胃論》卷中。 組成:羌活1兩,防風(去蘆)1錢,蒼朮(酒浸,去皮)1錢,黃耆1錢,升麻7分,炙甘草5分,獨活5分,柴胡5分,川芎3分,黃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澤瀉(去須)3分,豬苓(去黑皮)3分,茯苓3分,黃連(去須)1分。 主治:風濕熱痹,痿證,眩暈麻木。濕氣勝,風證不退,眩暈麻木不已者。著痹。熱痹,或痛風挾熱者,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裂。

除風濕羌活湯, 出處:《內外傷辨》卷中。 組成:羌活7分,防風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錢,蒼朮1錢。 主治:濕從外受,或一身盡痛,或頭重如蒙,甚而昏冒。風濕相搏,濕因外中,得之於天陰淫雨,晴後濕蒸,早晨霧露,及久卧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其證頭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膚浮腫。濕似疸(熏黃黑晦一症,若兼一身盡痛,乃是濕病,非疸,當從濕治),霍亂因濕,及因乾濕四肢重著,骨節煩病,胸膈滯悶。風濕上衝,頭重如裹,似有物蒙之,兼有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