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

黍米

SHU MI

  • 英文名稱:Panicum miliaceum. L Broomcorn Millet
  • 別名:粢米,稷米,穄米,糜子米
  • 藥品來源:為禾本植物黍的種子。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碾去殼用。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西北地區, 華東地區, 西南地區, 東北地區, 華南地區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黍米的傳統功效


1. 解毒

黍米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癰腫、瘡癤和燙傷等症狀。在中醫理論中,黍米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緩解炎症和疼痛。另外,黍米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

2. 除煩止渴

  • 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黍米性涼,味甘,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緩解煩躁、不安、口乾舌燥等症狀。
  • 常用於煩渴、口乾舌燥、小便不利等症:黍米可作為夏季清涼飲品的原料,有助於緩解暑熱引起的煩渴,口乾舌燥,小便不利的症狀。

3. 益氣補中

黍米益氣補中的功效主要歸功於其富含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緩解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此外,黍米還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夠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功能,緩解胃痛、胃脹等不適症狀。

黍米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0-90g;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黍米性平,味甘,有益氣補中、健脾和胃的功效,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 黍米有解毒消腫的功效,但不宜生吃,以免引起腹瀉。
  • 黍米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黍米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霍亂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細菌性食物中毒咳嗽口乾口渴上吐下瀉

黍米含有的化學成分


去殼黍米(huskedsorghum), 灰分(Ash), 粗纖維(crudefiber), 粗蛋白(crudeprotein), 澱粉(Starch), 脂肪酸(fattyacids), 棕櫚酸(palmiticacid), 廿四烷酸(Tetracosanoicacid), 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acid), 油酸(oleicacid), 亞油酸(linoleicacid), 異亞油酸(isolinoleicacid), 蛋白質(Protein), 清蛋白(albumin), 球蛋白(Globulin), 谷蛋白(glutelin), 醇溶蛋白(prolamine), 黍米(sorghum), 黍素(miliacin), 鞣質(tannin), 肌醇六磷酸(phytat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