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效活絡丸」是一款歷史悠久的傳統中藥,以其顯著療效和廣泛適用性聞名於世。其組成複雜多樣,集合了各種珍貴藥材,共同發揮出強大的治療功效。

  1. 蘄蛇: 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

  2. 甘草: 味甘,性平。歸脾、肺、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3. 大黃: 味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4. 草荳蔻: 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行氣、溫中止瀉、溫胃醒脾的功效。

  5. 黃芩: 味苦、寒。歸心、肺、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

  6. 白芷: 味辛、溫。歸肺、胃經。具有散風通竅、宣肺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

  7. 川芎: 味辛、溫。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行氣止痛的功效。

  8. 藿香: 味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濕、理氣和胃、祛風散寒的功效。

  9. 白附子: 味甘、辛,性溫。歸腎、脾、肺經。具有補腎壯陽、散寒止痛、溫腎壯陽的功效。

  10. 麻黃: 味辛、苦,性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11. 香附: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化瘀止痛的功效。

  12. 羌活: 味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溫經止汗的功效。

  13. 何首烏: 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烏髮明目的功效。

  14. 沉香: 味辛、苦,性溫。歸脾、腎、肺經。具有溫腎納氣、理氣止痛、溫中補氣的功效。

  15. 熟地黃: 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

  16. 威靈仙: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

  17. 天麻: 味甘、辛,性平。歸肝、腎經。具有平肝熄風、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18. 當歸: 味甘、苦,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19. 白僵蠶: 味甘、辛,性平。歸心、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20. 葛根: 味甘、辛,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生津止渴、退熱除煩的功效。

  21. 青皮: 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止咳、健胃消食的功效。

  22. 玄參: 味苦、甘,性寒。歸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益氣止咳的功效。

  23. 白朮: 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痢的功效。

  24. 天竹黃: 味苦、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祛風止痙、平肝熄風的功效。

  25. 虎骨: 味甘、辛,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消腫止痛的功效。

  26. 茯苓: 味甘、淡,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27. 赤芍: 味苦、酸,性涼。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28. 細辛: 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溫肺散寒、通竅止痛、溫腎壯陽的功效。

  29. 龜板: 味鹹、甘,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壯骨、澀精止遺的功效。

  30. 骨碎補: 味甘、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化瘀的功效。

  31. 木香: 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理氣止痛、散寒止瀉、溫中健脾的功效。

  32. 黃連: 味苦、寒。歸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清肝明目的功效。

  33. 全蠍: 味鹹、辛,性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通絡、止痛解痙、熄風止痙的功效。

  34. 地龍: 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清熱涼血、通絡止痛的功效。

  35. 秦艽: 味苦、辛,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祛風除濕、平肝息風的功效。

  36. 防風: 味辛、甘,性微寒。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清熱解表、明目的功效。

  37. 肉桂: 味辛、甘,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38. 桑寄生: 味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陰清熱、活血通絡的功效。

  39. 硃砂: 味苦、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功效。

  40. 沒藥: 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行氣止痛的功效。

  41. 血竭: 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止血、化瘀止痛、通絡止痛的功效。

  42. 乳香: 味辛、苦,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43. 安息香: 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44. 松香: 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45. 冰片: 味辛、苦,性涼。歸心、肝、肺經。具有清熱涼血、祛風止痙、止痛止癢的功效。

  46. 牛黃: 味苦、甘,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安神定驚、平肝息風的功效。

  47. 丁香: 味辛、溫。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健脾、理氣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

  48. 犀角: 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平肝息風、解毒消腫的功效。

  49. **麝

傳統服藥法



舒筋活絡,祛風豁痰。
以上熟地黃、當歸單放,朱砂至麝香十一味單包,將朱砂研為極細粉,犀角銼研為細粉,麝香、牛黃、冰片先後研細過100~120目細羅,乳香、沒藥、血竭、松香、安息香分別軋為細粉,丁香軋細,熟地黃、當歸用酒蒸透,乾燥後與蘄蛇等三十七味,共軋為細粉,和勻過80~100目細羅,煉蜜為丸。
每丸重1錢2分,每服1丸,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噙化亦可。
孕婦忌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蘄蛇、白附子、全蠍、地龍、威靈仙、天麻、白僵蠶、蜈蚣、僵蠶、蟬蛻、蜂房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品為主,配以川芎、白芷、羌活、防風、香附、細辛、木香、乳香、沒藥、血竭、冰片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品,以增強祛風通絡之功;又以黃芩、黃連、大黃、玄參、白朮、茯苓、甘草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之品,以增強祛痰散結之功;佐以熟地黃、當歸、天冬、天麻、牛膝、桑寄生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之品,以增強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祛風通絡,活血化瘀,消痰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雷諾氏綜合症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四肢痿軟無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活絡丸, 出處:《中藥制劑手冊》引廣州陳李濟制藥廠方。 組成:薪蛇(酒炙)3兩,甘草(炙)3兩,大黃(酒制)3兩,草豆蔻(炒)3兩,黃芩3兩,白芷3兩,川芎(酒蒸)3兩,藿香3兩,白附子(制)3兩,麻黃3兩,香附(酒醋炒)3兩,羌活3兩,何首烏(酒蒸)3兩,沉香3兩,熟地黃3兩,威靈仙2兩4錢,天麻(薑制)3錢,當歸2兩4錢,僵蠶(薑水炒)3兩,葛根2兩4錢,青皮(醋炒)1兩5錢,玄參1兩5錢,白朮(土炒)1兩5錢,天竺黃1兩5錢,虎骨(酒炙)1兩5錢,茯苓1兩5錢,赤芍(酒炒)1兩5錢,細辛1兩5錢,龜版(醋炙)1兩5錢,骨碎補1兩5錢,豆蔻(炒)1兩5錢,木香3兩,黃連(炒)9錢,全蠍7錢2分,地龍肉(炒)9錢,秦艽1兩5錢,防風4兩5錢,肉桂3兩,桑寄生1兩5錢,朱砂2兩5錢,沒藥(醋炙)2兩4錢,血竭1兩2錢,乳香(醋炙)1兩5錢,安息香1兩5錢,松香7錢5分,冰片4錢2分,牛黃4錢2分,丁香1兩5錢,犀角4分7厘5毫,麝香3分。 主治:舒筋活絡,祛風豁痰。主治:風痰入絡引起突然中風,痰厥,左癱右瘓,肢體麻木,以及痿軟無力,痹症疼痛,手足拘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