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BENZOIN
- 別名:拙貝羅香
- 藥品來源: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和越南安息香的樹脂。採收和儲藏:生長10年以上的健壯成齡樹,在夏、秋兩季割脹。割脂前,先進行乙烯利處理,於距離地面9~12的樹幹基部,在同一水平線上按等距離用小刀淺刮樹皮3處,然後將10%乙烯利油劑薄薄地在刮面上刷1層,刷藥要在晴天進行,處理後9~11,即可開割。一個割脂週期內平均單株產量200~收集的液狀樹脂放陰涼處,自然乾燥變白後,用紙包好放木箱內貯藏。樹脂受熱易融化,切忌陽光曝曬。
- 道地藥材:雲南, 海南, 廣東, 廣西, 江西, 湖南, 貴州, 福建, 印度, 印尼
- 生長環境:山坡, 林緣, 疏林, 田邊, 山谷, 稻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安息香的傳統功效
1. 止痛
安息香,單方使用即具止痛功效,其作用機理古籍並未明晰闡述,但從歷代本草記載中,可窺其一二。
《本經逢原》明確指出安息香能「止卒然心痛、嘔逆」,說明其在急症心痛方面的止痛效果立竿見影。這與《本草便讀》中「治卒中暴厥,心腹諸痛」的記載相呼應,指出安息香能緩解突發性心腹部疼痛。 此外,《本草述》更進一步指出其能治療「腰痛」,顯示其止痛範圍涵蓋內臟及肌肉骨骼系統。
從其他典籍的記載,我們可以推測安息香止痛的機理可能與其行氣活血的功效相關。《本草從新》提到「宜行氣血,研服行血下氣,安神」,這暗示安息香可能通過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來達到止痛效果。 例如,風寒痹阻經絡導致的疼痛,安息香或能通過行氣活血而緩解。 《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其能治「風痛」,也佐證了這一點。 雖然《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書記載安息香主要功效並非直接指向止痛,但它們提及的「心腹惡氣」、「中惡、勞瘵」等症狀,也常伴有疼痛,間接說明安息香可能具有緩解相關疼痛的作用。
總而言之,歷代本草對安息香止痛功效的記載雖未系統闡述其機理,但從不同角度提供了其有效治療各種疼痛的證據,其應用範圍涵蓋心痛、腹痛、腰痛等多種疼痛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單方使用安息香的效果和適用範圍,需根據具體病情和體質而定。
2. 行氣活血
安息香,其「行氣活血」的功效,歷代本草典籍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臨牀應用值得探討。
從古代醫籍來看,安息香的行氣活血作用並非單一指向,而是體現在多個方面。 《本草從新》明確指出其「宜行氣血,研服行血下氣,安神」,這點直接說明瞭其在調節氣血運行方面的功效。 此功效在其他典籍中亦有佐證,例如《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其能治療「血邪」、「婦人血噤並產後血運」,說明安息香能改善血液瘀滯,促進血液循環,尤其在婦科疾病方面有較好療效。《本草便讀》更指出其可治「卒中暴厥,心腹諸痛」,此處「暴厥」多指氣血運行突然受阻,說明安息香具有迅速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的作用。
此外,其他典籍雖未直接提及「行氣活血」,但其所記載的功效亦與此密切相關。《新修本草》記載其「主心腹惡氣」,《本草綱目》記載其「治中惡,勞瘵」,這些症狀的產生都與氣滯血瘀有關,說明安息香通過行氣活血來達到治療效果。《本草述鉤元》更列舉了中風、風痹、腰痛等多種疾病,這些疾病的病機往往也涉及氣血阻滯。
總而言之,古籍記載表明安息香具有顯著的行氣活血功效,其作用機制可能與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有關。 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了婦科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與氣血運行相關的其他疾病。 需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古籍記載的分析,並非現代臨牀應用建議。
3. 開竅醒神
安息香,其「開竅醒神」的功效,並非直接從其藥性描述中顯現,而是從其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中推導而出。古代醫籍中對安息香的記載,散見於多部經典,其所治病症雖涵蓋範圍廣泛,但細讀之下,可見其「開竅醒神」的蛛絲馬跡。
《唐本草》、《日華子本草》、《本草綱目》、《本草便讀》等典籍記載安息香能治心腹惡氣、中惡、霍亂、卒中暴厥等症,這些症狀多與氣血運行不暢、神志昏迷相關。例如,《本草便讀》提及安息香能治「卒中暴厥,心腹諸痛」,「暴厥」即指突然昏厥,說明安息香具有迅速改善神志、恢復意識的作用,此即「醒神」之效。
此外,《本草從新》更明確指出安息香「研服行血下氣,安神」,「安神」正是其開竅醒神功效的直接體現。 而《本草述》記載其能治中風、風痹等疾病,中風常伴隨神志不清,因此安息香在此也發揮了「開竅」的作用。 雖無典籍直接言明安息香「開竅醒神」,但從其治療昏迷、中風、心痛等症的功效來看,安息香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進而改善神志,達到「開竅醒神」的效果,此功效應當是安息香整體藥效的綜合體現。 諸多古代醫籍的記載,共同印證了安息香在治療神志昏迷、氣血阻滯等方面的療效,佐證其「開竅醒神」之功。
4. 理氣行氣
安息香,其理氣行氣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記載,且應用範圍甚廣。綜觀以上典籍,可見其理氣功效主要體現在疏通氣機、緩解氣滯所致的諸多病症上。
《唐本草》記載其能「主心腹惡氣」,點明瞭安息香對於胸腹脹滿、氣機阻滯的療效。此「惡氣」並非單指惡臭之氣,更指氣機紊亂、不通暢所導致的不適。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將其應用拓展至「血邪」、「霍亂」、「風痛」等病症,這些病症的病機中,往往也包含了氣機阻滯的因素。例如霍亂,現代醫學理解為腸道感染,但古人則會從氣機失調的角度出發,認為是氣機紊亂導致的。安息香在此起到理氣和解的作用。
《本草綱目》、《本草述》、《本經逢原》、《本草便讀》等多部典籍也記載了安息香治療因氣滯導致的諸如中惡、中風、風痹、心痛、嘔逆等症狀,都佐證了其理氣止痛的功效。 《本草從新》更明確指出安息香「宜行氣血」,可見其理氣功效並非單純作用於氣機,也兼顧血液循環的通暢。
總而言之,安息香的理氣行氣功效並非單純的「行氣」,而是通過疏通氣機,達到緩解疼痛、調和氣血的作用。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安息香在治療各種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疾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應用範圍廣泛,體現了其在理氣方面的多樣性與有效性。
5. 活血化瘀
安息香,作為單方藥材,其活血化瘀功效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雖未直接明言「活血化瘀」,但其所治病症多與血瘀相關。
從上述典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分析安息香活血化瘀作用的間接證據。《日華子諸家本草》提及安息香「治血邪,婦人血噤並產後血運」,「血邪」和「血噤」都與血液運行不暢、瘀血阻滯相關;產後血運不暢也與瘀血有關,說明安息香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間接體現了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草從新》更直接指出安息香「宜行氣血,研服行血下氣」,「行血下氣」明確說明其具有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脈的功能。 雖然其他典籍如《新修本草》、《本草綱目》、《本草便讀》等記載的功效著重於止痛、治療中風、心痛等,但這些症狀的產生,很多都與氣血瘀滯有關,安息香的療效也間接佐證了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例如,《本草便讀》中「治卒中暴厥,心腹諸痛」,卒中常伴有氣血瘀阻,而心腹諸痛也可能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
綜上所述,雖然古代典籍對安息香的「活血化瘀」功效並未直接明確標註,但通過分析其所治病症,以及諸如「行血下氣」等描述,可以推斷安息香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這在古代臨牀實踐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驗證。 需注意的是,此分析基於古代醫籍記載,現代醫學研究尚需進一步佐證。
6. 開竅
安息香,其「開竅」功效並非直接明示於各典籍,而是體現在其治療諸多與氣血運行、神志異常相關疾病的臨牀應用中。 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間接推論其開竅作用。
《新修本草》、《日華子諸家本草》、《本草綱目》等書記載安息香能治心腹惡氣、血邪、霍亂、中惡等,這些病症往往伴隨氣機阻滯,神志不清。 氣血瘀滯不通,則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甚至神志昏迷。安息香能疏通氣血,使其運行通暢,從而恢復神志,這便是其「開竅」功效的體現。
《本草述鉤元》提到安息香可治中風、風痹、風癎等,這些病症都與經絡阻滯、氣血不通有關,而中風往往導致神志昏迷,昏迷狀態的解除,正是開竅的表現。 《本經逢原》記載其能止卒然心痛、嘔逆,此乃心氣受阻之象,安息香能解開此阻滯,使心氣得以舒暢,恢復神志清明。
此外,《本草從新》提及安息香「行氣血,安神」,「行氣血」是其開竅功效的基礎,而「安神」則直接指向神志的恢復。 《本草書名》中記載其可治小兒驚癎,驚癎的發作與神志異常密切相關,安息香能平復驚厥,亦可視為開竅作用的一種表現。
綜上所述,安息香的「開竅」作用並非單純的開通某一經絡竅穴,而是通過其行氣活血、溫通經絡的功效,間接達到疏通氣機、恢復神志的作用,這與古代醫家所理解的「開竅」概念相符。 其開竅功效需結合臨牀辨證論治,方能發揮最佳療效。
安息香的古代典籍
安息香的現代功效
1. 止痛功效
安息香,一名白膠香。出拂菻。今安南亦多。香清烈,辛甘。主下焦寒實,客熱,心腹刺痛。
安息香具有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下焦寒實、客熱引起的疼痛,以及心腹刺痛等症狀。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辛溫散寒、行氣止痛的特性有關。
安息香的主要成分是安息香酸,具有消炎、鎮痛、鎮靜等藥理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安息香酸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減輕炎症和疼痛。此外,安息香酸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輔助治療感染引起的疼痛。
安息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安息香注意事項:
- 陰虛火旺者慎服:安息香性溫,能溫熱助陽,陰虛火旺者服用恐加劇火氣,故應慎用。
- 氣虛少食者禁用:安息香偏溫燥,氣虛少食者服用恐耗氣傷津,故禁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安息香活血化瘀,孕婦服用恐有流產之虞,哺乳期婦女服用恐影響乳汁分泌。
安息香相關的方劑
安息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安息香含有的化學成分
樹脂(Resin), 3-桂皮酰蘇門樹脂酸酯(3-Cinnamoyl sumaresinolic acid), 松柏醇桂皮酸酯(Coniferyl cinnamate), 蘇合香素(Styracin (Cinnamyl cinnamate)), 香草醛(Vanillin), 桂皮酸苯丙醇酯(Phenylpropyl cinnamate), 遊離苯甲酸(Free Benzoic acid), 桂皮酸(Cinnamic acid), 3-苯甲酰泰國樹脂酸酯(3-Benzoylsiaresinolic acid), 松柏醇苯甲酸酯(Coniferyl benzoat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