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瓜虎骨丸
MU GUA HU G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91)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木瓜虎骨丸」方劑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舒筋活絡:木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2. 補益脾胃:木瓜健脾胃,能促進消化吸收,增強體質。虎骨性溫,入腎經,具有強筋骨、通經絡之效。兩者搭配,可增強藥效,提高藥效的利用率,促進身體康復。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筋骨疼痛,有助於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關節疼痛、腰膝痠軟等症狀,與木瓜、虎骨等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效果。
- 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沒藥亦具補益肝腎之效,能滋養肝腎,使肝腎充盈,進而強健筋骨,與虎骨、木瓜等藥材共同作用,達到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肝腎不足導致的筋骨疼痛、腰膝痠軟等症狀。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因為乳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活血化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有助於消除瘀血腫痛。 消腫止痛:乳香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組織水腫,並緩解疼痛感。
因此,乳香在木瓜虎骨丸中與木瓜、虎骨等藥材配合,可以更有效地緩解風寒濕痹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黑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氣: 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化瘀的功效。虎骨具有強筋壯骨、祛風止痛的功效,與黑豆搭配,能加強補腎益氣的效果,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 協調藥性: 木瓜虎骨丸的藥性偏溫燥,而黑豆性平味甘,能緩解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過於燥熱傷陰。
「木瓜虎骨丸」中包含「虎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傳統觀念: 虎骨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的功效,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因此,虎骨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關節疾病的藥方中。
- 藥性相合: 木瓜性溫,味甘,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與虎骨的藥性相輔相成,可以加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筋骨疼痛等症狀。
然而,由於野生虎豹屬動物受到嚴格保護,現今藥用虎骨已完全禁止使用,市面上所謂的「虎骨」多為其他動物骨骼冒充。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虎骨丸的主要功效為舒筋活絡、止痛消腫,木香的加入可以協同虎骨等藥材,加強行氣止痛的效果,解除筋骨疼痛,改善肢體麻木等症狀。
- 消食健胃: 木香還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虎骨丸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胃腸不適等副作用,木香的加入可以起到緩解胃腸道負擔,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
在中藥方劑「木瓜虎骨丸」中,使用了自然銅作為成分之一。自然銅是一種礦物質類藥材,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續筋的作用。在該方中加入自然銅主要是為了增強活血散瘀、修復骨傷的功能,對於骨折、骨質疏鬆等骨骼系統的問題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壯骨: 龜板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壯骨之效。虎骨則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止痛等功效。兩者配伍,可協同作用,增強補腎壯骨的效果,適合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骨骼疼痛等症狀。
- 緩解疼痛: 龜板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癢的作用。木瓜則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兩者配合,可有效緩解疼痛,對於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疼痛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骨碎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骨:骨碎補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活絡之效。虎骨亦有補腎強筋、活血止痛之功,與骨碎補相輔相成,加強補腎壯骨之效,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骨骼疼痛、筋骨無力等症狀。
- 活血化瘀:骨碎補同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修復受損的骨骼組織,加速傷口癒合,配合虎骨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的治療效果更佳。
木瓜虎骨丸中添加甜瓜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利水消腫: 甜瓜子性寒,味甘,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虎骨具有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的功效,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水腫。甜瓜子的加入,可起到平衡虎骨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霸道,並有助於消除藥物引發的水腫。
二、 健脾開胃: 甜瓜子可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提升藥效的吸收利用率。木瓜虎骨丸通常用於治療風濕骨痛、筋骨痠痛等疾病,患者體質較弱,脾胃功能可能不佳,甜瓜子的加入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提高藥效。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寒邪凝滯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與虎骨、木瓜等藥材共同作用,可加強溫經通絡、舒筋活血的效果。
- 增強藥效: 肉桂可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升整體藥效。同時,肉桂與木瓜、虎骨等藥材配合,可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當歸,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補血潤燥之功效。虎骨有舒筋活絡、強筋壯骨之效,但其性燥,易傷陰血。當歸加入可緩和虎骨燥性,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筋骨疼痛。
- 滋養肝腎,增強體質: 當歸可補血養血,滋養肝腎,而虎骨則能補腎壯筋。二者相輔相成,有助於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綜上,當歸的加入不僅可以緩和虎骨的燥性,更可以增強藥效,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
木瓜虎骨丸中加入地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之效。虎骨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善於強筋壯骨、祛風除溼。兩者合用,可增強活血通絡的效果,緩解因風寒溼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關節不利等症狀。
- 輔助治療骨骼疾病: 木瓜虎骨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骨骼疾病。地龍可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骨骼修復,輔助虎骨發揮強筋壯骨的作用。
木瓜虎骨丸中添加安息香,主要是基於其 祛風止痛、活血消腫 的功效。
安息香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 散寒止痛、消腫生肌 的作用。在該方劑中,安息香與木瓜、虎骨等藥材共同作用,可以 緩解風寒溼痹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腫脹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給。
因此,安息香的加入,能夠 增強木瓜虎骨丸的止痛消腫效果,提高其治療風溼痹痛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木瓜虎骨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毒腳氣、風寒濕痹引起的多種症狀,尤其適用於下肢肌肉關節的問題。其主治症狀可分為以下幾類:
下肢無力疼痛:
- 「風毒腳氣,疼痛無力」:風濕邪毒侵襲下肢,導致腳氣病(非現代所指的維生素缺乏症,而是以腫痛、麻木為特徵的病症)。
- 「腳重不仁,足下隱痛,不能踏地」:濕邪困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沉重、麻木與隱痛,影響行走。
筋脈拘攣,活動受限:
- 「筋脈拘急,行步艱難」: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肌肉筋脈失養,導致攣急僵硬。
- 「腰膝筋攣,不能屈伸」:肝腎不足或風寒侵襲,影響腰膝關節活動。
其他兼症:
- 「項背拘急,手足無力」:風濕邪氣可能上犯項背,或氣血不達四肢。
- 「耳內蟬鳴,頭眩目運」:肝腎虧虛或風陽上擾,影響頭面清竅。
綜合而言,此方主要針對風寒濕邪阻絡或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疼痛、拘攣無力,尤其以下肢症狀為主。
二、組成藥材的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此方劑的組成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其配伍體現「祛風濕、強筋骨、活血止痛」的核心思路:
1. 祛風濕,舒筋活絡
- 木瓜(宣州者):味酸入肝,善舒筋活絡,為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急的要藥,尤其針對下肢問題(如《食療本草》載其治腳氣)。
- 楓香脂:辛散苦燥,能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助木瓜疏通經絡。
- 地龍:性寒下行,通絡止痙,緩解拘急疼痛。
2. 補肝腎,強筋壯骨
- 虎脛骨(現已禁用,多用豹骨或替代品):傳統認為其溫補肝腎、強健筋骨,主治「腳膝無力」(《本草綱目》)。
- 敗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搭配虎骨一陰一陽,固本培元。
- 骨碎補:補腎強骨,續傷止痛,專治筋骨痿弱。
- 甜瓜子:散結消瘀,輔助緩解關節腫脹。
3.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乳香、沒藥、麒麟竭(血竭):三者均為活血散瘀、生肌止痛的要藥,尤其針對「瘀阻經絡」導致的疼痛。
- 自然銅:散瘀接骨,促進損傷修復。
- 當歸:補血活血,養筋脈而止痛。
4. 行氣通竅,助藥力透達
- 木香:行氣止痛,氣行則血行,助活血藥發揮作用。
- 安息香:開竅醒神、行氣活血,可緩解頭目眩暈,並引藥上行。
- 桂枝:溫通經脈,散寒止痛,助祛風濕藥力透達肢節。
三、方劑配伍特點與原理
標本兼治:
- 治標(症状):木瓜、楓香脂、地龍等祛風濕、舒筋緩急;乳香、沒藥等活血止痛。
- 治本(體質):虎骨、龜板、骨碎補補益肝腎,強健筋骨。
動靜結合:
- 「動藥」如木香、地龍、乳香等行氣活血,疏通經絡。
- 「靜藥」如當歸、龜板滋養陰血,固護正氣。
劑型設計:
- 以木瓜蒸爛為膏,取其酸收之性,緩解筋急;配合酒製丸劑,增強活血通絡之效。
四、總結
「木瓜虎骨丸」的設計,體現了中醫對風濕痹證的經典治法:
- 祛邪(風、寒、濕、瘀)與扶正(肝腎、氣血)並重。
- 針對「筋脈拘急」的核心病機,結合舒筋、活血、補虛三者,尤其適合慢性筋骨疼痛或風濕日久、肝腎兩虛者。
(註:現代因保護動物,虎骨已禁用,臨床可用其他補腎壯骨藥替代。)
傳統服藥法
木瓜(宣州者)1枚(去皮瓤,焙),麒麟竭(研) 1兩,沒藥(研)1兩,乳香半兩(研。以上3味同研令勻,入在木瓜中,卻以圓蓋子蓋定,用黑豆1鬥,水淘過,安木瓜在內,都用豆蓋,令蒸爛取出,沙盆內研成膏),虎脛骨1兩(塗酒炙),木香1兩,自然銅(醋淬7遍) 1兩,楓1兩,香脂1兩,敗龜(醋炙,去裙襴) 1兩,骨碎補(去毛) 1兩,甜瓜子1兩,桂(去粗皮) 1兩,當歸(切,焙)1兩,地龍(去土)2兩,安息香1兩(重湯內酒熬,去滓)。
上藥除前四味外,都搗羅為末,並安息香,同入木瓜膏內搜和,更入臼搗一二百下,如藥稍乾,入少好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木瓜湯送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木瓜虎骨丸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毒腳氣,疼痛無力,筋脈拘急,行步艱難。風寒濕合而成痹,腳重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隱痛,不能踏地,腰膝筋攣,不能屈伸及項背拘急,手足無力,耳內蟬鳴,頭眩目運,及諸證腳氣,行步艱難。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瓜虎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一。 組成:木瓜(宣州者)1枚(去皮瓤,焙),麒麟竭(研)1兩,沒藥(研)1兩,乳香半兩(研。以上3味同研令勻,入在木瓜中,卻以圓蓋子蓋定,用黑豆1鬭,水淘過,安木瓜在內,都用豆蓋,令蒸爛取出,沙盆內研成膏),虎脛骨1兩(塗酒炙),木香1兩,自然銅(醋淬7遍)1兩,楓1兩,香脂1兩,敗龜(醋炙,去裙襴)1兩,骨碎補(去毛)1兩,甜瓜子1兩,桂(去粗皮)1兩,當歸(切,焙)1兩,地龍(去土)2兩,安息香1兩(重湯內酒熬,去滓)。 主治:風毒腳氣,疼痛無力,筋脈拘急,行步艱難。風寒濕合而成痹,腳重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隱痛,不能踏地,腰膝筋攣,不能屈伸及項背拘急,手足無力,耳內蟬鳴,頭眩目運,及諸證腳氣,行步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