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定痛乳香散中包含虎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傳統醫學觀點: 虎骨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古籍中記載,虎骨具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溼骨痛等。
- 藥理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虎骨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例如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等,具有抗炎、鎮痛、抗氧化等作用,能夠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因此,在過去,虎骨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疼痛相關疾病,並被列入定痛乳香散的處方中。但由於虎骨的來源問題,以及動物保護的理念,目前已禁止使用虎骨入藥。
定痛乳香散方劑中加入穿山甲,主要是基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行血通絡: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乳香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疼痛,而穿山甲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助於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穿山甲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腫,穿山甲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進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因此,穿山甲在定痛乳香散方劑中,起到行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症狀。
定痛乳香散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促進癒合: 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傷口癒合,對於骨折、肌肉拉傷等傷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乳香是定痛乳香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效果。
定痛乳香散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乳香散方中,以乳香、沒藥為君藥,用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達到緩解疼痛的功效。
-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乳香散方中,配合其他藥物,可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沒藥在定痛乳香散中起到活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定痛乳香散中包含龜板,其主要原因為:
- 補腎壯骨: 龜板具有滋陰補腎、強筋健骨之效,可治療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狀,有助於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 龜板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龜板在定痛乳香散中可起到緩解疼痛、修復損傷、促進康復的作用。
定痛乳香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乳香、沒藥等藥材止痛功效著重於外傷、跌打瘀腫,而當歸則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從內而外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 當歸有補血養血之功效,能改善氣血運行,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疼痛,當歸可起到滋養補益的作用,增強身體抵抗力,輔助乳香、沒藥等藥材發揮更佳的療效。
定痛乳香散中加入紫金皮,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紫金皮為蓼科植物地榆的根,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其藥性可疏通經絡,散瘀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乳香散本身亦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要功效,加入紫金皮可加強其止痛功效,並促進瘀血消散,進一步提升藥效,達到更快、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定痛乳香散中包含自然銅,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自然銅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含銅元素,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除瘀血腫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 殺菌消毒: 自然銅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感染,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此外,自然銅與其他藥材搭配,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故在定痛乳香散中得以應用。
定痛乳香散中加入骨碎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壯骨: 骨碎補性溫,味甘苦,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活絡的功效。乳香散以活血止痛為主,加入骨碎補可起到補益腎氣,增強筋骨力量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損傷恢復。
- 增強止痛效果: 骨碎補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與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藥物相配伍,能增強止痛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痛乳香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金傷病證,並折骨打撲傷損」,即古代刀劍外傷、骨折筋斷,及跌打損傷所致之瘀血腫痛。其核心在於「活血定痛、續筋接骨」,針對外傷後氣滯血瘀、經絡不通,或骨損難癒之證。方名「定痛」強調其止痛之效,「乳香」則點出主藥,結合諸般活血化瘀、強骨生新之品,共成療傷要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活血化瘀、消腫定痛
- 乳香、沒藥:二者相須為用,為傷科要藥。乳香偏行氣活血,沒藥長於散瘀,合而能通滯止痛,促進瘀血消散。
- 當歸須:取其走竄之性,專攻血分瘀滯,輔助乳沒以增強活血之效。
- 紫金皮(疑為紫荊皮或南五味子根皮):多見於傷科方,能活血消腫,助瘀血外出。
2. 強筋壯骨、續折接傷
- 虎骨(現多以狗骨或他藥代):傳統用其「壯骨力,追風定痛」,尤擅長骨折後筋骨痿弱。
- 骨碎補:顧名思義,專治骨碎筋斷,能活血補腎,促進骨痂生長。
- 龜版:補腎陰而益精血,與虎骨一陰一陽,共固腎主骨之能;其質重亦能潛陽鎮靜,緩解傷後虛熱。
- 自然銅(銅錢代):火煅醋淬後入藥,為接骨妙品,含礦物質可刺激骨痂形成。
3. 通絡透達、引藥至病所
- 穿山甲:炮製後其性走竄,能通經透絡,破瘀消積,引諸藥直達損傷之處。
4. 調配與服法之巧思
- 以酒送服:酒性溫通,助藥勢行散,加速藥效發揮。
- 「損上食後,損下食前」:依傷處上下調整服藥時機,上者借飯後氣血趨上,下者趁飯前藥力下達,暗合中醫升降理論。
全方配伍邏輯
此方以「化瘀—接骨—通絡」為綱,層次分明:
- 急治其標:乳香、沒藥、當歸須速解瘀痛;
- 固本培傷:虎骨、龜版、骨碎補從腎論治,強骨生髓;
- 貫通經絡:穿山甲、自然銅破除瘀阻,為續骨創造條件。
諸藥協同,既針對外傷急性期之腫痛,亦兼顧骨折修復之長期需求,體現中醫「攻補兼施」「動靜結合」之傷科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虎骨半兩(酥炙),穿山甲(炎炮,炒)些許,乳香2錢,沒藥2錢,敗龜版1兩,當歸須半兩,紫金皮2兩,半兩銅錢5個(無,自然銅火煉醋浸),骨碎補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1錢,病沈2錢,好酒調下,損上者食後服,損下者食前服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定痛乳香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 組成:虎骨半兩(酥炙),穿山甲(炎炮,炒)些許,乳香2錢,沒藥2錢,敗龜版1兩,當歸須半兩,紫金皮2兩,半兩銅錢5個(無,自然銅火煉醋浸),骨碎補半兩。 主治:金傷病證,並折骨打撲傷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