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蒸丸

DOU ZH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8%
脾經 15%
腎經 13%
肺經 13%
胃經 7%
心包經 4%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豆蒸丸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化痰止咳: 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化痰止咳、定驚解痙之效。其能清熱解毒,並能降逆止嘔,對於痰多咳嗽、驚癇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驅蟲止癢: 白僵蠶亦有驅除寄生蟲之效,對於因蟲積而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等症狀,能起到止癢消腫的作用。

總之,白僵蠶在豆蒸丸方劑中發揮著化痰止咳、驅蟲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症狀。

豆蒸丸方劑中含有安息香,主要是因為安息香具有以下作用:

  1. 溫肺止咳:安息香性溫,入肺經,能溫肺化痰,止咳平喘,對於寒痰咳嗽、喘息氣促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消腫止痛:安息香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溼痹痛等。

豆蒸丸常用於治療寒咳、喘息、痰多、胸悶等症狀,而安息香的溫肺止咳、消腫止痛功效正好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豆蒸丸中包含犀角,主要因其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犀角被視為稀有且珍貴的藥材,其藥性寒涼,可用於治療熱病、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癰疽瘡瘍等症。然而,由於犀牛的瀕危狀態,現今已全面禁止犀角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藥材,如水牛角、羚羊角等,以達到類似的藥效。

豆蒸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而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沒藥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補益氣血: 豆蒸丸通常用於氣血虛弱、體質虛弱等症狀。沒藥入心、肝經,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與方劑中其他藥材配合,達到補益氣血、強身健體的效果。

豆蒸丸方劑中含有「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1.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豆蒸丸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症狀,而人參可以補益氣血,增強脾胃功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
  2. 提高藥效:人參與豆類藥材相配,可以互相協同作用,提高藥效。人參可以增強豆類藥材的補氣作用,使藥力更強,更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豆蒸丸方劑中添加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豆蒸丸中可能存在一些藥性偏寒、偏燥或偏烈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二、益氣健脾: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豆蒸丸方劑若以健脾益氣為目的,甘草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能發揮滋補脾胃的作用。

豆蒸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烏髮黑髮: 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之效。其能滋養肝腎精血,改善髮根營養,促進頭髮生長,使頭髮烏黑亮澤,對於頭髮早白、鬚髮稀疏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與方劑其他藥材相輔相成: 豆蒸丸常與其他滋補肝腎、養血烏髮的中藥材配伍,如黑芝麻、桑葚等。何首烏與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增強補益肝腎、烏髮黑髮的功效,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

豆蒸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豆蒸丸多用於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積滯等症,大黃在此發揮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引藥下行: 大黃有“引藥下行”的特性,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藥物向下輸送,更好地治療下焦疾病。豆蒸丸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材,大黃可以引導這些藥材下行,使其藥力更加集中,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豆蒸丸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安神定志: 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經,具有疏肝解鬱、安神定志的功效。豆蒸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而遠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志,減輕精神壓力,達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促進氣血流通: 遠志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心腦供血不足,進而緩解心悸、胸悶等症狀。這對於豆蒸丸治療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輔助作用。

豆蒸丸方劑中加入蒼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鼻竅: 蒼耳味辛、性溫,具有疏風散寒、通鼻竅的功效。對於風寒鼻塞、流清涕、頭昏腦脹等症狀,蒼耳能有效驅散寒邪,暢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2. 祛風止癢,止痛消腫: 蒼耳也具有祛風止癢、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蒼耳能有效止痛消腫,緩解疼痛,促進病竈恢復。

因此,豆蒸丸中加入蒼耳,可以起到疏風散寒、通鼻竅,以及祛風止癢、止痛消腫等多重功效,對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中藥方劑[豆蒸丸]的組成中包含[益母草],因為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和利尿的作用。益母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改善由血瘀引起的經期不調和疼痛有顯著效果,同時其利尿作用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多餘水分,使得[豆蒸丸]在調理經期和促進血液循環方面更加有效。

豆蒸丸方劑中加入枸杞子,乃取其滋陰補腎、益精明目的。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明目之效。其補腎之功,可助益腎精之充盈,進而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昏目眩等症狀。同時,枸杞子亦能益精血,有助於改善因腎精不足引起的精氣不足、面色蒼白等問題。此外,枸杞子亦具明目之效,可緩解因腎虛或肝血不足導致的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症狀。因此,豆蒸丸中加入枸杞子,可起到滋陰補腎、益精明目的,增強藥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豆蒸丸方劑中包含黑豆,主要原因在於黑豆的藥性及功效。

一、補腎益氣: 黑豆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具有補腎益氣、活血利水、解毒消腫等功效,可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水腫、乏力等症狀。

二、改善體虛: 黑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可為人體提供營養,改善體虛、氣血不足等問題。

豆蒸丸中加入黑豆,正是利用其藥性和營養價值,增強方劑的補腎益氣、改善體虛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豆蒸丸」介紹

中藥方劑「豆蒸丸」由以下成分組成: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大黃: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枸杞子: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 何首烏: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 白僵蠶: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沒藥: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 人參: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犀角: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
  • 益母草:益母草具有調經止痛、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安胎等功效。
  • 遠志: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黑豆:黑豆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
  • 安息香:安息香具有開竅醒神,益氣活血,健脾益氣,清肺化痰等功效。

「豆蒸丸」主治功效是:怕風。

總結

「豆蒸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它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它可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原蠶蛾28枚(全者,炒),羊靨28枚(劈開,炙乾),豬靨28枚(如前炙),安息香1兩,犀角屑1兩,沒藥(研)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何首烏1兩,大黃(銼,炒)1兩,遠志(去心)1兩,角蒿1兩半,蒲公草1兩半,蒼耳1兩半,地錦1兩半,益母草1兩半,土馬1兩半,杞子1兩半(角蒿以下7味治淨,用黑豆蓋覆,甑中蒸令黑豆軟熟,不用黑豆,將藥曬乾)。
上為末,入鴨梨汁,並煉蜜同和為丸,如櫻桃大。
每服1丸,米飲嚼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豆蒸丸有發汗解表、祛風通絡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時服用。此外,豆蒸丸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怕冷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豆蒸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原蠶蛾28枚(全者,炒),羊靥28枚(劈開,炙乾),豬靥28枚(如前炙),安息香1兩,犀角屑1兩,沒藥(研)1兩,人參1兩,甘草(炙,銼)1兩,何首烏1兩,大黃(銼,炒)1兩,遠志(去心)1兩,角蒿1兩半,蒲公草1兩半,蒼耳1兩半,地錦1兩半,益母草1兩半,土馬騣1兩半,杞子1兩半(角蒿以下7味治淨,用黑豆蓋覆,甑中蒸令黑豆軟熟,不用黑豆,將藥曬乾)。 主治:惡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