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煎丸
AN XI XIANG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安息香煎丸中含有安息香,主要原因有二:
- 止咳化痰:安息香性溫,味辛,具有止咳化痰、溫肺散寒的功效。對於寒咳、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安息香能有效緩解。
- 消腫止痛:安息香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能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引起的疼痛腫脹。
因此,安息香煎丸中加入安息香,是為了充分發揮其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安息香煎丸中包含木香,其主要原因有二:
-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中以安息香為主藥,治療寒邪客肺之咳嗽,但寒邪易致氣滯,故配伍木香行氣止痛,以助安息香驅寒止咳。
- 調和脾胃:安息香性燥,易耗傷脾胃,故配伍木香健脾消食,以避免藥性過於燥烈,使藥力更趨平和,提高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納氣,止咳化痰: 沉香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改善腎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安息香煎丸主要用於治療寒痰咳嗽,沉香的溫腎納氣作用,有助於驅散寒痰,緩解咳嗽。
- 行氣止痛,散結消腫: 沉香亦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能緩解胸腹脹痛、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安息香煎丸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消腫止痛作用的藥物,沉香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促進疼痛消退。
安息香煎丸方中包含訶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收斂止瀉: 訶子性澀,味酸,入肺、大腸經,具有收斂止瀉、固澀止汗的作用。方中以訶子配合其他收斂藥物,如五倍子、烏梅等,共同起到收斂腸道、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久瀉不止的症狀。
- 潤腸通便: 訶子雖有收斂止瀉的作用,但同時亦有潤腸通便之效。其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宿便,對於一些因腸道燥熱引起的便祕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化瘀生肌之效。安息香煎丸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痛經、陽痿等症,肉桂溫陽散寒,可改善寒凝血瘀之症狀。
其二,肉桂與安息香、乳香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溫經止痛之效。安息香煎丸中其他藥物多性溫或辛溫,肉桂與之相輔相成,可使藥效相得益彰,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安息香煎丸旨在治療痰濕阻肺,咳嗽氣喘等症,而茯苓可助脾運化水濕,使痰濁得以化解,改善呼吸道症狀。
- 配合安息香:安息香性溫,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溫肺止痛之效,但其辛溫之性容易燥烈。茯苓性平,可緩解安息香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峻猛,使藥效更平和、持久。
安息香煎丸方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降逆: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安息香煎丸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呃逆、腹痛等症狀,肉荳蔻能溫暖脾胃,降低胃氣逆上,起到緩解嘔逆、止痛的作用。
- 調和脾胃: 肉荳蔻能行氣化濕,調和脾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安息香煎丸中其他藥材如安息香、丁香等亦具溫中和胃功效,與肉荳蔻配合,能更好地調理脾胃,增強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脾胃、助消化: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消食化積,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症狀,配合安息香等藥物,可提升整體療效。
- 行氣止痛:砂仁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滿、疼痛等不適,與安息香的止痛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緩解患者的整體症狀。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調和氣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安息香煎丸主治寒凝氣滯、血瘀疼痛,白芍可緩解疼痛,調和氣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效果。
- 疏肝解鬱,和胃止嘔: 白芍可疏肝解鬱,和胃止嘔,改善肝氣鬱結引起的胸悶、脅痛、嘔吐等症狀。安息香煎丸中加入白芍,可協同其他藥材,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高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蓽澄茄,主要有兩個原因:
- 溫腎散寒,止痛止瀉:蓽澄茄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散寒、止痛止瀉之效。安息香煎丸以溫腎壯陽為治則,而蓽澄茄可助其溫腎散寒,改善因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腹痛泄瀉等症狀。
-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蓽澄茄氣味芳香,可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安息香煎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腰痛、腹痛、下肢冷痛等症,蓽澄茄可助其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安息香煎丸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味辛甘,性溫,入脾、胃、肝經。其溫暖脾胃,散寒止痛之效,可助安息香等藥物溫暖中焦,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噯氣、食少等症狀。
二、 行氣導滯,增強療效: 茴香具有一定的行氣作用,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流通,並促進安息香等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止咳化痰、止痛平喘的作用,提高藥效。
安息香煎丸方劑中加入益智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智仁具有健脾益智、溫腎助陽之效:安息香煎丸主治陽虛氣虛、脾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健忘失眠等症狀。益智仁能補脾益腎,改善脾腎功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症狀。
- 益智仁可增強安息香的藥效:安息香具有溫肺止咳、祛風止痛之效,但其性偏寒,需佐以溫陽之品以助其發揮效力。益智仁溫腎助陽,可增強安息香的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固澀止瀉: 五味子味酸收斂,能固護脾胃,收斂止瀉,對於因脾胃虛弱、氣陰不足所引起的腹瀉有很好的療效。安息香煎丸治療的病症中常包含腹瀉,因此加入五味子可增強其止瀉效果。
- 補益肺腎: 五味子入肺腎經,具有補益肺腎之功效,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有助於緩解因肺腎虛損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安息香煎丸的組成中包含許多滋補藥材,五味子能與之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安息香煎丸方劑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和胃:白荳蔻味辛性溫,能溫中散寒,理氣和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安息香煎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咳嗽等症,白荳蔻的理氣和胃作用有助於緩解胸悶、氣滯,改善心肺功能。
- 芳香闢穢:白荳蔻氣味芳香,具有一定的闢穢作用,可以去除藥物中可能存在的異味,同時也能起到芳香開竅、醒脾開胃的作用,使藥物更加易於服用。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行氣: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安息香煎丸主治寒凝血瘀,氣滯不通所致的胸悶、心痛、咳嗽等症狀,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
- 引藥入經: 川芎氣味辛香,能引藥入經,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安息香煎丸中含有安息香、乳香等芳香類藥物,川芎能協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其止痛、消腫、止咳的功效。
中藥方劑[安息香煎丸]的組成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作用。當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血虛引起的症狀,如月經不調、經痛等。其強效的活血化瘀效果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改善經絡不通或血虛引起的問題。當歸的加入可以顯著增強方劑的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中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中散寒、止痛、降逆之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胃寒、嘔吐、腹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二、芳香開竅: 丁香氣味芳香,能開通經絡,醒脾開胃。配合安息香等藥材,可有效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悶、氣短、頭昏等症狀,提高藥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積止痛: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活血化瘀之效。安息香煎丸用於治療胸腹脹痛、胃脘痞滿、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症,莪朮能促進消化,消散積滯,緩解疼痛,提高療效。
- 活血化瘀: 莪朮還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阻滯,進一步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安息香煎丸中其他藥材如乳香、沒藥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莪朮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三稜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破瘀散結的功效。安息香煎丸主治癥瘕積聚,痛甚難忍,三稜能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疼痛,並促進瘀血消散。
- 消癥散結: 三稜能破血消癥,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癥瘕積聚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安息香煎丸中加入三稜,有助於化解積聚,使癥狀消退。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反胃等症狀,檳榔可以溫中降逆,起到止嘔的作用。
- 行氣消積:檳榔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檳榔可以幫助消化,緩解不適。
安息香煎丸中加入檳榔,可以協同其他藥材,起到降逆止嘔、行氣消積的效果,對於治療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反胃、食積不化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劑[安息香煎丸]的組成中,包含[硇砂],主要是因為硇砂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硇砂能夠有效處理由毒素引起的病症,對於腫瘤、皮膚病等具有顯著療效。然而,硇砂的毒性也需謹慎控制,使用時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硇砂的添加旨在增強方劑的解毒能力。
安息香煎丸方劑中包含阿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止痛:阿魏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之效。安息香煎丸主治胸腹脹痛、脘腹痞悶、積聚疼痛等症狀,阿魏能通過理氣止痛,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
- 消腫散結:阿魏亦具有消腫散結之效,對於因氣滯血瘀、痰飲凝結導致的腫塊、積聚,阿魏能起到消散作用,輔助安息香煎丸整體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息香煎丸」
組成藥材介紹
1、白荳蔻:
-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
- 溫暖脾胃,化濕,行氣止嘔。
2、白芍:
- 性平、味甘酸,歸肝、脾經。
-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3、檳榔:
- 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
- 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4、沉香:
- 性溫、味苦,歸脾、胃經。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
5、川芎:
- 性溫、味辛,歸肝、脾、肺經。
-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活絡。
6、當歸:
- 性溫、味甘、苦,歸脾、心、肝經。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
7、丁香:
- 性溫、味辛。
- 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
8、莪朮:
- 性溫、味苦,歸脾、胃經。
- 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
9、茯苓:
-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10、訶子:
- 性酸澀,微寒,入脾、肺、肝、大腸經。
- 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
11、木香:
-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
- 溫裏溫中、行氣止痛,理氣行氣。
12、肉荳蔻:
- 性溫、味辛,歸脾、胃經。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
13、肉桂:
-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
- 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
14、三稜:
- 性味辛、溫,歸脾、胃經。
- 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
15、砂仁:
- 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
- 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
16、五味子:
- 性溫、味酸、澀,歸肺、腎經。
- 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
17、茴香:
- 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
-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
18、益智仁:
- 性溫、味甘,歸脾、腎經。
- 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19、阿魏:
- 性辛溫,味辛,入脾胃經。
- 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
20、安息香:
- 性溫、味甘,入心、脾、肺三經。
- 開竅醒神,益氣活血,健脾益氣。
主治功效
1、膈氣:
- 胸隔氣滯,引起的胸悶、疼痛等症狀。
2、咽喉噎塞:
- 咽喉阻塞,食物或痰液難以下嚥。
3、煩悶嘔吐:
- 心中煩悶、噁心嘔吐。
4、心胸痞滿:
- 胸部和腹部感到脹滿、堵塞。
5、腹脅膨脹:
- 腹部和脅肋部位脹滿。
6、不思飲食:
- 不想吃東西,失去食慾。
總結
中藥方劑「安息香煎丸」由安息香,木香,沉香,訶子,肉桂,茯苓,肉荳蔻,砂仁,白芍,蓽澄茄,茴香,益智仁,五味子,白荳蔻,川芎,當歸,丁香,莪朮,三稜,檳榔,硇砂,阿魏,組成,具有開竅醒神,益氣活血,健脾益氣,清肺化痰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安息香(別研)半兩,木香1兩,沈香1兩,訶黎勒皮(炮)2兩,桂(去粗皮)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肉豆蔻仁1兩半,縮砂仁1兩半,芍藥1兩半,蓽澄茄1兩半,茴香子(微炒)1兩半,益智(去皮,炒)1兩半,五味子(微炒)1兩半,白豆蔻仁1兩半,芎窮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丁香皮(銼)1兩半,蓬莪朮(炮,銼)1兩半,京三稜(炮,銼)1兩半,莎草根(去毛)1兩半,檳榔(銼)1兩半,硇砂(別研)半兩,阿魏1分(細研,用白麵少許和作餅子,炙令香熟)。
除別研外,上為末,再同研勻,用蜜30兩,煉熟和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1丸,細嚼,溫酒或生薑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理氣化痰、行氣寬胸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膈氣、咽喉噎塞、煩悶嘔吐、心胸痞滿、腹脅膨脹、不思飲食等症。但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息香煎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組成:安息香(别研)半兩,木香1兩,沉香1兩,訶黎勒皮(炮)2兩,桂(去粗皮)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肉豆蔻仁1兩半,縮砂仁1兩半,芍藥1兩半,蓽澄茄1兩半,茴香子(微炒)1兩半,益智(去皮,炒)1兩半,五味子(微炒)1兩半,白豆蔻仁1兩半,川芎1兩半,當歸(切,焙)1兩半,丁香皮(銼)1兩半,蓬莪朮(炮,銼)1兩半,京三棱(炮,銼)1兩半,莎草根(去毛)1兩半,檳榔(銼)1兩半,硇砂(别研)半兩,阿魏1分(細研,用白面少許和作餅子,炙令香熟)。 主治:膈氣,咽喉噎塞,煩悶嘔吐,心胸痞滿,腹脅膨脹,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