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國名醫傳

《皇國名醫傳》一書,乃日本江戶時代醫家淺田惟常所編撰,是一部記錄日本醫學史及其名醫事蹟的重要著作。此書共計十卷,然而從書前的數篇序文與序例觀之,其核心內容實為歷代名醫的傳記,而非一部系統性的醫學教科書。作者淺田惟常(字識此,號宗伯)本身即是江戶後期至明治初年享譽國內外的傑出醫家,其撰述此書,不僅是對前人醫學成就的追溯與肯定,更是有感於醫術傳承之不易,藉由文字紀錄,使這些珍貴的經驗與智慧得以流傳後世。

從提供的資料來看,本書的構成可分為「前編」與「本篇」。前編主要輯錄上古至慶元(應指日本慶元年間)之前的名醫事蹟,而本篇則可能涵蓋慶元之後至淺田惟常所處近代的醫家。作者在《前編序例》中明確表示,前編的編纂起始於天保三年(1832年),耗時多年,蒐羅了數百條資料,但由於年代久遠,史料零散,考證困難,因此將較易於考證的慶元之後的內容先編為本篇,再回溯編寫前編。這也顯示了作者治學的嚴謹與面對史料缺佚的無奈。

淺田惟常在編撰過程中,參考了三百餘部古籍,最初詳細註明出處,後因考量閱讀便利及體例統一而改為將書目列於卷首。雖然作者自謙不敢保證內容全無舛誤,但也反映出其廣博的學識和為本書投入的心力。他深知許多醫家的事蹟並未以文字形式流傳,或僅僅是姓名見於載籍,其精妙醫術可能只憑口授面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種傳承方式面臨失落的危險,因此通過撰述成書,將這些幾近湮沒的醫者與醫術記錄下來,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這也是對古人「謹厚之風」中「口授面命不以撰述為屑」的補充與變革,順應了「撰述之傳」在後世的必然性。

書中的序文,如丹波元佶、青山延光所寫,皆對淺田惟常的學識、醫術及編撰此書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丹波元佶序中提到淺田惟常是清和源氏後裔,與自己同祖同業,交誼深厚。他詳述了淺田宗伯高超的醫術,不僅治癒了來日的法國將軍列翁魯(Léon Roches,江戶幕府末期法國駐日公使),使其聲名遠播海外,更在國內為天璋院、近衛家等高官顯宦診療,藥效卓著,可謂「精於學之醫」、「巧於治術之醫」、「信用於時世之醫」,集三者於一身。丹波元佶將淺田惟常與日本古代名醫丹波雅忠、乃至中國的甘伯宗相比,認為淺田宗伯猶有過之,稱讚其著作(包括《皇國名醫傳》)能布於海外,不辱祖宗。青山延光序則從更遠古的神話時代(大已貴、少彥名二神)論及日本醫學源流,肯定淺田惟常輯錄古今名醫事蹟的「仁術」,認為這填補了記載闕略的空白,使得那些「耗一生之精力」追求醫術而「術或不傳,姓名僅見載籍」的醫家得以被後世所知。這兩篇序文不僅是對作者和本書的讚揚,也是對日本醫學傳承史的簡要回顧,凸顯了《皇國名醫傳》在其中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書前序文強烈指向本書是一部名醫傳記,但提供的「基本介紹」及「卷內容概述」卻呈現了類似於一本醫學總論的結構:從醫學原理、診斷、治療,到各類疾病的詳述,再及急救、養生與醫德。這似乎與「名醫傳」的書名及序文內容存在一定程度的出入。然而,若將這十卷內容視為淺田惟常對「醫學」這一學科的整體理解框架,那麼這些醫學理論、診斷治療方法等,很可能不是以抽象條文的形式呈現,而是穿插或體現在他所介紹的各個名醫的生平事蹟、學術思想、診療案例之中。換言之,淺田惟常可能藉由記述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名醫,來闡述和展現醫學的基本原理(陰陽五行論在不同醫家思想中的體現)、多樣的診斷技術(不同名醫擅長的望聞問切手法)、以及豐富的治療手段(各種內外用藥、針灸、按摩等具體應用)。各卷關於特定疾病的治療方法,或是急救、養生、醫德的內容,也可能並非獨立成章的論述,而是通過記述某位醫家治療某類疾病的成功案例、其獨特的急救或養生理念、或是其高尚的醫德風範來加以呈現。

例如,第一卷關於「醫學的基本原理」,可能不是純粹的理論闡述,而是介紹那些在陰陽五行理論上有獨到見解或傑出應用的醫家。第二卷的「診斷方法」,或許會通過記述某些醫家如何憑藉精湛的望聞問切技藝而診斷出疑難雜症的故事來展現。第四卷至第七卷的常見病、婦科、小兒科、外科疾病治療,則最可能通過大量的醫案或醫家治療經驗的記錄來充實。第八卷的急救方法,可能是彙集歷代名醫處理急危病症的經驗;第九卷的養生方法,則或許是介紹那些注重預防保健、有獨特養生觀點的醫家或其學說。最後一卷的「醫德」,則可能是通過歌頌那些品德高尚、醫德兼備的醫家來樹立榜樣。這種結構安排,既保留了「名醫傳」的傳記體核心,又藉由這些人物故事,系統性地呈現了當時日本醫學的面貌與成就。

因此,《皇國名醫傳》的核心價值在於其作為日本醫學史的一部編年體式傳記集,它承載了大量寶貴的歷史信息,記錄了從古代到近代的日本名醫群像。通過這些人物的生平、學術思想和診療活動,本書不僅描繪了日本醫學的發展軌跡、流派變遷,更折射出不同時代的醫學觀念、技術水平以及醫者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角色。同時,它也可能通過這些具體的人物和事例,間接地闡述了淺田惟常對醫學的整體理解,涵蓋了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踐、從急症處理到預防保健、再到醫者修養的方方面面。

淺田惟常自身作為當時的醫學大家,其編撰此書的視野與高度自然不同凡響。他不僅是對史料的簡單羅列,更是以其深厚的醫學功底和歷史學素養,對龐雜的醫家事蹟進行梳理、辨析與評價。書中提及其曾將引用書目三百餘部盡數註明,顯示其考證之勤;而後又刪繁就簡,則顯示其在呈現形式上的考量。雖然未能見到全書詳盡內容,但僅從這些片段描述和序文,已能窺見其內容的豐富性與編排的匠心。

總而言之,《皇國名醫傳》不僅是一部醫學人物誌,更是透過人物傳記來展現日本醫學發展史、醫學思想與實踐的一部綜合性著作。它既是後人研究日本江戶時代乃至更早時期醫學史的重要文獻,也是了解淺田惟常本人學術觀點及其史學態度的寶貴資料。其內容涵蓋醫學的各個層面,從宏觀的理論到微觀的治療細節,從常見病症到急難重症,再及醫者自身的修養與品德,可謂一部兼具歷史深度與醫學廣度的鉅著。這部書能夠在明治初年被選為代表日本醫學著作贈予海外機構,足以證明其在當時日本醫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力,以及其所蘊含的學術價值與歷史意義。


前編序一 (1)

前編序一 (2)

前編序二

前編序三

前編序例

前編卷上 (1)

前編卷上 (2)

前編卷上 (3)

前編卷上 (4)

前編卷上 (5)

前編卷上 (6)

前編卷上 (7)

前編卷上 (8)

前編卷上 (9)

前編卷中 (1)

前編卷中 (2)

前編卷中 (3)

前編卷中 (4)

前編卷中 (5)

前編卷中 (6)

前編卷中 (7)

前編卷中 (8)

前編卷中 (9)

前編卷中 (10)

前編卷中 (11)

前編卷中 (12)

前編卷中 (13)

前編卷中 (14)

前編卷下 (1)

前編卷下 (2)

前編卷下 (3)

前編卷下 (4)

前編卷下 (5)

前編卷下 (6)

前編卷下 (7)

前編卷下 (8)

前編卷下 (9)

杏林雜話序 (1)

杏林雜話序 (2)

杏林雜話 (1)

杏林雜話 (2)

杏林雜話 (3)

杏林雜話 (4)

杏林雜話 (5)

杏林雜話 (6)

杏林雜話 (7)

杏林雜話 (8)

杏林雜話 (9)

杏林雜話 (10)

杏林雜話 (11)

杏林雜話 (12)

淺田宗伯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