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淺田惟常

《皇國名醫傳》~ 前編卷中 (13)

回本書目錄

前編卷中 (13)

1. 小槻氏

小槻為信。長保三年。任施藥院史生。

小槻忠任。保延元年。任典藥大屬。

小槻忠辰。康治中歷右近衛醫師典藥少允。

小槻宗久。元久二年。任右近衛醫師。

小槻宗重。仁治三年。任典藥權大允。

白話文:

[小槻氏],以下為該家族在不同時期擔任醫藥相關官職的紀錄:

小槻為信,在長保三年時,擔任施藥院的史生,負責藥物的分配與記錄。

小槻忠任,在保延元年時,擔任典藥大屬,負責監督藥物的製造和儲存。

小槻忠辰,在康治中期,擔任右近衛的醫師及典藥少允,負責為貴族提供醫療服務並管理藥物。

小槻宗久,在元久二年時,擔任右近衛的醫師,專門為貴族階層提供醫療照護。

小槻宗重,在仁治三年時,擔任典藥權大允,主要負責藥物的管理和控制。

2. 菅原氏

出雲刀子,為典藥大屬。天平十七年,擢內藥正侍醫。

出雲島成,延歷三年任侍醫。

出雲廣貞,攝津人,精方術,為侍醫,兼中內記美作權掾內藥正信濃權守等。延歷二十四年,帝弗豫,廣貞與吉水神德奉御藥以功進爵一等。大同三年,奉敕與安部真直撰大同類聚方,又別蒙命依唐制定藥升大小之量,又著難經開委。子峰嗣,初事淳和帝於潛邸,帝為申請補醫得業生。

獲試及第,醫置得業生,自此始矣。及帝即位,累遷左兵衛醫師醫博士,兼內藥佑侍醫春宮坊主膳正尾張權介美濃權介越後守播磨介典藥頭攝津守等。以王府之舊,寵顧絕人,雖帶遠任,未嘗赴官。與一時名流同選,金蘭方,又注針灸法奏進。貞觀元年,奉敕赴備中採石鍾乳。

峰嗣以與出雲土師同祖,請改稱菅原(後紀出雲永嗣任左衛門醫師,蓋同族也。)

菅原梶吉,攝津人,出居於右京,天長八年,任侍醫。承和元年,與梶成同賜姓朝臣。九年兼肥後介。

菅原梶成,右京人,達練醫術,承和初特擢為遣唐知乘船事,赴唐質醫經疑義。六年事畢而還,遭風漂到南海,遇賊劫剽,死者數人,梶成等拒鬥甚力,僅獲免。修補破船,歸達大隅,太宰府以聞,下敕符曰:遣唐知乘船事梶成等,分駕一隻小船,漂入異域,萬死獲生,其苦節誠可矜恤。

其加慰勞,梶成獻所獲兵器五尺鋒一片,蓋鞘橫佩一,箭一。十年任針博士,尋進侍醫。

菅原行貞,延長三年,任典藥頭。

菅原道數,延長三年,任侍醫。

菅原茂滋,天曆中歷右兵衛醫師權針博士近江少掾。

菅原為名,天曆中為左衛門醫師,兼醫博士。

菅原行仁,天曆中侍醫博士。

菅原典雅長和,長德間歷針博士典藥頭,兼但馬權頭造酒正伊豫介。

菅原雅行,永承二年,任左兵衛醫師。

菅原宣忠,是綱子,大治五年,任典藥助。

菅原盛信,仁安元年,任典藥允。

白話文:

[菅原氏]

在古代,菅原氏家族有多位著名的醫者。

菅原出雲刀子,曾擔任典藥大屬,後來在天平十七年晉升為內藥正侍醫。

菅原出雲島成,在延歷三年被任命為侍醫。

菅原出雲廣貞,來自攝津,精通方術,亦擔任過侍醫,兼任中內記、美作權掾、內藥正、信濃權守等職。在延歷二十四年,由於帝身病弱,廣貞與吉水神德奉御藥有功,因此晉升爵位一等。大同三年,受皇命與安部真直編纂《大同類聚方》。另外,他根據唐朝標準制定了藥物升級的大小度量,並撰寫了《難經開委》。他的兒子峯嗣,在淳和帝潛邸時便侍奉左右,後因淳和帝推薦,得以成為醫學士。峯嗣在醫學考試中及格,成為首位取得醫學士資格的人。當淳和帝即位後,峯嗣多次升遷,擔任過左兵衛醫師、醫博士,以及多個地方官職。由於他與王府的深厚關係,受到的恩寵無人能比,即使遠地任官,他也未曾真正前往。他與當時的名流共同編撰了《金蘭方》,同時對針灸法進行註釋並上奏。貞觀元年,他受命前往備中採集石鍾乳。

峯嗣因與出雲土師同祖,請求更改姓氏為菅原。

菅原梶吉,攝津人,居住在京都右京,天長八年被任命為侍醫。承和元年,他與梶成一同被賜姓為朝臣。九年,他兼任肥後介。

菅原梶成,京都右京人,精通醫術。在承和初年,特別被提拔為遣唐知乘船事,前往唐朝解決醫經上的疑問。六年後完成任務返回,途中遭遇風暴漂至南海,遭海盜劫掠,幾人死亡,梶成等人奮力抵抗,才得以倖存。他們修補破損的船隻,回到大隅,此事被太宰府得知,皇帝下旨表示慰問,並說:「派遣至唐朝的知乘船事梶成等人,分駕一隻小船漂流至異國,萬死一生,其堅韌的精神值得同情和慰藉。」梶成將在海外獲得的五尺鋒一片、蓋鞘橫佩一、箭一獻上。十年後,他擔任針博士,不久後晉升為侍醫。

菅原行貞,延長三年擔任典藥頭。

菅原道數,延長三年擔任侍醫。

菅原茂滋,在天曆期間擔任過右兵衛醫師、權針博士、近江少掾等職。

菅原為名,在天曆期間擔任左衛門醫師,兼任醫博士。

菅原行仁,在天曆期間擔任侍醫博士。

菅原典雅長和,在長德期間擔任針博士、典藥頭,兼任但馬權頭、造酒正、伊豫介等職。

菅原雅行,在永承二年擔任左兵衛醫師。

菅原宣忠,是菅原綱子之子,在大治五年擔任典藥助。

菅原盛信,在仁安元年擔任典藥允。

3. 安倍氏

安倍真直。歷衛門佐大舍人助相摸介。累遷少納言左近少將。奉敕與出雲廣貞等撰集醫方一百卷。大同三年五月。書成奏進。名曰大同類聚方。

此為本邦方書之鼻祖也。

安倍濱成。典藥頭。敘從五位下。

安倍基尚。延喜初為典藥允。

安倍盛親。圓弼子。受丹波雅忠術。寬治中歷典藥允侍醫。兼采女正丹波介等。永久二年秋。大納言宗通病癰劇。盛親診之。即先以針挑瘡口。射水去膿。二三日次。加艾灸。亡幾收功。子盛親。歷采女正典藥少允侍醫。子親良。保元應保間侍醫。兼能登權介。

安倍忠尚。延德二年。敘正四位上。

白話文:

[安倍氏]家族相關的醫學貢獻如下:

安倍真直,曾擔任過衛門佐、大舍人、助相模介等職務,後晉升為少納言及左近少將。遵照皇上的命令,他與出雲廣貞等人共同編纂了一百卷的醫學方劑,於大同三年五月完成,並將其進獻給皇上,這部作品被命名為《大同類聚方》。

這部著作堪稱是我們國家醫學文獻的開創之作。

安倍濱成,曾任典藥頭一職,並被授予從五位下的官階。

安倍基尚,在延喜初年擔任典藥允。

安倍盛親,圓弼之子,學習了丹波雅忠的醫術,於寬治中期擔任典藥允和侍醫,同時兼任採女正丹波介等職。在永久二年的秋天,當大納言宗通的膿腫病情惡化時,盛親為他診斷,首先用針挑開膿包,排出膿液,幾天後再進行艾灸治療,不久病情便得到控制。盛親的兒子也繼承父業,擔任過採女正、典藥少允及侍醫等職。而他的另一個兒子親良,在保元應保期間亦擔任過侍醫,同時兼任能登權介。

安倍忠尚,在延德二年被授予正四位上的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