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淺田惟常

《皇國名醫傳》~ 前編卷中 (14)

回本書目錄

前編卷中 (14)

1. 紀氏

大村直諸繩。為丹波醫師。天長元年四月。給國稅四百束以充治病科。

大村直福吉。丹波人。承和元年。賜姓宿禰。以其武內之後也。二年任右近衛醫師。福吉最善瘍科。當世無有及者。仁明帝特賜宅一區以賞之。後敕撰治瘡記。

紀東人。仁壽二年。任典藥頭。齊衡三年。轉伊賀守。

紀夏井。美濃守善岑子。身體雄偉溫雅。有才識。少善隸書。承和中待詔於授文堂。文德帝即位。召見。夏井敝衣敗履以進。左右皆笑。帝曰。彼疲駿也。非汝等所知。擢少內記。累進右中。辨機務明敏。操志忠益。帝愈重之。會帝崩。出為贊岐守。政化大行。任滿。百姓詣闕哀請詔更留。

二年。轉肥後守。貞觀八年。坐弟豐城累竄於土佐。夏井素知醫方。其在土佐也。自往山澤採藥。合煉施人。全活甚多。一人中風。被髮狂走。夏井與之散藥一匕。立愈。

紀春生。初為僧。曰惠靈。住大安寺。後歸俗。承和三年。為遣唐譯語。兼但馬權掾。貞觀中任左近衛醫師。尋兼土佐權掾。

紀國守常。陸介真人之子。補侍醫內藥正。以明醫聞。東宮病痢。國守進以芒硝黑丸。且啟曰。必至瞑眩。然後見效。既而煩懣欲絕。執政疑其誤治。執拘國守。使衛士坐守。若有不諱。速斫之。及東官急苦漸收。病亦隨減。卒如國守言。然國守自是深自悔恨。曰以術致死無為為醫。遂誡子孫永停醫學。

紀常仁。為侍醫。貞觀十年。兼越後守。

紀椿守。春宮亮白滿子。歷大內記典藥助上總介。安房守。越中權頭。椿守善書。外番降書。每命書之。

紀當仁。貞觀中為侍醫。歷大膳亮左京權亮越後守等。

紀有行。為典藥寮醫生。

紀兼後。為典藥少允。

紀伊任寬。印內供子。以醫名。

傳云。欽明帝十三年。梁文帝贈針經。帝賜其書於紀河邊多兔麿。未得其術而死。孫幾男麿入新羅學其術而歸。皇極帝元年。舉針博士。是為針術之祖。按皇國通於彼。以隋大業中為始。而云梁文帝。蓋自百濟而獻之也。其始置針博士。及紀幾男麿世系未詳之。因附記焉。

白話文:

[紀氏]

大村直諸繩,他就是丹波的醫生,在天長元年的四月,他捐獻了四百束的國家稅款來充作治療疾病的經費。

大村直福吉,是丹波人,承和元年時,他獲賜宿禰的姓氏,因為他是武內的後代。承和二年,他擔任右近衛的醫生,福吉非常擅長治療瘍症,在當時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因此,仁明帝特別賞賜他一塊地作為獎勵。後來,皇帝下令他編纂一本治瘡的記錄。

紀東人,在仁壽二年擔任典藥頭,到了齊衡三年,他轉任伊賀守。

紀夏井,是美濃守善岑子,他身體魁梧,性格溫雅,有才識。他年輕時就擅長隸書,在承和年間在授文堂等待皇帝的召見。文德帝即位後,召見了夏井。夏井穿著破舊的衣服和鞋子進見,周圍的人都笑了。但是,皇帝說:「他是個疲倦的駿馬,不是你們所能理解的。」他提拔夏井為少內記,後又晉升為右中辨,他處理政務明敏,操守忠誠,皇帝對他越來越重視。皇帝去世後,他出任贊岐守,政治教化大力推行。任期滿後,百姓們去朝廷哀求讓他再留下。

二年,他轉任肥後守。貞觀八年,因為弟弟豐城的罪行,他被流放到土佐。夏井一直懂得醫方,在土佐的時候,他自己去山澤採集草藥,煉製後分發給人們,救活了許多人。有一個人中風,頭髮蓬亂地狂奔,夏井給了他一勺散藥,立刻就痊癒了。

紀春生,起初是個和尚,名叫惠靈,住在大安寺。後來他還俗,承和三年時,他擔任遣唐的翻譯,兼任但馬權掾。貞觀年間,他擔任左近衛醫生,不久後又兼任土佐權掾。

紀國守常,是陸介真人的兒子,補任侍醫內藥正,以精通醫術聞名。東宮得了痢疾,國守用芒硝黑丸治療,並啟奏說:「一定會有瞑眩的反應,然後才會見效。」之後,東宮病情加重,似乎要絕望,執政者懷疑他治療失誤,於是拘捕了國守,派衛士看守他,如果東宮不幸去世,就要立刻砍了他的頭。等到東宮的痛苦逐漸減輕,病情也隨之減輕,最後證實了國守的話。然而,國守從此深深地後悔,他說:「我用醫術導致人死亡,再也不要做醫生。」於是告誡子孫永遠停止學習醫學。

紀常仁,擔任侍醫,貞觀十年,兼任越後守。

紀椿守,是春宮亮白滿子,他歷任大內記、典藥助、上總介、安房守、越中權頭。椿守擅長書法,外番的降書,常常被命令寫。

紀當仁,在貞觀年間擔任侍醫,歷任大膳亮、左京權亮、越後守等職。

紀有行,擔任典藥寮醫生。

紀兼後,擔任典藥少允。

紀伊任寬,是印內供子,以醫術著名。

據傳,欽明帝十三年時,梁文帝贈送針灸經典,欽明帝將書冊賜予紀河邊多兔麿,但他還沒學到其中的技藝就去世了。他的孫子幾男麿去新羅學習這項技藝,然後回國。皇極帝元年,他被舉薦為針博士,成為針灸技藝的始祖。根據歷史記載,日本與那裡的交流始於隋朝大業年間,但這裡卻提到梁文帝,可能是從百濟進獻的。最初設置針博士的具體情況,以及紀幾男麿的世系,都沒有詳細記載,所以這裡附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