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國名醫傳》~ 杏林雜話 (12)
杏林雜話 (12)
1. 杏林雜話
畑中椿齋(文仲)去京赴江戶。鬻衣物價諸債。所餘唯浴衣及二小囊。備經艱苦。既得志。每歲以出都日作豆飯魚鱠祭諸神。及祖先。次展浴衣二囊。以示子孫。使無忘其素。
川村壽庵屋脊架望火櫓。每旦早起。登之望芙岳曰。吾不可一日不對此快友。
桂川月池。瀟灑風流。出於天性。晚節嗜詩。有五旬欠一始攻詩。卻笑達夫起手遲之句。禪心覺得緣眠少。醫理諳來為病多。一時傳稱。
望月鹿門曰。為醫者宜邃於本草。貝原篤信著大和本草。最有功於我。而雖殊方異域。藥石亦不可不識焉。
青池芳滸(名林宗字子達)譯喎蘭書。著本草及地誌。皆漢籍所未載者。其詩云。神農經外分三殖。大禹鼎余記八垠。
伊藤冠峰。名一元。字吉甫。隱居於美濃笠松里。醫事自娛。不肯出仕。曰居足以容膝。衣足以覆體。食足以滿腹。樂足以忘憂。我何有所不足。而願其餘哉。
山本封山。名有香。字蘭卿。通稱中郎。越中高岡人。初仕某候不遇。退而業醫。住京師。諸候有慕其術而聘之者。不起。或問其故。答曰。吾罷仕去。不能無業。非以醫自著。讀書為娛。非以道自名。動則拯眾生。靜則觀一理。是吾志也。
冬嶺一日與伊藤東涯訪論藤參議韶光別業。參議命賦梅詩。坐客相繼成篇。冬嶺獨沉吟。迨晡。始得一絕句。曰宴罷瑤池王母回。月明素袂立青苔。仙妝難著人間語。姑喚暗香疏影梅。猶推敲不止。商榷於眾。東涯曰。梅作來為佳。遂定。其耽詩如此。(此條當在前村上冬嶺次今載此者系補遺)
劉石秋(名昇字君平)曰。後藤艮山純於經義。山脅東洋博於疏解。香川修庵無書不讀。香月牛山儒雅自喜。吉益東洞永富獨嘯庵於兵法經世之學。尤稱深煉。雖以刀圭為家。要皆貫穿古今。出入百家。環奇倜儻。能言所欲言。為所欲為。以偃蹇於一世。可謂人豪。京人目以儒醫。亦非無謂也。
明和中劉藍溪。再營醫黌。遍招都下名流。教育諸生。其嗣子桂山講素問。山田圖南(門人土佐醫員笠原云仙笠間醫員中林俊庵與焉)桃井桃庵(田詔候醫員)講傷寒論。目黑道琢(字恕公門人曾根惟中西村玄周與焉)講素難等。服部玄廣(清水邸醫士)講靈樞。加藤俊丈(市醫)講難經。
田村元雄(曾昌啟與焉)太田澄元講本草。小阪元祐岡田道民(彥根醫員)講經絡。井上金莪吉田篁墩龜田鵬齋太田錦城等講儒籍。大抵以百日卒一經為度。其費一出於私俸。江戶醫學之興。自此創也。
白話文:
杏林雜話
椿齋(文仲)從京都到江戶,變賣衣物償還債務,最後只留下浴衣和兩個小布袋。歷經艱辛,終於功成名就後,每年回京的這天,都會用豆飯和魚膾祭祀神明和祖先,然後展示浴衣和兩個小布袋給子孫看,讓他們不忘其艱苦的出身。
壽庵家屋頂上建有瞭望火災的瞭望塔,他每天清晨都會登上瞭望塔眺望富士山,說:「我一天都不能沒有這個好朋友。」
桂川月池瀟灑風流,是天性使然。晚年嗜好詩詞,五十歲才開始學習寫詩,還自嘲起步太晚。他禪心淡泊,緣分淺薄,醫術精湛,卻因此治病機會多。一時名聲遠播。
鹿門說,行醫的人應該精通本草學,貝原篤信所著的《大和本草》對他幫助很大,即使是不同地區,藥物也必須認識。
青池芳滸(名林宗,字子達)翻譯荷蘭書籍,著述本草和地理書籍,這些都是漢籍中沒有記載的。他的詩云:「神農本草經外另有三分,大禹治水後,天下劃分為八區。」
伊藤冠峰(名一元,字吉甫)隱居在美濃笠松村,以行醫為樂,不肯做官,他說:「住的地方足以容身,衣服足以蔽體,食物足以果腹,娛樂足以忘憂,我還缺少什麼,而要追求更多呢?」
山本封山(名有香,字蘭卿,通稱中郎),越中高岡人。最初在某位侯爵手下做官,不得志,便退隱從醫,居住在京都。許多諸侯仰慕他的醫術想聘請他,他都不肯答應。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辭官後,不能沒有職業,但行醫並不是我的目的,讀書是為了娛樂,行醫也不是為了揚名,動則救濟眾生,靜則探究道理,這就是我的志向。」
冬嶺某一天與伊藤東涯一起拜訪藤參議的別墅,參議命大家作梅詩。其他客人紛紛作詩,冬嶺卻獨自沉吟,直到傍晚才作出一首絕句:「瑤池盛宴王母回宮,月光下白衣飄飄立在青苔上,仙女的妝容難以用人間語言形容,姑且稱它為暗香疏影的梅花。」他仍然反覆推敲,與大家商議,東涯說:「‘梅花’二字用得好。」於是就定稿了。他對詩如此專注。 (此條應放在村上冬嶺之後,現在放在這裡是補遺。)
劉石秋(名昇,字君平)說:後藤艮山精通經義,山脇東洋精通注釋,香川修庵博覽群書,香月牛山自詡儒雅,吉益東洞、永富獨嘯庵對兵法和經世之學尤其精深。雖然他們都以醫術為業,但都通曉古今,博學多才,個性奇特灑脫,能言善辯,為所欲為,一生經歷坎坷,可謂人傑。京都人稱他們為儒醫,也並非沒有道理。
明和年間,劉藍溪再次創辦醫學學校,廣邀京都名流,教育學生。他的兒子桂山講授《素問》,山田圖南(門生有土佐的醫生笠原云仙、笠間的醫生中林俊庵)桃井桃庵(田詔候的醫生)講授《傷寒論》,目黑道琢(字恕公,門生有曾根惟中、西村玄周)講授《素問難經》,服部玄廣(清水邸的醫生)講授《靈樞》,加藤俊丈(市醫)講授《難經》,田村元雄(曾昌啟與他一起)太田澄元講授本草,小阪元祐、岡田道民(彥根的醫生)講授經絡,井上金莪、吉田篁墩、龜田鵬齋、太田錦城等講授儒家經典。大致以一百天完成一部經典的學習為目標,費用都出自劉藍溪的俸祿。江戶醫學的興起,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