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淺田惟常

《皇國名醫傳》~ 杏林雜話 (10)

回本書目錄

杏林雜話 (10)

1. 杏林雜話

赤松春庵。名惟義。字子方。播磨人。以醫居大阪。為人樸實好學。常談性命。不作詞章。最厚友誼。有善必告。見過必規。自謂直情徑行。不能隨人低昂。小河寬。字仲慄。通稱天門長崎人。善治瘍。性剛直。不喜苟容。有權豪請治。辭而不往。曰邑不乏醫。何使寬也。貧窶請之。

則竭蹶而走。一治子不孝見逐。以割烹寄食於人。寬治疾過其家。主人為命作膾。寬見之。驚曰。嘻。是不孝之子耶。不食而出。其子慚且泣曰。小河君邑之望也。而不食我膾。生不若死。遂改志為孝子。

小石元俊。名道。字有素。醫術專務實驗。常語子弟曰。開活眼以讀古書。須會其活處。若拘拘於成規。堅守死法。欲以治病者。予所鄙也。至自得之妙。則父不能傳之於其子。所謂活法已。其勿認活法為死法。

角田美利。字子利。號東水。豐後岡人。隱於醫。性格端嚴。老益骨骾。言論不苟合。某地有災薄城下。有司驅市人入城。閉門不許出。使其死守救火。城賴得不焚。美利聞之曰。城可再造。人不可再生。若不幸而城不救。則將並其人而斃之可乎。

北山橘庵(名彰字元章)河內一屋村人。學文於郡山柳棋園。習醫於大阪橘元泰。業大行。好搜典籍。有售必納。大阪書賈聞之。亡論奇書珍編。尋常猥瑣冊子。有剞劂告成。輒以北山氏為壑。家人頗厭之。橘庵笑曰。吾亦知其濫。然我家僻在田野。不如此則書賈不至。採葑採菲。

無以下體。此之謂矣。柘植龍洲浴有馬溫泉。視泉氣稍冷。親率雇夫百餘人。手執插督作六日夜。撥甃清窟。御他水濫入泉。乃溫烝復舊。土人至今稱其德。又著溫泉論行於世。

服部宗賢。名時壽。字子篤。大和人。仕高取候。業大行。請診者常滿戶。而宗賢躬履儉素。以賙恤為念。窮民多賴其澤。高取川數漲壞橋。民病之。宗賢乃損貲造石梁。是歲大稔。人稱豐年橋。

望月鹿門曰。醫亦不可不善書。昔時稱善書者。在醫官則津輕玄策吉田策元桂川甫三。在閭閻則原芸庵野呂元丈尤著。爾後數十年。術與書益衰矣。

鹿門有乞治者。不問貴賤。壹竭心思。嚐出行。睹乞兒患痘。還便煎藥遣人與之。又值一優來乞治。乃日往診之。同僚或諫止之。鹿門曰。我療其人。非為觀伎也。何避嫌為。遂不從。

劉藍溪竭力醫職。大府賞其勞。賜金若干。曰君上特賜。不可以供常費。乃盡付書肆。曰使子孫讀書。勿忘君恩。且有所報也。於是奇書爭至。架插大富。今醫黌之書。多藍溪所聚云。

劉桂山曰。束洞藥徵有卓見。世不可無。修庵藥選可取殊少。

桂山典雅風流。自寫山水。氣韻高古。世傳為寶。

古賀精里曰。世之攻方者。未必善治。攻方善治者。未必得施教之地。劉桂山並三者而有之。而處之以篤行。待之以博愛。其徒雲集。多所造就。時方望其警覺。世醫推仁術於四方。而一疾遽沒矣。噫。

白話文:

杏林雜話

赤松春庵,名惟義,字子方,播磨人,在大阪行醫。為人樸實好學,常談論性命之理,不寫詩詞歌賦。他最重視友誼,見到好事必告知朋友,見到過錯必規勸朋友。自稱性情耿直,不會隨波逐流。

小河寬,字仲慄,人稱天門,長崎人,擅長治療瘡瘍。性情剛直,不喜歡阿諛奉承。權貴請他看病,他都推辭不去,說:「當地並不缺乏醫生,何必非要找我?」但若貧窮人家請他,則立刻前往。曾有一次,他治療了一位不孝子的病,結果被趕出家門,只能靠幫人做飯餬口。後來,小河寬再次為這位不孝子的家人治病,主人殺雞做菜款待他。小河寬看見了,驚訝地說:「這是那個不孝之子吧?」便不吃就走了。那不孝子羞愧得痛哭流涕,說:「小河先生是我們地方的望族,他不吃我的菜,我活着不如死了。」於是痛改前非,成為孝子。

小石元俊,名道,字有素,醫術專注於實踐驗證。常告誡弟子說:「要打開慧眼閱讀古籍,必須理解其精髓。如果拘泥於成規,死守教條,想以此來治病,那是最令人鄙視的。」真正的醫術妙諦,是父親也無法傳授給兒子的,這叫做「活法」。但他又提醒弟子,不要把「活法」誤認為是「死法」。

角田美利,字子利,號東水,豐後岡人,隱居行醫。性格嚴謹,年老了更加剛正不阿,言行舉止從不苟且。某地發生災禍,城下被圍,官府驅趕百姓進城,關閉城門不許外出,讓他們堅守城池救火。最後,城池得以保全。美利聽後說:「城池可以重建,人卻無法再生。如果不幸城池失守,那是不是要把城裡的人一起殺掉呢?」

北山橘庵(名彰,字元章),河內一屋村人,在郡山柳棋園學習儒學,在大阪橘元泰學習醫術,醫術精湛,廣受好評。他愛好蒐集書籍,只要是書,他都會買下來。大阪的書商聽說後,不論是珍貴的書籍還是普通的書籍,都會先給北山先生送去。家人很厭煩,橘庵卻笑着說:「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我們家住在偏僻的鄉下,不這樣做,書商就不會來了。」他以這種方式廣泛地收集書籍,可謂不拘小節。

柘植龍洲,在馬溫泉,發現溫泉水溫降低,親自帶領一百多名工人,連續六天六夜,清理泉眼,防止雜水流入,最終使溫泉恢復了原來的溫度。當地人至今仍稱讚他的功德。他还著有《溫泉論》流傳於世。

服部宗賢,名時壽,字子篤,大和人,在高取候府做事,醫術精湛,求診者絡繹不絕。但他生活簡樸,經常施捨救濟貧困百姓,許多窮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高取川幾次漲水沖毀了橋樑,百姓苦不堪言。宗賢便捐出錢財建造了一座石橋,那一年豐收,人們稱其為“豐年橋”。

望月鹿門說:「醫生也應該擅長書法。」以前被譽為書法好的人,在官府做醫生的有津輕玄策、吉田策元、桂川甫三;在民間行醫的有原芸庵、野呂元丈,尤其有名。但幾十年後,醫術和書法都衰落了。

鹿門無論是誰來求醫,都不問貧富貴賤,總是盡心盡力。他外出時,看到一個乞丐患了天花,立刻煎藥讓人送給他。還有一次,一個戲子來求醫,他就每天去給他診治。有同事勸他不要這樣做,鹿門說:「我治病救人,不是去看戲的,為何要避嫌呢?」於是沒有聽從。

劉藍溪全力以赴從事醫療事業,政府賞賜他很多錢,他說:「這是皇上特別賞賜的,不能用於日常開銷。」於是把錢全部用來買書,說:「讓子孫讀書,不要忘記皇恩,並且有所回報。」於是奇書不斷,書架上堆滿了書,如今醫學院的藏書,大多是劉藍溪蒐集的。

劉桂山說:「束洞的藥方很有見地,世人不能沒有。修庵的藥選則取捨得太少了。」

劉桂山典雅風流,自己畫山水畫,氣韻高古,世人視為珍寶。

古賀精里說:「擅長攻治疑難雜症的醫生,未必善於治病;善於治病的醫生,未必有機會傳授醫術;劉桂山兼具這三者,並且以篤行處世,以博愛待人,因此弟子雲集,培養出許多人才。當時人們都很期待他能警醒世人,將仁術推廣到各地,但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