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淺田惟常

《皇國名醫傳》~ 前編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前編卷下 (9)

1. 河野治傳

河野通繩。通稱治傳。初稱傳治。伊豫人。父通信。為豐太閤滅。舉族戰死。傳治遁為醫。倒名曰治傳。從筑前候(隆景)赴朝鮮。得三因方而歸。試業於長崎。後徙京師。子通幸。通稱松安。(號良仙)承父業。聲譽。元和六年。擢幕府敘法印。

白話文:

河野治傳,本名通繩,一般人都叫他治傳,原本的名字是傳治,他是伊豫地方的人。他的父親名叫通信,在豐臣秀吉的政權下被消滅,全家族的人都在戰爭中喪生。為了逃過一劫,治傳轉而學習醫術,並且改名為治傳。他跟隨筑前侯(隆景)前往朝鮮,並在那裡學到了「三因方」的醫學知識後返回日本。他在長崎開始實踐他的醫學事業,後來搬到了京都。他的兒子通幸,通常被稱作松安(他的號碼是良仙),繼承了父親的醫學事業,並且有了很好的聲譽。在元和六年,他被幕府提拔,獲得了法印的官職。

2. 岡家重

岡家重。(一名元春。)稱彌傳次。仕浮田秀家。食祿千石。後削髮。禰道和以啞科行於京師。子元勝。通稱智庵。承業。子元安。辭家。以二子壽元為嗣。壽元通稱甫庵。亦有醫名。為幕府醫官。

白話文:

岡家重,又名元春,他的別名叫彌傳次。他曾在浮田秀家手下做事,享有一千石的俸祿。後來他出家為僧。他的兒子禰道和,在京師以專治啞疾聞名。禰道和的兒子元勝,通常被人稱為智庵,繼承了父親的醫術。元勝的兒子元安,離開了家,把兩個兒子壽元作為繼承人。壽元通常被稱為甫庵,同樣在醫學界有名氣,擔任過幕府的醫官。

3. 津輕以三

津輕以三。本姓大河內氏。兵庫頭政親之孫。參河人。從松下道慶學瘍科。子建廣。稱左馬頭。初仕北條氏政。後辭祿歸而承父業。嘗療本多候(正信)發背效。擢為幕府醫官。

白話文:

津輕以三,本來姓大河內,是兵庫頭政親的孫子,來自參河地區。他跟隨松下道慶學習瘍科醫術。他的兒子名叫建廣,有「左馬頭」的稱號。起初,津輕以三在北條氏政手下做事,後來辭去官職回家,繼承父親的醫術事業。他曾經成功治療了本多侯(正信)的背部疾病,因此被提拔成為幕府的醫官。

4. 笠原重次

笠原重次。通稱與三郎。(號宗室)堺人。以眼科聞。稱曰穗積流。中世目醫有佐佐木青木須磨馬島數家。穗積亦其一。皆舊傳也。重次寬丞中。擢為幕府醫官。子宗印。(號養琢)子重吉。(一作武重)子重元。通稱養仙。(號嶺云)傳業。

白話文:

笠原重次,通稱與三郎,自號宗室,是來自堺市的人。他以擅長眼科醫術而聞名,並創立了被稱為穗積流的醫學流派。在中世紀時期,有名的眼科醫生有佐佐木、青木、須磨、馬島等幾家,而穗積流也是其中之一,這些都是古老的傳統。

在寬政中期,笠原重次被提拔成為幕府的醫官。他的兒子宗印(號養琢)、重吉(另有一種說法稱為武重),以及另一位兒子重元,通稱養仙(號嶺雲),都繼承了他的事業,學習和傳承了他的醫術。

5. 三折全友

三折全友。尾張人。以醫行於京師。

白話文:

這位名叫三折全友,來自尾張地區的人,是在京城以行醫為業的。

6. 近藤桂安

近藤桂安。丹波人。精小方脈。出居京師。治效赫著。世稱丹波兒醫。後光明帝髫齓時屢召其劑。及即位。特敘法印。賜號壽伯院。

白話文:

近藤桂安是丹波地方的人,他精通於精微的醫術和診脈。後來他移居到京城,因為治療效果顯著而名聲大噪,世人稱他為丹波兒醫。在光明帝還年幼的時候,就經常請他來開藥方。等到光明帝登基之後,特別封他為法印,並賜予他「壽伯院」的號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