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國名醫傳》~ 前編卷中 (5)
前編卷中 (5)
1. 和氣氏
任宮內大輔。瑞策醫術越於父祖,正親町帝嘉之。因其自稱,敕賜號通仙院,又以秘庫所藏丹波康賴《醫心方》賜之,特班諸醫上。織田、豐臣二氏皆善待之。信長在京師,常館其家。有近江人某聞其能,試使診己。瑞策曰:「子身無所病,而脈見死候,恐有不虞之事,子其慎之。」明日果死於軍。
世以為神。時曲直瀨正慶術重於時,而瑞策與之齊譽云。子瑞桂,後改任,世亦稱驢庵。神祖在駿府召而見之,又見臺廟於江戶。後水尾帝敕襲父號通仙院。子瑞壽亦稱驢庵,數療猷廟疾,每奏奇效,恩寵無比,加祿至千五百石。時幕府醫官皆削髮敘法印、法眼,惟瑞策特請復祖先爵位。
故至今子孫仍之。門人清水瑞室、江藤宗元、山下宗琢,皆任幕府。瑞室尤著聲績。
白話文:
和氣氏家族世代行醫,祖上便以精湛醫術聞名。任宮內大輔的和氣瑞策,醫術更勝過其父祖,深受正親町天皇賞識,賜號「通仙院」,並將珍藏的《丹波康賴醫心方》贈予他,地位遠超其他醫生。織田家和豐臣家都對他禮遇有加,織田信長在京都時,更常把他請到府上。曾有位近江人聽說瑞策醫術高明,前去求診,瑞策卻說他並無病症,但脈象卻顯示死兆,告誡他小心謹慎。隔天,此人果然死於戰亂之中,因此人們都認為瑞策有神明般的醫術。
當時,曲直瀨正慶的醫術也很有名,但瑞策的聲譽卻與他齊名。瑞策的兒子瑞桂,後來改名任某,又稱驢庵。德川家康在駿府時曾召見他,他也在江戶為幕府侍奉。後水尾天皇更沿襲其父的封號,賜他「通仙院」之名。瑞策的兒子瑞壽,同樣也稱驢庵,多次為幕府將軍治病,屢屢奏效,深受恩寵,俸祿高達一千五百石。當時幕府的醫生都剃髮受戒,領取法印法眼,但只有瑞策特許恢復祖先的爵位,至今其子孫仍沿用。他的門徒清水瑞室、江藤宗元、山下宗琢都擔任幕府醫生,其中清水瑞室尤其聲名顯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