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礬的傳統功效
1. 解毒斂瘡
綠礬,其解毒斂瘡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受到諸多醫家推崇。其作用機理與其特殊的藥性特點密切相關。
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來看,《新修本草》及《本草圖經》主要記述了綠礬的形態、產地及煉製方法,說明其原礦呈綠色,經加工後可變為紅色(絳礬)。《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指出,綠礬的功效與白礬相似,但作用較為緩和,具有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等功效。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論述了皁礬(多指綠礬)的解毒功效,認為其能“專除垢膩”,並能治療心腹脹滿、黃腫等症。其“色綠味酸,燒之則赤”的特點,暗示其能破血分瘀積,快速見效。 這也與《醫林纂要》中汪氏的觀點相呼應,汪氏認為礬紅(經煅燒後的綠礬)能治療各種血病,消腫,並能斂氣,且不需忌鹽。
《神農本草經疏》則指出綠礬能治療喉痹、蚛牙口瘡、惡瘡疥癬及腸風瀉血等症,歸因於其酸湧化涎、燥濕除熱、解毒以及收澀的功效。其他醫籍如《日華子諸家本草》、《醫學入門》、《本草綱目》、《外科大成》等,也記載了綠礬在治療各種瘡瘍、皮膚病及其他疾病方面的應用,多與其解毒、燥濕、殺蟲、斂瘡等功效相關。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綠礬具有解毒斂瘡的功效,其機理可能與其酸澀收斂、燥濕殺蟲、消腫止痛等作用相關,並根據不同病症,選擇生用或煅燒後使用,以達到最佳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籍對綠礬的描述及用法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病情及醫師指導應用。
2. 補血消積
綠礬,在古代中醫典籍中,並非以單獨「補血消積」為主要功效而聞名,其作用更偏向於消積、解毒、燥濕等方面。然而,通過分析古籍記載,我們可以探討其在某些情況下如何間接達到補血、輔助消積的效果。
《本草綱目》記載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並指出其與白礬功能相近,但效力較為緩和。 書中更提到綠礬可用於治療「脹滿、黃腫、瘧痢、疳疾」,這些病症的產生往往伴隨著脾胃積滯、氣血瘀阻等問題。 通過消積化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間接地促進了氣血生化,這便是綠礬「補血」功效的機理所在。 《本草綱目》中引用的「伐木丸」方劑,更說明瞭綠礬在治療肝脾失調、心腹脹滿等症狀時,能「助土益元」,這也是一種間接的補血機制。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提到皁礬(古代文獻中常將皁礬與綠礬混用)「專除垢膩」,能治療心腹脹滿,並指出其能「破血分之瘀積」。 積滯不去,氣血運行受阻,則會影響營養吸收和血液生成。 綠礬的消積作用,消除了阻礙氣血運行的因素,也間接地達到了補血的效果。 此外,《醫林纂要》也提到礬紅(煅燒後的綠礬)能治療諸血病,並能「消水腫血脹」,說明其在改善血瘀、水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獻中綠礬的應用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單獨使用綠礬補血消積的效果並不明顯,且用量需謹慎。 上述分析基於古代典籍的記載,僅供參考,不代表現代醫學觀點。 現代醫學中,綠礬的應用也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 斂瘡
綠礬,其斂瘡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收斂,而是與其多樣藥性密切相關。
《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典籍記載綠礬的形態和產地,並指出其煅燒後變為絳礬。 《唐本草》明確記載其能「療疳及諸瘡」,為綠礬斂瘡功效提供了最早的佐證。 《日華子本草》更進一步指出其可治「口瘡及惡瘡,疥癬」,說明其在治療不同類型瘡瘍上的應用。 這與《外科大成》中提及綠礬能解毒燥濕、殺蟲止癢,用於治療疥癬瘙癢、鵝掌風等皮膚病的論述相呼應,其斂瘡作用,並非單純止血收斂,而是涵蓋了殺菌、消腫等多重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對綠礬的斂瘡功效的描述,往往與其其他藥理作用聯繫起來。例如,《本草綱目》提到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說明其斂瘡功效是建立在燥濕、解毒、化瘀的基礎之上。 《醫林纂要》中則指出礬紅(煅燒後的綠礬)「又能斂氣」,這暗示了綠礬可能具有收斂止痛,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 張石頑在《金匱要略》中論述皁礬(可能即為綠礬)可破血分瘀積,也側面反映了其在清除瘡瘍腐敗組織,促進傷口癒合方面的作用。 因此,綠礬的斂瘡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其多種藥理作用綜合體現的結果。 古人運用綠礬治療瘡瘍,往往會根據病情配伍其他藥物,以達到最佳療效。
4. 補血
綠礬,在古代醫籍中記載甚多,其補血功效並非單純直接,而是透過間接途徑達成。從眾多典籍記載來看,綠礬的補血作用主要體現在治療因瘀血、濕熱等導致的貧血癥狀上,而非直接增加血細胞數量。
《本草綱目》指出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其性味酸澀,能燥濕化痰,並能解毒。這些作用間接有助於改善身體內環境,例如《本草綱目》提到的「治脾土衰弱,肝木氣盛,肝乘脾土,病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等症狀。這些症狀若伴隨貧血,則綠礬能透過改善脾胃功能、化解瘀滯等,從而改善貧血。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的論述亦支持此觀點,他認為皁礬(與綠礬同類)「破血分之瘀積」,針對因瘀血阻礙血液運行造成的貧血,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醫林纂要》則提到礬紅(煅燒後的綠礬)「治諸血病」,並強調其作用「從容平緩而有奇功」,說明綠礬補血並非速效,而是透過調理身體達到改善貧血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書名》中提到的「生血片」及「黃病絳礬丸」方劑中都含有綠礬,且其功效描述為「補氣助陽,益精生血」和「祛濕,健脾,消脹」,顯示綠礬在這些複方中,其補血作用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而非單獨發揮主要功效。 因此,綠礬的補血作用並非直接增加血細胞,而是通過改善身體內環境,例如清除瘀滯、健脾利濕等,間接改善貧血相關症狀。 古代醫家對綠礬的運用,更偏向於針對病因,而非單純針對貧血這一個症狀。
5. 燥濕
綠礬,古稱青礬,經煅燒後則成絳礬,為常見中藥單方。其燥濕功效,歷代本草多有記載,並與其解毒、收斂等作用相互聯繫。
《本草綱目》言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與白礬同而力差緩」。其燥濕之功,並非單純的利尿去濕,而是通過其酸澀收斂之性,來抑制體內濕邪的泛濫。 濕邪多與脾胃相關,脾虛則運化失常,水濕停聚,形成各種濕證。綠礬酸澀之性,可收斂脾胃之氣,使其恢復運化功能,從而達到燥濕的目的。 此點與《本草綱目》中提及的「治脾土衰弱,肝木氣盛,肝乘脾土,病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的論述相符,說明綠礬燥濕之功,常與健脾理氣藥合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的論述尤為重要,他指出皁礬(即綠礬)「專除垢膩」,可治「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這說明綠礬可清除體內積聚的濕濁之氣,從而改善脹滿、黃腫等症狀。 《醫林纂要》則進一步指出綠礬(煅後為礬紅)「尤消水腫血脹食蠱」, 其燥濕功效在消水腫方面亦有體現,並非僅限於脾胃濕熱。
總而言之,綠礬的燥濕功效並非單純的利水消腫,而是通過其酸澀收斂、解毒化濕的特性,從根本上調理脾胃功能,清除體內濕濁,從而達到燥濕的目的。 其應用需根據病情辨證施治,並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6. 清熱利濕
綠礬,其清熱利濕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
從古代典籍來看,《新修本草》記載綠礬原色為綠,燒後變紅,稱絳礬;《本草圖經》則詳細描述了綠礬的採集和煉製過程,說明其來源於礦物,並指出其形似樸消而呈綠色。 這些記載奠定了綠礬的藥材基礎。
至於其清熱利濕的機理,《本草綱目》指出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與白礬同而力差緩」。其酸性可以化解體內濕熱,而「燥濕」則直接針對濕邪,達到利濕之效。 《醫林纂要》更進一步闡述,綠礬(煅後為礬紅)能「消水腫血脹食蠱,治勞疸」,說明其在治療水腫、黃疸等濕熱病證方面具有明顯療效。 書中也提到與蒼朮、神曲等配伍,能治療中滿鼓脹,顯示其利濕消脹的功效。
《金匱要略》及《本經逢原》中記載的皁礬(多指綠礬)的應用,更體現了其清熱利濕的臨牀經驗。例如,用於治療心腹脹滿、黃腫等症,說明綠礬可有效祛除體內積滯的濕熱之邪。張石頑的論述特別強調皁礬能「破血分之瘀積」,這也暗示了綠礬在一些濕熱瘀阻的病證中,能起到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的綜合作用。 總之,古代醫籍中關於綠礬的記載,從不同角度佐證了其清熱利濕的功效,並提供了豐富的臨牀應用經驗。
7. 止咳化痰
綠礬,為傳統中醫常用單方藥物,其止咳化痰功效,主要源於其燥濕、化痰的藥性。多部古代醫籍對其功效及特性多有記載,雖未直接提及「止咳」,但從其治療相關病症推論,其止咳化痰作用可見一斑。
《本草綱目》中指出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與白礬類似但藥力較緩和。其「化涎」之功,即能化解痰涎,而痰涎正是咳嗽的主要成因之一。 書中更提到綠礬用於治療「脹滿、黃腫、瘧痢、疳疾」,這些疾病的症狀中,常伴隨咳嗽、痰多等表現。 因此,可推測綠礬能通過燥濕化痰,間接達到止咳的效果。
《神農本草經疏》則進一步闡述綠礬的功效,指出其「酸湧化延之功」,能化解喉嚨裡的痰涎,治療喉痹。此外,其「消散濕熱」的特性,也能針對因濕熱導致的咳嗽痰多。
《醫林纂要》雖未直接論述綠礬的止咳作用,但提及其「消水腫血脹」等功效,而水腫、血脹等症狀也可能伴隨咳嗽,間接佐證綠礬的止咳化痰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中也引述了張三豐的伐木丸方劑,其中使用綠礬治療「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這類症狀同樣可能與痰濕積聚有關,服用綠礬則可通過燥濕化痰,緩解症狀,間接達到止咳作用。
綜上所述,雖然古代醫籍對綠礬的止咳功效並未作直接說明,但從其燥濕化痰、消積解毒等功效,以及治療相關疾病的經驗來看,綠礬確實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作用機理可能與燥濕化痰,促進痰液排出有關。 但需注意的是,綠礬性味偏寒,使用需謹慎,最好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8. 解毒
綠礬,又稱青礬,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解毒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燥濕解毒,消腫散結: 多部醫籍如《本草綱目》記載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其味酸性燥,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之邪。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指出綠礬能治療“脹滿、黃腫、瘧痢、疳疾”,這都與其燥濕解毒,消散積滯的功效相關。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的論述也說明綠礬(皁礬)能“專除垢膩”,治療“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此處的“垢膩”可理解為體內毒邪瘀積所致的病理狀態。《醫學入門》亦提及綠礬能“消水腫黃疸,小兒疳積”。 這些記載都佐證了綠礬在治療濕熱內蘊,導致腫脹、黃疸等病症上的解毒效果。
破血消瘀,治療血瘀毒邪: 《金匱要略》中記載綠礬(皁礬)“用以破血分之瘀積,其效最速”,並指出其在治療婦人血瘀病症上的功效。《本經逢原》更明確指出,需區分綠礬與白礬,避免誤用白礬的澀收之性,而忽略綠礬破血消瘀的特性。 《醫林纂要》則說明“礬紅(煅燒後的綠礬)功亦略同白礬,色赤入心入血分,治諸血病”,進一步闡述了綠礬(或其煅燒品)在治療血瘀方面的解毒作用。
殺蟲止癢,外治皮膚病: 《外科大成》明確指出綠礬能“解毒燥濕,又能殺蟲止癢”,故常用於治療疥癬瘙癢等皮膚病。 其殺蟲解毒的特性,使其能有效應對因蟲毒、濕熱等因素導致的皮膚病症。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對綠礬解毒功效的描述,體現了其多方面的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某種毒性作用,而是針對不同病因病機,發揮燥濕、破血、殺蟲等多種解毒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籍對綠礬的用法用量及炮製方法有所差異,需謹慎參考,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9. 止血
綠礬,在古代醫籍中記載甚多,其止血功效主要源於其收斂、燥濕、解毒的特性,並非單純的止血藥物,而是透過調節臟腑功能間接達到止血目的。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提及皁礬(多指綠礬)能「破血分之瘀積」,其快速止血的功效在治療婦科疾病中被強調。例如,文中記載用皁礬、杏仁、蜜丸治療婦人經水不利,子臟堅癖,中有乾血的情況,說明綠礬能有效處理瘀血停滯導致的出血。 此處的止血,並非直接凝血,而是透過去除瘀血,使出血得以停止。
《本草綱目》則指出綠礬「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說明其止血作用與其收斂性相關。 綠礬的酸性及收斂性可以促進組織修復,並減少滲出,從而達到止血效果。 此外,《本草綱目》也提到綠礬在治療腸風瀉血等疾病中的應用,佐證其止血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多數古籍記載綠礬的止血功能多在複方中體現,鮮見單方應用於明顯的外傷出血。例如,《日華子諸家本草》記載綠礬可治腸風瀉血,但需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 因此,綠礬的止血作用更傾向於內出血或滲血的治療,而非外傷大出血的緊急處理。 其止血機制,可能是通過其燥濕、收斂、解毒等作用,調節臟腑功能,最終達到止血的目的。 整體而言,綠礬的止血功效,在古代醫家眼中,是其多種藥理作用綜合表現的結果。
10. 驅蟲殺蟲
綠礬,古籍中又稱皁礬、石膽,為古代常用的中藥單方,其驅蟲殺蟲功效多見於歷代醫籍記載,並非單純依靠其毒性,而是基於其特殊的藥理作用。
《新修本草》、《本草圖經》等書記載了綠礬的來源、形態及炮製方法,說明其藥材的來源和品質鑒別。 其中,《本草圖經》更詳細地描述了綠礬的煎煉過程,由最初的石狀轉化為可入藥的礬。
至於綠礬的驅蟲作用,《本草綱目》指出其「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之功」,此功能雖與白礬相似,但效力較緩和。 書中提到綠礬能治療「脹滿、黃腫、瘧痢、疳疾」,而這些疾病在古代常與蟲積相關,因此可推測綠礬的驅蟲功效並非單純的毒殺,而是透過燥濕解毒、消積化滯等作用,間接達到驅蟲的目的。
《金匱要略》中張石頑的論述則更進一步說明綠礬的藥性。「皁礬,專除垢膩」,這「垢膩」可能指積滯於體內的蟲積或其代謝產物。其「色綠,味酸,燒之則赤」,說明不同炮製方法可能產生不同功效。 《醫林纂要》則提及綠礬(或其煅製後的礬紅)能「消水腫血脹食蠱」,「食蠱」指食物中毒,也可能暗含蟲積所致的病症。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綠礬驅蟲殺蟲功效的記載,並非單純描述其毒性,而是基於其燥濕解毒、消積化滯、破血消瘀等多重藥理作用,從而達到驅除蟲積的目的。 不同炮製方法的綠礬,其功效和應用範圍亦有所不同,需結合具體病症和古代醫家的經驗來理解。
11. 清熱解毒
綠礬,古稱石膽,其清熱解毒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從古代典籍中,我們可窺見其功效的運用及機理。
《新修本草》記載綠礬原為綠色,燒之則赤,稱之為絳礬。其產地記載於瓜州等地。《本草圖經》則詳細描述了綠礬的採制過程,指出其初生為石,需經煎煉而成。 這些記載說明瞭綠礬的形態及來源。
張石頑在《金匱要略》中提到皁礬(與綠礬相關)「專除垢膩」,能治心腹脹滿、黃腫等症。他認為綠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能破血分瘀積,此為綠礬清熱解毒的一個重要機理:破除積滯,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闡述,區分了皁礬與白礬,指出白礬性澀,與皁礬作用相反,強調了用藥的準確性,避免誤用。
《醫林纂要》則指出礬紅(經煅燒的綠礬)與白礬功用略同,能治諸血病、水腫等,並能斂氣,說明其清熱解毒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此處提及的「消水腫血脹食蠱,治勞疸」,更說明綠礬能針對由濕熱、食積等引起的病症發揮清熱解毒功效。
《本草綱目》總結綠礬的功效為酸湧澀收、燥濕解毒、化涎,並指出其力較白礬緩和。 書中也提到綠礬在治療脹滿、黃腫、瘧痢、疳疾等症方面的應用,佐證了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記載表明,綠礬的清熱解毒功效主要體現在破除瘀積、燥濕化痰、消腫散結等方面,其應用範圍廣泛,但需注意辨證施治,避免誤用。 需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古代醫籍記載的分析,並非現代醫學結論,實際應用需遵從專業醫師指導。
綠礬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0.2-0.6g。不入湯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為2%水溶液塗洗。
綠礬的炮製
煅綠礬(又名:絳礬、礬紅):將綠礬和米醋同放在砂鍋內,蓋好,放炭爐上燒煅,待綠礬溶化時,即用竹片攪拌均勻,使礬、醋充分混和,然後加熱再煅,至全部呈絳色為度,取出放冷。(每煅綠礬100斤,用米醋20斤)1.綠礬:《增廣驗方新編》:研末。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碾碎。生品多用於喉瘡、趾甲瘡等。
2. 煅綠礬:《瘡瘍經驗全書》:煅通紅,取出放地上,出火毒。《萬病回春》:(綠礬)一斤用瓦一片,兩頭用泥作壩,再用香油制,瓦上焙乾,再著皂綠礬瓦上煅枯去砂為末。《本草述》:入砂鍋內新瓦蓋定鹽泥固濟,煅赤取出。《類證治裁》:麵包煅。現行,取淨綠礬,打碎後置適宜的容器內,用無煙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研粉。內服多煅用,可用於黃腫脹滿,血虛萎黃,疳積久痢,腸風便血等。
3. 醋制綠礬:《集驗方》:用火煅通赤,取出,用釅醋淬過復煅,如此三度,細研。《衛生寶鑒》:砂鍋子木炭燒通赤,用米醋內點之赤紅。《壽世保元》:用醋煮過。《串雅內編》:(綠礬)八兩,用紅醋二茶杯,鍛至紅色,放地上出火毒。《增廣驗方新編》:醋泡曬乾,入瓶內煅存性。現行,3.1.取淨綠礬與醋同放鐵鍋內,置爐火上燒煅,待綠礬熔化時,用竹片攪勻,使礬、醋充分混合,再煅至全部呈絳色為度,取出,放涼,研粉。每綠礬100kg,用醋25kg。
3. 2.取淨綠礬,用明煅法煅至紅透,趁熱用醋淬透。每綠礬100kg,用醋30kg。據研究:分析比較炮製前後的性質和含量變化,結果證明,炮製前鐵含量為20.13%,醋制後含鐵量為24.86%,提高近5%。醋制後加強脆性,質地酥鬆,而研末製成丸劑,人體易於吸收,增強療效,同時綠礬通過醋制,使其強烈的酸澀之性味大部分消失而減輕對舌喉部粘膜的刺激性。
4. 飲片性狀:綠礬為不規則碎塊,淺綠色或黃綠色,半透明,具玻璃光澤。質脆,入水易溶化。有鐵鏽氣,味澀。煅綠礬(絳礬)呈粉狀、絳色,味澀。醋制綠礬形如煅綠礬,微具醋氣,味微酸。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塵。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綠礬有毒,內服宜慎。
- 綠礬有收斂作用,長期使用可引起便祕。
- 綠礬不宜與牛奶同食。
綠礬相關的方劑
綠礬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