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水銀膏

DA FENG SHUI YI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六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6%
腎經 14%
肺經 11%
大腸經 10%
心經 7%
胃經 7%
膀胱經 3%
膽經 2%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大風水銀膏中包含芒硝,主要是利用芒硝的以下特性:

  1. 消腫止痛: 芒硝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因風溼、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引藥入皮: 芒硝具有強烈的吸水性,可以將水銀等其他藥物引導入皮,增強藥物的滲透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芒硝還具有軟化角質、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加速傷口的癒合。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綠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綠礬性寒,味酸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對於風濕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綠礬具有收斂止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創面癒合,防止感染。在治療皮膚病時,可與其他藥物配合,加速傷口修復。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白礬,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增強收斂作用: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止癢的功效。與水銀膏配合,能加強其收斂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滲出液分泌。
  2. 抑制細菌生長: 白礬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降低傷口感染風險。配合水銀膏的抗菌效果,更能有效防止傷口感染。

因此,白礬的加入對於大風水銀膏的療效起到重要作用,使其更具收斂止血、抗菌消炎之效。

大風水銀膏中含有水銀,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驅風止癢: 水銀性寒,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皮膚真菌和細菌的生長,因此能止癢、消炎、抗菌,治療風濕性疾病及皮膚病。
  2. 消腫止痛: 水銀能有效減輕炎症反應,並促進組織修復,因此能有效消腫止痛,治療外傷、燒傷等。

然而,水銀具有劇毒,不可內服,且長期外用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使用大風水銀膏需謹慎,遵醫囑使用,並避免過量或長期使用。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鉛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鉛丹性燥,具有收斂、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濕疹、濕瘡等症狀,減輕瘙癢不適。
  2. 殺菌消毒:鉛丹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預防感染。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鉛丹的殺菌作用被用於治療外傷、皮膚病等。

然而,鉛丹屬重金屬,具有毒性,不可長期使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產生不良反應。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膽礬,主要基於其燥濕止癢、解毒殺蟲的功效。

膽礬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收斂生肌、止癢消腫之效。對於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瘙癢等症狀,膽礬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膽礬還具有殺蟲作用,可抑制皮膚病原體的繁殖,預防感染。

因此,膽礬在大風水銀膏中能發揮止癢消腫、殺菌止癢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花椒,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散寒 的特性。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在該方劑中,花椒與水銀等藥材配合,可起到以下作用:

  • 溫經散寒: 花椒溫暖經脈,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
  • 通絡止痛: 花椒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花椒在「大風水銀膏」中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輔助作用,增強藥效。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1. 潤燥止咳:杏仁味苦甘,性溫,入肺經,能潤肺止咳,化痰定喘。大風水銀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而風寒容易導致肺氣閉塞,咳嗽痰多。杏仁加入其中,可以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減輕風寒引起的呼吸道症狀。
  2. 活血化瘀:杏仁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大風水銀膏中含有水銀,有毒性,而杏仁能緩解水銀的毒性,並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效發揮,更好地治療風溼痹痛。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殺蟲止癢: 蛇牀子性溫,味辛,具有燥濕殺蟲、止癢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溫陽散寒: 蛇牀子還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蛇牀子在「大風水銀膏」中,可以發揮殺蟲止癢、溫陽散寒的功效,達到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病症的效果。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消腫: 半夏味辛、苦,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水銀具有很強的毒性,而半夏可以解水銀的毒性,減輕水銀對皮膚的刺激和損害。
  2. 驅風散寒: 大風水銀膏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而半夏還有驅風散寒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症狀,例如瘙癢、疼痛等。

因此,半夏在大風水銀膏中起到解毒消腫、驅風散寒的作用,幫助改善皮膚病症狀。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殺菌消炎作用: 硫磺具有強烈的殺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與水銀的殺菌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膏藥整體的抗感染效果。
  2. 促進藥物滲透: 硫磺性質溫和,可促進皮膚毛孔擴張,幫助水銀等藥物成分更有效地滲透入皮膚,增強療效,並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

大風水銀膏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驅風散寒: 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驅風散寒之效。與水銀膏合用,可增強驅散風寒之力,有助於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病症。
  2. 活血化瘀: 檳榔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利於水銀膏的滲透吸收,提高藥效。

大風水銀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用在於解毒和消腫,常用於治療皮膚病、瘡瘍等。方劑中的雄黃(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是一種具有毒性的礦物藥材,其主要成分為二硫化砷。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燥濕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因此能夠有效對抗由濕氣引起的皮膚疾患。

雄黃的藥理性質使其在大風水銀膏中的使用尤為重要。其強效的毒素具有殺菌消炎的特性,能夠有效清除體內外的病原微生物,同時減少炎症反應。然而,由於雄黃具有一定的毒性,故在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劑量,並遵循醫師的指導,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此外,結合其他成分如水銀,以增強藥效,使得此方劑在治療某些難治性皮膚病中顯得尤為重要。總體而言,雄黃在大風水銀膏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助益其療效。

「大風水銀膏」中包含「大風子」,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消腫止痛:大風子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因風濕、痺痛引起的腫脹疼痛,與水銀相輔相成,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2. 驅風散寒:大風子還具有驅風散寒的作用,對於風寒濕痺引起的疼痛,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與水銀配合,能更有效地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因此,大風子與水銀一同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等疾病,達到消腫止痛、驅風散寒的效果。

「大風水銀膏」方劑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燥軟堅: 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肺經,具有潤燥、軟堅、通便之效。水銀性寒,易於傷陰耗津,胡桃仁可緩解水銀的燥性,防止藥物過於寒涼,損傷正氣。
  2. 活血化瘀: 胡桃仁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有利於水銀藥力更好地發揮作用,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胡桃仁的加入,不僅能緩和水銀的燥性,還能促進藥效的發揮,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風水銀膏 」

方劑組成: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
  • 綠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湧吐、解毒。
  • 白礬: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 水銀:殺菌、抗寄生蟲、抗真菌。
  • 鉛丹: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收斂止血。
  • 膽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湧吐、解毒。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蛇牀子: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硫磺: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大風子:殺蟲、抑菌、消炎。
  • 胡桃仁:補陽助陽、補氣、補腎滋陰、通便、補腎、止咳化痰、降氣、潤燥、清熱利濕。

主治功效:

  • 多年來的各種皮膚潰瘍、膿瘡、痤瘡、手癬和足癬。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塗抹於患處。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 皮膚破損處禁用。
  • 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
  • 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
  • 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總結:

中藥方劑「 大風水銀膏 」由芒硝、綠礬、白礬、水銀、鉛丹、膽礬、花椒、杏仁、蛇牀子、半夏、硫磺、檳榔、雄黃、大風子、胡桃仁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活血化瘀、止血止瀉等功效,主治多年來的各種皮膚潰瘍、膿瘡、痤瘡、手癬和足癬。外用,適量塗抹於患處。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皮膚破損處禁用。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牙消4兩,綠礬(2味燒酒炒過)4兩,白礬4兩(同入罐內,泥封固,煅二炷香足,取出為極細末)4兩,水銀2兩,黑鉛2兩(入鐵勺內化開,煅過,為細末),膽礬5錢(另研極細末),川椒(另研)2兩,杏仁(去皮尖,另研)2兩,蛇床子(另研)2兩,半夏2兩,硫黃(另研)2兩,檳榔(以水浸1宿,細片,同水磨2-3次,連水曬乾)2兩,杜木鱉(去殼,細切薄片,另研)2兩,雄黃(另研)2兩,大風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水銀、鉛丹等重金屬成分,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手)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大風水銀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六。 組成:牙消4兩,綠礬(2味燒酒炒過)4兩,白礬4兩(同入罐內,泥封固,煅2炷香足,取出爲極細末),水銀2兩,黑鉛2兩(入鐵勺內化開,煅過,爲細末),膽礬5錢(另研極細末),川椒(另研)2兩,杏仁(去皮尖,另研)2兩,蛇床子(另研)2兩,半夏2兩,硫黃(另研)2兩,檳榔(以水浸1宿,細片,同水磨2-3次,連水曬乾)2兩,杜木鱉(去殼,細切薄片,另研)2兩,雄黃(另研)2兩,大風子(去殼,細切片)3兩,油核桃3兩(2味共研),桕油燭2斤。 主治:遠年近日瘡癩,膿窠風癬,及鵝掌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