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礬丸

ZAO F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攝生秘剖》卷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23%
肺經 18%
肝經 10%
大腸經 10%
心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棗礬丸中包含綠礬,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綠礬性寒,味酸澀,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止血之功效。方中綠礬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其二,綠礬能起到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治療出血症,如鼻衄、咯血、便血等。方中綠礬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作用,適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久不癒合等症。

棗礬丸方劑中包含大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棗礬丸中含有較為峻烈的藥物,如礬石等,容易損傷脾胃,而大棗性甘溫,具有補益脾胃、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功效。
  2. 調和藥性: 大棗性甘平,能調和藥物性質,使藥物更加溫和,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同時,大棗能增強藥物的補益作用,使藥效更持久。

總而言之,大棗在棗礬丸中起著緩和藥性、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更易於被患者接受。

棗礬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棗礬丸以明礬為主要成分,性寒而燥,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入脾胃經,可緩解明礬的寒燥之性,保護脾胃不受損傷。
  2.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與明礬等藥材配伍,可以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單味藥物的副作用。

甘草作為中藥中的「國老」,其調和藥性、緩解毒副作用的作用在中藥方劑中被廣泛應用。

棗礬丸中包含蒼朮,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燥濕化痰: 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棗礬丸主治痰火鬱結,而蒼朮的燥濕化痰作用,有助於清除痰濕,使藥效更佳。
  2. 健脾利濕: 蒼朮還具有健脾利濕之功,能促進脾胃運化,減少痰濕的產生。棗礬丸中加入蒼朮,可以起到健脾利濕,防止痰濕復發的作用。

總之,蒼朮在棗礬丸中的加入,是為了增強其燥濕化痰、健脾利濕的功效,達到治療痰火鬱結的療效。

棗礬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棗礬丸中加入陳皮,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健脾和胃之效。
  2.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對於脾胃虛弱者更為安全。同時,陳皮能使藥性更為平和,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棗礬丸方中使用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化痰: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棗礬丸主治痰熱內阻,咳嗽氣喘,胸悶胸痛等症,厚朴的燥濕化痰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痰熱,改善呼吸道症狀。
  2. 降逆止嘔:厚朴可降逆氣,止嘔逆,對於痰熱壅肺引起的嘔吐,厚朴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棗礬丸也常用於治療食積胃脘脹滿,嘔吐等症,厚朴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幫助改善這些症狀。

棗礬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緩解藥性: 棗礬丸方中含有礬石,性寒且有毒性,容易傷胃。生薑性溫,可緩解礬石的寒性,減少其對胃部的刺激,降低其毒性,保護胃氣。
  2. 調和藥性: 棗礬丸以治瘧疾為主,生薑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並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棗礬丸為治療谷疸、黃疸的一款中藥方劑,組成包括綠礬、大棗、甘草、蒼朮、陳皮、厚朴和生薑,其功效為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健脾化濕、消腫散結。

甘草性平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大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潤肺生津、益氣安神、止瀉止血等功效。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利水滲濕、消腫散結、芳香化濁、健胃消食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醒脾開胃等功效。

厚朴性溫味苦辛,歸脾肺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理氣行氣、降逆止嘔、消食化積等功效。

棗礬丸中的綠礬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燥濕斂瘡、消腫散結等功效。

棗礬丸的各味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濕退黃、健脾化濕、消腫散結的功效。

棗礬丸主治谷疸、黃疸,症狀包括全身發黃、眼睛發黃、面黃肌瘦、消瘦、食慾不振、腹脹、大便溏瀉、小便發黃等。

棗礬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次,或遵醫囑服用。

棗礬丸的注意事項包括: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傳統服藥法


皂礬5兩(煅),棗肉3兩,乾蒸餅3兩(即寒日面)。
上為末,用生薑自然汗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食前米飲送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貧血肺結核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棗礬丸, 出處:《醫門八法》卷三。 組成:生白礬1兩(研極細)。 主治:紅絲白疔。

棗礬丸, 出處:《醫統》卷十八。 組成:皂礬5兩(煅),棗肉3兩,乾蒸餅3兩(即寒日面)。 主治:黃胖。

棗礬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四。 組成:皂礬不拘多少(砂鍋子木炭燒通赤,用米醋內點之赤紅)。 主治:食勞黃,目黃,身黃者。

棗礬丸, 出處:《攝生秘剖》卷二。 組成:綠礬半斤(火煅通紅),棗肉2斤(煮,去皮核,搗爛),平胃散4兩(爲末)。 主治:谷疸身目俱黃,及黃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