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棗丸

肉棗丸

ROU ZAO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8.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胃經 50%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肉棗丸中包含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1. 補益脾胃,和中緩急: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脾胃之氣,和中緩急的功效。肉棗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而大棗的補益作用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大棗性溫和,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肉棗丸中可能包含一些寒涼藥物,大棗的加入可以緩解藥物的寒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並能協調藥性,發揮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肉棗丸主治「小兒因疳而瘡侵口鼻」,此證多由小兒疳積日久,脾胃虛弱,濕熱內蘊,上攻口鼻,以至皮膚潰爛成瘡。古代醫家認為疳積多伴隨氣血虧虛、蟲積或濕毒,而口鼻為脾肺之竅,故瘡瘍發於此處與脾胃失調密切相關。本方外用以局部消炎、收斂瘡口為目的,契合疳瘡外治之法。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肉棗(黑棗)
    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具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本方去核後填入青礬,可能取其甘緩之性以承載藥性,並緩和青礬刺激性。

  2. 青礬(綠礬)
    性酸涼,有毒,外用能燥濕殺蟲、解毒斂瘡。煅存性(火煅後去其烈性)可減毒性,增強收斂作用,對濕爛瘡瘍尤宜。據《本草綱目》,青礬治「疳瘡朽臭」,契合疳瘡病機。

  3. 麝香
    辛溫芳香,通行十二經,能活血散結、消腫止痛。少量加入可助藥力穿透,促進瘡口癒合,並抑菌防腐。

  4. 油調塗
    以油脂為基質(可能為麻油或豬脂),既能潤澤潰瘍面,又可延緩藥效釋放,形成保護層。

【治療原理推論】

  • 燥濕解毒:青礬為主,針對濕熱腐蝕之瘡,燥濕斂瘡並殺蟲(疳積可能合併寄生蟲感染)。
  • 活血生肌:麝香促進局部氣血運行,肉棗緩和刺激,二者協作改善潰瘍周邊循環。
  • 保護創面:油劑形成屏障,防止繼發感染,同時緩解乾裂疼痛。

【衍變考證】
《普濟方》將本方稱作「黑棗散」或「勝金散」,劑型為散劑,而《赤水玄珠》改為丸劑(可能因製備時揉合為丸,臨用調油)。方名雖異,核心藥物(青礬、棗)與主治一致,反映古代外治方的靈活變通。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思路,結合補益(棗)與攻邪(礬),外用直接作用病灶,符合兒科「劑簡力專」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肉棗2個(去核,入青礬如核大在內,以火銀存性)。
上為末。
加入麝香少許,油調塗。
黑棗散(《普濟方》卷三八一引《經驗良方》)、勝金散(《普濟方》卷三八一)。本方方名原作肉棗丸",與劑型不符,據《赤水玄珠》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肉棗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組成:肉棗2個(去核,入青礬如核大在內,以火煅存性)。 主治:小兒因疳而瘡侵口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