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鉛散
HONG Q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三八一引《衛生家寶》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肺經 25%
脾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紅鉛散中包含綠礬,主要原因如下:
- 殺菌止癢: 綠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殺菌、止癢功效。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綠礬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達到止癢效果。
- 燥濕止瀉: 綠礬性收斂,能吸附腸道內水分,減少腸道蠕動,對濕熱瀉痢、腹瀉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紅鉛散中綠礬的使用需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紅鉛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炮製
紅鉛散的主要成分為綠礬,其炮製方法頗為講究。古籍記載,需選用色澤鮮明的綠礬,置於乾鍋中,用炭火燒至赤紅,然後傾出,用好酒拌勻,再入鍋燒製,如此反覆數次,直至綠礬變為紅色。最後研磨成細末,並加入少許麝香混勻。
主治病症
多部醫書均明確指出,紅鉛散主要用於治療「走馬牙疳」。走馬牙疳是一種發生於口腔的嚴重疾病,其特點為病程發展迅速,腐蝕性強,對患者的口腔組織造成嚴重破壞。
治療原理分析
紅鉛散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 綠礬的功效:綠礬經過特殊的炮製方法,使其性質發生改變。原文中提及綠礬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走馬牙疳在中醫理論中多認為是熱毒蘊積所致,綠礬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清除病邪,緩解炎症反應。
- 炮製的轉化:經過多次燒製和酒拌的過程,綠礬的性味和藥性可能發生轉化,使其更具收斂和止血之功。走馬牙疳往往伴隨組織潰爛和出血,此時紅鉛散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 麝香的佐助: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瘀的作用,可輔助綠礬的藥力,增強消腫止痛之效,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
- 局部用藥:紅鉛散的使用方法為局部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藥效迅速,可有效抑制病竈發展。
綜合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紅鉛散之所以能有效治療走馬牙疳,主要在於其組成藥物的綜合作用。綠礬經特殊炮製後,具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之功,配合麝香的活血散瘀作用,直接敷於患處,能有效控制病情,促進病竈癒合。此方不僅選藥精當,其炮製方法也至關重要,確保了藥效的發揮。
總而言之,紅鉛散在古時被視為治療走馬牙疳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對疾病病因病機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
傳統服藥法
綠礬不拘多少。
上相礬色鮮明者入甘鍋,用炭燒赤傾出,以好酒拌勻,再入鍋,如此數遍,令色紅,研作細末,入麝香少許。
尤以溫漿水漱淨,用指蘸藥,有疳處擦之。
香礬散(原書同卷)、紅礬散(原書卷六十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紅鉛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一引《衛生家寶》。 組成:綠礬不拘多少。 主治:走馬牙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