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灌耳方

雄黃灌耳方

XIONG HUANG GUAN ER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13%
胃經 13%
膀胱經 6%
心經 6%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是一種常用的中藥,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功效。其主要成分為二硫化鉀,具有抗菌、消炎和解毒的作用。在中藥方劑[雄黃灌耳方]中,雄黃的運用主要是針對耳部疾病,尤其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雄黃的毒性也被中醫認識,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通常以外敷的方式進行,避免直接接觸到耳道深處。

此外,雄黃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清熱解毒”,因此對於耳部的腫脹和發炎有良好的改善效果。這使得雄黃成為治療耳部問題的有效成分之一。雖然雄黃在現代醫學中受到一些爭議,但其在中藥中的歷史和應用仍然受到重視。在使用任何含有雄黃的方劑時,患者應遵循專業醫師的指導,以確保安全和療效。綜合來看,雄黃的特殊性質使其在耳部治療中具備獨特的價值。

雄黃灌耳方中加入綠礬,其主要原因在於綠礬的藥性。

一、殺蟲止癢:綠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殺滅耳道內的寄生蟲,如蟎蟲、真菌等,並止癢消炎。

二、收斂止血:綠礬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收斂耳道分泌物,並止血止痛,緩解耳鳴、耳痛等症狀。

因此,綠礬在雄黃灌耳方中起到殺蟲止癢、收斂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耳部疾病的效果。

雄黃灌耳方中添加白礬,主要是因為白礬具備以下兩種功效: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收斂、燥濕之效,能有效抑制耳內濕氣及瘙癢,減輕耳鳴、耳痛等症狀。
  2. 殺蟲止痛:白礬亦具殺菌止痛之效,可抑制耳內細菌或寄生蟲滋生,減輕炎症及疼痛。

因此,白礬與雄黃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耳部疾病。

「雄黃灌耳方」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半夏性味辛溫,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抑制耳道內濕熱之氣,減輕因濕熱所導致的耳癢、耳痛等症狀。
  2. 解毒消腫:半夏亦具解毒消腫之效,能化解耳道內因外邪入侵所引起的腫痛,配合雄黃的解毒作用,可更有效地消除耳部炎症。

因此,半夏在「雄黃灌耳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治療因濕熱或外邪入侵所導致的耳部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雄黃灌耳方」,主要用於治療蚰蜒、蜈蚣等蟲類入耳的病症。以下從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兩方面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1. 針對蟲類入耳
    古代醫學認為蟲類侵入耳道會造成瘙癢、疼痛或異物感,嚴重時甚至影響聽力。此方以局部外灌的方式,利用藥物毒性或刺激性驅蟲、殺蟲,使蟲體退出或死亡。
    方中雄黃、綠礬、礬石均有殺蟲之效,配合半夏可能具麻醉或鎮痛作用,緩解不適。

  2. 醋調之用意
    醋味酸,傳統認為能「軟堅散結」,或可刺激蟲體使其難以停留;同時作為溶媒,幫助藥物滲透耳道。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雄黃(1分)

    • 性辛溫,有毒,傳統用於解毒殺蟲。《本草綱目》載其能「殺百毒,辟百邪」,尤其對爬蟲類(如蜈蚣)有驅避作用。
    • 推測其刺激性氣味或成分可使蟲類逃離,或直接毒殺。
  2. 臣藥:綠礬(1分)、礬石(1分)

    • 綠礬(硫酸亞鐵)與礬石(明礬)皆具收斂、腐蝕性。
    • 可能使蟲體接觸後脫水或表皮受損,難以附著耳道;明礬另有消炎作用,或減少耳道腫脹。
  3. 佐藥:半夏(1分)

    • 半夏辛溫,傳統用於消腫止痛,可能緩解蟲體掙扎引起的疼痛;其黏液質或能黏附蟲體,輔助排出。
  4. 醋調之協同作用

    • 醋的酸性可增強藥物溶解度,且可能刺激蟲類感官(如觸角),促其退出。

三、綜合理療機制

此方以「殺蟲+驅逐+鎮痛」為核心:

  1. 物理化學驅蟲:雄黃與礬類的毒性直接作用於蟲體,醋的酸蝕性進一步破壞蟲體活動能力。
  2. 耳道環境改變:藥物與醋混合後形成高滲或酸性環境,迫使蟲類逃離或死亡。
  3. 緩解症狀:半夏可能減輕疼痛,避免患者因不適而掏耳造成二次傷害。

此方展現古代「以毒攻毒」的思維,利用礦物藥的毒性與酸協同,針對蟲患急症的外治邏輯。

傳統服藥法


雄黃1分,綠礬1分,礬石1分,半夏1分。
上為末。
以醋調1字,灌入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內服。
  2.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3.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灌耳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組成:雄黃1分,綠礬1分,礬石1分,半夏1分。 主治:蚰蜒入耳及蜈蚣諸蟲入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