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魚膽破關散中加入綠礬,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綠礬性寒,味酸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魚膽引起的熱毒、腫痛,綠礬能有效地清熱解毒,消退腫脹,緩解疼痛。
-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綠礬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魚膽破關散多用於外傷感染、瘡瘍腫痛,綠礬可以收斂傷口,防止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魚膽破關散方中含有芒硝,其主要原因如下:
- 瀉火通便,消腫止痛: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魚膽破關散主治熱毒壅盛,腸胃實熱,導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芒硝可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緩解腸道壓力,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引藥入經,增強療效:芒硝性滑,可引藥入經,促進藥效發揮。魚膽破關散中其他藥材,如魚膽、黃連等,都需要芒硝的引導,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劑[魚膽破關散]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魚膽破關散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魚膽破關散中加入輕粉,是利用其解毒消腫的功效。輕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內外合邪所致的癰疽疔瘡、瘰癧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魚膽破關散主治為熱毒攻肺、肺熱壅盛,症見高熱咳嗽、痰黃粘稠、胸悶氣喘、口乾舌燥等。輕粉可清熱解毒,同時也能散結消腫,有助於化解肺熱,改善上述症狀。然而,輕粉為毒性藥物,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服用。
魚膽破關散方中加入青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魚膽破關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青黛可清熱解毒,消散咽喉部位的熱毒,緩解炎症。
- 涼血止血:青黛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抑制炎症引起的出血,並有助於傷口癒合。魚膽破關散中,魚膽具有破血消積的功效,可能導致出血,青黛的涼血止血作用可有效控制出血,避免病情加重。
總而言之,青黛在魚膽破關散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熱毒壅盛之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魚膽破關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咽喉腫痛」,強調「吹入」患處,屬外用散劑。其「吐血立愈」之效,或指咽喉腫痛劇烈至黏膜破損出血者,能速效緩解。整體以清熱解毒、消腫斂瘡為核心,針對熱毒壅結咽喉之急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綠礬(膽礬)
- 以青魚膽包裹綠礬陰乾,取其苦寒清熱之性,結合綠礬(硫酸亞鐵)之收斂防腐作用,共奏解毒消腫之效,尤擅治喉痹。
- 「膽礬」古法多外用,具強烈催吐(內服)與收斂(外用)雙向調節,此處借其腐蝕痰涎、消潰瘍腫毒之力。
臣藥:樸消、銅綠
- 樸消(芒硝)性寒,清熱瀉火、軟堅散結,助膽礬化解咽喉熱毒結聚。
- 銅綠(鹼式碳酸銅)酸澀收斂,殺蟲防腐,協同斂瘡止血,針對黏膜破損。
佐使藥:輕粉、青黛、麝香
- 輕粉(氯化亞汞)攻毒殺蟲,古方用於潰瘍瘡癤,但毒性峻烈,微量外用可抑菌消腫。
-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輔助抑制咽喉部炎症。
- 麝香開竅通絡,散瘀止痛,引諸藥透達病所,增強局部藥效。
炮製與用法關鍵
- 綠礬經青魚膽浸製,強化清熱解毒之效;與巴豆同炒後去巴豆,或藉巴豆辛熱之性反佐綠礬寒性,兼取其「以毒攻毒」之力,後世多慮其峻烈而去之。
- 全方研末「吹入」咽喉,直達病所,利用礦物藥之腐蝕收斂與動物藥之透散,共成「破關」之勢,速消腫痛。
三、推論治療原理
此方結合「礦物藥毒性攻邪」與「局部物理性刺激」:
- 礦物藥協同:綠礬、樸消、銅綠等均具收斂防腐之效,直接作用於腫痛黏膜,減少滲出、抑制感染。
- 以熱佐寒:巴豆雖去,其炮製過程可能緩和綠礬純陰之性,避免過度凝滯。
- 速效機制:麝香引藥透黏膜,輕粉、銅綠等快速殺菌消腫,適用於熱毒熾盛之急症,屬「峻藥緩投」之巧思。
總括而言,此方以攻邪為主,透過外用局部刺激與殺菌收斂,適用於實熱閉阻咽喉之重症,然其組方峻烈,體現古代「喉科急症務求速效」之思維。
傳統服藥法
綠礬5錢(預取青魚膽1個,研礬裝入,懸待陰乾),樸消2錢5分(另研),銅綠1錢,輕粉5分,青黛少許。
上以膽礬同巴豆在銅銚內飛過,去巴豆不用,合樸消等四末,入麝香少許。
每用2-3分吹入。吐血立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魚膽破關散, 出處:《瘍科選粹》卷三。 組成:綠礬5錢(預取青魚膽1個,研礬裝入,懸待陰乾),朴消2錢5分(另研),銅綠1錢,輕粉5分,青黛少許。 主治:咽喉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