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蝕散

XIAO S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20%
肺經 15%
心經 14%
大腸經 10%
膀胱經 5%
腎經 5%
胃經 4%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消蝕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由於體內濕熱積聚所引起的病症。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濕熱,幫助改善由此引起的炎症和不適。這使得它在消蝕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處理因濕熱導致的皮膚症狀時。

其次,白礬的收斂作用可以幫助減少分泌物,尤其是在膿腫或潰瘍的情況下,促進傷口癒合。此外,白礬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明顯。

最後,白礬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能夠幫助調和藥性的成分,平衡消蝕散的整體藥效,確保其療效的全面性和安全性。因此,白礬的加入使消蝕散在治療濕熱相關疾病方面更加有效。

消蝕散中含有綠礬,主要原因如下:

  1. 殺菌止癢: 綠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殺菌、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疹、皮膚癬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綠礬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長,緩解瘙癢,達到消炎止癢的效果。
  2. 燥濕止癢: 消蝕散多用於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而綠礬的燥濕作用,能有效去除皮膚表面的濕氣,減少濕氣滋生細菌,進而達到止癢的目的。

總之,綠礬在消蝕散中起到殺菌止癢、燥濕止癢的作用,是治療濕疹、皮癬等皮膚病的有效藥物。

消蝕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由於濕熱、瘀血引起的症狀。在其成分中添加雄黃,主要是基於雄黃的特性與功效。雄黃性溫,味辛、苦,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並有助於消除瘀血,因此在處方中使用。

雄黃含有硫化鋅成分,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這使得它在中醫中被廣泛運用於外科感染及皮膚病。由於消蝕散的應用通常涉及到濕熱引起的病變,雄黃的解毒作用可以為整個方劑增添更強的效果。儘管雄黃在現代醫學上有一定的毒性,但在合適的劑量和搭配下,可以發揮出其機能。因此,消蝕散中有雄黃的成分,能強化方劑的療效,達到消腫止痛、解毒的目的。

消蝕散方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消蝕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緩解疼痛。
  2. 消散積聚,促進癒合: 乳香還具有消散積聚、促進癒合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組織損傷、積液等,乳香可促進其吸收,加速傷口癒合,減少感染。

總之,乳香在消蝕散方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消散積聚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促進傷口癒合。

消蝕散方中加入遠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鬱豁痰:遠志性味苦辛,入心、肺經,具有開鬱解鬱、化痰散結之效。消蝕散方中常以治療痰火鬱結、胸悶氣促等症狀,而遠志能開鬱豁痰,有助於疏通氣機,消除痰火,改善胸悶氣促等不適。
  2. 增強療效:消蝕散方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貝母、瓜蔞等,共同治療咳嗽、氣喘等疾病。遠志加入方中,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化痰止咳的功效,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蝕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癰疽、惡瘡、惡肉、淫蟲、朽骨。

治療原理

「消蝕散」主要成分為:

  • 白礬:收斂止血、解毒殺蟲。
  • 綠礬:收斂止瀉、解熱鎮痛。
  • 雄黃:解毒殺蟲,燥濕祛痰。
  • 乳香:活血行氣,消腫生肌。
  • 遠志肉: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 胭脂:活血化瘀。

從古文記載來看,「消蝕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消蝕惡肉

    • 《雜病源流犀燭》和《沈氏尊生書》均提到「消蝕散」能「消惡肉淫蟲朽骨」,直接點明其主要功效。
    • 方中白礬、綠礬、雄黃皆有較強的收斂、解毒、殺蟲作用,可以消除癰疽瘡瘍中的腐肉、惡肉。
  2. 拔毒去腐

    • 《雞鳴錄》中提到「瓜硝拔毒丹」以「消蝕散」為主要成分,用於「外瘍初破,毒未化者」,並稱其為「拔毒之聖藥」。
    • 「瓜硝拔毒丹」中除了「消蝕散」的成分外,還加入了石膏、地榆、蓬砂、藜蘆、烏梅肉、殭蠶、冰片、牛黃等藥物,進一步增強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
  3. 輔助生肌

    • 雖然「消蝕散」本身並非專門用於生肌的方劑,但其消除惡肉、拔毒去腐的作用,為新肉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 方中乳香、遠志肉也具有一定的活血生肌作用。

古文內容對照

  • 《仁齋直指方論》:主要描述了癰疽的局部外治方法,包括使用苦參、桑白皮湯清洗,以及使用桑葉末摻敷患處。其中提到了「消蝕散」用於「消蝕惡肉,淫蟲朽骨」,並指出要先用洗瘡方清洗患處,再敷此藥。
  • 《雜病源流犀燭》:明確指出「消蝕散」的組成及用量,並強調其「能消惡肉淫蟲朽骨」的功效。同時還介紹了用於瘡毒無頭的「透膿散」和用於點去惡肉的「雄黃散」。
  • 《雞鳴錄》:記載了兩個與「消蝕散」相關的方劑:「陰毒內消膏」和「瓜硝拔毒丹」。前者用於陰分疽毒初起,後者用於癰瘍初破。其中「瓜硝拔毒丹」以「消蝕散」為主要成分,用於拔毒去腐。此外,還描述了「消蝕散」治療「惡瘡淫火惡肉朽骨」的具體用法。
  • 《沈氏尊生書》:記載了「消蝕散」的組成及用量,並再次強調其「能消惡肉淫蟲朽骨」的功效。

總結

「消蝕散」是一個以外用為主的方劑,主要功效為消蝕惡肉、淫蟲、朽骨,用於治療癰疽、惡瘡等疾病。其治療原理主要為通過方中白礬、綠礬、雄黃等藥物的收斂、解毒、殺蟲作用,達到消除惡肉、拔毒去腐的目的,從而促進瘡瘍的癒合。

傳統服藥法


明白礬(入銀鍋內,瓦蓋,煅令性盡)1兩,綠礬(煅熟)2錢,雄黃2錢,乳香2錢,好胭脂2錢,遠志(水浸,取肉焙)2錢。
消蝕惡肉、朽骨。
上為細末。
蜜水研膏,敷惡肉上;麻油調亦得。先用洗瘡方,然後敷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消蝕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消蝕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明白礬(入銀鍋內,瓦蓋,煅令性盡)1兩,綠礬(煅熟)2錢,雄黃2錢,乳香2錢,好胭脂2錢,遠志(水浸,取肉焙)2錢。 主治:消蝕惡肉、朽骨。主治: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