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蛀牙散
ZHU Y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蛀牙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促進牙齒健康和防治蛀牙,其組成中包含白礬,這是其重要成分之一。白礬,學名為明礬,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收斂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內的細菌生長,減少蛀牙的發生。白礬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清熱解毒,對於口腔潰瘍和牙齦腫痛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此外,白礬的收斂性能使得口腔黏膜能夠快速癒合,促進牙齦的健康。白礬在組合其他成分時,也能增強整體方劑的效果,使其在治療蛀牙和口腔不適方面更為有效。因此,以白礬為主要成分之一的蛀牙散,既能用於防治蛀牙,也提供了口腔護理的多重功效,符合中醫追求的全方位健康理念。
蛀牙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消炎止痛: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蛀牙引起的牙痛,常伴隨牙齦腫脹,乳香能有效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二、促進癒合: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蛀牙形成的牙洞,需要時間修復,乳香能促進組織再生,加速修復過程,達到治癒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蛀牙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蛀牙疼痛」,即因蟲蛀或齲齒引起的牙痛。古籍記載以熔蠟和藥成膏,塞於蛀孔中,可局部止痛,針對蛀蝕所致的牙髓刺激或感染性疼痛。
組成與功效邏輯分析
1. 白礬(枯)
- 性味:酸澀、寒,具收斂燥濕、解毒殺蟲之效。
- 作用原理:枯礬為煅製後的白礬,其燥濕收斂力更強,能凝固蛋白質,抑制蛀牙周圍的細菌滋生,減輕腐蝕性滲出物對牙髓的刺激。古代認為「礬石殺齒牙腐蟲」,推測其能降低局部感染所致的腫痛。
2. 滴乳香
- 性味:辛、苦、溫,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見長。
- 作用原理:乳香含樹脂類成分,可局部麻醉、消炎,改善蛀牙周邊氣血瘀滯的疼痛。其黏性特質能附著蛀孔,延長藥效停留時間。
3. 熔蠟和膏
- 蠟為賦形劑,使藥物聚合成丸,便於塞入蛀孔,緩釋藥性。蠟質亦能暫時封堵蛀洞,隔絕冷熱刺激或食物殘渣進入,減少外界對牙髓的二次傷害。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殺蟲解毒+活血止痛」為核心:
- 枯礬抑制蛀蝕處的濕腐與微生物活動,阻斷疼痛源頭;
- 乳香直接鎮痛並促進局部氣血流通,標本兼顧;
- 蠟膏作為載體,確保藥物集中在病灶。
傳統中醫視蛀牙為「濕熱蟲蝕」,此方通過收斂(礬)、行氣(乳香)達到「燥濕斂瘡,通絡止痛」的效果,符合古代對牙科外用方「塞藥法」的運用邏輯。
傳統服藥法
白礬(枯)、滴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熔蠟和成膏子,如粟米大。
每用1丸,塞於蛀牙孔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蛀牙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組成:白礬(枯)、滴乳香各等分。 主治:蛀牙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