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黃

雌黃

CI HUANG

  • 英文名稱: Orpiment
  • 別名:黃金石,天陽石,雞冠石,黃安,黃石,崑崙黃,武都仇池黃,砒黃,石黃
  • 藥品來源:為硫化物類礦物雌黃的礦石。
  • 道地藥材:陝西, 雲南, 四川, 湖南, 湖北, 貴州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雌黃的傳統功效


1. 燥濕

雌黃,其燥濕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但在古代醫籍中,卻可從其其他功效中推演出其間接的燥濕作用。 我們可以從幾部經典醫籍中一窺究竟。

《神農本草經》記載雌黃主治「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蝨、身癢、邪氣諸毒」。 「惡瘡」多因濕邪停滯,阻塞經絡而生,雌黃能殺蟲解毒,則間接清除了濕邪滋生的環境,達到燥濕之效。 同理,《名醫別錄》記載其能治療「身面白駁」,此「白駁」也可能與濕邪侵犯肌膚有關,雌黃能散皮膚死肌,可視為祛除濕邪導致的皮膚病變。

《本草綱目》指出雌黃與雄黃「大要皆取其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祛邪」。 「溫中」功能在於溫暖脾胃,脾主運化,脾陽不足則易導致水濕停滯,因此溫中也能間接促進水濕的代謝。 此外,「搜肝」意指疏通肝氣,肝氣鬱滯也可導致水濕內停,故疏肝理氣亦有助於燥濕。 而其「殺蟲、解毒、祛邪」的功能,則正如前文所述,能清除濕邪滋生的根源。

《醫學入門》中記載雌黃能治療「婦人血氣久冷」,「血氣久冷」也可能與濕邪阻礙氣血運行有關,雌黃則能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間接達到燥濕的效果。《本草綱目》更進一步說明雌黃能治「冷痰勞嗽」,「冷痰」多屬寒濕之邪,雌黃透過溫散寒濕,發揮其燥濕的功效。

總而言之,雌黃的燥濕作用並非其直接功效,而是透過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等多重作用,間接地改善體內濕邪過盛的狀況。 需注意的是,單方使用雌黃存在一定的風險,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2. 止咳化痰

雌黃,其止咳化痰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雖未被直接重點闡述,但可從其整體藥性推導得出。

從上述典籍的記載來看,雌黃的藥性以溫燥、解毒為主。《本草綱目》指出雌黃與雄黃藥效相似,皆具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祛邪之功。其「溫中」之性,能溫暖脾胃,而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則水液代謝通暢,有利於痰液的排除。

《醫學入門》記載雌黃可治「肺勞久嗽」,「肺勞」即肺部虛損,久嗽則為長期咳嗽,這說明雌黃對肺部相關的咳嗽,具有一定的療效。 此功效與其解毒作用相關,因部分咳嗽是因肺部邪氣鬱結所致,雌黃的解毒祛邪作用,能有效清除肺部病邪,緩解咳嗽症狀。 雖無明確指出化痰功效,但咳嗽多伴隨痰液,而藉由溫中、解毒,間接達到化痰止咳的效果。

此外,《本草綱目》更提到雌黃能治「冷痰勞嗽」,「冷痰」指因寒邪侵襲而致的痰液,其性質黏稠不易咳出。 雌黃的溫熱之性,可以溫化寒痰,使其更容易排出,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古代文獻記載了雌黃的諸多功效,但其毒性較強,單方使用需謹慎,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本分析僅從古代文獻出發,闡述其止咳化痰功效的可能性,而非醫療建議。

3. 解毒

雌黃,古籍中記載其解毒功效卓著,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從上述古代醫學典籍中,我們可以窺見其解毒機制與應用範圍。

《神農本草經》將雌黃列為解毒要藥,指出其能有效治療「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蝨、身癢、邪氣諸毒」。這說明雌黃具有殺菌、消炎、止癢的作用,能有效應對由外來病邪引起的皮膚病及寄生蟲感染。其解毒作用,並非僅限於外在的毒邪,也包含了體內潛伏的邪氣。

《名醫別錄》則更進一步描述雌黃的解毒能力,指出其可「蝕鼻中息肉,下部疔瘡,身面白駁,散皮膚死肌及恍惚邪氣,殺蜂蛇毒」。此處不僅展現了其針對皮膚病的解毒功效,更包含了對蜂蛇等動物毒的解毒作用,以及對某些內在病邪(如「恍惚邪氣」)的驅逐作用。這暗示雌黃可能具備一定的抗炎、抗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本草綱目》則從整體角度論述雌黃與雄黃的相似之處:「治病則二黃之功亦彷彿,大要皆取其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祛邪焉爾。」 它將雌黃的解毒功效與溫中、搜肝、殺蟲等功效並列,說明其解毒作用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其他藥性相互作用,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本草綱目》也提到雌黃能治療「冷痰勞嗽,血氣蟲積,心腹痛,癲癇,解毒」,進一步擴展了其解毒的應用範圍,涵蓋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的疾病。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認為雌黃具有多方面的解毒功效,不僅能治療外感毒邪,還能清除內在的病邪,其作用機制與多種藥性相關,應用範圍也十分廣泛。 但需注意,以上僅為古籍記載,實際應用需謹慎,並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 活血化瘀

雌黃,其「活血化瘀」功效並非其主要強調之處,但從古代醫籍記載中,可窺見其間接作用。上述典籍並未直接提及雌黃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功能,但其多種功效卻可間接達到此效果。

《神農本草經》記載雌黃能「主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蝨、身癢、邪氣諸毒」,說明其具有清熱解毒、殺蟲的功效。許多瘀滯的產生,都與感染、毒邪入侵有關,因此雌黃的解毒作用能清除瘀滯形成的誘因,從而達到間接活血化瘀的效果。

《本草綱目》則指出雌黃「治冷痰勞嗽,血氣蟲積,心腹痛,癲癇,解毒」,其中「血氣蟲積」一項尤其值得注意。「血氣蟲積」指的是由於氣血瘀滯導致的疾病,雌黃能治療此症,說明其可能具備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進而達到化瘀的目的。 其「治婦人血氣久冷」的記載(《醫學入門》),也暗示其能改善女性因氣血凝滯導致的不適,間接體現其活血的功效。

總而言之,雖然古代醫籍中未直接標明雌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從其解毒、殺蟲、溫中、疏通氣血等作用來看,它能間接地改善瘀滯的病理狀態。需注意的是,此分析基於古代文獻,現代醫學對雌黃的應用有更嚴格的限制和考量,臨牀應用需謹慎。 其活血化瘀作用並非其主要功效,更非現代醫學認可的主要用途。

5. 驅蟲殺蟲

雌黃,其驅蟲殺蟲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並非現代醫學所熟知的特定驅蟲成分作用,而是古代醫家觀察總結的經驗性結論。

《神農本草經》是最早記載雌黃藥效的典籍,其記載雌黃「主惡瘡頭禿痂疥,殺毒蟲蝨、身癢、邪氣諸毒」。這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雌黃具有殺滅寄生蟲及某些皮膚病原體的能力,其作用對象涵蓋了外在的蟲蝨以及可能由病邪導致的皮膚病症,而非單純針對腸道寄生蟲。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更進一步將雌黃與雄黃並論,指出「二黃之功亦彷彿,大要皆取其溫中、搜肝、殺蟲、解毒、祛邪焉爾」。這段描述點明瞭雌黃驅蟲的功效與其溫中、搜肝、解毒等多方面作用的關聯性。其殺蟲作用並非單一作用機制,而是與溫經散寒、疏通肝氣等作用共同發揮功效,可能通過改善機體環境,間接抑制蟲體生存。

《名醫別錄》則記載雌黃可以「蝕鼻中息肉」,說明其殺蟲作用也可能延伸至體內某些組織的異常增生,例如息肉,這可能是基於其腐蝕性所導致的組織破壞,而非對蟲體本身的靶向作用。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雌黃驅蟲殺蟲功效的描述,並非指其具有現代意義上的專一性驅蟲作用,而是基於臨牀觀察,總結出其在治療皮膚病、某些內部病症時,能有效控制或消除蟲體或與蟲體相關病症的經驗性結論。其作用機理可能涉及多方面,需結合古代醫學理論去理解。

雌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外用:研末調敷。內服:入丸、散。

雌黃的炮製


研成粉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雌黃注意事項重點:

  1. 陰虧血虛者禁用:雌黃具有溫燥散血之性,陰虧血虛者服用後易耗傷陰血,加重病情。
  2. 血燥者禁用:雌黃能散瘀血,但血燥者使用後容易加重血燥,甚至引發血崩等症狀。
  3. 孕婦忌服:雌黃有毒,孕婦服用後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流產。

雌黃相關的方劑


雌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癲癇甲狀腺腫下腹部痛腹痛上腹胃脘痛痔瘡疥癬損傷氣喘咳嗽腹瀉心悸疼痛虛弱嘔吐昏迷濕疹

雌黃含有的化學成分


二硫化鐵(FeS2), 二氧化硅(SiO2)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