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瘧丹

JIE NUE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23%
大腸經 23%
腎經 21%
肺經 2%
胃經 2%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截瘧丹中含有硫磺,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驅邪止瘧: 硫磺性溫,具有燥濕、殺蟲、解毒之功效,能有效抑制瘧疾的病原體,達到驅邪止瘧的效果。古代醫家認為瘧疾由瘴氣引起,而硫磺能闢瘴,因此被用於治療瘧疾。

二、 化濕解毒: 瘧疾常伴隨濕熱症狀,硫磺能燥濕化痰,並可解毒,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濕熱症狀,促進身體恢復。

截瘧丹中加入雌黃,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雌黃性寒,味甘酸,入心、肝經,能清熱解毒,對於瘧疾發熱、寒熱交替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燥濕止癢:雌黃亦具燥濕止癢之效,能抑制瘧疾引發的皮膚瘙癢等症狀。

然而,雌黃有毒性,需謹慎使用,且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配製或服用。

截瘧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瘧疾等熱病,其組成中包含砒霜,這在現代醫學觀點上可能令人驚訝。但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砒霜具有清熱解毒和驅蟲的功效。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古代醫學認為其能夠消腫及改善血液循環,從而對抗瘧疾引起的熱毒。中醫理論中,瘧疾被視為由外感風寒或邪氣所致,而砒霜透過其毒性能夠直接抑制病原體的繁殖,快速降低體內的病邪,達到療效。

在使用砒霜時,劑量非常重要。古人經驗豐富,懂得如何配伍以降低毒性,並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其毒性來治病。然而,因為砒霜具有高度的毒性和潛在的副作用,現代醫學對其使用已高度警惕,且不建議一般患者使用,因此必須謹慎對待。

主治功效


截瘧丹

中藥方劑「截瘧丹」,由硫磺、雌黃、砒霜組成,主治功效為治療所有種類的瘧疾。

一、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二、雌黃

雌黃具有廣譜殺蟲、活血化瘀、解毒、止咳化痰、燥濕等功效。它可以殺滅多種腸道寄生蟲,治療皮膚感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心腹疼痛,經閉痛經,蟲積腹痛,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雌黃還可以解一切金石毒,如砒霜、雄黃、巴豆、曼陀羅、烏頭、狼毒等,皆可解之。雌黃性溫辛,入肺脾經,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雌黃性味辛、甘、溫,有毒。燥濕殺蟲,解毒散結。主治陰疽,濕疹,疥癬,頭瘡。雌黃能燥化濕邪,祛除體內的濕熱之氣。

三、砒霜

砒霜,又名信石、曾青,是一種劇毒物質,但同時也具有藥用價值。中醫理論認為,砒霜具有驅蟲殺蟲、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可治療蟲積腹痛、水腫脹滿、驚癇痰火等症狀。但由於砒霜毒性劇烈,使用不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截瘧丹由硫磺、雌黃、砒霜組成,三者配伍,相輔相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燥濕解毒、鎮驚安神之功,可治療所有種類的瘧疾。但由於砒霜毒性劇烈,使用不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靈仙2錢,吳萸2錢,官桂2錢,草果2錢,白胡椒2錢,常山2錢,川烏2錢,草烏2錢。
上為細末。
摻膏藥上,貼肚臍。約1-2日即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2.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3.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截瘧丹,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威靈仙。 主治:瘧疾。

截瘧丹,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四。 組成:獨蒜(5月5日取)不拘多少。 主治:瘧疾。

截瘧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硫黃1兩,雌黃(色紅,出陰山者)1兩,砒霜1錢。 主治:一切瘧疾。

截瘧丹, 出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組成:靈仙2錢,吳萸2錢,官桂2錢,草果2錢,白胡椒2錢,常山2錢,川烏2錢,草烏2錢。 主治:瘧疾。

截瘧丹, 出處:《直指》卷十二。 組成:土朱2兩半(淨末),真綠豆粉2兩(1兩生入藥,1兩煮糊),信砒半兩(有鋒芒者,研細,生)。 主治:瘧疾。

截瘧丹,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五。 組成:巴豆5錢,青黛5錢,白礬5錢,白芷2錢,官桂5錢,朱砂1錢,麝香5錢,附子3分,雄黃1錢,硫黃5錢。 主治:婦人久瘧疾,而腹中生痞塊,名曰瘧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